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_第1页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_第2页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_第3页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摘要:学校、家庭、社会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育人角色。创建一个三者协同的育人机制,更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者协同,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是真正的,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才能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关键词: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社会教育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尊重,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体系。家教家风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是孩子的根基。近些年来,家庭教育被忽视或者淡化了,才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凸显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一致的。尽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任务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中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现代化社会主义培育更好的接班人,更要为祖国培养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国家之栋梁[1]。十八大以来,国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谋划和布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深入的进行基础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更突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重要性。一、家校协同育人,全方位为孩子塑“形”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主城部分。从任何角度讲,家庭教育都是无法替代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一)家校协同,做好言传身教。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也就是你当初什么样子,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观点的提升,同时也是在教育自己[2]。”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学校要协同家长做好自身建设,从言行上做表率,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引领孩子成长。家校协同,营造好家风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是精神上的一个寄托[3]。家庭风气时刻影响着孩子。所以学校要与家长协同,营造良好家风。正所谓:正气在胸人坦荡,清风盈门家安康。所以,学校要多关注家庭,帮助家长树立好家风。充分借鉴传统家教家风,融合当前形式,传承优良美德,以古鉴今,从小抓起,培养孩子分辨善恶美丑,要知行合一。(三)家校协同,做到育人目标一致。学校和家庭从不同角度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责任。但家庭和学校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和义务,那就是全面全面推动孩子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长目标。从时间上看,可共同制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培养内容方面看,可共同制定行为习惯目标,文明礼貌目标,生活技能目标,学业技能目标等。这样就做到了学校和家庭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方向一致。家庭和学校两者共同育人的力量是不同的,这是两股不同的教育力量,这两种教育力量在孩子身上协同配合,合力共振,互为补充,就能够有力的推动学生的定向发展和全面发展。(四)家校协同,做到育人策略相互认可在育人方法策略上,家长和学校要互相通气,在策略方法上保持一致,做到方法一致,口径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达到教育效果一致。比如学校和家庭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的家长都积极参与进来,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在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上,学校可先与家长沟通说明情况,协商一致再进行批评教育;孩子在家出现问题,家长可与学校沟通研究教育方法再实施教育。也就是学校和家庭做到无缝对接,共同为孩子塑“形”。(五)家校协同,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观念的碰撞。自身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成长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现在常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问题、沉迷于游戏问题、还有价值观、青春期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是学校、家长和孩子本身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困扰孩子的成长。所以,在不同时期,要关注孩子遇到的问题,思想上的热点问题。做到家校协同,共同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帮助孩子扫清成长路上的迷雾,让他们看到灿烂的阳光和美好的未来。二、社会配合育人:以资源优势提升社会教育力在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协同教育中,需要从生命成长和组织发展两个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开展教育工作网络[4]。社会教育力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体系整体教育的一个共同合力。主要由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共同组成,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对教育的影响力。要想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动员社会资源、社会力量,提高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力,共同开展育人计划的实施工作。带领孩子走进社会。例如:为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珍惜本民族本地域的优秀文化瑰宝。借助本土资源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教育。例如可设计"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走进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域内知名的工厂企业,文物古迹等。指导性与自研性相结合,在参观学习探索研究中塑造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的文化灵魂。总之,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同育人是教育的永恒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懈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校、家庭、社会担负起各自的育人角色和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三者协同,共同为孩子塑“形”,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幸福的港湾,让学校成为幸福成长的摇篮,让社会成为学生成长的熔炉,共同锤炼孩子的品性,做到知行合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嵌入学生心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为国家培育更多人才和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杜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模式的小学教育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5):10-12.[2]赵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做好学校德育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2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