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德国强占胶州湾。(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3)法国强租广州湾。(4)英国租借“新界”和威海卫。2.表现(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2)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进一步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3)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保浙会等变法团体相继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4)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光绪帝为何会支持康有为等维新派变法维新?提示:(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光绪帝不甘心做亡国之君。(2)光绪帝企图借维新变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利用维新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取最高统治权。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2.内容(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2)经济: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等。(3)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4)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添造兵船。3.局限:未实行“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4.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提示: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经济上制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化教育上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7.从推行方式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没有分清轻重缓急,存在诸多失误之处。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材料一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00多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得到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1898年)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材料二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实践,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弊端。这说明了什么?(3)请你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材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解析:第(1)问“措施”应紧扣材料信息“合并衙门,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剪发辫,改穿西装”等信息作答;“积极作用”应立足于措施的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问“弊端”应紧扣措施的失误之处进行归纳;“说明”的问题应从改革者角度分析。第(3)问应紧扣胡绳的观点并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进行作答。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参考答案:(1)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2)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3)从改革措施看,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这说明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在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没有涉及的是(
)A.废除旗人的特权B.改革科举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D.改变中国的政体解析:在变法中,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等主张,因此,中国的政体没有改变。答案:D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2.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说:“皇上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出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皇帝加强对顽固官僚的控制B.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斗争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人士参与政权D.在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解析:“皇上勿去旧衙门”“勿黜革旧大臣”等内容反映出维新派在封建顽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答案:D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百日维新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但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成熟。在当时根本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环境,也没有出现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薄弱,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仓促上阵,难免会遭到失败的命运。史料史料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史料研读:史料中“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反映了康有为认为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太久,不易效仿的观点。史料中“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份离婚协议书
- 子女对父母抚养协议书
- 环保战略协议书
- 签订创建协议书
- 男子分手协议书
- 赎回土地协议书
- 推广业务员合同协议书
- 瓷砖有问题理赔协议书
- 第二离婚协议书
- 股票账号协议书
- 2025年消防知识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逃生技巧实战演练题
- 高速公路占道施工应急安全措施
- 2025高考英语作文考前背诵(应用文+读后续写)
- 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2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 北京开放大学2025年《企业统计》形考作业4答案
- 广东2025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GB/Z 27001-2025合格评定通用要素原则与要求
- 挂学籍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国资监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