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的修辞功能及其修辞学意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1.gif)
![反讽的修辞功能及其修辞学意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2.gif)
![反讽的修辞功能及其修辞学意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6afe5fae63ebb0bfe6bce28f899f8bd8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讽的修辞功能及其修辞学意义
反讽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起源于古希腊时代,并在各个时代的发展和完善中发展起来。它已成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修辞、哲学、美学等领域。据赵毅衡考证,反讽(irony)一词源自希腊语“eironeia”。由于反讽最初指戏剧中一类说话不诚实,喜欢通过装傻来嘲弄他人的丑角,因而它一开始带有欺骗、狡猾这类贬义色彩。总体而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反讽主要以古典修辞学为理论依托,用于演说与辩论,其意义基本表现为修辞上的言意悖反,情感色彩上也经历了从贬到褒的变化过程。不过,因为古典反讽的核心代表为苏格拉底式反讽,这一表现形式难以用修辞学范畴加以涵盖,修辞学家们在分析反讽时自觉地以苏格拉底为范例,因而也就或多或少意识到反讽概念对修辞学的某种溢出:反讽中带有人格和伦理的内涵,其效果也在真理与伪饰间摇摆。因而在考察古典反讽时,不能不注意到它在修辞层面之外,还反映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深刻的真理观念以及德性理论等多重内涵。除此之外,通过对反讽的考察,也可深入地挖掘出古典时期修辞学、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互相交融的局面。一、爱利亚学派的辩证思维苏格拉底虽然被广泛作为反讽概念的鼻祖,但是反讽这一现象在苏格拉底之前就已经存在。eironeia一词在被用来表示苏格拉底式反讽之前,曾指一种戏剧角色,即eiron(佯作无知者或自贬者),不过这种戏剧角色多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丑角,eironeia或eiron大多意味低俗,语含谩骂。恩斯特·贝勒尔(ErnstBehler)举例称:“这些词常见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在他的喜剧中,反讽者往往意味着撒谎者、奸诈之徒、讼棍、伪君子、吹牛者,总而言之,意味着欺骗。”苏格拉底在申辩时称,其之所以不断与人对话起因于德尔菲神谕,神称苏格拉底为最智慧的人,然而神谕的真义是:“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的智慧价值不大,甚至毫无价值。”苏格拉底之所以是最智慧的人,因为“他承认自己在智慧方面实际上毫无价值”苏格拉底的逻辑反诘法根植于爱利亚学派的辩证思维。在《巴门尼德》开篇,芝诺阐发了爱利亚学派的主要观点: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种观点受到青年苏格拉底的质疑,他认为所有事物均分有“相”(eidos/idea,或译作理念、理式、型等),“譬如某个自在的公平之相、美之相、善之相以及类此的一切的相”正是这种与哲学思辨相联系的反讽,让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十分复杂,也让苏格拉底在很多人心目中显得滑头且不真诚,这种不理解造成了雅典人的失误,判定苏格拉底有罪。然而柏拉图在重走苏格拉底之路,或为其辩解时并未因此放弃苏格拉底的复杂,因为这恰恰是其深刻之处。不过,反诘式对话并没有结构起柏拉图的全部对话,柏拉图对话分为“戏剧式对话”和“报告式对话”两类,二、修辞与德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称古希腊时期的“辩证法尚没有足够的力量使人能够离开是什么来研究相反者,来研究相反的双方是否属于同一门科学”亚里士多德为了构建其形而上学知识体系,弱化了矛盾辩证思维以及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转而将之视为进行论证的辅助性言说技巧和能力。他的《修辞术》开篇即说:“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部分,因为两者关心的对象都是人人皆能有所认识的事情,并且都不属于任何一种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中更重视知识能力和德性的作用,他批判诡辩者只依赖本人的意图论辩,修辞家和辩证论者则与诡辩者不同,修辞家虽也有意图但能辅之以有关论证推理方面的知识,辩证论者则不考虑意图只在乎逻辑能力。亚里士多德将修辞方式分为不属于技术范畴的确切证据,和属于技术范畴的说服论证手段,后者又分为演说者的品格(ethos)、影响听众的情感和论证推理能力(logos)本身,其中,“演说者的品格具有最重要的说服力量”亚里士多德对修辞和德性的考察综合着意图、语言和行为多层因素。综上来看,在修辞技艺中,反讽的确意味着“言意悖反”,但好的修辞术是不能与德性相分离的。关于这一点,加佛的总结十分精辟,他说:“一旦讲真话和自嘲式反讽合为一体,那么富有技巧同时又真实地自我表白的可能性就变得极为灵活。巧妙地行动和有德性地行动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三、古罗马修辞观的性质古罗马时期,由于希腊古典民主制度的消亡,在公开场合演说这一修辞实践受到限制,而被宫廷或官方的议政取代,或转移向法庭庭辩修辞。这也使得古罗马修辞相比于古希腊时期更注重实用性,并且由于行政事务对书面交际的需求,使得古罗马修辞除了古希腊的口头论辩技艺之外,也十分关注书面表达。此外,古罗马修辞学更具系统性,尤其是随着西塞罗修辞思想的成熟,修辞学被建立为一门独立又独特的学科领域,修辞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更加多样,“包括‘修辞的社会功用’‘修辞的伦理规范’‘不同修辞传统之间以及修辞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等等,取代了‘怎样才能说服受众’这个古老而单一的问题,成为修辞研究的焦点”后继的昆体良同样不主张将反讽简单地视为一种虚伪的掩饰,或仅仅指语意与本意相反。他指出,作为转义辞格(trope)之一的反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反讽比较坦诚,“没有掩饰地暗示了一些与所说的内容不同的意思”,有的反讽则使用更多修饰与比喻,有意地掩藏了作者的真实意思,其中,“掩饰的成分大于坦白”由此可见,古典反讽修辞价值的上升,并非是将反讽内涵缩小了,或将之限定于修辞范畴之内,而是反映出古典修辞学家们扩展修辞学视野,调和修辞与真理、德性之间关系的一种努力。四、古典反讽:主体德性问题的内涵古典反讽的研究重心围绕着反讽的修辞学内涵,但绝没有陷入语义学层面的畛域中,或将其仅视为一种“言意悖反”的表达方式。古典反讽从一种所言非所指的言说方式中挖掘出深刻复杂的辩证逻辑思维以及形而上学观念,继而反思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主体德性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修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这三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古典思想家会将反讽视为不同的范畴,对待反讽的态度往往有所差别,由此反映出他们在修辞、真理与德性三者间的侧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他们都在努力从三者的关系间寻找平衡和融合,这一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分离光栅》课件
- 微机原理扩展实验:单片机制作模拟电梯
- 银行业务运营报告模板
- 2025年汽车车身、挂车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纪念澳门回归活动方案
- 学前教育创新方法以及误区研究论文
- 离校培训申请书
- 滑坡房申请书
- 音乐与小学教育
- 成语的世界模板
- 2025年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2024年福建漳州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小学数学计算练习-一年级上学期口算练习(600题打印版)
- 科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 山东省食用油(植物油)生产企业名录496家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