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简介[字体:大中小]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位于繁华的环市路上,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创办于1954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49667平方米,绿化面积10012.6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雅洁幽静,是国家表彰绿色学校。学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四合一主体教学模式”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实验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学校,广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21中已成为一所高质量、窗口式、有特色的现代化示范性省一级学校,以绿色教育为办学特色。现有初、高中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000多人。学校拥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游泳池等充足的运动场地;千兆电脑校园网通至每一个课室和办公室、全校44间教室全部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并安装空调、61座的电子阅览室,以及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装备先进的专用室和实验室。学校围绕绿色教育特色,还专门设立了地理矿石展示区、射击场、环境科技教育展览馆、模拟生态园、生物园、校园绿化植物介绍区等。近300平方米的青春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心理咨询室、成长乐园活动室、青春健康教育展览馆),近100平方米的禁毒展览馆和开展英语综合活动课程的“英语城”也为学生进行现代人文教育提供重要的场室。新建成的图书科技楼里拥有近10万册图书和35800册电子读物,满足同学们阅读的需要。而具有现代化设施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已通过立项,正在筹建中。学校围绕“推进现代人文教育,打造现代社会公民”的办学思路,制订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现有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敬业爱岗、业务优良,其中硕士研究生和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结业39人,先后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以及各级骨干教师培训15人。近五年来,教师有376人次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发表教育论文175篇,有123人次获得省、市和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提高综合素质,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学成绩突出,成为强势学科。高考成绩逐年上升,升大率超过98%,本科率远远高于同生源组学校的平均水平,近年进入全省高考单科或总分前100名的共29人次,其中800分以上的6人次;初三毕业考成绩稳步提高,多年获得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06年中考的AB率高达75%,其中有9位同学的政治、物理名列全市第一,居同类学校的前列。初高中毕业班的升学指标均超过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标准。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质强校,把养成教育和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德育网络资源,着眼于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注重培育优良班风学风,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思想教育活动序列,而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的学科、科技、文体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奖587项。传承中求探索,探索中求发展。历史赋予21中新的使命,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彰显绿色学校特色,努力把21中打造成为一所素质教育优秀的特色学校。
校徽[日期:2009-11-09]来源:
作者:[字体:大中小]校徽的构成寓意1、由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的广州市首个字母G构成跑道,发展运动轨迹和传承前人智慧结晶的书本。2、用二十一中学的阿拉伯数字21组成教化,助人的文明之火。同时,又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稚鸟,象征着学子奔向希望的未来。3、整个标志体现学校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校电子邮箱[日期:2005-02-18]来源:
作者:[字体:大中小]我校的电子邮箱:
gz21ms@126.com,欢迎来信咨询和交流。校史[日期:2005-03-15]来源:学校档案室
作者:[字体:大中小]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创建于1954年9月,此时没有明显学校校界。建校初期,由市21中与市16中、市17中成立三联合中共党支部,隶属中共市文教机关学校总支。校长罗若雪、副校长张至、谭耀年、陈才俊。学校隶属广州市教育局。1957年11月至1958年7月改为广州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由我校与执信中学成立联合中共党支部书记孔庆余。隶属市中等教育党委。学校隶属广州师专科学校。后由21中和17中成立联合中共支部,书记赖奕辉。这一阶段,我校是苏联化的教育学模式,模仿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法。
学校是在环市东路天胜村山岗上建成,建校初期很艰苦,完成了当时规划第一期工程。建筑物有十幢左右,最高是三层楼,砖木结构、苏联挂瓦,红阶砖计面的建筑物,用于教学、办公、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冲凉房、饭堂厨房,第二期工程的建筑物,应该建至环市东路路边,是教学区,第一期工程的建筑原计划是生活区。因各种原因,第二期工程没有实现。形成现时学校大致范围。1958年8月至1964年8月改名为广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此间建立中共广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中共党支部,隶属广东师院党委。代书记郑沛和(1958年8月至1958年9月),书记叶铨(1958年9月至1960年1月)1960年1月由孙少波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赵淑英。1958年8月招收高中学生,成为一间完全中学,属隶属于广东师范学院,校长叶铨(1958年9月至1960年1月),1960年1月由孙少波任校长,副校长陈才俊、占棠。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培养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在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58年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文规定: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在这一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苏联化"这一极端,走向"劳动化"的另一个极端。1964年8月复名为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一支思想好、资历高深、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工作积极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高,在广州市已有名气,女子篮球队、男子足球队,球艺好、名列在广州市前矛。"超广雅、赶华附"作为学校一个目标,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1960年11月召开了历时19天的全国文教工作会议,研究了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问题。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一基"是从1953至1956年期间形成的课程为基础;"两科"是纠正盲目照搬苏联课程的偏差,纠正"大跃进"时期的"劳动化"偏差;"三新"是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须发新的教学大纲和偏制,新的教材。初步形成了本土化课程体系,中学设置了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可根据学校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立体几何、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不进行考试。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等课程增加了课时,每年授课总课时,从6094课时增到6708课时。尽管当时主观指导思想上力图纠正照搬苏联课程的偏差和"大跃进"时期"劳动化"的偏差,但实际上都未实现突破历史错误形成的"苏化"和"劳动化"的限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仍继续行使职权。1966年7月工作组进驻学校,成立临时"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同年8月学生进行"革命"大串连。停课闹"革命"。1967年2月群众组织"夺权"校行政领导被迫停止工作。1967年3月军训团进校,成立校文革领导小组。隶属市军事管制委员文教小组。1968年9月经市革委会批准,学校成立校革委会,隶属市革委会政工组文教办公室。校党支部书记国殿臣(是解放军宣传队,在1970年12月至1971年6月任职)那国臣(解放军宣传队,从1976年6月至1973年3月任此职)、蔡莹(从1973年3月至1976年10月任职)、孙少波(从1976年2月至1976年10月任职),副书记敖绍昌(从1970年12月至1971年3月任职)。陈锦纯(从1971年7月至1976年8月任职)、刘其昌(工人宣传队,在1972年6月至于975年5月任职)、黄润根(工人宣传队,在1975年5月至1976年12月任职)、秦建平(工人宣传队、在1976年9月至1976年10任职)。校革委会主任:那国臣(解放军宣传队,从1971年11月至1972年9月任职)、蔡莹(从1972年10月至1974年12月任职)、孙少波(从1974年12月至1976年10月任职)、副主任占棠(从1968年3月至1971年3月任职)、敖绍昌(从1970年5月至1971年3月任职)、陈锦纯(从1971年3至1976年8月任职)、李静轩(从1971年7月至1973年1月任职)、熊鼎珊(从1971年11月至1972年任职)、廖汉彬(从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任职)、孙少波(从1972年12月至1974年12月任职)、林振三(从1973年3月任职至1973年8月任职)、郑曼如(从1975年至1978年月10月任职),苏新民(从1976年4月至1978年2月任职)、黄克成(从1976年8月至1987年3月任职)、何海明(从1977年1月至1978年3月任职)封宝玲(从1977年1月至1978年3月任此职)。1969年复课闹革命。1975年8月至1978年3月市属中学行下管理体制下放到区,隶属东山区教育局。1978年3月至1995年9月隶属市教育局。
在1970年冬至1975年夏,在广州市从化县高平镇,师生亲自动手建房屋,开荒地种瓜莱,种水稻,建立学农分校,1975年夏天至1977年秋,学农分校搬到广州市从化县横江乡。几年间各年级师生轮流到分校劳动兼学文化课。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被"大革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被取消。学校先是停课"闹革命",学生走出校门搞"革命"大串连,后又返校复课"闹革命"。大搞"斗批改",即一斗教师,二批旧教材,三改旧课程。上课学习毛泽东著作,农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工业基础,劳动课。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3月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革命委员会撤消,以广州市二十一中学行使职权、隶属东山区教育局。校党支部书记孙少波(从1976年10月到1984年8月任职)、黄克成(从1984年8月至1993年8月任此职)、陈少雄(从1984年8月至1986年12月任此职)校长黄克成(从1984年3月至1993年7月任此职)、副校长郑曼如(从1983年至1987年8月任任此职)、封宝玲(从1978年3月至1979年5月任此职)、何海明(从1978年3月至1979年5月任此职)、华应春(从1980年8月至1982年1月任此职)霍黄锐(从1982年7月至1993年8月任此职),莫崇珍(从1984年8月至1990年任此职)顾问:孙少波(从1984年8月至1986年12月任此职)1977年秋恢复普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学校秩序走向正常,课程进入全面恢复,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处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14门学科课程。在高中二、三年级以限不定选修课形式,建立起了文理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学校有一支资历高深,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特级教一人,高级教师二十八人,一级教师九十六人,教师中不少是区教研会,市教研会的骨干。工作负责,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师生关系亲切,融洽。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8%左右,高中毕业升学率达75%。出现不少优秀毕业生,如,1980年文科女状元李懿丽,1985高考理科女状元何末艾。在省市各项比赛中,我校成绩突出,如朱永巍同学获省数学竞赛二等奖,陈锋、李坚、朱永巍获省物理竞赛二等奖,张云辉、朱慧红获三等奖。
在体育方面,我校是足球网点学校,1992年在"可口可乐杯"初中、高中组足球比赛中,获得总分第一,射击是学校传统项目,在比赛中成绩突出。校园总面积45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37平方米。教学设施逐步完善,有436平方米的瓦顶礼堂一座,2000平方米的五层及2268平方米的六层的科学楼各一座,电脑室间(90平方米)共有32台电脑,图书馆一间阅览室一间,阶梯课室两间,课室四十间。物理仪器室一间,化学实验室三间,化学仪器室一间,生物实验室两间,生物仪器室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的实验,演示的需要。打字机教室一间,共有五十多台英文打字机,300米跑道的运动场一个,50×70平方米足球场一个,蓝球场二个,射击训练场一个,20×25的游泳池一个。全校教职工人数210多人(教师150多人,其中全国特级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0多人,一级教师近100人,学生班数40个左右,(其中初中20多个,高中近20个)。共有学生2100多个(其中初中生1190多人,高中生930多人)。校训为:志、严、勤、实(志?quot;四化",志在创新,志在奉献;严格要求,严密管理,勤奋好学,勤能补拙,勤俭朴素,实干巧干,讲求实效)。办学特点是勇于自立,勇于自强,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办学初具规模,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被市定为先办好的十所中学之一,被社会誉为"民间重点中学"。1989年8月,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调整了机构,强化了办事效能,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奖惩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多渠道勤工俭学活动,学校充满一派生机,1988年高考有56人上省线,初中升学率是96.5%省、市全国学科竞赛获得一定的名次,连续四年荣获广州市中学射击比赛冠军,有八人次获个人第一名。全市生物园评比,1987年获一等奖。1985年全省高中物理竞赛、陈锋获二等奖,张云辉获三等奖,1988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州赛区普通中学组,王松、杨铭获二等奖,1988年广州英语C组比赛,获高中团体第一名,黄慧玲、冯芳获一等奖,初中九省市英语比赛,李缤获一等奖。1987年蔡志宁获全国高中同步作文三等奖(获市二等奖),1988年全市中学生健美操获二等奖。1985年、1986年度,连续二年被评为广州市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在1995年9月至1999年7月,隶属广州市教育委员会。1999年8月开始隶属东山区教育局。1993年8月至1999年7月李鸿灿任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莫崇珍任副校长(1993年8月至1996年5月29日)、张干任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9年7月)、朱开伟任副校长(1995年3月至1999年7月)、林渭鸿任副校长(1996年7月3日至1999年7月)1999年7抡鸥扇涡3ぃ?999年7月至2001年3月朱开伟任中共党总支书记。林渭鸿任副校长(1999年7月任职)这个时期,我国课程研究在实践处于深化阶段,理论上处于发展时期。1992年公布了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了初级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特征,加强了德育,增加了初中历史、地理等课的学时,为落实和加强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提供了学时保证。对各学科都明确提出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具体要求,对各类活动也提出了进行德育的具体要求。进步完善了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德、智、体等各方面的教育,初中增加了选修课程,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个层次,外语、数学等课程中制定了两个层次的标准,改变了过去要求划一的状况设计?quot;五·四"和"六·三"两种学制的课程计划。对考查作了明确规定,为了控制和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特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终结性考查、考试都属于学生合格水平的考核,不是选拔性考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学科,每学期只进行一次,并严格控制各级统一考试。1996年国家教育委会基础教育司公布了新高中课程,意在与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衔接,使用高中教育更好地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高中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明确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规定了高中阶段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质量要求,制定了高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标准。建立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按照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定选修课的原则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多种办学模式共存的高中学校教育结构体系,包?quot;升学型"高中,"职业型"高中和"综合型"高中三种办学模式。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构想,明确规定各级对于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给于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校长统一指挥,党总支保障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于1998年2月被评市一级的完全中学,于2001年5月被评省级绿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总面积49667平方米,建筑面积29889平方米,办学规模41至42个班,教职工人数183人,离退休教师130人,学生人数2200人左右。图书馆现有藏书6.65多册,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10元。电脑154台。固定资产2552万元。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向市财局借500万元。1994年初建大操场围墙,观看台,1994年暑假对大操场的排水工程改建煤渣跑道重铺。2000年暑假足球场植草,换铺塑料跑道,建四个塑料蓝球场所,三个塑料羽毛球场,设一个有200平方米专供教师进行文体活动专用室。形成大型体育活动场地,1995年暑假改建二幢苏式挂瓦楼房,外墙贴巾条形砖。1994年5月18日至1995年10月30日,建教学大楼,建筑面积5932.41平方米,1995年11月21日下午教学楼正式启用。22日正式在新教学大楼上课。1996年教学楼周围2000米的空地建喷水池、鱼池、小桥、地理园,带校园绿化建设。1996年8月改建校门。1999年月4月改建礼堂,将木制金字架瓦面,改为钢根水泥凝土结构楼面,1999年5月改建游泳池,深度1.2米至1.65米,20×25的游泳池,游泳池占地面积1190平方米,1999年6月建造九层学生饭堂综合楼,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建筑面积6978平方米。2000年8月使用。学校大力推进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2001年2月将保安,绿化、卫生工作由物业公司接管。部分岗位进行了竞争上岗。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学校总体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建筑风格鲜明,是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富有特色文化环境,丰富蕴含,赋于人格力,学生处于美的校园里,引发健康愉快的情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并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我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十几年来,学校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党?quot;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和反对邪教"法轮功"斗争的教育。学校认真贯彻历次全国党建工作会义精神,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地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总支的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领导体制,努力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斗,出色的工作,向高校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德育工作,养成教育作为"差异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为先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学校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养成教育同环境育人、心理疏导学生管理相结合,通过班会课教育和班级行为规范五项评比,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抓好基础困难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实?quot;希望教育工程"。学校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领导亲自抓,责任落实到班主任,发挥校内外的德育网络的作用,落实各项帮教措施,使基础困难学生不断进步。开展"五四三二一工程的系列化教育活动,全方位多渠道落实德育工作。学校建立了学军、学农、学商、扶贫五个教育活动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演讲节、科技节、体育节和合唱节。
巩固"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校园"校外学雷峰阵地和家长委员会三项工作,健全德育队伍、德育制度两方面工作,创立一个心理教育活动中心,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市内学校最早成立保安队,学校最早与华乐街派出所巡警四中队共建安全文明校园。形成有学校特色德育和治安工作,从而使用权学生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到良好的成效,获得法律与你息息相关系列活动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无偿献血标兵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安全文明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团队工作优良奖、羊城之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先进集体。教学中突出"主体",倡导"自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习能力,鼓励参与,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和掌握规律,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着力培养既然有宽厚的基础,又有个性、有特色、有创造意识的人才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抓好教学常规,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开展以单元设计形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参与考试改革,1999年广东省试行"3+X"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2001年广东省试行"3+X+综合"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学校重视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体育的教学,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成果显著。郑允光同学于1995年高考理科成绩获广东第六名,2001年东山区属学校的学生装成绩800分以上有我校2位同学。广州市高中毕业工作综合评估一等奖,广州市初中毕业班工作台综合评估二等奖,生物园、校园绿化建设优秀奖、广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国际海洋年大型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广州市学校合唱节比赛一等奖,"市长杯"网点学校足球比赛初中组第一名,东山区中学生女子篮球锦标赛第一名。加强科组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是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加强对科组建设的领导,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提高水平,人员梯队建设和组合,结构合理,产生一批高水平面的学科带头人,推动教学水平整体发展,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导师制,优秀的中老教师结对子,从思想、业务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教学为主,科研为重,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学的活动,设立的研究课题,1994年开始进行了"差异教育"的办学模式的研究,1997年开始参与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重点课题---"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的子课题,1998年开始参与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研究与实验,1998年开始参与广州市初中英语教材试验本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批文章刊登在有关报刊上,一批论文分别获得了各类奖励,其中有在全国,省、市获论文一、二等的论文,有获得市一、二、三等奖的教学设计、论文、班课教案。十多年来的办学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一支思想好,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有的教职工被评为广州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广州市教育工会积极分子,有的教师被聘为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发展,办出了特色。学校被评为广州市安全文明单位,民航招飞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团委,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少先队大队部,东山地区环保保护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系统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优秀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报刊、电视台、宣传媒界多次报道,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获得社会认可,也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同。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志同在1997年春到我校视察时,写下"办学重点全面发展,育人贵因材施教"的题词,全国人大教科文副主任杨海波同志在1996年冬到我学校视察,也称赞我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校歌[日期:2005-03-11]来源:
作者:[字体:大中小]校歌是学校风格,气质、特性的艺术概括,更是追求未来的精神张扬。一所学校,尤其是大校,不能没有校歌,因此,在上学期初,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在全校征集校歌。征集校歌广告于2000年9月20日张贴后,得到了高一、高二语文备课组的大力支持,他们组织全级学生撰写校歌,并从中挑选了部分优秀作品交校长办公会议商议。学校领导觉得学生们的作品有创意,文笔流畅,旋律也较优美,但离学校对校歌创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决定请郑南老师和郑秋枫老师两位名家为我校谱写校歌。两位老师对校歌一事非常认真,先后三次来学校了解情况,参观校容校貌,进行采风。
时空交错,机缘巧合,二十一中学的校歌诞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初年,当为学校带来空前振奋,预示美好前景。
歌词释义:歌词主段以凝炼的语言,唱出了校园里绿苗蓬勃的花季,赞颂了师生合谐牵手共进的新空气。词中又以珠江大潮的可感形象,展示出学子们天天进步的风采。两段副歌是主题内涵的扩展递进,以富有感召的"努力""奋力"激情词语,激励大家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传承"志严勤实"的特有校训。结尾句为校歌的主题句,反复咏唱,抒怀鼓志,铭心永远。
二十一中学的校歌,应在二十一世纪唱成百年壮歌,百年长歌。办学理念[日期:2005-03-11]来源:校长室
作者:21中[字体:大中小]
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优秀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陶冶学生,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校训:校训是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它是比较稳定的,在新形势下要注入新的解释。我校校训是在1988年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最后选中原政治科覃树芬老师的文稿。随着形势的发展,现给予新的解释。
志:立志成才,立志成功
严:严于律已,严格管理
勤:勤奋好学、勤俭朴素
实: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素质教育要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大学方向,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另一个是进入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就要求教育要充分发挥育人效应,多层次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并把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作为重点。无论是升学或就业都能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所贡献的人才。
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成功。“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很合理的,也是很符合学习者的能力,给学生以成功的信心和希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获取各自的成功。我国有句古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否应看到“失败也可能是失败之母呢”?从未获过成功的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机遇,往往自卑、消极、自暴自弃。其实还应更多地看到“成功也可以成为成功之母”。一次成功的机会可以十倍地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他们开辟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成功教育除了要重视智力方面的因素外,尤其应重视情感、意志、道德、品质方面等因素。广大的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工要走成才成功的道路,要在学历,教育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进取、创新、师生共同成才、成功。立志成才、立志成功突出21中办学的宗旨,具有21中的特色,故删去原来的立志培育“四有”新人的提法。
校风:校风是全校师生在共同目标和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一种行为作风。它包括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我校的校风是:爱校、团结、进取、创新。
爱校、团结是对全体师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办好学校的保证。
进取、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就是智力的经济,人才的经济、创新的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创造性,创新冲动和激情是人的本质属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的这种本质属性的需求更加强烈。学校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鼓励学生追求真理,敢于创新,营造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求新务实的氛围,并为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内部和外部的条件。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索“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要坚持教育观念的创新,注重知识更新,使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酒水行业新品推介会合同3篇
-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趋势:自动卷闸门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人民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
- 2024版全功能搅拌机租赁协议样本版B版
-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宾馆客房维修保养与配件供应合同3篇
- 公司费用预算表格模板(详细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市场营销体系(6版)
- 2023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
- 钢结构加工厂考察报告
- 发电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 薪酬与福利管理实务-习题答案 第五版
- 废旧物资处置申请表
- GB/T 37234-2018文件鉴定通用规范
-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 质量检查考核办法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基本素质发展初一-初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