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1000字(论文)】_第1页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1000字(论文)】_第2页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1000字(论文)】_第3页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1000字(论文)】_第4页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TOC\o"1-2"\h\u90引言 420667一、相关理论概述 5203141、股份制的产生与发展 538132、马克思对股份制的评价 5158713、马克思股份制思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6183544、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 61287二、国企股份制改革现状 780491、国企改革历程 729668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现状 9313973、国企股份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0195904、股份制改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13371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18571、在认识上存在差距 12204302、国有企业活力不足 1346033、人才缺失形势严峻 13305204、价值创造能力偏低 149510四、新时代下促进国企改革的建议 1480911、明确改革方向,优化企业布局 1430532、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1514995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5327054、促进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 16309795、减少人才流失,健全激励机制 16159466、完善相关制度,优化改革环境 1730978结论 184130参考文献 19引言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推进与发展进程中,国企可以说是一直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我国许多的重要领域当中处于决定性地位。习近平同志也曾多次再重要会议中提及国企对于我国重要性。可见国有企业对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国有企业也存在许多弊端。如整体效率低下、持续创新能力低、以及特有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同行民营企业兴起或者其本身整个行业衰退,许多国企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所以国企改革迫在眉睫。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股份制,促进结构性调整,从而为我国孕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指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推进结构调整,尽快建立并完善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都为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股份制改革作为当前全面推进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党和国家高层更是极度重视改革进程。基于此,本文便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面临问题为本文切入点,并通过研究大量学者文献,加上理论和实证分析,试图去研究股份制改革对我国国企影响具体是怎么样的,如有可能的话并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建议。一、相关理论概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我国当前关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一定程度也是在借鉴马克思股份制理论为参考方向。然后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而进行的。因此本章主要以股份制理论的产生,以及马克思股份制理论为参考依据,进行相关论述。1、股份制的产生与发展股份制作为一种由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理论,从时间上来说发展比较早。根据学者们的考证,早在古罗马早期,最初的股份制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到了17世纪初期,股份制开始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后来在各个经济领域都出现了股份制经营组织。而到了18世纪末,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普遍的经济群体。19世纪初,股份制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形式,自最初的稚嫩以来,股份制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和全面。随后,拥有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组织也随之应运而生,至此,股份制开始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2、马克思对股份制的评价关于股份制这一经济现象,马克思并未给予一概而论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予客观评价。他认为股份制的积极作用有:股份制拥有集资作用。同时股份制的功能有很多,但是集资作用是股份制最初的目的,也是股份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股份制一定程度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效率。股份制的出现不仅完成了对公司管理权与公司经营权的分离,而且还较好解决了以往模式下遗留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配不均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股份制具有分散投资风险的功能。无论计划多周详、准备多么充分的投资都存同时马克思认为股份制同样具有其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股份制在带来集资等优势的同时,也滋生出了一个寄生的等级体系。同时股份制还造成了产业垄断并强化了产业的垄断。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寄生现象进一步发展起来。股票制度制造投机和欺诈活动,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为股份制的主要表现就是股票,股票投入实际上就是一种投机行为,股票投资同样具有风险性,股票投机造成的风险在投入人身上的扩大往往会造成对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此外、马克思还认为,股份制会造成资本在一定部门的垄断。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还认为国家要对这种垄断进行干预。3、马克思股份制思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首先,马克思股份制思想中的两权分离有利于我国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其次,马克思股份制思想有利于我国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发展。股份制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独有的。例如在十五大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新中国建立以后,受到苏联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忽视商品和市场,以行政管理的模式管理企业,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长期被排斥在企业管理之外,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有必要改变原本建立在产品经济模式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使国有企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构建新的产权模式,成为企业和主体这种新的产权模式是一种行动制度,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和管理制度中公有制形式的基本方法。4、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发展是第一要素,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成员,必须作为中国企业创新的攻坚分子,除了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改革,也要重视企业自身产品的技术革新。在国家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国企需要担起重要责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长期的基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自主创新,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重大技术研发中,动员精英解决重点问题。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系统技术布局,从最佳中选出最好,并注重突破与硬实力提升和长远发展有关的关键领域的布局,研发核心技术,关注世界发展形势,对朝阳行业提前占据有利地势,以战略前瞻性技术为战略发展重点,提前规划,尽早部署,努力取得一批具有前瞻性,独创性和颠覆性的技术成果,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二、国企股份制改革现状1、国企改革历程(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政府急需大量的资金进行社会重建,同时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处于空白阶段,严重缺乏相关的理论经验作为实践指导。因此在这个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大多是原封不动直接照搬苏联的。而苏联当时所采取的制度最大特点就是集权制,尽管时间最终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就当时而言,我国在经济制度各个领域都有这种类似的集权制,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绝对的控制和主导作用。这个阶段的所有国有企业都处在国家的完全监管状态。政府此时的定位是全能监管者的形象,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权利。因此结合当时的特点与当时的国有企业名称“国有企业”来看,是极其恰当的。图11952-1970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2)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推出,在对内改革的影响下,我国因此迎来了彻底改变,特备是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经济模式显然无法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活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了对以往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总体来看,最早由1978年,四川省对国有企业实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活动,也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方面,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突破。“放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放权。当企业拥有自主的管理权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放权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落实放权思想,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国有企业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迎来了重大变革。在改革开放阶段,政府开始试图把权力集中在特许权上,还试图将国有企业改革到“让利”阶段。这样的转变有两个优点,一是消除了过去企业无偿使用国有资金的弊端。二是使企业摆脱过去沉重的财政负担。借此,我们可以把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定义为以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放开权”和“让步”两个核心内容为基础的“自由控股”阶段改革。图21971-2000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3)现代企业建设阶段国企改革的第三个阶段,可以其称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时间为千禧年前后开始。这一时间段我国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GDP年增速从10%以上逐步下降至8%左右。在这一经济时期,各行业的产业链基本形成,急需政府引导下的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革。基于这种经济背景,我国开始了新的改革路线。而这次改革也与以往存在显著区别。显然常规改革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微观角度,而新的改革则将侧重点放置于宏观层面,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阶段也正是我国现阶段企业制度的建立阶段,改革的背景是建立在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因此,现阶段的改革也一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例如2002年10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制管理机制条例》明确强调指明,国有企业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机制。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制后的国有企业不再依附于政府,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图32001-2019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现状(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改革中也必须走好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也是同样的。对此我们就必须从一开始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把握好社会主义主体方向,能够高举旗帜,坚持做好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坚定党的正确领导,不为其他所左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从头到尾进行,才能切实确保继续沿着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国企股份制改革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指导的带领下,才能扬起胜利的旗帜,最终取得改革的绝对性成功。(2)坚持“三个有利于”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国企改革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推进国企改革就必须要坚持走好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扩大国有资本运行的方针。“三个有利于”要求,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宗旨,引导改革正确前进,转变保证国有资本的价值和增值,充分展示资本的经济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收益:努力提高国有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扩大国有资本的作用,发挥其最大价值这三个区的具体内容是国有企业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标志。“三个有利于”体现了国有企业的价值、竞争力和控制权,这将是今后国有企业库存制度改革进程中的最高标准。(3)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契机改革开放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载体,利用好对外改革政策,大力发展对外经济,也是当前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方向与主体。将“走出去”和“引进”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联系在一起,是对改革开放政策最为完美的诠释。对外开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同时,既要有利于自身发展,也要勇于“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外资企业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定要有效结合,相互影响。3、国企股份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国企股份制到如今已有数几十年的历史,已经有显著的成果。在我国股份制改革的过程当中,虽然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占比减少,但企业实力却不断增强,国企改革的红利也逐渐显现出来。根据国资委披露的报道,到2019年,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已达到94%,国有企业改革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国有企业在资本规模、企业利润、税收贡献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不到5%,但是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6万亿,占总额26.0%,利润总额14860.8亿元,利润总额占23.0%。其中也有一大批优质的龙头国有企业买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根据2020年最新《财富》公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当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的公司数目更是已经超过了120家,在这一数据我国上首次超越美国,上榜的企业中,国企数量也是超过了90家。根据上述数据,其实不难看出,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革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来看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4、股份制改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虽然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和非国有企业相比,仍存在些许问题。例如在企业绩效方面,国有企业的绩效普遍较低,能够提升的空间依然十分大。更有甚者,有些学者在对不同企业的绩效进行学术研究前,把假设条件直接假定为非国有企业绩效高于国有企业绩效,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对大量学者相关的研究文献参考以及自己总结得出,我国国企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标不同。虽然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是盈利的,但盈利不是唯一的目的。在经营中,国有企业比较注重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还需要借助国企来实现一些政治目标。而民营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所有权,所以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动力。在国企股份制改革中,由于决策权绝大部分仍由国有企业控制,这样非公有制资本就会失去投资积极性和自身的机制活力,从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效果。其次,领导体制不同。国有企业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单位,纵使已经历经了数十年的变革,但是大部分还是难以摆脱。国有企业的最终决定权由政府相关的部门所控制,所以管理层的权力范围在国有企业中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由政府部门决定,并不直接与其在职期间的绩效挂钩。而且国有企业内部本身就具有严峻的官僚主义作风。所以国有企业管理层往往不愿意自身承担风险去改变国有企业绩效低下的现状。国企本身体制上独具的特点,使其难以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这一方面大大限制了国企业绩效的提升。再者,国企在部分领域和行业中并不对各种其它资本开放。虽然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推出,一些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已经逐渐开始愿意接受非国有资本的加入,但是还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国企是希望通过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帮助它们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并且掌握市场的最终定价权来独享垄断利润。所以,我国国有企业还需要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引入并融合各种民营资本,协调好于民营资本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各种可以提高企业效率的举措。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认识上存在差距综合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进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分歧。在改革过程中,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错误认识也出现了一些未能真正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等问题,而这些认识方面的缺乏,也一定程度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面作用。(1)对股份制认识存在片面性一是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与领导方面,我国还未能有较好的概念界定。例如一些人认为国有经济只要相对比重的占比越大,数量越多也就越好。这种理解很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就目前而言,随着国有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国有经济质量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数量虽然继续增长,但是控制力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二是认为股票制度是万能的。对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些人认为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适合股份制改革,完全忽视了国有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没有意识到股份制改革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适用股份制改革。(2)在改革进程上急于求成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节点,一些国有企业有些急于求成,也就导致改革进程缺乏必要的措施加持,导致改革一定程度存在片面性,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改革向来是要脚踏实地,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且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根本区别,所以只关注速度是无法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3)存在对方向的错误认识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股票制改革中,还存在“去除国有化”、“去除主导化”等一些错误的想法。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股份制改革就是实现私有化的过程。这种错误思想也是当前制约股份制改革发展的诱因所在。因为方向及理解的错误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错误,最终否定了国有企业的巨大作用,影响了股份制改革的全面实施。2、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当前国有企业还存在股份控股过高等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加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作为国家发展的主体,即使在改革政策执行之后,也必须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了确保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许多国有企业仍持有国有或国有股份,国有股份占国有企业股份总额的很大一部分,中国国有股份持有量过高,无法流通。相反,公众对股票缺乏认识,也不太积极购买股票,因此个别购买的数量有限,个别股票的比例较低。控制国有股份过高,这也是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不利于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企业缺失活力,严重制约了企业本身的经济发展。3、人才缺失形势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加之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人才吸引方面优势愈发降低。人力流失情况经常出现,人力投入方面的不足,也一定程度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存在负面影响。(1)人才流失严重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就业变动现象经常发生,国有企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培训学校”也逐渐成为国有企业的代名词,从侧面来看,这种玩味性称呼也充分反映出国有企业在人才外流方面是极其险峻的。随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趋于稳步下降。原因主要是薪酬不理想。在类似行业中,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报酬更高,待遇更好,以此来实现吸引人才争夺。其次是国企的晋升空间很小,且时间跨度偏大。导致企业内部有能力、有动力的年轻人因晋升渺茫而频频跳槽。再者是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很多人称国企为“铁饭碗”,所以混日子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干多干少都一样”的错误理念也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2)人才投入力度不足综合来看,由于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也是常见的问题所在。由于缺乏对人才的重视度。导致企业发展往往依靠外部人才引进与技术或设备的直接投入,这一一定程度增加了企业的外部头人,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发展。当前企业发展主流是依赖人力资源和科技的贡献,新时代的发展是人力资源盗窃和科学创新的斗争,只有高端人力资源和先进的发达科学技术人才能够坐上去。人才战略已经出现在新时期的舞台上,人才队伍建设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阶段更加重要,人才已经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建设人力资源团队,科学技术才能创新,是企业的正确选择。4、价值创造能力偏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市场与国际互动的责任使命已逐渐发展成为实际需要。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国有企业必须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当中。而根据全球500强企业的2021的公报中,2021年,我国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多达143家,包括104家国有企业。但是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其创造价值能力却较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弱。以中国内陆企业为例,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仅为1.65%,而美国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中国企业的4.79%、2.9倍。我国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实际资产收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了经济的全球化及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四、新时代下促进国企改革的建议1、明确改革方向,优化企业布局(1)国有企业实行分类改革在股份制改革中,第一步便是要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改革并不是简单的“国退民进”,很多国有企业更是“为改而改”。真正的改革是要促进国有资本和各种类型的民营资本相互融合。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实施分类改革是推进股份制改革的基础,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领域的国有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一个企业一个政策的改革方案,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对于竞争类商业性的国有企业,例如和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服饰、旅游等普通商业类国企,就要积极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引进各种类型的非国有资本,一切以提高企业绩效为前提,甚至让非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也未尝不可。但在一些重要的战略型国有企业中,例如在国防军工、高铁等领域,需要保持国有资本的绝对话语权,并且占主导地位,同时非国有资本可以适当参股但是不宜过多,因为非国有资本可能会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从而忽视增强这些战略产业核心竞争力,甚至对它们长期成长起到反向作用。而在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类国有企业,就要采取国有独资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国家的调控下保障民生,为民众提供福利。国有股权结构优化应当建立在分类的前提下,形式应该灵活多变,不可墨守成规。(2)维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国企依旧是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这些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很高,而缺乏相应的股权制衡,所以各种非国有资本缺乏决策权,导致企业缺乏活力,非国有资本对于国企的积极作用也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而根据前面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维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绩效。所以,国企应当积极有效推进股份制改革,鼓励欢迎有实力和负责人非国有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国有企业中,降低国有资本在国企中的股权集中度,提高非国有资本股东的决策权和股权制衡水平,让国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朝着健康、稳定、高效的方向前进。2、加快推进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每个国有企业应主动采取创新措施。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他们可以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充分合作,共同建设和发展,以促进创新。对于较小的企业,他们也可以与大型国有企业或国际企业合作,通过现行的国家经济政策共同开发新产品,以促进企业创新的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应该主动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架起桥梁,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获得更大的帮助,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自主创新意味着企业能够自主开发和掌握技术,迅速成为市场领导者和技术垄断企业。这一战略要求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技术能力,并且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主要面向技术开发商和一些领先的技术用户。自主创新战略不要求企业全面研发,独立征服每个技术环节,还强调了技术的自主性。对此我国国有企业可以尝试将创新自主重点先放在某一领域的特定产品,集中资金发挥其技术优势,从而获得竞争优势。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就目前来讲,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意识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诱因所在。就拿当前汽车技术来说,我国虽然是汽车产业大国,但是更多时候企业产值都花费在零件的储备上。这种高端技术由于我国发展缺失,导致很多时候企业只赚取人工组装费用,导致国内汽车价格较高。而价格上的差距也一定程度反应出了技术上的根本差距。另外,为了企业的发展,要努力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有优势的企业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较高的品牌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一群具有卓越,良好社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和集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环保产能的发展,让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4、促进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也是工业化时代。因此企业有必要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特点,寻找出两者间的共性,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没有企业集团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改变整个经济发展方针。能否有效促进企业转型的关键是在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制度、业务模式的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反复强调了创新对我国发展的战略作用。坚持创新发展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在适应当前的电子商务市场上做文章,以适应当前的国际竞争。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企业所能接触的信息可能比国有企业要广泛。简而言之,社会企业更贴近人民。他们使用互联网技术尽早在大众中塑造企业形象,并获得了大众的信息反馈,从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真实市场供求信息。国有企业要立足未来,发挥自身优势和社会企业搭建合作共享信息的网络平台。国有企业可以与公共企业交换市场供求信息,以换取自己的品牌效应,也可以自行创造信息渠道突破地域限制,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内外信息改革。5、减少人才流失,健全激励机制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严重的损失,人员的流失程度比较高,间接性的也会影响到招聘的人工成本以及渠道成本,使得成本支出不断增加,同样也会影响到员工的稳定性;其次,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其有用较高的职业技术,这种人才的流失,也会带走核心机密,让企业的发展受到很不利的影响。经济学家王维平说。完善薪酬体系是防止企业人才流失的最基本途径。工资制度的出台要与市场经济、环境和金融相结合。具体的薪酬制度,首先是固定员工的最低工资,即不参与企业绩效考核,如有违规,相应减薪。二是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完善企业薪酬惩戒管理。对于那些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和推动企业进步的人。企业通过提高工资来鼓励他们,也从而为企业发展留住了人才。合理的薪酬体系不仅反映了人才与其有偿劳动价值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才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受人尊敬的人才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工资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高或低,而是反映竞争力。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行业上,也体现在企业自身上。6、完善相关制度,优化改革环境(1)建立有效法人治理结构为确保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有效实施,企业内部就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现有的制度机制,吸收引进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以此来作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由于本身具有政府化的管理模式,所以具有许多弊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往往不能准确快速地做出决策。而另一方面非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