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段监测方案_第1页
高架段监测方案_第2页
高架段监测方案_第3页
高架段监测方案_第4页
高架段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高架段监测专项方案目录 2 2 3 5 5 5 5 6 6 6 8 8 8 9 9 10 11 11 14 15 15 15 16 17 17 19 19 19 19 20 20 21

总则1.1为规范化、高质量、高效率实施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监测,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1.2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高架桥梁段立柱检测及预制U型梁及现浇连续梁的徐变测量。1.3徐变测量内容含工程线路的巡视工作。1.4测点点号必须统一编制,不得重复。测点编号的方法为:梁号-S-测点号(上行线),梁号-X-测点号(下行线);测点顺序为,按里程增大方向,从1~n编号,并在实地用红油漆注记。1.5预制U型梁的测点布设结合U型梁制梁设点,现浇连续梁测点布设结合桥梁施工设点,测量工作开始与桥梁架设施工同步,在铺轨工作开始时结束。1.6徐变测量实施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GB12897-2006)和申通集团相关文件执行,同时还应符合其它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及特殊情况下的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的其他文件要求。1.7每次完成徐变测量后提交测量成果,成果资料一式三份;完成全部徐变测量工作后提交成果资料除测量成果外,还包含监测方案、测点布图、测量总结等,验收合格后由委托方交付运营维保单位,成果资料一式四份。第二章测量内容与技术要求一、测量内容与技术要求1.1、高架桥梁段立柱检测=1\*GB3①.平面与高程控制检测;=2\*GB3②.桩位施工前完成对桩位中心坐标检测;=3\*GB3③.立柱施工前对承台中心位置检测;=4\*GB3④.桥面结构施工前完成横梁中心(或柱、墩顶帽中心)位置与高程检测;1.2、高架桥梁(预制U型梁和现浇连续梁)徐变测量=1\*GB3①.U型梁监测点布设要求=2\*GB3②.监测点埋设;=3\*GB3③.现浇连续梁监测点布设要求=4\*GB3④.测量基准点;=5\*GB3⑤.地面加密点=6\*GB3⑥.地面-高架联测=7\*GB3⑦.高架加密点测量=8\*GB3⑧.徐变监测点测量二、外业作业的原始记录要求外业作业的原始记录要求满足《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和《上海轻轨交通测量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的外业记录表式和成果表式,各项观测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三、内业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要求1.投标单位对业主提供的有关图纸、资料,业主委托完成的技术报告、原始测量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有效。2.未经业主授权,不得复制、转让或转借本项目由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或由业主委托完成的测量技术成果。第三章测量工作程序1.测量工作流程图:OKOK方案设计现场踏勘细化方案明确技术要求和技术难点仪器、设备配置和自检现场测量工作实施测量成果审核提交测量成果工程回访测量组组建和学习与工程同步配套外业测量指标控制NO2.工程实施准备阶段2.1项目负责人按工程要求合理配置测量人员并明确各自岗位;2.2办公室负责工程所需的辅助设备的配置,设备部按方案要求配置测量仪器设备;2.3公司总工组织项目组人员进行实地踏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2.4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组人员学习,明确工作开展中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难点;2.5项目组安全员对项目组人员进行进入现场测量的安全交底工作。3.工程实施阶段3.1外业测量的前一天对所使用的仪器和附件进行检查,确保测量时所使用的仪器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和附件完好;3.2测量前半小时将仪器从仪器箱出去放在外面,待仪器和大气温度一致时,开始测量工作;3.3项目负责人严格按批准的测量方案进行外业测量工作,项目组人员按各自的岗位实施测量,严禁一人多岗或从事其他岗位。3.4按测量方案规定的工序进行测量,未完成本工序或本工序测量不合格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测量;3.5完成测量工作后在确定外业测量成果无误后方可收工;3.6外业手簿上记录、计算签名必须在完成测量后签字,不得代签。4.测量成果计算和提交4.1测量成果必须由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技术负责人负责复合,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核,计算、复合和审核过程资料必须独立计算和签名并与观测手簿一起保存;4.2当测量成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必须重测;4.3测量成果按业主规定的格式填写和提交。第四章测量工作依据一、测量规范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GB12897-2006);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9.《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TJ08-61-2010)10.《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二、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及线路资料。三、检测精度指标本工程控制点、轴线点检测时,在满足上述规范等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高架段检测中误差:纵向、横向≤±5mm,高程≤±5第五章本工程测量技术方案一、对本工作重要性、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必须按设计的要求根据必要的测量放样和施工精度进行,同时必须确保各施工面必要的衔接精度,高架段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桩基位置、承台三维位置和立柱位置才能确保盖梁按设计位置铺设。轴线控制检测的目的就是避免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本工作亦是测量质量把关的最后一条“防线”,其责任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工程测量大纲根据《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控制测量项目》议标文件要求编制。轨道交通是建设在城市的一项规模大、投资高、周期长、安全要求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建设难度大;轨道交通测量工作受各种条件制约,控制点稳定性较差,对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多。根据我公司参与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认为本标段建设过程中测量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1.地面控制网的施测和维护指导轨道交通施工放样的依据是地面GPS控制网、精密导线网、二等水准网,但在长期的施工期间,由于地铁自身施工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点位下沉、位移、破坏、通视困难等情况,控制点位的变形若不加以及时恢复将对地铁施工测量造成重大影响,甚至还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在施工期间,控制网的有效检测、维护、保证地面控制网的完整、有效性非常重要。2.精密测量盖梁高程盖梁(系梁)空间位置直接影响桥梁的总拼装,其高程在误差范围之内是桥面铺装顺利开展的前提,准确检测其高程十分必要。但由于盖梁施工现场脚手架林立,水准仪测量、钢尺丈量取都难以如愿,我们采用三角高程方法测量盖梁高程,精密测距测角可达到预期精度。二、平面和高程首级控制点的检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是业主设置的为施工服务的首级网,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提交的成果等级分别为四等和二等水准。控制网检测是测量控制点间相对关系,控制网检测的时间是在加密测量(复测)工作开始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检测按同精度要求进行测量,平面控制点检测分别测量前后相邻点间夹角和前后两条相邻点间距离;高程控制点检测是测量夹于施工区间两侧车站附近的水准点。平面和高程测量的外业指标要求为:1.平面测量外业指标测角测回数测角中误差2C差2C差之差测回差42.5″4″8″4″测距测回数一测回读数间互差单程测回间互差同一水平面上往返测差43mm3mm5mm2.高程测量的外业指标表1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或闭合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1mm≤±2mm≤±4mm≤±4mm≤±6mm表2视距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50m≤1.0m≤3.0m≥0.3m表3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两次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刻划标尺10mm刻划标尺≤1.5mm≤3.0mm≤0.4mm≤0.6mm≤1.0mm3.判断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稳定与否的指标相邻点夹角检测限差相邻点边长检测相邻高程控制点检测边长大于1km为±5,小于1km为±8优于1/90000检测高差不符值<mm(L为线路长,单位为km)根据平面控制点外业测量和水准测量成果,分别计算夹角、距离和水准点间的相对高差,当夹角、距离和高差与成果反算结果比较满足上述限差要求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检测工作,反之以书面形式直接向业主汇报。4.平面加密控制网测量4.1平面加密控制网布设方法平面首级控制点在开挖段施工时控制点可能被沿线建构筑物、绿化等视线遮挡,使控制点不能与开挖段施工放样点通视,或通视条件不理想,因此必须在沿线布设一条地面一级导线加密网。导线点位必须选在4H范围外相对稳定和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亦可利用施工单位的点位。导线平均边长小于350m,同时为避免整条导线网的旋转和平移,导线必须布设成附合导线,布设示意图如下:导导1导3空2空3导2空1空4注:空1~空4为相邻平面首级控制点,导1~导3为介于空2、空3之间设置的导线点。4.2平面加密控制网测量和计算加密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的要求进行测量,为防止两次对点误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用“三联脚架”法进行导线测量。根据测量计算数据进行坐标概算后利用导线网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各导线点的准确坐标计算,并进行测量成果的测量精度后评定,后评定精度指标为最终按导线网要求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1/35000±2.5″±15mm±8mm三、治北桥梁段施工检测3.1数据复核根据线路设计资料和线路参数,对施工单位提供的墩位平面坐标和承台、箱梁(系梁)立柱高程进行验算,确保设计数据和放样数据的可靠。3.2桩基中心位置平面位置检测施工单位在桩基施工前,完成桩位中心平面放样、监理单位完成复测合格后进行检测,检测开始前检测平面首级和加密点相对关系,满足要求后进行轴线点检测。桥墩中心平面位置检测主要采用极坐标法。检测采用“三联脚架”法,测量时垂直角≤30,距离≤300m。3.3立柱施工前对承台中心位置和高程检测施工单位在立柱施工前,完成承台中心位置放样、监理单位完成复测合格后进行检测,承台中心位置检测方法与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方法相同。3.4桥面结构施工前对上盖梁中心位置与高程检测盖梁(系梁)空间位置直接影响桥梁的总拼装,其平面和高程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将直接影响桥面铺装的顺利进行。3.4.1上盖梁中心位置施工单位在桥面结构施工前,完成上盖梁中心位置放样、监理单位完成复测合格后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与桩基中心位置检测方法相同。3.4.2上盖梁高程由于桥面结构施工前现场未必用于盖梁施工而搭建的脚手架被拆除,该现场条件很难利用几何水准的办法进行至高程引测,为此高程引测时根据现场条件检测采用水准仪加悬挂钢尺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3.立柱A1A2钢尺B1B2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介绍(如右图):在盖梁上设置一个支架,悬挂一把鉴定钢尺,地面和盖梁上分别加设一台精密水准仪,在地面已知水准点和上盖梁待测点分别设置水准尺,在地面水准尺和钢尺分别读数、在盖梁上水准尺和钢尺分别读数、,假定已知点高程为H立柱A1A2钢尺B1B2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注:α为钢尺膨胀系数;为钢尺上、下读数处平均温度;为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钢尺温度改正数,计算公式为:,为钢尺检定每米改正数;为地面点高程。为确保测量精度和避免测量初差,几何水准测量采用分4次独立观测4组数据;以4组数据最大较差值≤±3mm视为合格。3.4如下图:A为地面已知高程点,B为盖梁上待测点,I为测站,采用LeicaTC2002全站仪2測回进行测量。在A和B点同时设置观测棱镜进行三角高程引测,为消除棱镜高度量测误差影响,将A、B点棱镜高度设置为等高。假定A点高程为H,则B点高程HX为:注:S为仪器到棱镜的斜距;α为垂直角;3.5平面位置和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估算3.5.1平面位置测量检测测量误差有仪器对点误差、后视和前视点对点误差、测角和测距误差组成,由于控制点测量点位误差在同测站测量时对关键是控制相邻放样点间的测量精度,按最不利条件进行平面位置测量检测测量误差估算。=5.29mm式中:对点误差=1mm;测角精度=2.5″;s=350m;=206265;=1mm。相邻点两次独立测量相对误差为:=7.48mm由此可见,采用该方法显然满足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3.5.2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有地面已知点测量误差、地面已知点和盖梁仪器待定点测距和垂直角测量误差组成,按最不利条件进行平面位置测量检测测量误差估算。根据三角高程计算公式,误差方程式为:=3.17mm式中:地面已知点测量误差=2mm;测角精度=2.5″;;;;=206265;=1mm;;相邻点两次独立测量相对误差为:=4.48mm采用二等水准高程引测的误差方程式为:=3.67mm式中:地面已知点测量误差=2mm;向盖梁引测的误差=3mm;水准测量测站精度按计,n为测站数。相邻点两次独立测量相对误差为:=5.19mm根据三角高程与二等水准测量的误差结果:采用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高程引测精度高于二等水准测量。四、高架桥梁(预制U型梁和现浇连续梁)徐变测量4.1U型梁监测点布设要求4.1.11布设监测点时应尽量减少对结构本身的破坏;2监测点位应稳固、明显,便于施测同时兼顾经济实用;3U型梁监测点布设要求按100%比例布点。4.1.2以单独的一跨U型梁为例,其监测点布设方法如下:图3.1.2.1U型梁施工监测布点方案(单片梁平面)图3.1.2.2U型梁施工监测布点方案(双片梁剖面)(注:RS04D038-i为监测点)RS04D038为该跨U型梁编号,监测点编号宜采用“梁号-S-测点号(上行线),梁号-X-测点号(下行线)”的形式沿线路方向顺序布设。1、2、6、7号点布设位置为该U型梁支座正上方,3、4、5号点分别位于U型梁中轴线1/4、1/2、3/4处。4.1.31)监测点标型监测点用圆柱形不锈钢材加工而成,下部有环形凹槽以便增强固结力,上部打磨呈圆滑球凸状作为监测点位。其纵剖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图3.1.3.1不锈钢沉降钉示意图(单位:mm)2)1、2、6、7号点埋设方法用冲击钻在梁体表层混凝土上沿铅垂方向钻直径10~12mm的圆形孔洞,将孔洞内粉尘清理干净后拌入适量粘合剂(环氧树脂),然后将预制不锈钢标放入孔中,适当转动使之与粘合剂充分粘结,轻敲钢标使其与梁体固结,待粘合剂达到最大强度后即可使用,严禁采用铁锤敲击沉降钉圆滑面。3)3、4、5号点结合U型梁的应急排水孔埋设,根据应急排水孔材质可分为以下2种:i)不锈钢急排水孔图3.1.3.2不锈钢应急排水孔布设监测点示意图预制带半球状螺帽的不锈钢螺钉(尺寸如图所示),在不锈钢排水孔中央钻螺纹孔后将预制螺钉旋入并拧紧固。ii)铸铁急排水孔图3.1.3.3铸铁应急排水孔布设监测点示意图预制铸铁排水孔时在局部改变模具形状,使排水孔顶面中央形成半径10mm的半球状突起,该半球状突起与整个铸铁排水孔是统一体,半球状突起即作为徐变监测点。由于铸铁较易锈蚀,铸铁件的内外表面应用防锈漆处理。4.2现浇连续梁监测点布设要求连续梁监测点沿上、下行线线路中心线布设,按100%的要求在连续梁上布设,监测点点间距5m,连续梁两端必须加设监测点。由于连续梁徐变监测点设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当铺轨施工时将被整体道床掩埋,为此铺轨前设置的徐变点无法保存,沉降钉采用图3.1.3.1标型用铁质材料加工,完成铺轨后沉降钉采用图3.1.3.1标型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埋设方法与U型梁3、4、5号点相同。图3.2.1连续梁测点布置示意图(平面)4.3测量基准点徐变测量基准点选用上海轨道交通专用施工高程控制网中深埋水准点,基准点高程采用值为最新测量成果。基准点使用时必须联测相邻3~4个点,不符值≤,反之视基准点位移及时上报项目公司。4.4地面加密点4.4.11)地面加密点沿高架线路走向设置,设点位置必须在2倍桩基长度外2)地面加密点埋石可直接在基础稳固的建、构筑物上设置或采用浅埋水准点标型。3)地面加密点设置密度为:小于2km的区间在两车站附近各设置一点;大于2km的区间按2km点间距设点,设置位置遵循尽可能避免地面与高架高程传递不利因素影响的原则。4.4.21)架梁施工时地面加密点测量以区间为单位与邻近该区间的基准点组成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2)一般高架徐变测量划分若干标段,由多家测量单位承担全线高架的徐变测量,完成徐变测量标段架梁施工后地面加密点测量必须以标段为单位布设一条二等附合水准路线,为提高加密点测量的点位精度,必须联测标段内所有基准点;3)与相邻标段接边处必须设置2~3个重合加密点和1个重合基准点,加密点测量时测量单位间必须加强沟通,在架梁施工阶段尽量进行同期加密点测量,完成架梁施工后必须进行同期加密点测量。4.5地面-高架联测一般架梁施工在各徐变测量标段/区间有多个工作面,徐变测量前必须建立高架加密控制网,高架加密控制网基准点为地面加密点/基准点,高架加密控制网基准点测量通过高架-地面联测实施。1)高架-地面联测视现场条件可采用几何水准或两台精密水准仪加两把鉴定钢尺上、下同步观测的方法实施,严禁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时视线里地面高度指标可适当放宽。2)采用两台精密水准仪加两把鉴定钢尺上、下同步观测的方法测量时钢尺必须施加鉴定拉力,分3次独立观测3组数据;以3组数据最大较差值≤±3mm视为合格,测量结果取平均做为最终使用值。3)顾及架梁施工影响,高架-地面联测的高架加密点必须离施工面100m左右,最终联测的高架加密点稳定性通过2~3次不同期独立观测成果比较确定,以较差≤±2mm为稳定。4)高架-地面联测一般通过高架车站采用几何水准实施,区间中间增加联测视区间长度和施工情况定。5)受现场条件限制高架线路上、下行线必须布设两条加密水准路线时,高架-地面联测必须同步进行。6)为确保高架上传递测量点的可靠,必须经常与地面联测。4.6高架加密点测量1)为消除相邻标段接边处系统误差,在标段接边处必须设置2~3个重合加密点。2)一般架梁施工在各徐变测量标段/区间有多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完成架梁100mm左右时,在施工工作面最远处的桥面上设置一点加密点,随桥面的延伸设置加密点,加密点可选用高架徐变测量点点位,加密点间距30~40m。3)架梁施工时采用闭合二等水准路线进行测量,当路线长度大于2km时进行与地面联测并形成附合水准路线,途经车站时增加与地面联测并形成附合水准路线。4)当上、下行线徐变测量不受视线阻挡时必须布设一条水准路线,当上、下行线徐变测量受视线阻挡时在上、下行线分别布设一条水准路线,两条水准路线的两端点必须同步接测。5)完成徐变测量标段架梁施工后必须进行本标段高架加密水准路线测量,并将前后相邻标段连续2~3点加密点纳入本标段加密水准路线,为确保加密点必要的点位精度,结合线路长度、现场情况等进行高架加密水准路线测量方案的优化,组成高架上、下行加密网间和地面与高架加密网间相互联系的徐变测量控制网。4.7徐变监测点测量1)徐变监测点测量在完成高架加密点测量后进行;2)每个徐变监测点测量在测量周期内必须锁定工作基点;3)工作基点与徐变监测点间视距3~40m;4)徐变监测点测量时,必须经常校正水准仪的i角,确保徐变测量期间i角差小于5。五、外业测量的有关措施1.水平角观测=1\*alphabetica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多于3个时,应进行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位置按规范配置;b圆水准气泡应置中,在精密导线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一格;c观测宜在上午11:30以前或下午2:30以后进行,最好选择在阴天,微风时进行,当太阳升到一定高度(9:00以后),下午4:30以前应在测站使用遮阳伞,保证仪器设备受热均匀;d当测站仅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数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右角,左右角平均值之和应等于360度,其误差不应大于3.5″。e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GB3①一倍照准差变动范围或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2\*GB3②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倍照准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零方向;=3\*GB3③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2.边长测量a精密导线边长测量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或大风天气不宜作业,也不宜顺光和逆光作业,严禁将仪器物镜对准太阳;b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方遮上黑布;c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测量;d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当测量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测量;e边长观测要考虑气象、加减常数及归化改正。气象数据应量取两端点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取均值采取。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宜阻滞;f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3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mm。3.水准测量a每一区段不同期观测固定同一台仪器及标尺;b每次作业前对水准仪i角进行测量与校正,确保水准仪的i角不大于10"时才进行作业;c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下列情况不进行观测:=1\*GB3①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2\*GB3②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歇时间);=3\*GB3③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或气温突变时;=4\*GB3④风力太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d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如下:=1\*GB3①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GB3②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3\*GB3③每测段的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e水准观测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GB3①观测前,应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须用白色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宜罩以白色仪器罩;=2\*GB3②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側与右侧;=3\*GB3③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4\*GB3④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六、内业数据处理的有关措施1.用于内业计算的外业观测资料用于内业计算时,重新进行各测量指标计算,确保内业计算的原始观测成果为绝对满足规范的要求;2.建立测量成果计算、复合、审核制度,对于专业要求高或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检测数据(如:区间隧道检测中的平面控制点测量、轴线检测、盾构姿态检测等)计算指定资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把关;3.使用测量软件进行测量成果计算时,必须准备一套调试计算数据,每次计算时先输入调试数据,确定计算无误后进行测量成果计算;七、工程共性问题的针对性措施1.开挖段施工时非测量误差引起的衔接偏差处置措施轨道交通工程为测量定位要求较高的线形工程,作为土建施工其特点为施工周期长、开工时间不同步、按标段多家施工单位参建,同时地铁结构实地位置受控制点点为误差、测量放样和施工误差及后期变形影响,使已建或在建结构偏离了原设计位置,为此,开挖段在两个工作面50m左右距离时、高架在衔接面立柱施工前进行地面轴线和内部结构平面和高程检测时同步进行与相邻标段的衔接测量,若衔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直接进行顺接,若衔接误差超过允许指标,以书面形式直接向业主汇报。2.消除两次测量i角对测量成果影响的针对性措施地表沉降点(包括深式点及路面监测点)使用的监测仪器与检测使用的仪器虽为精密水准仪,使用仪器的不同其i角值也不同,同时同台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受震动、使用方法和外界条件等影响而变化的,在测量过程中若采取等视距、偶数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