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_第1页
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_第2页
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_第3页
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_第4页
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科学教案篇1

活动过程:

1、幼儿尝试匹配瓶盖。

(1)引导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客人老师好)师:今日瓶宝宝来和我们做嬉戏了,咦,瓶宝宝的帽子到哪儿去了?我们来帮它们找一找,找到以后给它戴上去。

(2)幼儿尝试盖瓶盖,老师巡回视察指导(你这个帽子合适吗?你觉得怎样?再换一个试试)请两位幼儿上来。

师:他们俩的瓶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啊?(大小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大瓶宝宝应当戴什么帽子?(大帽子)小瓶宝宝应当戴什么帽子?(小帽子)师:瓶宝宝都找到帽子了,瓶宝宝说感谢你们,让我们来抱抱瓶宝宝,亲亲它,让它们躺在你的腿上睡会儿觉。

2、装物品,摇一摇,感知声音。

(1)师:听,我的瓶宝宝起先唱歌了,你们的会唱吗?(老师摇装有豆子的瓶子)我的瓶宝宝为什么会唱歌呢?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拧拧,拧开来。

师:哦,你们看,是什么呀?(豆子)原来瓶宝宝吃了豆子呀。

老师喂豆子:“瓶宝宝,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视察指导。

请你们也来喂瓶宝宝吃豆子,让瓶宝宝唱歌吧。

师:让我们一边喂一边说:“瓶宝宝,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师:你们的瓶宝宝吃饱了吗?让我们把帽子戴上,拧拧,拧拧紧。

3、老师唱《大雨小雨》,引导幼儿感知声音的大小。

(1)师:我的瓶宝宝吃饱了,它要唱歌了,大声地唱;瓶宝宝累了,它要小声地唱。(再反复一次)请幼儿一起摇。

(2)老师唱《大雨小雨》

师:瓶宝宝还会听着音乐唱呢。老师边唱边摇:下大雨啦,下大雨啦,哗啦哗啦;下小雨啦,下小雨啦,淅沥淅沥。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让瓶宝宝们跟着音乐唱歌,老师唱大雨时(幼儿用力摇);老师唱小雨时(幼儿轻轻摇)。

小结:瓶宝宝感谢你们,让它们唱出了好听的歌。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用力地摇,瓶宝宝唱出来的声音就大;轻轻地摇唱出来的声音就小。

师:请把瓶宝宝送回家,让它休息休息。

4、引导幼儿感知放不同的材料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师:有很多瓶宝宝听到我们这里很快乐,它们也赶来了,它们肚子也饿了,我们去喂它们吃东西吧!

老师指导幼儿先帮瓶宝宝找到帽子,然后尝试放不一样的物品(豆子、塑料小鱼、木珠、硬币),摇摇听听。老师巡回视察指导,与个别幼儿交谈。

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放不同的东西在瓶子里,声音一样吗?(不一样)5、结束活动。

师:贝贝班小挚友今日真棒,让我们带着瓶宝宝去告知宝宝班的小挚友,让他们也听一听,好吗?老师提示幼儿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的内容特别生活化、嬉戏化,很简单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阅历。老师在活动中,能针对托班幼儿喜爱动手摸索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关键,在活动中融合了按大小匹配、动手拧瓶盖、对声音的一个积累,涉及的方面较广,幼儿不仅动脑、动手、听觉上还得到了刺激,收益许多。

2、这次的托班的观摩活动,让我看到:托班嬉戏化活动组织给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希望这样的活动常常开展,孩子受益、老师更加受益。

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水中玩球。

2、观看小球从水底向上浮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产生新奇。

3、学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现来了”。

4、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水的欢乐。

活动打算:

1、在水箱中接满水;乒乓球若干。

2、石头一粒。

3、玩水前将幼儿的长袖外套脱掉或卷起衣袖。

活动过程:

1、师出示一粒石头和一个乒乓球,引起幼儿的爱好。

师:小挚友,今日王老师手里有珍宝呢!你们猜猜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幼儿自由揣测)2、观看沉浮。

师:这两个珍宝都喜爱在水里玩,你们来看看石头在水里怎么玩的?

(很明显一看就知道石头沉下去了)师:那你们说乒乓球在水里会不会沉下去?(幼儿自由揣测后老师示范)3、敢看嬉戏“小球躲猫猫”。

(1)师:小挚友听,什么声音啊?(配班老师发出小猫的声音)哇,乒乓球可胆怯 小猫了,这可怎么办啊?它浮在水上确定会被小猫望见的。(幼儿自由发言)(2)师示范嬉戏:双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将球摁入水中,边摁边说:“小球躲起来了。”见没听到小猫的声音后,师放开双手,边放边说:“小球浮现来啦!”

(3)师示范嬉戏其次遍,激励幼儿一起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现来啦!”

4、分组嬉戏。(师讲明嬉戏规则:听到猫声就躲起来,没听到了就浮现来。)

科学教案篇3

第三单元电的本事

平安用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平安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平安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育小组合作沟通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平安用电常识。

2.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前打算:

搜集和整理有关平安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打算,一则使材料更加充溢,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加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沟通,一起学习平安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依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四、打算材料:

老师也应打算一些与平安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平安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探讨:

1.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说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阅历进行探讨,汇报沟通。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平安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平安用电。板书:平安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平安用电呢?

2.老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留意什么?

(①关电源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遇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

(不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

(①先切断电源。②在灭火.)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

(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留意什么?

(肯定要切断电源)

(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

(不能,以防触电。)

(7)发觉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意拆卸。

(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

(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

(①用木棍。②关电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历绽开探讨。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器说明书了解更多的学问。学生汇报。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

谈话:通过刚才的沟通,请大家探讨,制定平安用电小常识。

学生分组探讨.制定。

汇报,老师补充。

(三)评价:

谈话:在本节课,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自己的设计和表现还满足吗?请把自己的评价填在“星级评价表”中。

学生填写“星级评价表”。

(四)拓展:

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平安用电宣扬员吧!把你所学到的学问讲给爸爸.妈妈和邻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或者设计一张宣扬画,贴到小区的壁报栏里。

科学教案篇4

本单元由《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细胞》、《我像谁》、四课组成。主要是探讨人作为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如何繁殖下一代、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构成和遗传变异现象,以及相识生命个体、科学技术探讨的现状,提高学生对生命持续意义的相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整作用,他们在身体形态和功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一阶段他们难免会对自己身体发育的特点和青春期应当怎样搞好卫生保健产生疑问;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体验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体,也会产生“各种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儿女的相貌往往和父母相像,又有些不同,这是为什么”等问题。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问阅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与生命的持续相关的科学学问,解决学生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是本单元编排的主要目的。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的详细内容来编写的。本单元相关的生命世界中的详细内容标准是: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知道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懂得沟通探讨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显微镜视察细胞,并做好视察记录。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够利用简洁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能够对同一现象作出不同的说明。

情感看法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能够敬重证据。

3、能够珍爱生命。

4、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情愿合作与沟通。

科学学问

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知道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科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阅历对星座改变规律进行预料;在长期的视察活动中培育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说明的实力。教学重点:学生小组视察安排的设计,学会一些视察探讨星座的方法。相识星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夜间持之以恒的视察星座和星空。

实力目标: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擅长听取他人的看法;做到敬重科学、敬重证据。学情分析:本课与上学期的《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以及17颗《夏季星空》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季星空的长期探讨活动,本课主要是探讨春季星空的星座改变,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星空改变的规律。

情感、看法、价值观: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详细位置及改变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改变是有规律的。课前打算:1、老师打算:《春季星空》图片、录像。

2、学生打算:学生的视察记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教学引入

残雪消融,枝头绽绿,斗转星移。转瞬间,春天到了,在秋季和冬季夜空中闪耀的星星有没有改变?北斗七星和冬季其他星座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同学们进行沟通,回答

老师播放春季星空的录象。

提问:依据你平常的视察,再结合刚才观看的录象,你有什么发觉?

展示课题:春季星空

学生沟通视察结果。

对视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冬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改变的?

学生沟通、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说出自己对星空的相识,说说北斗七星在夏季和秋季、春季的位置改变。

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上学期学习了秋冬星空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探讨天上的几个主要星座从冬天到春天都有什么改变,为后面的学习打算好事实资料。

重点相识北斗七星在春季时的位置。

自主视察

沟通总结

一、方案制定

经过我们的视察猎户座一天之中有改变吗?从冬季到春季星座又有什么改变呢?

同学们能不能画出北斗七星的形态吗?画出冬季和春季的北斗七星的形态。

大家都有了自己揣测,有的觉得星座是在自西向东动,有的觉得星座自东向西动,有的觉的星座在围绕某个点在动但是自己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该怎么办呢?

视察星座须要一些工具,你们都须要什么工具呢?望远镜?还是用自己的双眼。

共同沟通完善方案。

二、视察实施

1、整理去年以来对秋季和夏季星空的视察记录。

2、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完成1月5日、4月15日、10月15日晚9:00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图像的绘制。

3、细致视察四季中北斗七星以及猎户座的形态和位置,你们能不能发觉有什么改变规律吗?

4、师小结: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三、相识狮子座

1、展示狮子座挂图

2、狮子座在北斗七星的什么方向啊?

视察狮子座的形态。特点:

师提示:镰刀形、尾巴向东,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

四、我们来找寻北极星

展示挂图

(利用北斗七星、仙后座找寻北极星)

1、各小组绘制找星方法(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利用自制学具演示北斗七星、仙后座与北极星的关系

3、老师小结:利用北极星、仙后座找寻北极星的方法,并下发北极星、仙后座找寻北极星的图片,供小组练习。

4、各小组汇报找星方法结论

5、师总结:要找到北极星,最简洁的方法就是通过北斗七星。从北斗七星勺子上的最外第2星沿直线向外延长5倍距离。看到的这颗亮星就是北极星。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进行找寻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然后坚持视察北极星,知道晚上如何运用北极星找寻北方。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评价。

3、接着观测北斗七星,为学习下一课夏季星空做好事实资料的打算。

板书设计:

春季星空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北极星狮子座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学生在进行了长期的秋季星空与冬季星空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春节星空的改变,了解了春节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了星空改变的规律。

2我激励学生对星空进行长期的观测活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视察、记录,提示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视察记录进行整理,为课堂沟通视察资料做好了充分的打算。

3激励学生参加探究四季星空的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中。

科学教案篇6

教学要求1.教化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理解课文内容的实力。

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2.体会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敬重了。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孩子考(kǎo)科学家

在英国有一对小兄(xiōng)弟,很喜爱捉虫子玩儿。[①这句话作为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要是抓到了一条虫子,他们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似的。[②这个比方句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爸爸见他们这样喜爱虫子,就给他们讲闻名的科学家达尔(ěr)文的故事。[③爸爸为什么要给他们兄弟俩讲达尔文的故事?]

爸爸说,达尔文家里有许多许多的虫子。那些虫子有几只脚、几只眼睛,爱吃什么……达尔文都知道。[④介绍达尔文对虫子的喜爱和了解的程度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兄弟俩可感爱好了,他们缠着爸爸,非要见见达尔文不行。[⑤用“缠”字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事情发生的缘由,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达尔文。

有一天,爸爸告知他们,过些日子,达尔文爷爷要来家里做客。[句导读:承接上文,说明兄弟俩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兄弟俩兴奋极了。淘气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静静话。[⑥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对弟弟作了描写,其用意是什么?]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句导读:对弟弟的办法哥哥连声称好,究竟是什么好办法呢?文章在此处留下了一个悬念。]

段导读:交代了兄弟俩已想好了办法。

其次天清早,兄弟俩拿着竹竿和网兜(dōu),来到树林里,东奔西跑,忙了整整一天,捉了很多虫子。[⑦“东奔西跑”“整整一天”说明白什么?]回到家里,他俩静静关上房门,忙开了。[句导读:“静静关上房门”说明兄弟俩的工作是保密的,可见为了考住达尔文,兄弟俩的确很专心。]他们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脚,留下了光光的身体,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gōu)子的蚱蜢(zhàměng)大腿,还有天牛的长角须,拿胶(jiāo)水粘(zhān)成一只怪模[mú]怪样的虫子标(biāo)本。[⑧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几句话的主要内容。]他们想考考达尔文,看他是不是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段导读:讲了兄弟俩不盲目信任别人的话,想考考达尔文。

其次部分(第5~7自然段):写了兄弟俩为考达尔文所做的打算工作。

过了几天,达尔文真的来了。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⑨弟弟为什么这样说?]

哥哥连忙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句导读:哥哥想让达尔文确信他们捉到的是一只很怪的虫子,说不能在书中查到它。]

达尔文一听这两个孩子逮到了怪虫子,可来劲儿了,立刻要看看。[⑩达尔文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兄弟俩相互做了个鬼(guǐ)脸,拿出一只匣(xiá)子,递给达尔文。[“相互”“鬼脸”两个词表现了什么?]

达尔文揭(jiē)开盖子。看到那条怪模怪样的“虫子”,差点儿笑起来。[这是对达尔文神态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可是,他立刻装出惊异的样子说:“哎(āi)呀,这条虫子真怪,我也没见过呀!”[“装出惊异的样子”意在说明什么?]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得意”一词说明白什么?]

“你们留意没有,”达尔文问,“在捕获的时候,它会不会叫哇?”[达尔文的问话意在说明什么?]

“会叫,会叫,(qū),叫得可好听呢!”[“”是蟋蟀的叫声,叫声说明白什么?]

这时候,达尔文再也忍(rěn)不住了,笑了起来,说:“那就把它称做‘叫虫’吧。”[真的是“叫虫”吗?]接着,达尔文指指他俩的鼻子,笑着说:“你们这两只好玩的小‘叫虫’!”[达尔文为什么“笑”?]

这下子,全家人都笑了起来。[句导读:达尔文的话很委婉地揭穿了兄弟俩的小把戏,全家人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都笑了起来。]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敬重了。

段导读:写了达尔文用风趣的语言识破了兄弟俩的把戏。说明白达尔文的见多识广,这也是“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敬重了”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是事情发展的经过和结果。

1.学习本课生字,能规范书写。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展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题目,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科学家是谁?

(2)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3)他们是怎样考科学家的?结果怎样?

2.谈话: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都很好,这也说明你们动脑筋去思索了。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课文,读了课文后,同学们的疑问肯定会得到解决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诞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沟通记忆字形的方法。

左右结构的字:捉抓眨须粘标糖钩胶揭半包围结构的字:考

上下结构的字:兄著盖装忍弟独体字:鬼

3.理解词语意思。

标本:供学习或探讨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本。

网兜:口袋或像口袋一样的东西。揭开:掀去,掀开。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考”,半包围结构,下面的笔顺是“”。

“须”,左右结构,左面的三个“撇”要写匀整。

“忍”,上下结构,上面不要丢掉点。

5.认读多音字。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教学本课生字时,可利用字形结构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抓”“眨”“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还可以通过旧字加偏旁记忆:示+木=标、占+米=粘、乏+目=眨。老师可以敏捷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以便于学生记忆。

2.提出问题:“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化反复地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得信息,既熬炼了学生提取信息的实力,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