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真题密探考点导航考点导航V份题型\题量2011年下2012年上2012年下2013年上2013年下2014年上2014年下2015年上单项选择题一一1题一一1题一一简答题1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知识点题型星级提示复习方向成熟势力说单选■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单选、简答♦♦♦♦♦运用行为主义学说单选、简答♦♦♦♦♦运用认知发展说单选、简答♦♦♦♦♦运用幼儿发展理论新趋向单选♦了解
■<知识地图学前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成熟势力说精神分析学说行为主义学说认知发展说幼儿发展理论新趋向知识乐园一、成熟势力说■<知识地图学前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成熟势力说精神分析学说行为主义学说认知发展说幼儿发展理论新趋向知识乐园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成熟势力说是强调基因顺序决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1880—1961)。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是由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习与外部环境有关,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格赛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小小博±1929年,格赛尔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做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即在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因此,格赛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是成熟。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格赛尔对爬梯实验的解释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争论。格赛尔认为幼儿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和行为,而且内部的成熟因素决定了幼儿的生长和发展(格赛尔和伊尔克,1949)。例如,幼儿在完成如跳和系鞋带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上的不同,应归因于他们遗传上的不同,而不应归因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幼儿的发展、成熟和学习是按照他们自己内部的既定顺序进行的。在成熟论看来,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如动作的发展遵循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的发展规律。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格赛尔等人提倡自然教育,提倡教育者要顺应儿童的天然进度表,父母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具体而言,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工作与儿童的准备状态和特殊能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家长都应当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和烦恼。如果成人以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教导孩子,往往会导致儿童成年以后的失落,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基于此,格赛尔对家长提出如下忠告: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而应该让你和孩子一起充分体会每一阶段的乐趣;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的缺陷,就在于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二、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精神分析是从治疗人的心理障碍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治疗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视探索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根源,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改变了心理学研究趋向。(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犹太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的西蒙•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第一次从精神动力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幼儿的发展和行为进行了描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本我弗洛伊德学派认为,婴儿的所有活动都是“本能冲动”(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倾向)以及原始的反射,是由大量不受约束的精神能量组成的,这些精神能量几乎不顾一切地追求欲望的满足。因此,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最初阶段的婴儿会以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追求其欲望的满足,例如,一个处于饥饿中的婴儿不会等待,马上就要吃奶。2•自我婴儿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马上得到满足,当婴儿因饥饿啼哭时,母亲正在做其他的事情,婴儿愿望的满足总是被推迟或拒绝。在生活中婴儿逐渐知道了不能随时随地发泄。成人的要求与儿童的愿望之间会发生冲突,本我的冲动与现实之间的不断冲突导致了人格的第二种水平,即“自我”的发展。“自我”是人类人格中的理性水平,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儿童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是人格的心理成分,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3•超我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高部分,超我在儿童早期已开始发展,并且主要来自于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儿童努力像他人一样,接纳别人的价值观与信念,将至二⑼j成人对他们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规则并丄自觉遵守。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否则个体就感到焦虑。因此,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或至善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同时,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电;®“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1)口唇期(0—1岁):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使他产生快感。因此,口唇是这一时期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婴儿常会把手指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弗洛伊德认为,寻求口唇快感和性欲倾向一直会延续到成人阶段,接吻、咬东西、抽烟或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2)肛门期(1—3岁):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
模块一_学前儿童发展花生糖教育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3)性器期(3—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俄狄浦斯情结”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有性兴趣(又可称“恋母情结”),而女孩则过分迷恋自己的父亲(又可称“恋父情结”)。恋父(母)情结最终要受到压抑,因为儿童惧怕同性父母的惩罚。(4)潜伏期(6—11岁):进入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与幻想,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之中。(5)生殖期(12岁以后):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地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潜意识与情感在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心理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而在生命的最初几年的发展,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成人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能在个体的早期经验中找到根源,因此,对儿童早期经验的关注显得非常重要。但这个理论也经常由于过分强调性冲动和攻击性的冲动,而受到批评。(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1902—1994)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同时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埃里克森改进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并特别地强调幼儿的发展。他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是与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平行的,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危机或任务,而这一危机是每个人在这一阶段必须解决的,每个阶段中,儿童都有主要完成的任务。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8个月)在生命的第一年,儿童必须与抚养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冲突的成功解决方法主要依赖于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成人要让儿童在安全的、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寻求健康的发展。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8个月一2、3岁)在父母的支持下和对事物的模仿中,发展对行为的控制感,认识到能够将目的与意图付诸行动,父母要鼓励儿童尝试着对环境进行探究,并为他们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过分的保护将导致他们今后在应对外界变化时表现出怀疑与不确定。主动感对内疚感(2、3—6岁)通过与父母认同的行为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发展“自我”的意义。伴随着儿童对环境越来越多的探索活动,儿童形成了“进取”的感觉,他们不仅是自主的,而且也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任。由于解决“进取对内疚”冲突的核心过程是一种认同行为。父
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www.huashengks.coM母与家庭继续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对幼儿而言,鼓励他们的进取感,并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十分重要。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此时的儿童在与同伴进行交流中发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儿童努力利用所有的机会去学习那些他们认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他们是勤奋的、努力的。解决这个阶段冲突要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他们对儿童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到冲突的解决。如果儿童的努力经常遭到贬低,并且很少得到表扬,其结果可能就是持续的自卑感。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岁一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任务主要解决发展的同一性一一自我(自身)的强烈感觉,在各种各样潜在的自我中进行选择。同一感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整合的适应之感。同一性的混乱或角色混乱是指内外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同一性的形成是个性的形成,即获得一致的、良好的、完整的个性。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完成与其他人之间发展亲近关系,获得需要做出长期承诺的亲密性。与配偶、同事、伙伴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7•创造对停滞(成年中期)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成人角色,做出贡献,对社会有价值,此时人显示出创造力或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8.完善对失望(成年晚期)面对死亡,战胜潜在的绝望,反省生命的意义。人格发展的上述各个阶段是互相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阶段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当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2012.上半年)单选: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A.主动性对内疚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性对害羞答案:B、行为主义学说行为主义学派创立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其学习理论主要是联结论和刺激一反应论。解析: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将0—18、行为主义学说行为主义学派创立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其学习理论主要是联结论和刺激一反应论。模块一_模块一_学前儿童发展花生糖教育www.huashengks.coM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环境刺激与学习者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彳〒为反应。模块一_模块一_学前儿童发展花生糖教育www.huashengks.coM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环境刺激与学习者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彳〒为反应。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1878-1958)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S)—反应(R)”理论。华生否认遗传的作用,他从“刺激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因此,学习本质上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小小璘士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华生曾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一一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秉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建立改变了当时过分重视意识研究的倾向,开始强调和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但华生否定儿童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华生强调教育和学习在人的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并在儿童学习和教育上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但他片面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了遗传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习得。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所谓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牛的概率作用。所谓负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在实际的教育中,常常运用多种强化的方式。如一个不爱洗手的儿童,每次都用各种借口逃避洗手。对于这一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正强化,模块模块一_学前儿童发展花生糖教育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又要运用负强化。当儿童一旦洗手,立即予以表扬,并允许给他看卡通片,这属于正强化;如果儿童坚持不洗手,就不准他看卡通片,这属于负强化。两种强化的目标都是为了促使儿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小小博士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心.⑴刚锄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透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极强化(即正强化)和消极强化(即负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教学中的积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忽略了行为的社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他强调认知过程、替代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行为和人三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这三者是相互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可以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那些有意和无意的反应。因此,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观察学习及其分类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班杜拉认为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1)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为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幼儿看了有暴力色彩的动画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幼儿园、社会对同伴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3)创造性观察: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2)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3)再现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4)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强化的种类(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2)替代性强化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例如,幼儿看到同伴因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讲礼貌而受到表扬时,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当他看到同伴因骂人而受到惩罚时,就会抑制骂人的冲动。(3)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个性。班杜拉天于观祭学习旳经典实验;“宝宝玩偶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以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让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玩具娃娃表现攻击行为。①奖赏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②惩罚组:另一个人对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谴责。③无强化组:只有示范者表现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发现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儿童,还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然后,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三组攻击行为差不多。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是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影响的。惩罚组儿童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而在有诱因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这说明惩罚组儿童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攻击行为,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替代惩罚只是阻止了新行为的操作,而并没有阻止新行为的习得。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否及何时表现,决定于儿童对行为后果的预期,认识过程起了重要作用。(2015.上半年)简答题: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班杜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行为矫正,建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三个观点:(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的“三位”就是指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的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是相互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可以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2)替代强化强调行为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强化,运用联想式和操作式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者通过对儿童和成人的大量研究,发现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童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3)观察和模仿班杜拉在实验中发现,儿童在观察范型的过程中,即使未受到外部强化或替代强化,仍能获得范型的行为。强化只能影响行为的出现率,而不影响行为的模仿。行为的获得不是由强化决定,而是由观察(认知)决定的。解析:本题重点考察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因为是简答题,所以在回答时,根据题型要求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进行解答。四、认知发展学说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他对儿童思维和智力的研究闻名于世。(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机械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被动地通过强化作用获取知识,儿童是积极主动的环境探索者,儿童的心理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们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历程达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从而获得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智力得到发展。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彳图式即认知结构,图式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变。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变。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在儿童的发展方面,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分别是:(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2)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知识。自然经验可分为两类:一是物理经验,如物体本身的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另一类是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社会经验: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4)平衡化:认识或者思维既不是单纯来自于客体,也并非单纯来自于主体,而是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通过儿童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丿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在这个阶段,幼儿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物体仍然存在。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使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本阶段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1)以自我为中心,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同时,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即泛灵论。(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3)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2014.下半年)单选: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五、幼儿发展理论新趋向(一)生态环境理论生态环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提出的。他强调从人的生态环境出发研究儿童的发展,要特别重视人“发展的生态学”问题。布伦纳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其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布伦纳提出的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生态环境的五个子系统微系统在儿童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及少儿活动中心等。中系统两个或多个微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是由多个微系统环境所组成的系统。如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家庭与同伴的关系等。外系统个体并未参与其中,却对其成长产生着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父母工作的性质、条件等因素。宏系统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的社会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背景,它涵盖了前述的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并对它们发生作用,施加影响。时间系统指个体的生活环境及其相应的种种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有的变化性及其相应的恒定性。如一个人随其成长和生活结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等的变化会形成各种相应的心理特征。(二)人生历程理论埃尔德于1995年提出了人生历程理论。人生历程理论重视环境的作用,十分强调环境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埃尔德认为,研究人的发展就要从个体的环境入手,研究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意义。人生历程主要受四大环境背景因素的影响:历史时空的背景。人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不同时期出生的人们受不同环境的制约,其心理发展也各异。生活安排的背景。也称为社会性时间安排,指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准备承担何种社会角色和从事何种社会工作在时间上所做的谋划和安排。人生关联的背景。主要指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生历程说的核心观念之一。4•人力和社会约束的背景。人力主要指人的能动性;社会约束指人必然受到一定社会的法律、习俗、道德的制约。生态环境理论和人生历程理论都把儿童作为发展的主体,重视他们生活和成长的环境状态和背景状况,重视其中影响儿童发展的人、事、物,所以这两种理论又称为“环第二节_儿童发展理论花生糖教育境/背景”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三)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是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他和列昂节夫、鲁利亚创立了“社会一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左一理论有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分销协议合同范例
- 2024年数据中心高效节能服务器采购协议
- 2024年供应合同食品原料供应合同
- 2024年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武汉汽车租赁服务协议下载
- 2024年度广告发布与媒体推广合同
- 2024年展览设计与创意服务协议
- 2024年数据共享与保护合同协议
- 2024年教育培训项目合作补充合同
- 2024年批量内衣生产合同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三年级组试题及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8.2 共圆中国梦 教学设计
- 2018秋七年级虎外考试卷英语试卷
- 河洛择日法[技巧]
- P91材质焊接及热处理工程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 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承诺书模板
- 英语四级单词表4500.xls
- (最新整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 阿莫的生病日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