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理论与现实
一、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经济学机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建国家竞争模式(1)。因而,AI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纷纷把发展AI作为国家战略,譬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和中国,等等。AI是继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后的又一次科技变革,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第四次科技变革(2)。前三次工业革命每次都重构了世界经济格局AI虽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失业的隐忧。特别地,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发展缓慢,许多国家承受着失业率持续高企的压力,又值AI的蓬勃发展,导致对“机器替代人”的恐慌与焦虑,不少人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然而,技术进步是增加就业还是增加失业,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技术进步既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使失业增加,也会产生就业补偿效应,或称就业创造效应,使就业增加。当就业替代效应大于就业创新效应时,总效应为增加失业;当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替代效应时,总效应为增加就业;当两者相等时总效应为既不增加就业也不减少就业。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的总效应是增加失业(AGHIONP.和P.HOWITT,1994;龚玉泉和袁志刚,2002;姚战琪和夏杰长,2005)上述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基本上是从经济学视角来揭示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缺乏从非经济学视角对技术进步影响就业机理的揭示,从而使人们难以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理性分析和把握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AI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技术进步,对就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种媒体以各种形式报导了AI对就业的影响,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经济学机理和非经济学机理,探讨AI对就业的特殊影响,阐述当前中国AI发展的现状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AI发展影响我国就业的对策建议。本研究有助于较为全面地揭示AI影响就业的机理,使人们理性地看待AI对就业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削弱AI的就业替代效应,放大其就业创造效应,防范其就业社会风险,促进我国AI等新技术的健康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二、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一)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技术进步对就业会产生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总效应是这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1.生产深化的就业创造效应(1)收入提高的就业创造效应。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创造就业机会。(2)成本降低的就业创造效应。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倾向随之提高,资金的丰裕度提高,它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促进投资需求,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刺激了消费需求,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创造就业机会。(3)产业深化的就业创造效应。技术进步会深化产业分工,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范围,创造就业机会。(4)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效应。技术进步可分为技能偏好型和技能退化型两种形式。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技能退化型技术进步则会增加低技能、复杂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但总体而言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占优(5)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的就业创造效应。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需要大量的人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了适应技术变革的需要,劳动者受教育时间延长,需要大量的教学培训人员。(6)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劳动时间的就业创造效应。生产同样多的产品,因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缩短,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得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其他活动,这为满足这些活动的需求创造了就业机会。(7)技术先发国家或地区的就业创造效应。技术先发国家或地区,其新产品、新技术会拓展到技术后发国家或地区,这为技术先发国家或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2.技术进步速度快(1)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就业替代效应。无论是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都存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产生就业替代效应。劳动时间可分为活劳动时间和物化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总量既定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使得物化劳动时间增加,活劳动时间减少。因而,每个劳动岗位所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2)技术换代过快导致的就业替代效应。如果技术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么它对就业的替代效应也是缓慢释放的,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如果技术进步速度过快,技术换代频率过速,就会使得资产折旧时间缩短,投资回收期收窄,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抑制了投资,从而减少就业需求。同时,它也加大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的贴现率,对投资行为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就业替代效应。(3)具有渗透性、颠覆性的创新技术短时期内的就业替代效应。一项具有渗透性、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会打破原来的技术结构平衡,短时期内会出现技术结构性失衡,旧的产业因为投资前景被看低而迅速地衰退,但新的产业要形成规模、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尚需时日,此时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就业替代效应。(4)技术进步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效应。虽然技术进步既可能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也可能创造低技能、复杂性就业岗位,但总体而言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占优,从而导致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效应。(5)管理技术进步的就业替代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既来自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也来自于管理技术的进步。前面谈到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技术的进步,事实上,管理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管理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把每个人配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这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冗员,从而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二)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如果人口不增加且人的需求既定不变(包括质和量),那么很容易证明技术进步只有就业替代效应,没有就业创造效应,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会有技术进步。前文所述的技术进步就业创造效应,隐含了人口增加或人的需求会不断提高的假设。现从人口学和哲学角度阐述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就业,这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1.技术进步在人口增长机制中的作用人类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突破马尔萨斯陷阱,世界人口开始缓慢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呈迅猛增长态势。图1和图2描绘了世界人口变化情况,自19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发布的世界人口前景(worldpopulationprospects)报告的预测,2030年前,全球人口将从今天的72亿增长到80亿,到2050年前增长到90亿。技术进步既是人口增长的原因,也是其结果。技术进步为人口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促进了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加、就业增长。技术进步通常是阶段性的,当技术进步遇到了瓶颈时,人口增长会达到一个增长极限,为下一轮技术进步积蓄了人口需求条件。当新一轮技术进步开始后,人口又随之开始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技术进步→人口增长→需求扩大→就业增加→新一轮技术进步。2.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从哲学角度而言,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扩展性(三)ai对就业的影响以AI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因而其影响就业的机理也有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ai对就业的影响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E.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MCAFEE)在他们的合著《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中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后机器替代了人的体力,而AI将替代人的智力。他们的观点影响很大,指出了AI不同于以往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关键点。AI既能替代人的体力又能替代人的智力,并将可能根治鲍莫尔成本病(baumol’scostdiseas),大大提高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AI的兴起无疑会替代一些就业,但更多的是创造大量的需要人类合作的工作。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并非人类的所有就业AI都能替代。AI虽然在某些方面超过甚至远远超过人类,譬如计算能力、记忆存储能力、精准操作能力等,但它局限于对人类智力的模仿而不是对人类活动的复制。正如侯世达(D.HOFSTADTER,2018)所指出的,非程序性的创新活动是人类特有的,AI不可能模仿和替代2.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经济效益在以往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制造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得益于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然而AI等新技术变革使得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让位于大规模定制生产,通过应用大数据和智能设备在价值链中取得优势3.ai企业的就业技术极化现象更加明显在AI时代,自然资源已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了,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系在一起,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产品所需自然资源更少,而包含知识、技术、技能更多成分的特征。资金的可利用性不再是居于第一位的竞争要素。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的全球化,AI企业的融资已不存在障碍。知识和技术成为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而且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强化了就业技术极化现象,即低技能岗位被高技能岗位替代。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没有出路,只有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三、ai对就业的影响首先通过中国AI发展的国际比较来阐述中国AI发展的现状,然后阐述AI对就业的影响,包括与AI相关的就业需求、容易被AI替代的就业,以及由AI引起的就业极化现象。(一)中国ai发展的现实需求基础研究差异明显中国十分重视AI的开发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2017年提交给大型AI国际会议的论文,50%来自于中国,而在10年前,只有5%。2017年中国的AI初创公司在全球AI领域的融资中,所占的比例达到惊人的48%,远远高于2016年的11%(2)。中国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因为人口越多,产生的数据量就越大,AI应用的前景也越广阔。虽然中国在AI开发利用方面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基础研究、芯片研发等方面与美欧等AI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科研方面,虽然中国发表的AI论文数量巨大,但从GoogleScholar的引用数据来看,北美和欧洲的科研人员依旧是AI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就基础研究的人才结构而言,美国仍领先于中国。据领英数据显示,美国AI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才数量占比分别为22.7%、37.4%和39.9%,而中国为3.3%、34.9%和61.8%(二)就像ai相关课程麦肯锡在《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中提到,开发利用AI可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每年可以增加0.8-1.4个百分点的GDP1.数据科学家需求增大,ai基础研究队伍和专业人才匮乏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而言,AI处于成长期,AI技术研究的领军型人才以及大量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特别紧缺。根据AI的工作原理,AI由三个要素构成:芯片、算法和数据目前各国都在开发新的算法,提高AI的智能水平,促进AI由单一功能向“通用型”、多功能转型升级,这方面的人才不但在我国是紧缺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是紧缺的。获取、传输数据的核心在于传感器和移动设备,提高传感器和移动设备的质量有利于获取更多的数据并提高数据的质量及数据传输的效率。中国开发高性能的传感器和移动设备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由于AI推动了创造和数据收集的发展,因此对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将日益增加。据IBM预测,到2020年,对于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增幅将达到28%(3)。由于机器学习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工作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数据科学家需求量的增长也会提高机器学习工程师的需求。与此同时,有价值的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和代码不断增加,对数据保护的需求将增强,会产生对于数据库保护IT专家的需求。从AI产业发展角度而言,目前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以中低端机器人为主,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三大关键部件基本依赖进口。目前,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三大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从AI在生产中的运用角度而言,目前国内缺乏既懂得机器人研制操作,又熟悉企业所在行业工艺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在AI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分享经济将创造巨大的GDP和劳动就业。国家信息中心2016年在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披露,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左右,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1)。维护AI和机器人的运转,以及维护并开发搜索引擎、网站以及网站以后的产物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紧缺为了促进AI和机器人的应用,产生了专业技能培训、AI和机器人租赁、工作站式机器人或整厂式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新型服务和业态,创造了相关工程、金融、租赁、培训等领域新的就业机会,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AI基础研究影响AI的长远发展,中国在AI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该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当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工作被AI替代以后,擅长抽象思维、创造性工作、社会问题解决的人才将被大量需求,这类性质的工作岗位将被大量地创造出来。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ai运行提供保障与AI的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工程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与AI的发展相关的工程基础设施,一是数据的采集、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设施。AI发挥作用离不开大数据,而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的覆盖面是数据采集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只有广泛建设好这些基础设施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大数据。二是AI运行方面的基础设施。譬如无人驾驶汽车,要保证其安全性,不仅要提高其技术水平,还要修建不同于有人驾驶汽车的道路设施。汽车替代马车,建立了适合汽车行驶的公路及其交通规则。现今,无人驾驶汽车替代有人驾驶汽车,也必然对现有公路设施提出新的要求,现行公路交通规则也要加以修改与AI的发展相关的社会基础设施,包括为充分发挥AI作用、规避其负面影响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社会保障等。与AI的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是AI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该方面的就业需求量较大。(三)智能生产中的应用目前,我国AI的发展处于成长期,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有限AI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AI在单领域的某些方面的能力超过了人类,在单项功能的应用方面AI有广阔的前景,随着AI制造技术不断地走向成熟,其价格也会逐渐降低,高风险、高人工成本、高重复性的就业岗位可能最先被AI替代。业界普遍认为,AI对一些常规性、程序性的工作冲击较大。(四)ai对就业的极化目前我国AI发展对就业并没有产生较大的技术极化现象,但就业的空间极化现象已经显现,AI发达的区域新增就业远远大于AI不发达的地区四、有关人工智能和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一)加大ai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理性选择AI发展路径和战略,理性定位AI发展目标,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围绕AI的发展设置相应专业。加大AI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培养该方面的领军人才、基础科研人才、中高端技术人才及其相关人才。重视贯通AI基础理论、软硬件技术、市场产品及垂直领域应用的纵向跨界人才的培养,以及兼顾AI与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横向跨界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各类AI复合型人才。(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就业能力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找准未来AI就业方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同时,应完善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上述措施,削弱AI的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技术极化现象。(三)发展全球化国际ai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有利于AI新技术、新业态的创造型、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使用机制。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某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青海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团队管理经验分享培训课件
-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 JJF(桂)-称重容罐校准规范试验报告
- 三角形王国 小班数学
- 《恶性青光眼》课件
- 解题方法突破 分类讨论课件-名师微课堂
- 《基因变异疾病》课件
- JJF 1636-2017交流电阻箱校准规范
- GB/T 40537-2021航天产品裕度设计指南
- 政协个人简历模板12篇
- 木工工具及使用方法课件
- 节能减排奖惩制度(5篇)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读音易错字
-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23年中文版)
- 气相色谱仪作业指导书
- 中医院医院等级复评实施方案
- 跨高速桥梁施工保通专项方案
- 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