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股骨颈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股骨颈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骨颈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并高血压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在我院下肢骨科住院的股骨颈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30例进行观察和护理分析。结果30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稳定,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做好术前的宣教、病情观察和应用传统的中医护理技术,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亦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股骨颈

骨折

高血压

护理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是以髋部疼痛,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和纵轴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多见于老年性患者,而老年性患者许多伴有高血压病。由于手术麻醉与创伤,患者血压会更加升高,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对30例股骨颈骨折合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下肢骨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合并高血压病患者30例,年龄53-97岁,平均71岁。按高血压分期:Ⅰ期14例(血压为140—159mmHg/90—99mmHg),Ⅱ期10例(血压为160—179mmHg/100—109mmHg),Ⅲ期6例(血压为180mmHg—110mmHg)。

1.2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前患肢行皮肤牵引或骨牵引术,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行全髋或股骨头置换术。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资料收集按高血压的分期进行资料收集,如病人的基础血压,住院期血压情况、服药史、大便、病人的文化水平、生活起居习惯等情况。

2.1.2心理护理创伤骨折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严重创伤,多数心理反映剧烈,表现为恐惧、焦虑、悲伤、抑郁、孤独、失助等负性情绪[1],这种情绪状态是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术后止痛的重要性。除常规的健康教育,如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关内容,介绍麻醉的护理方法及手术者的技术,消除患者的恐惧感,避免精神紧张等之外,向患者介绍高血压防治知识,去除高血压危险因素极为重要,使患者自觉做到合理膳食、限盐、适量运动、减少肥胖,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证睡眠;向患者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加重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

2.1.3使用降压药物的护理

高血压的治疗方案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后制订,但在执行治疗方案后对患者血压的监测必不可少,责任护士应掌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注意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使血压骤降和波动幅度过大,收缩压以控制在140-150mmHg,舒张压控制在60-70mmHg.为宜,为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用药期间每2-4h测血压1次,做好记录,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1.4术前耳穴埋豆改善睡眠

对所有股骨颈骨折伴高血压老年患者,于手术前一日下午五至六点钟护士进行耳穴压丸法,方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贴敷耳穴中“交感”、“神门”穴,另外心火旺盛、舌尖红者加贴敷“心”穴位,肝火旺盛、双目红赤、情绪烦燥者加贴敷“肝”穴位。贴敷后,按压2分钟,嘱患者睡前自己按压10分钟,这方法有激发经气、疏通脉络、调节胃肠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作用,通过实施这种中医护理技术方法,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及预防便秘,有利于血压的稳定性。

2.1.5术晨护理

夜班护士在病人未行床上活动前进行血压测量,如有服降压药,半小时后复测血压,有异常要报告医生。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注意观察神志变化情况,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随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情况,按医嘱控制好血压,血压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易引起脑血管意外,血压过低,易引发脑梗死,术后应根据术中失血情况给予输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以稳定血压,同时调整降压药物,防止因血压过低、血流缓慢而发生脑梗死。

2.2.2

疼痛护理

疼痛可引起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疼痛会使患者烦躁,加上很多人因术前紧张,未能充分睡眠,必然导致术后血压再次上升,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术后一旦发生切口疼痛,就按压止痛泵,如效果不明显,应遵嘱使用止痛针,如用曲吗多针,或者肌注杜冷丁针。

2.2.3术后便秘预防

因术前后患者禁饮食,加上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故常易出现便秘,而便秘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所以术后要及时处理与预防便秘。我们主要使用以下两方面的预防措施:①术后第一天进行口服我院自制的润肠丸,每次1只,每天2次,连续三天;②在术后第二天开始连续腹部穴位艾灸,其原理是利用艾叶温中、逐冷、除湿的药性[2],结合神阙、中脘、上腕、天枢穴及热力的作用,达到调节胃肠功能、增强食欲、预防术后腹胀便秘、促进肠蠕动、预防中风的作用.方法是在艾灸前先行顺逆时针按摩腹部100下,然后对以上穴位进行艾灸,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连续3-5天。结合指导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的饮食。本组病人无出现便秘症状,有利控制血压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4康复指导

术后1-2周主要活动目的是减轻疼痛、肿胀,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预防深静脉血栓,具体的活动方法是:①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用患肢枕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②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的踝泵练习,每次5分钟,每天3-5次;③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300次/日;④直腿抬高训练及下地扶拐活动由主管医生指导。

2.2.5做好出院指导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伤口如有红肿渗液应避免淋浴以避免引起感染,按时服用降压、降糖药,控制血压血糖、稳定。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尿糖测定的方法、胰岛素计量计算、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配合治疗。向患者说明术后主要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内固定脱落。

3体会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过低、血流缓慢易引发脑梗死[3],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的平稳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重要手段。骨股颈骨折合并高血压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前的健康教育,预见性风险分析,血压、血糖的控制等,可减少并发症,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术后血压、患者情况的观察及便秘的预防亦显重要,特别是全麻患者术后的观察需要认真细致,应该辨别患者神志变化是麻醉原因引起还是疾病变化原因引起。作为护士,除熟练掌握本科常规护理外,应掌握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中医药知识、常用穴位的作用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基本的生命体征的观察,常用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流程,要能为医生正确判断病情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骨股颈骨折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士责任心,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及辩证施护,通过全面评估患者,了解其健康需求,重视健康教育,正确指导术后活动,预防术后便秘,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排除各种影响因素,可以有效地避免骨股颈骨折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