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高考一模考试生物试题(A)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下面实验中关于“绿”所述错误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可使DNA着绿色B.橙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出现灰绿色C.线粒体在健那绿作用下呈现蓝绿色,并且具有活性D.叶绿体中含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a呈现黄绿色2.在逻辑数学中,若由甲推不出乙而由乙可以推出甲,则称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下列不满足甲、乙这种关系的是()A.甲表示细胞癌变,乙表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甲表示细胞处于分裂后期,乙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C.甲表示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乙表示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甲表示内环境稳态,乙表示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3.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血糖时,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元可水解释放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消耗的氧气多C.缺氧状态下,骨骼肌细胞中的丙酮酸在NADH的催化下还原成乳酸D.寒冷刺激下,皮肤冷感受器兴奋可引起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4.甲~丙表示真核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反应发生的场所也可以在此合成性激素B.乙与丙都能产生大量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甲反应形成的蛋白质在低温和食盐的作用下均不发生变性D.若分离上述反应涉及的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5.“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从而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将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C.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D.如果癌细胞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依然不能高效产能,说明“瓦博格效应”不是由缺氧导致的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C.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7.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8.(10分)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下图为该遗传病的一个家系,I-3为纯合子,I-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遗传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调查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要在该地区人群中随机调查C.Ⅱ-9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所生男孩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5/11D.通过比较Ⅲ-10与Ⅰ-2或Ⅰ-3的线粒体DNA序列可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二、非选择题9.(10分)甲醇酵母菌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菌,研究人员将人的胶原蛋白基因导入甲醇酵母菌中并成功表达。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2)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酵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甲醇酵母菌分泌的胶原蛋白的结构与人的几乎完全相同,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历程中科学家恩格尔曼和鲁宾。卡门做的相关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一的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隔绝空气。若某人用另一种细菌做该实验,却发现细菌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分布最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的来源,图中X、Y物质分别为_______,A、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可催化C5+CO3——C3的反应。在强光条件下,当O2/CO2的值较高时,该酶还能催化C3与O2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生成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①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_______为原料,且光合作用在暗反应的_________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②夏季中午,小麦、水稻会出现明显的光呼吸现象,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1)细胞中的胆固醇可以来源于血浆。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以满足这些细胞对胆固醇的需要。①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②LDL通过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由于胞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受体分离,胞内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途径③(方框示意):途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2)当细胞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时,会抑制LDL受体基因表达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游离胆固醇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3)如图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曲线。据图分析胆固醇对膜流动性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你是高血脂患者,有人说要禁止摄入脂质食物,对此你认为是否合理?请您给出高血脂患者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蓝莓营养价值高,为开发耐盐品种的蓝莓,以利于沿海地区栽种,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为了获得耐盐基因,可以从已知耐盐的植物中获取耐盐基因,也可以根据耐盐碱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推测________________序列出发,找到控制合成该蛋白基因的________,再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用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要确认耐盐基因在蓝莓植株中是否正确表达,可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个体水平检测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3)假设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盐植株自交,子代中耐盐与不耐盐株系的数量比例为15:1,则可以推测有几个耐盐基因整合到了染色体上,请用图表示。(耐盐基因用A表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题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叶黄素为黄色、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题目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甲基绿可使DNA着绿色,A正确;B、酒精与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从橙色变成灰绿色,B正确;C、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C正确;D、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将几种与“绿”有关的实验放在一起比较,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积累并准确识记。2、A【解题分析】
1、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细胞变成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的细胞。2、只有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题目详解】A、细胞癌变可以推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但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结果不一定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B、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不一定断裂,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可以推出细胞处于分裂后期,B错误;C、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对于其中的任何一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处的“必要条件”即“必要不充分条件”。内环境稳态,推不出机体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植物人内环境稳态,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能够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机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内环境一定是稳态的,D错误。故选A。3、D【解题分析】
骨骼肌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4[H]2酒精+2CO2或2丙酮酸+4[H]2乳酸(细胞质基质)。【题目详解】A、肌糖原不会分解葡萄糖,A错误;B、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一样多,B错误;C、骨骼肌细胞中的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成乳酸,而不是NADH的催化,C错误;D、寒冷刺激下,皮肤冷感受器兴奋可引起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D正确。故选D。4、B【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图中的生物膜对肽链进行加工,是内质网;乙图中的生物膜上水分解产生氧气和还原氢,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丙图中的生物膜上氧气与还原氢生成水,为线粒体内膜。【题目详解】A、题图显示,在甲的膜上形成了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据此可判断甲为内质网,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A正确;B、乙的膜上发生了水的分解,据此可判断乙为类囊体薄膜,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丙的膜上发生了水的生成,据此可判断丙为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在该膜上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C、在低温和食盐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但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C正确;D、不同的细胞器,因其颗粒大小和密度不同,其沉降速度不同,因此可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A【解题分析】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2、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3、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题目详解】A、癌细胞的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受到过度抑制的综合结果,A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间接抑制丙酮酸进线粒体,将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B正确;C、细胞癌变过程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是两种糖蛋白,在某些特定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出来,C正确;D、如果将癌细胞放入克服上述条件(充足氧)的情况下培养,发现癌细胞仍然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说明“瓦博格效应”不是由缺氧导致的,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结合细胞癌变的知识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6、B【解题分析】
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题目详解】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判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A正确;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D、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D正确。故选B。7、C【解题分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题需明确:①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②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8、C【解题分析】
1、该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在该地区中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是10%,正常基因的基因频率为90%。
2、分析系谱图:3是患者,且是纯合子,其后代中都应该含有致病基因,后代应为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正常,因此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1是患病女性,其儿子6表现正常,因此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人体中线粒体DNA几乎都来自母亲。【题目详解】A、由题干和题图信息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调查此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
C、假设该病的致病基因用b表示,Ⅱ-9的基因型为Bb,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Bb的概率是(2×10%×90%):(2×10%×90%+90%×90%)=2/11,BB=1-2/11=9/11,因此后代所生男孩不含有该致病基因的几率是BB=2/11×1/4+9/11×1/2=5/11,C正确;
D、Ⅰ-2是男性,是Ⅲ-10的爷爷,而一个人的线粒体DNA主要来自于母亲,故不能比较III-10与Ⅰ-2的线粒体DNA序列来判断他与该家系的血缘关系,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能根据题图和题文信息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能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二、非选择题9、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无表达所需的启动子目的基因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不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甲醇酵母菌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解题分析】
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它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DNA的形成,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即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构建目的是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题目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序列未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已知)。(2)单独的目的基因容易丢失,且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目的基因的复制需要复制原点,因此要使胶原蛋白基因在甲醇薛母菌中表达,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而不是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甲醇酵母菌可高效表达外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但自身蛋白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很少,这样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主要是我们需要的目的蛋白,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便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甲醇酵母菌分泌的胶原蛋白的结构与人的几乎完全相同,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甲醇酵母菌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表达出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运输。(4)用一种酶切质粒和目的基因,可能会引起质粒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题目点拨】本题重点在基因工程的步骤及原理,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识记。10、需要该细菌为厌氧细菌CO2、H218O8:9C5C3的还原夏季中午光照过强,叶片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时,气孔关闭,O2/CO2的值较高,Rubisco酶催化C5与O2反应的过程加快,光呼吸现象明显【解题分析】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起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植物体的绿叶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5)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7)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题目详解】(1)实验一的目的是要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部位,实验中是通过好氧性细菌来检测的,若不隔绝空气则显示不出好养细菌的移动,因此实验中需要隔绝空气,而且需要好氧性细菌。若某人用另一种细菌做该实验,却发现细菌在叶绿体的受光部位分布最少,只可能是实验中用的细菌类型为厌氧细菌。(2)实验二目的是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的来源,实验二中的两组实验是用同位素标记不同的物质来设计的对照,图中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是C18O2、H2O与CO2、H218O,因此X、Y物质分别为CO2、H218O,A、B为两组实验产生的氧气,因为光合作用的氧气来自于水,因此A、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为8:9。(3)由题意可知,①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以C5为原料,且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经过C3的还原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②夏季中午,光照过强,叶片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时,气孔关闭,导致产生的氧气无法O2/CO2的值较高,即O2氧气浓度高,而CO2少,具备了光呼吸进行的条件,因此小麦、水稻会出现明显的光呼吸现象。【题目点拨】熟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及其中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获取题干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来解答有关光呼吸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载脂蛋白B胞吞进入溶酶体,被水解酶降解,释放到细胞质基质(进入、降解、释放)抑制乙酰CoA还原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储存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胆固醇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合理,应该少量摄入优质脂质,遵医嘱吃降血脂药物,注意科学饮食,适度锻炼【解题分析】
1、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2、由图可知,细胞中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反馈调节的结果。3、胆固醇能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能够促进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过多摄入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危害健康。【题目详解】(1)①据图可知,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载脂蛋白B能与LDL受体特异性结合有直接相关。②LDL通过靶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由图可知,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工合同工
- 2025年四川绵阳中化集团中化商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宜昌美光硅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汇丰中学面试题及答案
- 强化母猪护理职业技能的试题及答案
- 如何提升育婴师考试的学习资源整合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掌握试题及答案
- 促进学习效果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多种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知识评测试题及答案
-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标准
- 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 酒店前厅部沟通技巧
- 达利《记忆的永恒》课件
- 牛顿教学课件
- 车队事故分析报告总结
-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报告
- 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课件
- 2024信息安全意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含内容
-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介绍
- 数学模型姜启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