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8理解概括思想内容(时间:35分钟满分:36分得分:________)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闲说①王建桃花百叶②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③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④日日新。鼓动六街⑤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注】①唐代,尤其是中唐后,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互竞豪奢,逸乐成风。②桃花百叶:重瓣桃花。③歌头:歌舞。④鬓样眉心:发式和眉妆。⑤六街:指唐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街,此指代整个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突兀,写桃花百叶而不成春,寿鹤千岁而未成神,引发读者的兴趣。B.颔联以鹦鹉、牡丹二事写出了唐代豪门贵族奢靡生活、违背常理的社会现象。C.第五句描写的状况可与白居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相印证。D.最后一句批判了当时某些模仿狂人的人,因为他们屡教不改,一相遇就模仿。解析D项,“因为他们屡教不改,一相遇就模仿”错误。诗人是借“总是学狂人”,批判富贵人家以“狂”为美、肆意夸豪斗富的社会风气。答案D★2.诗歌题为“闲说”,实则不“闲”,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解析从内容的角度看,颔联是说“秦州陇州一带盛产鹦鹉名贵一时,豪门显贵竞相购买牡丹不惜倾家荡产”,颈联是说“歌舞相随一遍又一遍每回都不重样,梳妆打扮修鬓描眉模样天天翻新”。作者以鹦鹉、牡丹、歌舞、梳妆这类生活琐事,表现了当时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这体现了内容的“闲”。从语言表达角度看,作者用带有调侃意味的“闲说”来命题,又用诙谐活泼的语言,如“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调侃当时豪门贵族竞逐豪奢生活的现状;尾联是说“京都天街鼓声响动只见骑马出游,人们相逢眉飞色舞总是学着狂人一般”,进一步表现出当时的世风浮躁。本诗的语言通俗、轻松、活泼,似褒而实贬,这体现了语言的“闲”。从表现主旨的角度看,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含蓄。诗的内容严肃而重大,是批判富贵人家骄奢淫逸,追逐无限度无止境的享乐,但在表现时却含而不露,如同诗题所云,似乎是在“闲说”,一切都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了出来,字里行间似乎还带有夸赞的意味,但又绵里藏针,似褒而实贬,讽刺、批判了当时上层社会骄奢淫逸、追逐享乐的风气。可见,本诗的主旨实在是“不闲”。答案(1)“闲”:①内容的“闲”,以鹦鹉、牡丹、歌舞、梳妆四事写豪门贵族的奢靡生活;②语言的“闲”,语言通俗、轻松、活泼,似褒而实贬,似谀而实讽。(2)“不闲”:主旨上,讽刺、批判了中唐时期上层社会夸豪斗富、追逐享乐的风气。二、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3~4题。(9分)移居二首【注】·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陶渊明于义熙元年(405)弃彭泽令返回柴桑里,四年后旧宅遇火。义熙七年迁至南里之南村,是年四十七岁。3.下列对《移居二首(其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虽无一字刻画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目前。B.“闲暇辄相思”与“相思则披衣”两句中的“相思”运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C.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勤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D.这首诗中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解析D项,“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错误。从表面上看,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但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但他的自然之趣是脱离虚伪污浊的尘网,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相与之人是淳朴勤劳的农夫和志趣相投的邻里;他所寄托的玄理,朴实明快,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答案D★4.这首诗从田园耕作的忧勤里悟出人生天然的乐趣,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试结合诗句分析其中的乐趣与哲理。(6分)解析前两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的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一快胸襟。这两句虽无一字刻画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眼前。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当然,人们也不是终日饮酒游乐,平时各自忙于农务,有闲时聚在一起才觉得兴味无穷。“农务各自归,……言笑无厌时”。有酒便互相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实在,非常真诚。这句既顶住上句招饮之事,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忙时归去,闲时相思,相思复又聚首,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造成一个回环,“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强调了这一重复,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也就将摒绝虚伪和矫饰的自然之乐倾泻无余。再引出“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感叹,便极其自然了。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不言“此乐”,而说“此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诗歌末两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中,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谊,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答案①乐趣:登高赋诗之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披衣而起、言笑无厌之乐。(“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②哲理: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9分)江亭晚望宋之问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写烟波浩渺,浸透了天边云的深处;下句写村中炊烟冉冉,远远地飘出宁静的村庄,写出了江村的宁静之美。B.颔联将“鸟归有迹”与“帆过无痕”进行对比,由远及近地写出浩渺江面鸟归巢和千帆过的黄昏之景。C.颈联写诗人一“望”一“看”,并没有明写“山”之壮美,而是以“水”之“柔性”衬托“山”之“壮美”。D.尾联写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回去时已到黄昏时分,让诗人顿生遗憾,表达了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解析B项,“由远及近”说法错误,应是由近及远,写鸟儿归巢,千帆竞过的情景。答案B★6.有人说宋之问的这首诗含有深刻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颔联写鸟儿飞过在沙滩上留下痕迹,但是,倏忽而过,这痕迹也就没有了;而船驶过的痕迹也是不能长久留存的,因而这两句写出了人生的虚无之感。颈联写水的柔性,“看山欲断魂”中的“断魂”是被山的雄壮所感染的情感,这两句中一柔一刚,写出了诗人对人生刚柔并济的喟叹。尾联“纵情”还没有停止,然而黄昏却已经到了,让诗人顿生遗憾,时间过得真快啊,人生的青春年华太短暂了,这两句写出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慨。答案①以“沙有迹”“浪无痕”写人生的虚无。②以水之柔性写山之壮美,写人生的刚柔并济。③以“纵情未已”“回马黄昏”写人生苦短,韶华易逝。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题姚显叔南屿书院戴复古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山林不受尘埃涴,屋宇无多气象宽。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漫山桃李争春色,输与寒梅一点酸。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为南屿书院题写此诗,诗歌内容包括书院环境、求学态度与为人处世。B.诗歌首联叙写书院的读书人从早到晚埋首于书卷之中,未曾关注人间繁华。C.山林不受尘俗污染,房屋不多但气象宏大,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书院的赞美。D.尾联将漫山桃李与寒梅对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解析D项,“对书院桃李满天下的期许”错误,尾联中“桃李”是贬抑的对象,诗人肯定的是无意争春的“寒梅”。答案D★8.诗歌颈联广受人们推崇,它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意思是:人生活在世上,应当站稳脚跟,有自己的志向、操守,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学院之中,应当留心学习,但是古人的境界很难达到。从中可以看出,颈联蕴含深刻的哲理:“立脚”即立足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篮球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美术学院《俄语II(第二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工种劳务承包合同
- 建施工合同知识点
-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书
- 劳务分包合同内容包括
- 人工费劳务分包合同
- 岗位聘用合同书
- 药理练习试卷附答案
- 房地产案例:商业街-铁像寺水街
- 火电厂锅炉燃烧器结构图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
- YY/T 1610-2018麻醉和呼吸设备医用氧气湿化器
- GB/T 32788.6-2016预浸料性能试验方法第6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地球概论第四章
- 食品防护、食品欺诈、过敏原管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长输管道施工技术(完整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游艇理论训练考试题库600题(单选、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