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良好个性品质和学习品质以及价值引领尤为重要,对孩子一生发展影响巨大。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作为幼儿园园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所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幼儿园可以声称没有园本课程,但是他不可能不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比如课程游戏观,幼儿园课程没有游戏观念的介入,不会成为真正的幼儿园课程。如何推进高品质幼儿园质量发展?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理念引领坚守幼教初心,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在《纲要》和《指南》中反复强调了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的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景化。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这些理念是相互关联的,是相通的,从一个理念切入,一定会到达另一个理念。一个幼儿园不是要把这些理念全部标志出来,抓住几个核心,其他理念也会站起来。比如说:是游戏的怎么不情景化呢,怎么可能不过程化呢,一定是这样的,如果是生活的一定是整体的,所以是关联的,我们要有这些意识。二、儿童优先把儿童要作为课程的起点,也要作为课程的终点。课程要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激发儿童,成就儿童。现在我们幼儿园老师还在讲:小腿并并拢,小手放腿上,眼睛看老师。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幼儿园的活动要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具有游戏的性质,让孩子感受到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挑战,孩子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获得新的经验。三、教师第一教师是课程的关键,课程建设中抓住教师主线,注重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做得怎么样,直接决定孩子的发展,直接决定我们的教育质量。在课程建设中,园长千万不能让几个骨干教师去完成,让所有的老师都介入,每一个老师都是课程建设的建设者,每位老师都可以对她班级的课程进行调整,进行改造,进行创新,让课程更加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要把老师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位老师都成为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四、评价导向注重评价体系构建,有整体的评价框架才会有实践导向,才能发现问题。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内容。因此,评价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观来确定评价标准。课程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要对照教育目标,检查和评估教育教学计划、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适;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偶尔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预定目标,检查和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适;三是检查评估教师行为、态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四是检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例如:一次美工活动结束时,把玩具设计得比较复杂的孩子还没完工。“到点了,没做好的先放到美工区,下午有空再接着做”。老师急匆匆的收拾完美工材料督促孩子们去喝水。我们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关原理予以评价这次美工活动,显然是孩子在活动时的专注受到了老师的干扰,老师这样做会影响孩子做事专注良好品质的培养,教师应该不催促他,给他时间让他完成,并在全班表扬。这样对孩子专注做事是一个鼓励,同时,也树立了正面的榜样。五、问题诊断课程一定有诊断,有审议,课程诊断源自于问题,关注问题才能不断改善。由于课程建构过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和参与建构课程的人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取向、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差异,使得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的目标求高求全,概念求大求深,教师望而生畏。因此,幼儿园课程建设一定要有准确的诊断、审议。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不论是从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哪个角度切入,其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实现园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整体提升,幼儿园课程才能不断走向高品质有质量。在幼儿园教育这条小船上,我们共同思考,彼此点燃。让我们以初心为动力,内涵为引领,坚持儿童立场、教师第一、课程核心、环境基础,让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惠及民生、润泽童年。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本园主要在环境上下功夫,从环境的点点滴滴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环境是重要的教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学习理论,要讲究方法,反复进行,在运用中消化。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理论、观念的模糊就会导致行动的盲目”。幼儿园的工作必须以《规程》为依据,以《纲要》为指导,必须学习理论,必须树立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观念。然而,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教师在学习时常常会出现心不在焉,思维总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时,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注重学习方法的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做到学习理论三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思考与交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譬如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时,我们组织了三轮教研活动。第一轮活动我们安排:(1)集体通读,布置思考题;(2)个人自学,完成思考题;(3)集体讨论,教研组长主持会议,交流思想和认识。通过反复学习,大家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了较深理解。特别是通过热烈地讨论,教师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更加清楚;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和重点教学内容的确认上,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以往在工作中曾遇到的一些困惑和疑虑,也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化解。第二轮教研活动,即“深入学习《纲要》精神,自觉转变教学行为”的教案设计研讨活动。我们选择大班的计算“球体和圆柱体”、科学常识“沉与浮”、中班环保教育“乐音和噪音”、计算“按6以内的数量分类”等为教案设计内容。教师们结合《纲要》精神写教案,并以《纲要》为理论依据撰写说课材料。然后教师们人人当评委,根据教案设计和说课的优劣评选优秀教案。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种思想、观念,要深入人心,并见诸于行动,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活动能够解决的,必须常抓不懈,只有在学和做的交替中不断加深印象,理解其内涵。第三轮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再一次激发起教师们自学《纲要》的兴趣。我们在教师技能技巧比赛中,增设了一个“思”的项目,让教师完成一份理论试卷。试卷的内容主要是测试教师对《纲要》的学习理解。如:为什么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师幼互动”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教而有法,教无定法?社会性教育中将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放在首要位置,你能说出理由吗?等等。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们自学劲头十足。学习《纲要》前后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让我们认识到学习理论必须讲究方法,反复进行,在应用中消化。二、看书阅读,要瓶策引导,互通信息,在活动中理解。由于幼儿园工作琐碎、繁忙,外出学习的机会有限,要接触新观念,了解新信息,增加新知识,最直接、快捷的办法就是认真阅读幼教杂志和有关业务书籍。我们幼儿园为教师订阅的幼教杂志多达13种,教师人手2册,教研组长人手9册。同时经常购买各类业务书籍和学习资料,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为了帮助教师学好、利用好手中的书籍杂志,促进学思结合,互通信息,我们开展了“推荐好文章,交流新思想”的教研活动。具体方法为:(1)提前一至二周提出活动要求,告知活动时间,让教师看书做准备;(2)集中交流,要求每位教师把杂志上看到的有价值的文章、段落、句子推荐给大家。为了提高交流效率,并培养教师的概括能力,我们要求精彩的段落、句子可以原文照念,整片文章内容及基本观点用几句话概括出来。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出读书后的最深感触和最大启发。这个活动上学期开始尝试,因为整个过程组织得好,教师收益很大,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督促了学习,增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教师的能力,使她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辩,学会大胆表达,可谓一举多得。三、进修取经,要聘请专家,敢于“出丑”,在聆听报告中提升。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名师指点,以往自己百思不解的问题,能够豁然贯通,同时让名师来传经送宝,有益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这几年,我们已先后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辅导讲课,邀请专家来幼儿园讲课辅导,需要虚心好学的精神和敢于出“丑”的勇气。专家辅导收获确实很大,第一,信息量大。在专家们滔滔不绝的讲课中,会使教师们获取教学和教学以外的很多信息;第二,理论性强。他们会说出我们能感悟到却概括不出来的话,他们的课有着指点迷津的作用;第三,对人有激励、鼓舞作用,特别是一些感想丰富、善于学习的老师,她们收获到的不仅是讲座的主题内容,更重要的是会点燃起这些教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对事业、工作的热情。一般来说专家、教授的人格、学识、能力都极具魅力,听了他们的报告,会使人产生对成功的向往,对事业的激情,从而提高人的品位,提升人的境界。四、技能训练,要对症下药,扩展内容,在竞赛中强化。幼儿园教师所从事的都是一些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要把工作做好,光有理论和业务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深化教师的技能训练是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近两年中,我们举行过演讲比赛;即兴小品表演比赛;教师备课笔记展评;设计教案、说课比赛等等。我们觉得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唱、弹、跳、画”已经不是衡量一名教师能力的基本标准,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基本功的内容还有“写、讲、演、思、学、观……”。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深度和广度都会不断扩展。我们选择技能比赛的内容,基本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时代性,即内容的选择跟得上时代节拍,其二,实践性,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力差异等方面寻找比赛的内容。例如:去年年底,我们举行了“讲、唱、写、思”四项技能比赛,具体内容是:“讲一个幼儿故事,唱一首幼儿歌曲,做一份学习《纲要》试卷,写一段粉笔字”。“讲一个幼儿故事”,改变了以前讲故事比赛,总是读一个或背一个现成故事的做法,让教师编一个身边发生的幼儿故事。这样不仅可以练习教师的讲故事技巧,同时还可以训练教师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唱一首幼儿歌曲”,要求教师会分析歌曲的思想和情感,用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声音来演唱。幼儿歌曲虽然简单,教师都会唱,但是要真正把每一首歌曲唱好,唱出感情来,唱出韵味来,唱得让幼儿感动是很难的。开展这项比赛的目的:一是促使教师学会分析歌曲;二是让能力强的老师做示范。“做一份试卷”,是测试教师脱离了书本,是否能够把最新的教育观念讲述出来。“写一段粉笔字”,是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出一个书面通知并加以修饰。每班的黑板是家园联系的窗口,但是,教师给家长写的东西,字迹歪歪扭扭,很不雅观。我们想,如果家长看见这样的粉笔字,可能会对教师的水平产生怀疑,也会对艺术幼儿园失去信任。怎么办?让他们参加粉笔字比赛,或许会有触动。通过比赛,教师们至少会练一练板书,会研究怎样把字写得漂亮,怎样把通知排版得更美观。通过开展这些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各项技能水平。五、教学观摩,要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在主动思考中实践认识。以观摩课为形式的教研活动,长期以来,对教师的培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看了几次失败的公开课之后,使我们对这一教研形式进行反思。观摩课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未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主要弊端表现在:(1)活动的出发点有问题。观摩课的目的只定位在展示成果和经验上;(2)注重形式,忽视实在的内容。许多公开课成了排练后的课堂表演;(3)缺乏对观摩课的认真思考和评价。许多教师看公开课只是走马观花,评价时人云亦云。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我们幼儿园积极探索一套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观摩课模式,让教师将教研过程中的学习和观摩融入自身实践,使之在参与中以主人翁的姿态领悟相关理论,形成新认识,主动构建教学认识。我们的做法有七个步骤:第一,选定典型的观摩课教材。高质量的观摩课,选材相当要紧,好的教材,在设计教案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给教师打开思路、引发灵感;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目标,选择教学侧重点;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的;在上课时,可以多侧面给观摩者展示教学技能,显示教学观念;好的教材本身就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可以从情、知、德、能等方面来训练幼儿的能力。如大班常识活动“有趣的树叶”就具有以上优点,我们就把它作为观摩课的内容。第二,人人设计教案参加评选。教案设计评选的具体方法是:(1)全体教师根据教材独立设计教案;(2)园长和全体教师担任评委,轮流传阅教案;(3)根据评选条件评出最佳教案。第三,教研组长组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教案并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完善教案是在优秀教案的基础上不断推敲提升,使之更贴近实际,更体现先进教育观念。另外,还可以从其他教案中吸取精华,因为每个教案,哪怕是最不出色的教案也会在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方面产生闪光点,最后,求同存异,产生了较为完善的新教案。第四,优秀教案设计者说课。我们考虑到在比赛中能独占鳌头的教师总是在思、写、说等方面能力较强,因此,把说课的重担压在了她们的肩上,让她们为大家作榜样。第五,让三位程度不同的教师上同课题同教案公开课。有了一份优秀的教案,不等于就能产生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因为,再好的教案也只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是死的。而活动的组织实施,由于幼儿的参与,却成了一系列活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同一份教案,相仿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效果肯定不一样。我们要让教师们在比较中明白,上好公开课在教案设计完备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具备什么能力。第六,让执教者和观摩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撰写公开课后感。撰写是一个深入剖析、沉淀思想、理清思路的过程,也为下一环节的活动-一公开课评议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七,集体评议公开课,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这一环节的研讨活动,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先由三位执教者谈上课体会,然后,观摩者比较三堂课的印象和想法,接着大家一起观看公开课实况录像,边看边讨论,把问题定格,把优点放大,最后组织者发表总结谈话。本次观摩活动是全体教师参与的一次设计评选教案、说课、上课、评课的系列教研活动。整个探索过程持续两个多月,教师从中学到的东西很多,她们学会了设计和鉴别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优秀教案;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来解释自己的教育行为;懂得了再优秀的教案也只是一个计划而已,要使教学活动显示最佳效果,教师还应具备课堂上的多种能力等等。以上能力的获得,不仅增强了教师们深层赏析观摩课的能力,还明显提高了日常教学技能。六、教师结对,要教学相长,营造氛围,在切磋探讨中长进。学习,既需良师,更离不开益友。朋友之间相互切磋、交流和鼓励,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增长无疑是大有裨益。我们幼儿园较出色地完成了城乡幼儿教师教学业务结对活动的辅导工作。这个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结对活动可使师徒教学相长,互相感染,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结对活动可使师徒建立浓厚的友谊,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树立起良好的园风。我们在园内也开展了师徒业务结对学习活动,规定每学期教师结对不少于4对。教师结对活动的方法是:(1)师徒相互随堂听课、评课,每月一次;(2)老师上示范课,徒弟评课;(3)徒弟经老师的指导上好实践课;(4)师徒向全园教师汇报同课题公开课。每次活动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使学习和辅导都在相互了解、相互提高的基础上展开。七、培养骨干教师,要充分信任,重压担子,在工作中成长。教研组活动要搞得有声有色,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培养骨干教师,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幼儿园能力强的老师很多,她们工作在第一线,对于教学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独特的理解,应该给予她们信任,重压担子,让她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一则可以满足她们创造的需求,成功的欲望,调动潜在的工作热情;二则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推动教学做贡献;三则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让骨干教师在工作中丰富知识经验,锻炼组织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工作积累资本。我们大胆放手,鼓励学科及年级教研组长独立组织教研活动。到目前为止,组织得比较成功的教研活动有音乐组组织的“如何提高幼儿学习新授歌曲的主动性”的专题讨论;语言组的“语言教学中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美术组的“漂亮的茶具”教案设计研讨。实践证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的教研活动效果确实不错。时代在变,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变,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变。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没有恒古不变的方法,所以从教育和教师的需求出发,精心策划每一个教研活动,是摆在我们幼儿教师面前一个永恒的话题。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高质量发展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普及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前教育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学前教育对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特征的应然回响。一、学前教育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及水平快速提升。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初步完成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任务,“入园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这种高速度发展突出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更是一种“外延式”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家和社会资本大规模资源投入带来的发展红利。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学前教育存在着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系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园过度逐利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的育人质量,制约学前教育自身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调整。学前教育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将发展的重心回归质量内涵,向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转型。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学前教育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真正有效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学前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义务教育效益和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功能。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强国体系的开端,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面对我国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我国不断强化“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人口质量红利。人才强国离不开教育强国,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大量脑科学及幼儿发展研究表明,幼儿期是高度敏感的,早期经验对儿童的大脑及身心发展具有塑造作用,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性、情感、语言、认知以及身体动作的发展,培养其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学相关研究也指出,学前教育投入具有极高的社会回报率,在提高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学前教育服务新时代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学前教育领域也一样,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渴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整体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民群众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人民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诉求表现为“入好园”的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是满足人民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重中之重。二、质量文化建设: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发展的最优状态和终极旨归。高质量发展本身蕴涵着追求卓越质量文化的属性,强调内涵发展与发展的自觉,高质量发展涉及理念、目标、制度等深层次的文化变革。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是以幼儿园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模式等“软件”及其物质载体的培育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幼儿园不断自觉进行质量提升,推进内涵发展的过程,是从文化的深度推进的深层质量变革。质量文化是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内生动力,是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一)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推动。质量文化的概念诞生于组织管理实践,是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质量文化作为提高组织绩效的工具,天然地继承了文化的目的性。目前管理学理论中一个主导观点认为文化作为一种可操纵性、可设计的因素,是可以强加于一个组织的。当下围绕充分、均衡的高质量发展,质量文化已然作为一种深刻的发展理念,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文化和质量并非两个割裂的范畴,质量源自更广泛的文化视角。质量文化对组织和个体有着较强的价值导向作用。质量发展与质量意识、道德、行为、制度、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等密切相关,要想真正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必然要综合为一种文化现象,即质量文化。质量目标与愿景是质量文化的核心成分,一切质量观念、规范、指标、制度等都是围绕质量目标形成展开的。幼儿园质量文化具有目的性和价值导向功能,通过特定的质量目标与愿景,依托强大的文化力量,引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幼儿园质量文化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模式。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幼儿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沉淀的教育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精神、教育质量行为及教育质量结果等的总和,幼儿园质量文化作为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与发展模式。幼儿园质量文化为幼儿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基于幼儿发展特点与社会需要、立足于幼儿园发展实际的质量目标,幼儿园质量文化引领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合规律、合要求。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园所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结合本园质量建设实际及新发展理念,共同深入挖掘幼儿发展规律,逐渐生成明确的育人质量愿景与目标。这一过程保障了质量文化拥有正确的价值内核,并为教职工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引导,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幼儿园质量精神文化引领一所幼儿园课程模式、教学方式、环境设置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方向。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们寻找和发现在他们世界中可能还隐藏的事物,希望孩子们天生的潜力,如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等不会被埋没。儿童像研究人员一样,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共同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二)幼儿园质量文化是促进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质量文化建设能激发起幼儿园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性强劲的内生动力。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幼儿园所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成熟程度。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质量建设,体现“多元共治”的教育治理理念,推进幼儿园治理主体的扩容。“多元共治”是指多元主体参与的、针对公共问题而开展的协作治理过程,是实现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基本条件。教育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可以更好地在治理中发挥互补作用,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是教育治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内在统一。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推动幼儿园从质量管理走向质量治理。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可以减少园长单一主体权力聚集带来的管理疏漏;同时,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建设,使得全员成为质量治理的主人,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全员,尤其是一线教职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多元共治”是推动教育善治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多元主体参与质量治理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动力。质量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关注内部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从而通过个体的发展为组织质量改进提供持续动力。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也是管理人本化的过程,关注并促进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成长。首先,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促进自我管理文化的形成,推动教职工进行工作质量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监督。在幼儿园质量文化氛围中,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自身质量意识、更新质量观念,逐渐将质量内化为心理层面、广泛认可的质量价值观。幼儿园教职工不断强化的质量观念使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工作质量监督,进行自我管理和改进。其次,质量文化是一种持续改进更新的文化,推动幼儿园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促进全体教职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质量。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关注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全园共同发展的质量愿景往往建立在教职工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尊重和鼓励所有教职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位教职工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发展,是推动园所整体的质量改进的重要内生力量。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给予了幼儿园全体成员质量建设中的话语权,培养成员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出个体参与幼儿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幼儿园的发展仅凭外部政府投入、社会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全体教职人员才是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调动幼儿园全体成员参与质量改进实践的积极性对呈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全员参与、全员共享、全员践行的过程,是一个多元主体协商互动、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治理过程。幼儿园一线教师、保育员、行政管理人员乃至后勤人员均享有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和幼儿园发展的权利和责任,这也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三)幼儿园质量文化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质量保障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质量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使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制度规制是一种刚性的程序性体制与操作规范,往往通过其自身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成员的工作与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理运行方式,是一种“顺从的文化”。我国学前教育质量保障长期以来尚未完全摆脱这种顺从文化的影响,幼儿园质量管理一般需要通过规章制度与外部督导检查来推进,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都倾向于按照上级指令要求安排规划和组织活动。制度和督导的作用毕竟有限,并且制度落实情况和督导的实效性时常不尽如人意。自上而下的规制缺少人文氛围的营造和人文精神的关怀,使制度变成冷冰冰的远离人性的规制,削减了教师的质量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依靠刚性的制度与监督很难真正做到规范每位教职人员的行为,难以保障幼儿园教育真正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文化自觉”是质量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自觉”最早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共享的质量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教职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达到对质量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使幼儿“教育质量保障从制度规制走向文化自觉。国际上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质量问责与质量改善相统一。通过制度规制对幼儿园进行行为上的约束,通过外部督导对幼儿园进行质量问责仅是质量保障的基础手段,是质量保障的开始并非目的。在质量问责基础上进一步谋求质量改善,才是质量保障的目的和归宿。质量的问责需要更多依照外部刚性的制度规制,质量改善需要更多地调动内部质量主体的文化自觉。问责活动应始终伴随质量改善的目的性和倾向性,将质量问责和质量改进手段有机整合,统一于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中。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明晰二者的区别,了解不同手段的特点,才能更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实现优势互补。幼儿园质量保障中的文化自觉,是通过文化的力量激发出的一种幼儿园全体成员关于质量改善的自主意识,一种柔性、伦理性、道德性的约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质量保障路径。幼儿园更多关注文化“软件”建设,才能深入发展的精神内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清晰地意识到“所的发展宗旨、定位、愿景及办园理念等,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与改进,才能从幼儿园的自在化发展转变为自觉化发展。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成熟,才能不断推进教职工更加自觉地向园所发展宗旨与质量愿景努力改进,遵守约定俗成的质量规范,保障每个教育环节的高质量,继而自然而然推动幼儿“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一)注重内涵式发展,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求幼儿园要关注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内涵式发展是一种旨在通过事物内部要素结构的优化,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实现幼儿园的内涵式发展要充分做好幼儿园内部各种资源的结构优化,依托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对教育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观照。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还是一种发展理念与发展价值,而发展模式与发展价值的高度内洽,便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文化样态。幼儿园要通过师资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方法优化、园所一家长一社区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依托文化的力量,可以使幼儿园发展从外在、被动的要求,转化为内生、主动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幼儿园内涵式发展更加重视质量文化的建设。质量是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幼儿园质量文化更强调内涵式发展中质量的价值建设。首先,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幼儿园质量发展界定清晰的价值内涵。每所幼儿园的质量文化需要回答出本园所追求的理想的质量样态,归纳出本园质量建设的“关键词”,即幼儿园质量建设的重心及亮点。不同园所的质量发展定位和质量建设的“关键词”可能不尽相同,质量文化各具特色。比如我国幼儿园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质量发展定位与质量建设过程也会存在诸多不同。例如,县幼儿园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和师资实际,探索出了以“真游戏”为依托的教育模式,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五个关键词为核心准则,不断进行游戏调整,有利地推动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转变,从而提高整体幼儿园教育质量。其次,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园所质量发展提供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引领。园所质量发展价值内涵具体定位和发展的关键词可以各具特色,但都需要遵循促进幼儿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根本价值追求。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深挖幼儿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导向,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具体质量文化有机整合,通过幼儿园共享的质量愿景与价值观建设,发挥质量文化的目的性,引领幼儿园向着协调型、创新型、持续型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向。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为园所质量管理提供价值性约束。幼儿园质量管理过程中文化的柔性价值伦理约束是对刚性的制度约束的有效补充,可以防止问责失效、制度错位等问题。(二)全员参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主体的内在自觉性。全员参与是质量文化建设的关键,质量文化强调组织成员对质量提升享有的集体责任。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生成同样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高度参与和向心力,每个成员的质量观念、质量行为与质量实践既是幼儿园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也时刻影响着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生成走向。幼儿园教育质量主体包括以“园长为核心的园领导集体、广大一线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等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园教育质量主体全员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园长为核心的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参与。以园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是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引领者,起到总揽质量文化建设全局、协调资源配置和理顺矛盾关系的重要作用。其次,质量文化建设更需要推动广大教师的自觉参与和热情投入。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质量,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教师的质量价值观、教学能力和水平、个人素养等均对教育活动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教师是幼儿园基数最大的质量主体,教师的观念、行为倾向、习惯风尚、团体氛围等成为幼儿园质量文化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当之无愧是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最后,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行政后勤人员的积极参与。幼儿园行政及后勤人员是质量建设中常常被忽略的主体,其观念、行为与工作质量也会对幼儿园整体质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要实现幼儿园质量管理由自上而下的外塑型管理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内生型模式转变。长期以来,幼儿园质量保障依赖于政府督导,质量管理具有外在性和强烈的技术倾向,这一模式难以调动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投入质量建设和质量改进的热情与积极性。实地调研中发现,有的幼儿园教职工产生了对迎接教育督导和检查的疲乏和倦怠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评估促进教育质量改进并未成为其内在成长和发展需要。只有激发全体幼儿园教职工投入质量建设的内在自觉,唤醒每一个教育质量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承诺和质量道德,才能激发出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持久力量。幼儿园各主体的内在自觉是幼儿园内生型质量管理的坚实基础,也是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内在自觉是其对幼儿园质量愿景产生深刻认同的基础上,将质量内化为个人工作责任与成长需求,而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意识,表现为每个个体能够对自己的质量实践时刻进行自我监督、自主反思,并进行自觉改进。提升全体幼儿园教职工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在自觉,首先需要培养每位教职工对园所质量愿景的认同感。幼儿园在质量愿景构建阶段,应兼顾幼儿、教职工和园所发展需要,构建与教职工个人发展愿景相协调的质量目标。在与教职工充分协商,充分征求一线教职工建议的前提下构建共同愿景,更能够提高教职工对愿景目标的认同。园所的愿景应凝练概括出具体简短的标签化语言,将抽象的精神意涵具体化,便于全体教职工吸收、理解、记忆,继而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内化。其次,培养全体教职工形成稳定的质量承诺。质量承诺一般建立在组织成员认同组织质量愿景与目标的基础上,表现为个体或群体始终愿意忠实地为组织质量提升不断努力的意识和行为。幼儿园还要善于进行质量文化宣传教育,将质量文化深刻渗入教职工日常工作,营造出质量至上的园所氛围。例如依托教研组将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活动常态化,定期开展工作质量、师德师风的自省自查活动等,让教职员工在环境氛围的感染下,逐渐形成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在自觉。(三)健全保障机制,以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长效运行。质量文化建设应将文化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质量文化的形成具有渐进性,其建设或消逝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促使幼儿园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常态化的长效机制,以保障并涵养质量文化的生成与延续。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既是维护幼儿园质量文化的保障,同时也是质量文化本身的结构要素。当下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外部督导常常成为幼儿园质量管理的重心,多数园所尚未形成自身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管理过程和主要内容来看,一般而言,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由四个系统组成:规划与决策系统、标准与指标系统、监控与评估系统及智能信息系统。四个系统相互协调,有机统一于幼儿园质量管理实践,共同作用于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园要构建幼儿园规划与决策体系,科学引领质量文化建设。规划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首先,要系统了解幼儿园当前质量管理的现状,明确园所质量管理的优势及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建设。幼儿园也应对园所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矩阵式分析,以便基于本园实际及内外部条件资源确定幼儿园中长期质量规划。其次,幼儿园要对自身质量文化进行科学自评。质量文化清单主要包括结构形式和组织心理两方面,结构形式具体包括质量部门设置、质量任务与目标设定等,组织心理包括集体层面的共同价值观、信任和个人层面的质量承诺、责任和参与。幼儿园可以借鉴相关学校质量文化清单,结合本园实际进行自我评估,为进一步进行质量文化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园领导层是规划与决策系统的轴心,需要转变质量观念,提高质量领导力,在密切分析园所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规划与决策。幼儿园要构建质量标准与指标系统,推动质量文化建设目标落地。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绩效指标建设对质量文化的运行具有直接导向与保障作用。质量文化的绩效指标一般包括质量文化融入质量规划的程度、个体参与质量建设的程度、质量文化引发的创新活动、内部评估结果的利用程度、园所的质量认可度等。这些指标可以有效衡量幼儿园质量文化是否偏离规划目标,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质量文化的建设水平。幼儿园要构建发展性而非惩戒性的标准与指标系统,以促进激励性质量文化的形成。同时,幼儿园应以国家标准和外部标准为参考系,结合本园特点,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质量文化建设标准与指标,而不是完全套用外部标准。幼儿园要构建网络化的监控与评估系统,保障质量文化常态化运行和持续改进。监控与评估系统的构建,是幼儿园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维持质量文化持久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机制。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是幼儿园质量文化的监控与评估系统是内部监控、同行评审、第三方评估、政府督导相结合的多维网络系统。幼儿园对自身的质量监控是最及时和深入的,幼儿园要建立起“所、年级、班级”三层自我监控体系,关注质量规划的落实与目标的达成度,对照园所标准与指标体系进行自主监察改进。在此基础上,要定期进行幼儿园间的同行评审,促进不同园所在交叉互评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学习,并要发挥名园长工作室在质量评审方面的带动作用。第三方评估机构一般相当于本领域的专业“智库”,独立于政府与幼儿园,对幼儿园的质量评价较为客观。我国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较为薄弱,学前领域则更为稀少。发挥第三方机构在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重要价值。政府的督导监控则应成为幼儿园质量的底线和最后一道防线。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及时整顿乃至清退质量不达标幼儿园。幼儿园要构建智能信息系统,为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幼儿园质量智能信息系统的构建,要进行标准化、全面化、常态化的信息收集。幼儿园规范数据的采集,要防止信息收集冗余,所收集的信息要涵盖教师、幼儿及家长的人口学数据,以及园所的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及结果质量等全方面、全过程的质量信息数据,而且要保持信息收集系统运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幼儿园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整合,形成园所特有的质量数据库。及时进行数据筛查与分类,并且可借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路径,对数据进行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幼儿园还要关注信息数据的提取与应用。质量信息数据的提取应可以满足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与针对性查询,方便教师、保健医、年级组长等针对性地及时了解各自主要负责方面的质量状况。幼儿园质量信息数据要服务于幼儿园质量规划与质量决策,同时要努力形成质量监控与评估的跟踪反馈机制。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的学前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幼儿园质量文建设既是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组成部分,也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是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良好个性品质和学习品质以及价值引领尤为重要,对孩子一生发展影响巨大。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学前教育阶段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将与同仁们一道立足本职,不断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幼有优育,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而努力。一、党建引领,建设精神文化新高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扎根于老师们的心中,将“沁•廉”建设沁入人心,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目标潜移默化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中。二、德才双馨,提高教师育人新境界。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养,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搭建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发展平台,不断提升教职工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造就一支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境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三、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新进展。加强园本课程建设,支持幼儿有意义地学习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课程实施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打造多层级精品课程,实现教育有趣、有质、有效。四、科学管理,形成后勤管理新经验。完善精细、高效的后勤管理机制,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多维培训,后勤团队善学习、会反思;“三化”管理向全领域延伸,全方位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推广我们优质高效管理的模式及经验。五、家园共育,创建共同成长新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学前家教服务体系,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提供广泛多样的共育平台,持续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实现幼儿园、老师、家长、孩子共同成长,助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六、示范辐射,助推区域幼教新发展。构建有效的示范辐射体系,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充分利用集团优质资源,提升示范辐射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方位加强对托管园及区域内薄弱园的帮扶指导,为全市学前教育事业普惠优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和新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为打造丽水高水平、高质量“重要窗口”贡献力量。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交流稿《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的高质量,首先是课程实施的高质量。在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开发师幼共建的高质量探究性课程?20XX年始,我们尝试探索一整套师幼共建的课程实施技术路径与操作方法。经过10年深耕,形成了幼儿园高质量探究性课程。幼儿园探究性课程以儿童兴趣和探究问题为载体,教师坚持“追随儿童,追随自然”的课程理念,以真实情境持续激发儿童进阶式主动探究,形成了“多维支持,多线推进,多元评价”的深度学习推进路径。一、材料、教师、同伴的多维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助力,这体现着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教师应在观察、追随、解读儿童兴趣和探究价值的基础上,多维度支持儿童进行探究。一是环境材料支持。教师根据儿童兴趣与需要,允许、支持和敏锐地发现与引导儿童根据探究需要转换环境,并寻求和提供资源材料,助力儿童进一步探索。如在“火箭‘智’造”案例中,孩子们受中国探月工程启发,计划建造火箭。但他们对于火箭结构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荧幕上火箭腾飞的场景,教师及时用手机帮孩子们搜索了火箭结构图,利用资源拓展了孩子们的经验。随着游戏的推进,孩子们都想拥有自己的火箭。经商讨,他们形成了搭建火箭乐园的想法,并及时调整了场地范围,计划让每个火箭的外形、组成材料和应用功能都各不一样。二是教师追随支持。教师应关注儿童发展,在陪伴、观察和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