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宫廷制度_第1页
北魏宫廷制度_第2页
北魏宫廷制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宫廷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成为皇帝及其后裔的地方等级也更加明确。可以说,后宫殿制度是在等级制度的中心建立的。本文试对生活于后宫的后妃、女官和宫女的选拔途径进行考察,以展现等级制度在她们生活及晋升中的具体实行状况以及汉化对北魏后宫体系的影响。一、皇后的选拔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也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性,这也使皇后的选立历来为国家所重视。太和改制前,北魏仍采用鲜卑旧有习俗“手铸金人”方式进行预测,从而选立皇后。对此,《资治通鉴》卷111《晋纪三十三》安帝隆安四年条载:初,魏主珪纳刘头眷之女,宠冠后庭,生子嗣。及克中山,获燕主宝之幼女。将立皇后,用其国故事,铸金人以卜之,刘氏所铸不成,慕容氏成,三月,戊午,立慕容氏为皇后。可见,在选立皇后时,首先要从嫔妃中确定皇后的候选人,然后通过她们亲自铸金人的成败进行占卜,其中能够成功铸成金人的便被立为皇后,反之,则失去被立为皇后的资格。关于北魏采取的“手铸金人”预测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金人的具体样式,《魏书·尔朱荣列传》记载:“(尔朱)荣既有异图,遂铸金为己像,数四不成。时幽州人刘灵助善卜占,为荣所信,言天时人事必不可尔。”北魏通过“手铸金人”选立皇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皇帝首先在嫔妃中确定皇后候选人,并命她们用铜铸自己的人像,以此对册立皇后进行预测,并将她们铸造人像的成败作为吉凶的预兆,其中铸金人成功便被直接册立为皇后。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手铸金人”方式预测皇后人员只用于北魏前期(即道武至献文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初建,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各项制度也尚不完备,只能沿袭鲜卑旧俗,以“手铸金人”的成败作为皇后册立的唯一标准,并不注重皇后的出身与背景,以至于出现皇后出身差异较大的情况,如道武帝的皇后慕容氏、太武帝的皇后赫连氏都是出身于周边民族政权的公主;而文成帝皇后冯氏则是由于家人犯罪而被投入宫中为宫女,后被选为嫔妃又册为皇后的。孝文帝太和改制后,北魏各项制度逐渐完备,加之部落制度的彻底结束,使国家不仅直接掌握了官吏任免权、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控制,中央集权也在此时得以强化,这也使北魏皇帝能够以个人意志选拔皇后,此时皇后的选拔更加注重出身门第,通过“手铸金人”方式选立皇后也自此被废止此外,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加强,这也使皇帝可以自己的好恶选立皇后,其中孝文幽皇后冯氏就是孝文帝依照个人的意志,不再借助“手铸金人”预测而直接册立的。孝文幽皇后冯氏是文明太后的侄女、孝文废皇后冯氏的异母姊,她先于废皇后冯氏进入皇后,后由于疾病出宫养病,冯太后逝世后,孝文帝将其接回皇宫并册封她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左昭仪,而后孝文帝乃废其妹,意欲册立其为皇后,但此时朝臣认为“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自宣武帝开始,北魏皇后完全出自外戚家族,如宣武皇后高氏便是宣武帝生母、孝文昭皇后高氏二、嫔妃的选拔在我国古代社会,嫔妃是后宫中为数众多的一个群体,她们是皇帝的妾,在后宫中的地位低于皇后,但由于她们也可以通过努力被册立为皇后,也使她们在后宫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北魏皇帝对于嫔妃的选拔也较为重视。孝文帝太和改制前,北魏嫔妃的选纳与皇后一样,并无民族及身份的芥蒂。这一时期的后宫嫔妃共有49位,其中来自东胡民族者共20人,约占后妃总数的40%,东胡族系的女子也成为这一时期北魏嫔妃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她们主要来自东胡族系中的鲜卑、乌桓和蠕蠕(柔然)三个民族。其中鲜卑族者主要出自贺兰、慕容、段、乙弗和尉迟等五个部落,乌桓族者主要来自独孤部和王氏家族,而出自蠕蠕(柔然)族者主要来自郁久闾部。在这些与拓跋部联姻的部落或家族中,拓跋部与鲜卑贺兰部联姻最早、与慕容部的联姻则最频繁。自北魏明元帝开始,后宫中还出现了匈奴、羯、羌等来自周边民族的嫔妃,自明元至孝文帝,来自这三个民族的后妃便有7人,占后妃总数的14%,成为继东胡民族外,北魏嫔妃的又一重要来源地。此外,明元帝时期,北魏后宫中还有汉族女子被册立为嫔妃,其中明元密皇后杜氏不仅是北魏历史上第一位以“良家子”身份入选后宫的女子,也是北魏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嫔妃。明元帝子太武帝拓跋焘将北燕国主冯文通女儿(汉族)纳入后宫为左昭仪,太武帝孙文成帝拓跋浚也纳冯文通的孙女为后(即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此外,文成帝嫔耿氏、献文帝皇后李氏、孝文皇后林氏也都是以“良家子”被选入后宫的汉女。但在太和改制前,北魏后宫中汉族嫔妃只有6人,仅占这一时期后妃总数的12%,尚未成为北魏后妃选拔的主要对象。太和改制前,后宫嫔妃来自众多民族主要是由北魏前期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北魏皇帝需要通过与国内部落及外部政权的联姻稳定国内政局,并为对外战争争取盟友,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将结盟部落或政权的公主(或部帅女)纳入后宫为嫔妃,可以巩固和密切双方的结盟关系,而将战败政权的公主纳入皇宫为嫔妃则可以缓和战败方的反抗情绪,有利于国家稳定。孝文帝太和年间按照西晋门阀体制,结合北魏社会的实际,制定了北魏门阀制度,并倡导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世族间通婚,此后北魏嫔妃的选拔以汉人门阀家族为主要对象。这一时期的39位嫔妃中汉族便有37人,约占后妃总数的95%,其中,出自门阀世族家族者便有33人,其中外戚家族者7人。可见,自孝文帝开始,汉族门阀家族以绝对优势成为北魏后妃的主体。此外,自孝文帝时期开始,外戚家族女子也成为嫔妃选拔对象。冯太后先后将兄长冯熙的三个女儿送入皇宫,其中一人被封为左昭仪,两人先后被封为皇后;宣武帝亦纳舅父高偃女为夫人,后立为皇后;孝明帝则不仅纳从舅胡盛女为皇后,又将舅纳胡乐世女纳为左昭仪,还将胡氏远亲张庆女以“名家女”与北魏后宫汉族门阀世族家族女子人数的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选自鲜卑及其他民族的嫔妃人数较以往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鲜卑族嫔妃仅2人,只占总数的5%,其中宣武顺皇后出自鲜卑八姓之于氏家族,孝明帝嫔尔朱氏则出自六镇鲜卑酋帅家族,鲜卑以外的其他胡族则退出了北魏皇室婚姻圈。三、女官的选拔在北魏王朝中,女官虽名义上是后宫官员,但无论在权力还是地位上,都远低于男性官员,其实际地位与一般宫女无异,只是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已,这在女官的选拔途径上也有所体现。北魏女官选拔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从宫女中选拔有特殊技能或文化有修养者。北魏前期由于家人犯罪而被投入后宫为宫女者人数众多,从这个群体中选拔女官成为这一时期女官选拔的主要途径。根据出土墓志铭文记载,女尚书冯迎男二是从宫外直接选拔有文化修养或特殊技能的女性。孝文帝太和改制以来,随着北魏刑罚的逐步放宽,由于家人犯罪而被投入皇宫为宫女的人数锐减,从宫女中选拔女官已经不适应这一时期后宫的实际状况,为了解决国家对后宫女官的直接需求,北魏开始直接从宫外选拔有学识或技能的女性担任女官。如渔阳太守阳尼妻“学识有文才,高祖敕令入侍后宫”三是自宣武帝时期开始,北魏还选拔一些贵族女子担任女侍中,以示对个人及其家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