印刷基础识课程_第1页
印刷基础识课程_第2页
印刷基础识课程_第3页
印刷基础识课程_第4页
印刷基础识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基础识课程第1页/共130页欢迎大家参与!第2页/共130页主要内容:第3页/共130页印刷的发展史印刷的概述图像复制颜色复制图像清晰度的调整前言印刷术发明至今,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印刷设备越来越精密。

印刷业已是现今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业,是人类文化信息交流的有力工具。第4页/共130页5第5页/共130页印刷的应用广泛书籍

报刊

杂志

地图

货币

单据

商标

电路板等等第6页/共130页第7页/共130页印刷的涉及的学科第8页/共130页光学、化学、机械学、电子学、美学、计算机学、摄影学、材料学等一.印刷技术的发展史第9页/共130页印刷术是中华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第10页/共130页1.印刷术的萌芽---印章、拓石第11页/共130页印章的产生是印刷术发明中“印”的启示大约公元4世纪,我国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捶拓的的方法.由于印章的出现和拓石方法的改进,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上的条件。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代表《金刚经》第12页/共130页3.活字印刷的发明和发展北宋的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印刷术的一大贡献。活字印刷的原理第13页/共130页4.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第14页/共130页我国印刷术从公元7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5.近代印刷技术的兴起第15页/共130页谷登堡铅活字印刷机的出现,大提高了印刷质量和速度。1807年铅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我国。我国的印刷业的发展。二.印刷概述第16页/共130页1.印刷的定义第17页/共130页早期定义:就是利用一定的压力使印版上的油墨或其它粘附性色料向承印物转移的技术。较合理的定义: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2.常规印刷的五要素第18页/共130页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3.印刷的作用第19页/共130页1.复制2.综合作用和图像处理作用3.美化生活的作用4.印刷的特点第20页/共130页1.思想性2.严肃性3.艺术性4.时间性5.印刷的分类第21页/共130页1.凸版印刷2.凹版印刷3.平版印刷4.孔版印刷第22页/共130页第23页/共130页第24页/共130页第25页/共130页胶印机第26页/共130页第27页/共130页第28页/共130页印前制版:第29页/共130页第30页/共130页第31页/共130页二.图像复制第32页/共130页图像第33页/共130页图像复制表现方式有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印刷复制的过程:第34页/共130页模拟图像数字图像模拟图像(原稿如照片等)(计算机)(印刷品)模拟图像的数字化:第35页/共130页采样量化采样图像的空间离散(划分为MXN个网格)第36页/共130页量化第37页/共130页g(1,1)g(1,2)……g(1,N)g(2,1)g(2,2)……g(2,N).........g(M,1)g(M,2)……g(

M,

N)G=[]数字图像的表达:第38页/共130页通道位深度图像分辨率(ppi/pixel

per

inch)4.文件大小图像的一些存储格式:第39页/共130页分为矢量图形和位图两大类

1.TIFFJPEGEPSGIFPDF1.印刷复制的对象第40页/共130页现代印刷复制的目的就将各种模拟的或数字的原稿,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复制成批量的印刷品。主要包括:1.文字2.图形3.图像图像复制始终是印刷的重点2.图像的阶调层次、连续调、网点第41页/共130页阶调:用以定性地描述像素的亮度程度。层次:是指图像上从最亮到时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的统称。

连续调:色调值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第42页/共130页第43页/共130页网目调(Halftone):对于阶调层次丰富的连续调原稿,不可能通过油墨层的厚薄来表现,只能通过改变图像的基本单元内着墨面积的多少来表示连续变化的层次。存在的形式就是网点。第44页/共130页空间视觉混合原理:第45页/共130页网目调的复制品实际是不连续的,但给人感觉是连续变化的效果,

其主要原因是相邻两网点之间的

距离和小于视觉能分辨的最小距

离,因此只要相邻两网点之间的

距离和网目调级数符合人眼的视

觉要求,网目调在现就是连续的,否则无法忠实在现连续调图像。原理图第46页/共130页说明:印刷机是典型的二值设备,它在一个位置(像素点)上只能从

有或无两种状态中取一个。这样,就形成了印刷用大小不同的网点

来模拟连续调原稿的特定表达方

式,因此从微观上看,印刷出来

的图像是不连续的。引入“加网”这一概念第47页/共130页3.加网第48页/共130页加网(Screening)又称为挂网传统加网:早期制版时将接触网屏挂在感光胶片上曝光,以将原稿中带有不同亮度级次的像素对应地转化为细小网点的面积变化。第49页/共130页正是加网完成了原稿的离散化,它与现代技术中原稿数字化时的离散有异曲同工这妙,区别在于传统加网过程是用模拟方法实现原稿的离散化。离散化第50页/共130页3.调幅网、调频网、网线、网角、网点覆盖率、网点形状第51页/共130页调幅网第52页/共130页调频网网点线数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类似于分辨率.常见的线数应用如下:10-120线: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150线: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第特53页种/共纸130页印刷。不同网线的印刷品(见实例)第54页/共130页决定加网线数的主要原因:

1.视距纸张质量产品的精细程度第55页/共130页网角第56页/共130页网点覆盖率第57页/共130页网点形状第58页/共130页4.数字加网第59页/共130页桌面出版系统(DTP)进入实际应用后,从数字图像转换为网目调,也就是数字加网的过程。第60页/共130页网点的输出设备:第61页/共130页激光照排机CTP(computer

to

plate)数字加网的基本原理第62页/共130页数字网点的特点:1.网目调单元和记录像素:网目调单元又称为记录栅格,它是形成网点的基本单元,通过加网后,在图像的每一个网目调单元中形成一个网点。网目单元(示意图)第63页/共130页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力第64页/共130页加网线数是在单位长度内形成的网点数,它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激光照排机等输出设备在对图像进行逐点扫描记录时,在单位长度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称为记录分辨力,用DPI

(dot

perinch)记录分辨力直接影响记录网点的形状第65页/共130页数字网点的生成第66页/共130页像素的灰度值是决定网点面积率的唯一因素。网点面积率不受网点形状、加网线数的和加网角度的控制,只受分色图像灰度值的调制。数字网点的生成方法:第67页/共130页阈值法模型法生长模型法对半取反法6.网点增大及其补偿第68页/共130页网点的增大与使用的油墨、纸张、印刷机及其它印刷工艺条件有关。像胶印机在压印刷时,会使橡皮

布产生一定形变,从而产生网点

面积的变化,网点边缘向四周扩

展,形成网点扩大(Dot

Gain)。在油墨转印刷到承印刷物上后,

由于纸张的吸收性,油墨在渗透

时向四周扩散,也是产生网点扩

大的原因。第69页/共130页补偿方法:第70页/共130页表面上看,网点的增大补偿只要解决网点输出设备(照排机、CTP等)引起的网点增大问题即可;其实应该在做印前处理最时候就做相应的补偿措施。Photoshop中的补偿第71页/共130页在Photoshop中内置了一套标准的网点增大参数,对应于不同的油墨和纸张组合。每一种油墨纸张组合有不同的默认中间调网点增大值,这些数值是经过长期使用后统计出来经验数字。Ink

Colors第72页/共130页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和纸张的组合SWOP第73页/共130页Specifications

for

Web

OffsetPublication(符合卷筒纸胶印出版物规范)SWOP(Coated)是Photoshop分色的默认设置,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这一方法可得到很好的

分色结果.下面来具体看一下第74页/共130页第75页/共130页三.颜色复制第76页/共130页1.色光加色法原理第77页/共130页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第78页/共130页R+G=YR+B=MB+G=CR+B+G=W因此Y+B=WG+M=WC+R=W两种混合呈现白光的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第79页/共130页2.色料减色法第80页/共130页2.照相分色原理第81页/共130页互补滤色片分色第82页/共130页第83页/共130页网点通过并列或叠合色第84页/共130页第85页/共130页撞网(龟纹)第86页/共130页合理的网角选择避免龟纹第87页/共130页M75,K45,C15,Y03.数字图像分色原理第88页/共130页前面的照相分色无是直接得到Y、M、C、K四色分色片,而扫描分

色是将原稿图像分解成R、G、B三色光图像,成为数字图像,在印前输出前须将RGB色彩模式转

换成CMYK模式。第89页/共130页色彩模式:是指对自然界中各种不同色彩的表示方法。第90页/共130页它是计算机处理彩色图像的基础HSB模型颜色学家采用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来定义颜色。它是人们认识颜色的一种直观的方法。第91页/共130页Lab模型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标准色彩模型之一与设备无关,众多色彩管理系统(CMS)色值转换的桥。第92页/共130页由R、G、B三色光混得到各种色光广泛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幻灯片、扫描仪等第93页/共130页RGB模式CMYK模式第94页/共130页用于印刷和打印黑版从彩色复制的原理讲,用黄、品、青三原色油墨按不同的网点面积组合套印,可以生成各种彩色,从而复制出色调符合要求的产品来。但是三原色油墨的本身的缺陷(主密度偏小,副密度偏大),导致所再现的灰色特别是暗调灰色饱和度够,所以需要黑色来补偿。第95页/共130页黑版的作用第96页/共130页1黑版能加强图像的密度反差或亮度范围。2黑版能稳定颜色3黑版能加强中调至暗调的层次。第97页/共130页4使用适当黑版,可以降低成本。5用黑版能更好地表现字的视觉效果。6用黑版可以更好能再现以消色调(灰黑)为主的图像层次。第98页/共130页底色去除(UCR)Under

color

removal第99页/共130页1.原因2.(图示)第100页/共130页底色去除量的计算:UCRi=Si-1/k(Li-Si)第101页/共130页底色去除的控制的一些原则:第102页/共130页从理论上讲,从图像的不同阶调的再现效果是一样的,但对颜色有一定影响。因为一幅图像中,若黑色成分过多,而三原色成分又过少,则会成现灰色再现的阶调,必然会使图像在视觉上产生灰闷的感觉,所以实际中应适当控制底色去除的量。1若印刷条件好,有利于油墨转

印,去除起始点应向暗调偏移,

去除范围应小一些。反之,则大。2若原稿色彩鲜艳,灰色调少,

底色去除的范围应小一些,底色

去除量也应少一些;若原稿色彩

灰暗,则底色去除范围可大一些,去除量也可多一些。第103页/共130页优点:良好的油墨转移良好阶调还原较好的印刷适性更适应数码打样的生产需要克服了一些印刷故障缺点:图像中含灰成分较多的深原色部分,造成饱和度的不足,须要局部的修正,使

之达到足够的饱和度。第104页/共130页灰成分替代(GCR)grey

component

replacement第105页/共130页所有由三原色再现的灰色成分全部由黑色再现。其实就底色去除的范围和量的最大化。又称非彩色结构工艺,也叫ICR(integrated

color

removal)图示第106页/共130页非彩色结构图像中的颜色构成:第107页/共130页纯色间色复合色优点:第108页/共130页减少了四色叠加的油墨总量,有利于油墨干燥。有利于达到印刷灰平衡,保证灰色调的再现。以低价的黑墨替代昂贵的彩色油墨,降低油墨成本。缺点:第109页/共130页造成深度原色饱和度的不足,对色彩的鲜明度有影响,对图像颜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应用时应对黑版作适当减浅调整或加深部分最小原色。因此,GCR一般适用于以灰色调为主、彩色为辅的图像复制。三.图像清晰度的强调第110页/共130页图像清晰度是指图像轮廓边缘的清晰程度,包括:分辨出图像线条间的区别衡量线条边缘轮廓是否清晰

(锐度)细小层次的清晰程度(细微层次)第111页/共130页复制图像清晰度的好坏是判断图像复制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记录景物阶调、颜色、质感透视感的基础。第112页/共130页图像复制中影响清晰度的因素第113页/共130页图像扫描输入的过程反差压缩图像网点化图像复制光学系统的误差印刷条件原稿经过复制传递后,其清晰度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为使印刷图像保持较高的清晰度,

图像处理过程中必须对其清晰度进行强调。第114页/共130页图像清晰度的调整方法(数字图像)第115页/共130页图像清晰度的强调(锐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