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_第1页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_第2页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_第3页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_第4页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析初级50讲主讲曾奇峰第一讲:精神分析是什么曾氏语录:1.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经典精分与新精分是平行的,两者可整合为精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互为表里,一深一浅;或者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4.精神分析的价值:育儿学&人格鉴赏学;5.老天对人是不公平的,它给我们的时间,不够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但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活在21世纪初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们已经为我们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然后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Note:1:精神分析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1.1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之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关于移情

1.2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那另一个人教会的;——关于反移情

1.3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关于阻抗

1.4与其他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点:

决定论的观点;——移情、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和关系决定了潜意识的活动方式,潜意识决定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方式;意识"三分法"——意识、前意识〔precons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渐变,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潜意识的学问;前意识——活动时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稍加思考后可意识到;潜意识——活动时和思考时都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导下可被意识到;1.5与进化论及有关演化的理论相比进化论、进化心理学:时间跨度——数量级大〔万年或百万年;关注群体;精分:时间跨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关注个体;涉及治疗方法;也涉及进化心理学理论;2:流派:2.1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经典精分创始人和初学者;生物还原论倾向较强;贡献:内驱力理论〔力比多&攻击性;SpecialNote:力比多:即性欲或性驱力,这里的"性"不是指〔或不仅指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等等美好"感受"。攻击性:即攻击驱力或攻击欲望,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对事物的有意损毁、破坏等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泛指竞争、追求卓越、自我攻击、攻击他人、破坏社会等等。2.2新精神分析:霍尼〔卡伦•霍妮KarenDanielsenHorney,1885-1952,德国弗洛姆〔Erich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国:倾向于对精分与马克思的理论整合;沙利文〔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StackSullivan,1892-1949,美国:贡献:将精分社会化;克莱因〔MelanieKlein,-,奥地利经典精分与新精分的分水岭;贡献:儿童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关系"是人的驱力——"使精神分析真正地成为了心理学"<曾奇峰评>;第二讲:核心人格的形成曾氏语录:1.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2.一切记忆都会寻求表达,哪怕是被深埋、被压抑的;Note:1.核心人格形成的时间段1.1弗洛伊德:6岁,这个年龄段大脑基本发育成熟;——"六岁以后没有新鲜事";1.2克莱因、科胡特等:前语言期〔2岁以前;1.3克莱因:18个月〔出生后4-6个月——已完成某些重要的心理整合;P.S.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基于临床成人病人的治疗;现代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基于对众多婴幼儿的观察;2.〔现代精神分析的四个理论基础: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人活着的驱力;3.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人的动力=寻求关系——人际关系;弗洛伊德——人的动力=寻求快乐——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满足3.1自闭状态:[出生,一个月];多数时间段处于睡眠;原始的、虚幻的无客体指向状态;——即原始的自恋状态——发育受损→儿童孤独症=一直的自恋状态;——如果下一阶段发展受阻,没有和母亲或他人形成共生圈,→病理性自闭=孤独症;4.核心人格的影响:早年良好的亲子关系→健康的核心人格;之后的重大心理创伤→退行到早年的状态;P.S.精神分析师眼里,世界上只有三类人,精神病〔e.g.精神分裂、躁郁症、人格障碍〔前俄狄浦斯期出问题、神经症〔"正常人"——指神经质性的冲突的状态——即俄狄浦斯冲突:生与死、男与女、成功与惩罚。俄狄浦斯冲突主要是: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以后所可能受到的惩罚的恐惧;5.攻击性的表现:攻击性的发展为早年阶段的亲子关系和经历决定的,然后通过移情等方式持续存在;5.1安全感源自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即个体对他人或环境的敌意的投射;5.2自卑的来源: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朝向了自己;5.3成长≈不断把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化和向外的过程;象征化≈非原始的直接的满足方式;升华≈将这种能愉悦自己的方式用来愉悦他人;P.S.游戏也是象征化的一种方式;游戏成瘾则是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被过度攻击后,把游戏当成了自己的精神避难所的表现;6.从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角度,可以避免谈论先天或遗传,原因有:6.1避免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种族主义迫害;6.2避免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或贬低以及带来绝望;6.3目前科学无法确定遗传在何种比例或程度上起作用,即精神类的家族聚集倾向和无家族病史的患者均存在;遗传学上未能确定精神病的致病基因;第三讲:从精神分析谈抑郁症曾氏语录:1.心灵的成长意味着孩子和父母的空间距离是在扯远的;2.越是本能的越可靠;3.攻击是用来掩盖亲密的,我害怕和你太近,如此的近可能会让我们彼此都消失自我的边界,所以需要攻击;4.曾氏"爱情定律":想念某人仅仅是感到快乐,只不过是喜欢而已;想念一个人感到抑郁的话,你肯定爱上了TA。Note:1.双亲对孩子核心人格的影响:科胡特:父母亲是什么人比他们做什么要重要。父母亲人格基本健康,如果发生单个创伤性事件,不至于对孩子的核心人格产生太大的影响;2.哪怕有一个坏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好;3.抑郁症的特点3.1向外的攻击转向自身;3.2过于强大的超我,恶性自恋;〔最高级别的自恋是自杀3.3自我边界不清楚;——无法使用防御来保护自己;"边界"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P.S.两个人恋爱状态时边界最为模糊,"爱让人没有边界";"抑郁症是处于对自己的爱中,即自恋的典型表现";4.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的"第二理论",但现代精分学者有的少用此组概念〔比昂;5.精神分析的发展:5.1弗洛伊德——关于父亲、母亲、孩子——经典精分理论——"三个人的心理学";5.2克莱因、现代精分——关于母亲、孩子,父亲作为母婴关系的"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两个人的心理学";5.3科胡特——关于自恋——自体心理学——"一个人的心理学";6.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使潜意识意识化;7.〔现代精神分析方法不一定要使来访者"回到童年"或呈现创伤,通过移情,使来访者的过去及关系转移到与分析师的关系,来访者本来就活在"过去";即:精神分析对移情的分析,就是要消除过去对来访者的限定,要来访者"背叛"自己的过去,使其更充分地活在当下8.关于"梦":8.1弗洛伊德:梦是愿望的达成;8.2比昂:梦是我们试图整合我们各种心理碎片的努力;9.埃里克•坎德尔〔脑神经科学家,2000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精神分析仍然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心智的最好的模型;第四讲: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曾氏语录:1.安慰一个哭泣的人,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想哭就哭吧"或"我陪你一起哭",这就是共情;2.所谓的童年经历,就是你曾经住过的旅馆和吃过的菜,那些旅馆的服务质量和菜的口味决定了你现在愿意去哪些地方和不愿意去哪些地方;Note:1.经典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疾病来自他的力比多和攻击性投注和投注的方向出现问题;2.母亲对婴儿的回应不恰当:2.1投注到代替物-恋物癖;2.2投注到自己-病理性自恋;P.S.母亲不应成为"第二抚养着",她本来就是第一位的;隔代抚养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创伤;3.两个〔同一家庭内成年人之间的冲突会内化成孩子的心理冲突,e.g.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谁;4.成年时的首次发病——童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创伤性事件即诱因;5.双亲会内化为孩子心理中"内在客体":5.1一种为内在的帮助者——支持、赞美、帮助自己的;5.2一种为内在的迫害者——反对、与自己冲突的;5.3精分心理治疗——把内在迫害者转化为帮助者;——重构的不是现实中的亲子关系,而是自己与由双亲内化的"内在客体"的关系;5.4基于移情、客体关系的治疗——以新的客体关系代替旧的——即寻求被"恰当的对待",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对来访者"恰当的对待"以重构客体关系;6.退行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基础;治疗师和医师的人本主义关怀和共情,能促使来访者有限退行;7.从人格理论看病因与治疗:7.1超我与本我是永远处于冲突的;7.2心理疾病的产生不是超我与自我的持续冲突,而是自我在调和冲突时的无力;7.3心理治疗目的——使自我强大到应对超我与本我的夹击和外界的变化;在有限退行状态下借助治疗师的帮助增加自我的功能,自我的不够强大源自早年的发育不良;8.神经症〔正常人-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精神分裂是"连续谱",界限模糊,8.1精神病学或心理学里带"症"字的诊断都是不科学的诊断,精神病大多数"症"字诊断亦如是;"症"仅仅是为医学上分类的方便;8.2"去诊断";8.3现实检验-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的最大区别:能否分清现实事件与幻想,是否出现幻想、妄想,所知道的周围的日常是真的或假的;即是否知道自己患病;第五讲:父母与孩子的冲突曾氏语录:1.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2.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3.我不指望在跟来访者做出某种解释的时候对方立即接受,如果我有这样的希望的话,这是我过度自恋;4.早年的时候婴儿会通过无助感来强大的控制母亲,••••••,在一个没有成长好的人格里面会藏着这些婴儿般的〔心理东西,这样的人在与别人打交道时需要控制,需要控制周围所有人,这种现象在每个人心里都有残留;5.从经济学角度讲,把自己塑造得很完美是划不来的事情,因为我们迟早都要死;6.中年危机-"第二次青春期",与青春期危机都是寻求另外的〔认知整合的时期,而中年危机之后面对的是健康水平下降,下半生-面对死亡的危机;-"我开始变得不像我了";7.精神分析像一门外语,让我们理解身体在如何言说我们的内心;Note:1.强迫症:1.1源自力比多和攻击性的压抑;1.2强迫行为是一种隔离的行为,具有仪式性,仪式是用来隔离情感的;e.g.强迫性的洗手,想洗掉的不是脏,是道德上的堕落,因此洗手是一种象征;一种超我的在潜意识的惩罚;1.3强迫症是性冲动跟道德之间的冲突的表现;2.各种恐怖症:2.1恐怖是对热爱的掩饰;3.婴儿般的无所不能:通过控制他人来缓解自己的恐惧;4.焦虑症:4.1原始焦虑:害怕自身破碎,担心边界被打破;如疑病症;婴儿幻想自己消失或母亲突然消失带来的心理残影而没有得到与母亲良好的关系支持,而停留在这种原始焦虑;4.2成熟的焦虑:害怕丧失客体或客体的爱;如考试焦虑;神经症水平;5.从精神分析角度讲:每一步成长都跟哀伤在一起,成长的力量或能力直接等于哀伤的能力;"越哀伤,越成长";6.情感分三种:抑郁、焦虑、恐惧;两部分:感受,及跟这个感受捆绑的认知;情感≠情绪;6.1抑郁: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已经发生;6.2焦虑:感到糟糕+糟糕的事正在发生;6.3恐惧: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将要发生;6.4极端情况:有感觉,但无认知伴随,认知被潜意识压抑;引导词:"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的那种感觉,然后给他取一个名字";6.5特殊情况:无感觉,有认知;高度合理化、情感隔离;引导词:"你说这个话的时候有什么感觉;6.6健康的状态:感觉和认知同步出现,处于整合状态,没有过多压抑;6.7纯生理反应:能感觉身体部位反应,但无伴随的情绪,也无伴随的认知;如:感到头疼,但没有情绪变化和认知变化〔e.g.对头疼的归因,情绪和认知均未被察觉,并非没有,隐匿性抑郁症;7.所谓不恰当的情绪:7.1过渡反应〔的情绪;7.2对情绪的情绪;7.3对自己的即使是最糟糕的情绪的接纳本身,就是人格成长的标志;〔不要人为地阻止情绪正常表达第六讲:神经症的动力性解释曾氏语录:1.所谓个性就是,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直到别人不再认为那是错误的一种境界;

2.一个人早年的时候被不喜欢,成年后就勾引别人不喜欢;Note:1."青少年":某香港心理学家:"青少年是工业社会制造的怪物,古代没有青少年这个说法";2.曾奇峰:学习中能够享受攻击性和性驱力的满足,学习对个人来说就不是一种虐待;3.肥胖既是力比多的压抑,也是攻击性的压抑的后果;4.对只跟女孩玩的男孩的分析:这也是性压抑;也只有在精神上把自己完全阉割的人才可以出入女孩堆里面而没有焦虑;也是攻击性的压抑,刻意回避与男孩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一些竞争;但一个正常的男孩,因为对自己的性的欲望的焦虑,而会有意回避女孩;〔关于性别认同5.〔关于身体认同青少年因身体发育而产生"我不是以前那个我了"的感觉时,双亲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矛盾的,因为这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希望他们长大还是长不大;6.孩子的社会化表现:父母的话不再是权威,老师的话可以是"圣旨";7.不一致也可以制造和谐;观点的冲突从来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是感情或情感的冲突;"差异从来都是制造和谐的";差异所以制造冲突,是因为原来存在的冲突,放大甚至扭曲了差异;8.我们应该中立地对待孩子的所有表现;〔成人世界的价值标准往往该孩子造成一些暗示,即"不该孩子任何好的或者不好的意见或意义";父母的任务是给孩子"抱持性环境"〔holdingenvironment,即"给孩子穿‘大鞋’,让孩子在这个范围里尽可能多的不被评论";〔被评论就是被限制9."抱持"〔holding:即在孩子的发展的过程中间给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话就给他帮忙;〔给予认同和支持,而不是判断、评价10.催眠〔暗示与精神分析的区别:催眠:内心没有的,催眠师把它丢进来访者内心,引起来访者变化;

精神分析:来访者内心本来有的但没"看见",分析师引导来访者看见,引起来访者变化;11.精神分析与佛教的共同点:让人超越自己的过去,过没有被过去限定的生活,享受活在当下的状态;〔理解过去就是告别过去,理解戏剧就是杀死戏剧12.背叛就是成长:一个人越是能够充分地理解早年是怎么样限定他的,越不会被早年所限定;第七讲:移情与反移情曾氏语录:1.移情即人类唯一的情感,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2.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3.精神分析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越是勇敢地接受自己情感的人,越是和搞精神分析;如果一个人过于聪明,逻辑思维很发达,这本身就表明这个人更倾向于隔离自己的情感;4.作为一个好的治疗师,就越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即有专业的之态,更是一个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Note:1.学不好外语是因为移情,忠诚于〔自己的过去,通过对自己早期学习语言环境的忠诚,让自己跟早年的关系抱持链接;2.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打破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限制〔"切断跟过去的链接";3.移情〔transference:即"过去在现在的重现";潜意识里伴随对背叛自己的过去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XX译作"转移关系";狭义:来访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特指则是父母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转移给了治疗师;4.因为transference有时间上的跨越,所以精神分析好比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移情等于时间的错误;5.心理学的曾经的三大思潮: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文主义;现存的心理学治疗有约250种学派;6.理智是对情感的防御,就是说一个人内心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因他害怕这类情感,所以把自己搞的很理智;如果内心情感上就是迟钝的,那么也就不许要理智的防御了;7.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即"逆转移";8.精神分析作为探索另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治疗师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来访者在一起的感受,这本身就是反移情;9.治疗师或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情感:9.1反移情:即被来访者"勾引"起来的部分;9.2治疗师的移情: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治疗师本身固有的;9.3治疗师的移情的解决:需要在系统的培训中解决,解决的自己的问题的部分越多,"反射"病人的部分就越多,就越像一面好"镜子";10.共情:即"一致性的反移情"达到的高水平状态,痛着你的痛、爱着你的爱、悲伤着你的悲伤的感觉,但这些痛、爱和悲伤始终是来访者的,而不是治疗师原来就有而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来访者痛苦时,治疗师要么出现一种从没有体验过的痛苦-共情作用;要么平静如水;11.用反移情来理解来访者:来访者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在潜意识里知道怎么表达-让治疗师跟他一样痛苦;-精神分析永远都涉及退行到早年的关系中,来访者所"勾引"治疗师的感受的方式,相当于婴儿对母亲的行为方式,类似本能的方式,也是移情的手段和表现;而成年人的方式-直接言说是婴儿还不会的;第八讲:反移情-治疗的关键曾氏语录:1.移情就是一个人把他早年与父母的关系转移到与咨询师的关系上来;2.反移情是探测病人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3.〔某案例分享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提问对对方意味着攻击,或者导致对方慌乱,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抱持性环境,让对方来试探地与自己产生链接,知道对方信任这个环境与自己;Note:1.Transference-转移关系-移情:一个人在跟治疗师的关系中间,会把他早年时对他的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人际关系,通常是与父母的关系,以潜意识的途径,转移到与治疗师的关系上;2.从移情的角度讲心灵的深度:2.1心灵的深度=时间的深度,好比滚雪球时越早滚进雪球的那一层雪,就是雪球越深的地方;

2.2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谈到有关性的内容时,则说明两人的关系达到更深一层;但在心理治疗中就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来说,这还是处于意识层面的较浅的关系水平;2.3与性有关的内容,不一定就是内心深层的内容;3.治疗师的作用--心灵的镜子:在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中,基于来访者的人格所产生的信息,都会对治疗师产生影响;治疗师感受后,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返还给来访者;4.反移情≠〔治疗师反对〔来访者移情;反移情=在受到来访者的移情的刺激时,治疗师所产生的反应;5.在专业心理治疗中的关系:治疗师先感受自己跟来访者交流时的感受,然后再推导导致自己如此感受的来访者的原因;6.反移情的重要性—治疗师永远的首要考虑:自己在来访者面前是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犯了什么所谓的错误?〔即对心理工作者的督导然后可通过这些考虑来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点;P.S.有道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在你面前〔我知道了我是谁";从反移情的角度说,我不管你是谁,我首先在乎我在你面前我是谁,我通过在你面前我是谁的这种感觉,我就知道了你是谁;即通过反移情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7.综上,治疗师应该:7.1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生活事件保持清醒头脑;7.2不要把来访者的感情往自身上推;7.3不让反移情见诸行动;7.4运用反移情帮助理解;7.5运用反移情的愤怒去理解来访者的敌意;7.6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来访者的动力学线索;7.7当体验到互补性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性的反移情;第九讲:再谈移情反移情曾氏语录:1.移情是过去的重复,是时间上的错误;2.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精神分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3.令狐冲于丹青生酒窖里品酒与精神分析的很相似;精神分析师是"品人",察觉对方的人格停留在哪种发展水平;4.〔来自案例分享我们可以勇敢地过自己的生活;作为我的父亲我可以爱你,但是我没有必要保持以前那种你制造的糟糕的状态来爱你;--精神分析的目的:让我们过一种不被我们的过去所限定的生活;过去的限定是处在潜意识层面的;Note:1.看心理医生的四个过程--"移情与反移情":1.1来访者以前曾被不恰当地对待,形成有问题的人格;1.2试图改变而求助于心理医生,希望被恰当地对待;1.3在治疗的关系中;潜意识会不知不觉地诱导心理医生像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一样不恰当地对待自己;1.4心理医生要顶住被勾引不恰当地对待来访者的压力,坚决以恰当的方式对待来访者;2.反移情的两种:2.1互补性反移情: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中,治疗师感受到来访者的原始客体对来访者的感受,并像来访者的原始客体一样的不恰当地对待来访者;即治疗师受到"勾引","补充"到来访者不被恰当对待的早年关系当中;2.2一致性反移情;"共情"是最高水平的一致性反移情,一致性是指治疗师与来访者对那个不被恰当对待的关系有相似的或一致的情感反应;2.3处理两者的原则:当治疗师发现自己有互补性的反移情时,要试图寻找一致性的反移情;3.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全部反应=反移情+治疗师的移情;治疗师的移情:治疗师自己没有解决的内心冲突,被投射到与来访者的关系中间;〔十多年以前国内对"反移情"没作区分,相当"全部反应"反移情特指"治疗师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反应";治疗师的移情是治疗师基于自身的反应,可能会掩盖来访者潜意识"诱导"的作用;--所以一个优秀的分析师应该对自己足够了解,足够多地解决自己的移情;4.镜子比喻:4.1治疗师—镜子、来访者—照镜子的人;4.2来访者所反射的到镜子的光线=移情;4.3镜子所成的像=反移情;4.4镜子的材质、镜面的水汽、瑕疵=治疗师的移情;5.案例督导的工作范围:5.1仅仅指来访者的移情,及其所诱导的反移情,还包括来访者对治疗的阻抗;而治疗师的移情是为治疗师的自我体验所涉及,而不是案例督导的干预;5.2治疗师的自我体验是治疗师完全地作为来访者,去另一位资深的治疗师那里做治疗和分析,以解决自己的人格在成长中的问题;所以治疗师的自我体验和案例督导是泾渭分明不可混淆的;5.3案例督导讨论的是来访者做了什么,诱导了治疗师的什么反应—反移情,来访者的阻抗,但不能讨论治疗师的早年关系、创伤性经历等;5.4治疗师与自己的分析师访谈,不可讨论自己处理的来访者的案例、自己与来访者的关系等本属于督导的内容;否则,则是发展了双重的关系,混淆自己的内心冲突和来访者的内心冲突;6.移情的功能:6.1使过去的客体关系重现〔来访者重现自己的客体关系?,涉及与在早年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关系;6.2帮助回忆过往的生活;6.3帮助理解在所有处境中的个人反应;7.反移情的功能:7.1是来访者过去的客体关系重现;7.2不同的人对反移情有同样的感觉,反移情由来访者的行为所诱导;7.3理解反移情是心理治疗的关键;第十讲:口欲期曾氏语录:

1.婴儿出生时被挤压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理的和躯体的按摩;2.严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一般是口欲期的问题;3.科胡特曾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即健康的父母人格是超越了依赖和独立〔口欲期的问题,介于需要控制就控制,不需要控制就不控制〔肛欲期的灵活状态;比如给孩子断奶、与孩子分床睡、对孩子的惩罚方式、讨论原则的方式等,父母在这方面怎么做,都不如父母是怎样的人格的人重要,即父母的人格所营造的成长氛围更重要;4.读金刚经对肛欲期问题的人有帮助,缓解肛欲期问题的偏执状态;5.现代知识界有种逆潮而动的倾向,即把现代的知识智慧成果往古代的综合的倾向,而不是讲古代的往现代方向的综合,这是反进步的;6.尽可能让孩子生活在孩子与父母的三角形关系中,不应扩大到祖辈〔即扩大孩子所受控制的范围,特别是关于孩子重大决策不应受祖辈控制;即三角形内的事物只与孩子父母三人有关,不应扩散到其他的关系中;7.在孩子的教育上留白;孩子要有独立空间,能够"自己跟自己玩",或是"自己在外面跟别人玩",而不是总是与家长玩;8.关于心理健康的绝对的标准—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如果父母过度地关注或控制孩子,孩子只有与父母打交道的经验,没有新的客体和客体关系的经验,则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规模会很狭小,这是精神不健康的表现;9.精神分析视野下一切的心理疾病,实际上都是心理发育的疾病;Note:1.人格不够独立会导致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模糊不清,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甚至并对此进行攻击;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3.口欲期:0-1岁时,婴儿获得快感和建立关系核心部位是嘴唇,一个婴儿出生后嘴巴已发育到有很强的吸吮力;口欲期的滞留表现为男性抽烟、女性不停说话,口欲期的人格发展障碍表现有:3.1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暴食症;3.2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女:男约为9:1;日渐消瘦、身体衰竭、月经停止,严重的会导致死亡;4.肛欲期:18-36个月〔约1-4岁,小孩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最为重要的任务。这关系到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感觉,甚至关系到荣誉,关系到自己跟妈妈的关系;4.1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一岁后的身体发育程度到了小孩能控制手脚和排泄的程度,自我控制感加强;4.2关系到荣誉:与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能控制大小便是"健康的"、可以自恋的,若还未能够,可能会感到受伤;4.3关系到母亲:即自己的大小便是取决于自己还是母亲;〔弗洛伊德这同时与权力斗争有关,成人间的权力斗争的模式与一到四岁时所形成的人际交往模式是有关系的;4.4母亲对孩子的大小便过度控制,要么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过度控制,要么导致孩子对自己完全不控制〔过度懒散状态;在心理动力学上这两种状态本质上是一致的;4.5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个人有不同程度的控制,由此可类比;4.6尿床是吸引父母注意力的行为;4.7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发展停留在肛欲期的人的表现:跟此人打交道必须按照他的方式,如果不这样做,要么会令人内疚,要么需要费很大的劲来摆脱他的控制;4.8孩子固着在口欲期还是肛欲期与父母的人格有很大关系;A.若使孩子有过度的依赖或者无从依赖,可能有口欲期的滞留;B.父母有完美人格或强迫人格的倾向,对小孩大小便过度控制,或对孩子的言行过度控制〔如动辄得咎般,可能有肛欲期滞留;5.有弗洛伊德的人格阶段论看"健康的人格"的人:5.1超越口欲期问题:关于依赖和独立的问题;人格相对独立的或是内心足够安全的人,是不过分依赖别人的,但也是有能力依赖别人或可以放心地依赖别人的;5.2超越肛欲期问题:关于控制的问题;能够恰当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人,同时又能对他人放心,介于灵活的控制状态;第十一讲:肛欲期曾氏语录:1.机械、固执、呆板等人格障碍一般是肛欲期的问题;2.所有的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3.越自由的人,越能够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4.我们需要相信,每个人被生下来,然后慢慢发展出了自我的功能,是可以进行自我管理的,但是如果自我管理被其他人骚扰的话,就相当于被别人替代了然后在没有别人干预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5.由4得,一个人的好多毛病,都是为了配合别人而产生的,相当于开放自己自我功能的通道以便别人进入;6.比起真理、美、最高智慧,在所有文化中间,自由是最高的价值;有道是"如果还想在自由之上附加其他什么东西的话,这个人支配做伺候他人的事情";7.里根:"政府不是来解决问题的,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因为它管的事情太多";政府的职能如果超出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范围而变得庞大,那么这个政府是有问题的〔"肛欲期"问题状态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投射;8.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症状更强大的力量了;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是完全坏的〔虽然疾病本身会带来痛苦,就像没有任何优点纯粹就是优点;〔优缺点都是有适应性特征的9.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这样可以让自己有我正在活着以及我活着有价值的感觉;10.我们所有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毛病,和这些毛病所附加的羞耻感活着的。11.从依赖的角度说,在世上只要坚守两点就可以活得很好:11.1我已经是成年人,我应该是不依赖任何人就可以活下去的〔超越口欲期的固着,最早期的依赖,婴儿的依赖,是为了控制;成年后的依赖是婴儿式依赖的幻想的潜意识作用—"我依赖你,你就被我控制了";如果这个潜意识里"内心的婴儿"被意识化,被揭露后,它就不在对个体产生致命般的问题了;11.2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应该有能力让别人给我帮忙〔这样活着相对会简单容易些,没必要死顶硬撑地生存;12.从健康的角度说,孩子"吃里扒外"是成长的表现,如父母不在是唯一的权威,同龄人或老师在心中的地位提高等;Note:

1.我们的边界不断被突破的时候〔如父母的过多有意无意的干涉,我们就把自己的一部分功能给了别人;2.肛欲期的固着的好处:可以使个体能够更好地控制周围的环境,以免环境的变化导致内心的焦虑;升华状态--收藏;口欲期的欲望与固着的升华—讲师、演说家〔但未必是口欲期的问题诱导的,与叨叨不断的人不同,3.一个人如果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充分呈现内心的风景或爱恨情仇—人格发展的高境界,这实际上不是口欲期或肛欲期的固着,而是处于俄狄浦斯期了;这与用语言虐待别人或语言空洞无物不同;一个人是否处在口欲期固着不在于说话数量多少,而在于他的表达有无表达上的效率,听者是否舒服;4.传达内心感受的三种方式:4.1我告诉你,我很难受,使你知道;--心理人格发展水平较高的状态—能够用语言化方式—神经症水平、俄狄浦斯期;4.2我只能够用行为,使你知道我很难受,e.g.头痛是只抱着头;4.3用让你同样难受的方式,使你知道我多难受;4.4足够独立的人格的表现:在别人让你不舒服时,不采取打击报复,而采取理解他人的方式;这样你跟别人就分离了,不会纠缠不清边界模糊;第十二讲:俄狄浦斯期曾氏语录:1.一切神经症问题都是俄狄浦斯期问题;2.处女情结是俄狄浦斯情结;Thecomplexofvirginbelongstooedipalcomplex;

3.胡因梦:"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但是父母爱孩子是为了跟孩子分离";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抛弃的越彻底就越健康,这也说明父母要有强大的自我功能;4.学习精神分析要会多利用感觉;5.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个人格足够强大的人,这个人可以起到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可以替代曾经被我们内化了的妈妈的样子;〔因为我们在突破自己的局限时都有种俄狄浦斯冲突,一种对惩罚的恐惧Note:1.经典精神分析里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俄狄浦斯期;2.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对俄狄浦斯期的理解:俄狄浦斯冲突不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只有在父母对孩子不好的时候,孩子才会有俄狄浦斯冲突,处于一种〔对异性的父母一方想赢但有不敢赢的状态中;3.俄狄浦斯冲突主要是神经症水平的人的内心冲突;其冲突主要是:生与死、男与女〔也包括男男或女女、成功和害怕成功之后的惩罚〔最主要的;4.俄狄浦斯冲突:4.1因害怕惩罚所以不让自己过度地成功〔如考试焦虑症,考试本身就是攻击性的表达一种、成功后对自己的自我攻击、产后抑郁—一个女性超越母亲的方式、;4.2父母对孩子有过于严厉的要求时,或过多地影响孩子的愉快、成功的体验或者攻击性的释放时,小孩会有种感觉:只要我让自己舒服了,就会有惩罚;5.给予"抱持性环境"--避免俄狄浦斯冲突的方法:让孩子的攻击性和力比多不断象征化,有了更高级的成功也不会有惩罚,让孩子感到自己配得上自己成功带来的欢乐;第十三讲:性与死亡曾氏语录:1.人类面临的最大困惑也许并非是生与死,而是男和女;2.性交是用女人的存在证明自己的存在;Note:1.俄狄浦斯冲突是见识问题,见识让你可以获得更解放的人格;〔见识≠知识

2.心理治疗的意义—打破代际之间的强迫性重复;心理治疗干预个人时,也相当于在干预这个人的家族链;3.俄狄浦斯冲突的表现之一—女性生孩子恢复后的性冷淡;P.S.性快感缺失或者强度不够的女性,都是以这种方式对母亲"忠诚",潜意识的意思是指没有独立使用身体享受的权力,我还是未成年人,我的身体还是父母的;有大量调查显示,女性在35岁时达到性体验的最高潮,男性是17岁;〔文化还是先天因素?性高潮〔orgasm又称alittledeath;4.婴儿般的恐惧—死亡如此可怕!不是因为我自己消失了,而是因为周围的人不见了,所以可怕;即对死亡的恐惧比不上对被抛弃的恐惧;5.没有客体回应的死亡:我们常常所说的死亡,并不是自己的肉体或生命消失,而是那些证明我活着的人不再给我客体的回应,所以我们死了;6.不同阶段时期的死亡焦虑:6.1口欲期:如果我咬了妈妈的乳头,会觉得妈妈会抛弃我;6.2肛欲期:如果不能控制妈妈的话,我就会死亡;6.3俄狄浦斯期:如果有与性有关系的活动,我就会死亡;7.温尼科特:"过渡性客体":我不能很好地控制妈妈,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时,我至少可以控制一个中间物;8.创造力的形成:在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通过想象和创造来弥补妈妈的不足;男人在天然的创造力上永远不及女人,因为女人能生孩子,这个创造可以抵消男人的所有其他创造,所以以各种创造发明弥补这种不足;天然创造力以外的创造力来自早年因母婴问题而需要的弥补的力量;但这不意味着拥有创造力必定要经历早年的母婴关系挫折,因为创造力不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最主要的应该是感受幸福的能力;9.温尼科特:没有继承就没有创造;10.性行为就是两个人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有互相的边界的突破;眼神对视也是意味着心理上边界的突破;〔关于社交恐怖—对视恐怖、余光恐怖—感觉到永远处在被指责、挑剔甚至攻击的状态中11.男性来访者对一个年纪较大的女心理治疗师有性幻想,这表面上是与性有关,但实际上有可能是〔与成人的性无关的婴儿般的依恋;12.俄狄浦斯情结:即表现为仇恨的对父亲或母亲的变形的爱;13.精神分析不分析美好,美好的事物及感受给我们都是享受的体验,而分析表面上看来像是"仇恨",潜意识里可能是没有解决的俄狄浦斯冲突;--辨别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误解;第十四讲:梦的解释曾氏语录:〔某学生"梦里面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Note:1.梦具有实现愿望〔desire的功能;e.g."猫梦鱼虾鸡梦谷";2.力比多〔潜意识驱力是最重要的梦的创造者,也是梦的心理能力来源;3.通向潜意识的捷径:梦、口误、笔误、自由联想、催眠等;4.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4.1显梦:被记忆及被叙述的部分〔能回忆起的部分;4.2隐梦:隐藏在显梦后面的潜意识冲突;4.3梦的工作:凝缩、象征、再度校正、转移、特殊表现力;--链接显梦和隐梦的工作;5.梦也是大脑分工局限性的佐证,即视角功能区可能与其他部分重叠,所以在梦中也"看见"现实的彩色世界;6.释梦的三个步骤:6.1梦里的情绪;6.2梦和现实冲突的关系;63梦和来访者人格的关系;--"梦如其人",梦更不容易撒谎;7.共时性—荣格对梦的内容的理解—事件之间的非因果关系〔"共时性"一词荣格视为中国人的伟大发明;8.超我焦虑;9.对梦里的"肮脏"的三个解释:9.1潜意识里有自己不认可的幻想;--即"反差";解决:使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精神分析,并增加新的客体关系经验,使潜意识内容意识化时得到肯定和回应;9.2与客体关系有远和近的冲突;--与某人拉近距离会有道德焦虑或自我边界被突破的危机,同时又有对独立生活的向往;9.3潜意识里的冲突可能涉及施虐和受虐;--让自己〔在梦里与脏东西接触是典型的受虐表现;如果梦里作为自己来接触脏东西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以转移的方式表现为自己,可能是将对别人的施虐转移为对自己的施虐;

10.梦的功能:实现愿望、记忆固结、问题解决、减少应激、创造力、冲突解决、情绪调节;11.弗洛伊德之后关于梦的精神分析理论:11.1显梦对分析也有重要性;

11.2梦,被认为是多种躯体功能参与的多功能的创造;

11.3自我与超我的规则变得重要;11.4客体关系理论日益重要;第十五讲:揭示我的一个梦Note:1.梦是维持人类心理及生理健康的重要过程;2.做梦者将梦的每一个片段进行连接的心理过程可以使梦进一步浮现,从而揭示梦的潜意识〔内隐意义;3.想不起来梦的内容本身也有意义—阻抗;4.从精神分析是角度说,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同性恋或者是潜在的双性恋〔倾向;5.和一些我欣赏的男人喝酒,保持很长时间的友谊,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说,都是象征性的同性恋行为;6.我如果要避免你吞噬的话,我一定要做一些在你那里被看成罪孽滔天的事;--保持独立性的潜意识表现;7.日常里,如果我们愿意跟某个人做小坏事,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了;8.为制造冲突寻找借口—人为地过分强调文化间或种族间的差异,是我们的疾病;9.反向形成;10.对梦的实验性研究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和梦一样的:10.1在多数梦中,视觉感知约占60%,比听觉和其他躯体感觉的感知更多;10.2梦中的思维过程也能被检测到,甚至比感觉或情感过程更频繁;10.3梦中的情感内容与清醒状态的有同样品质,如喜悦、哀伤、愤怒等;10.4在梦中最明显的情感是喜悦,甚至多于烦恼或焦虑的体验;第十六讲:梦的延展分析曾氏语录:梦是一个人的人格开出的鲜花;Note:1.置换是梦进行伪装的最重要的活动;2.关于惩罚的梦代表了稽查愿望的实现;3.被追杀的梦:从防御角度讲,自己把对别人的敌意投射出去,然后再逆转,使自己对别人的敌意变成了别人对自己的敌意;解决:使自己潜意识里对别人的敌意意识化;4.考试焦虑的梦:潜意识里不让自己充分释放力比多和攻击性;一个超我太强的人,或者一个力比多和攻击性都非常压抑的人,不会让自己的释放过于顺畅,因为过于顺畅可能会导致道德上的内疚感;解决:减少自己的压抑,解决一些俄狄浦斯冲突的问题;5.爬楼梯的梦:也与力比多和攻击性有关;爬楼梯那种不断上升的过程,跟在性活动里不断积累的性刺激,最后来一次高潮的释放,在感觉层面是相似的;爬楼梯可到达高处,高处是一个易功易守的地方;不敢占领高点是害怕过多攻击别人以及附带的道德内疚感;或是攻击性以逆转的方式转向自己;6.〔比昂梦是对心理破碎的功能的整合: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到一定程度,才能够面对做梦时,所体会到的自我功能的完整性;e.g.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做梦:梦可能导致分裂的各个自我被拼凑成一个整体,而这个不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能够容忍、承受和容纳的,所以患者没有勇气或能力把自己的梦呈现给自己;7.不是所有的梦都有意义;即与现实冲突或人格特点不相关的内容;要区分由现实刺激导致的梦和由内心冲突导致的梦;8.梦的三股"材料":力比多—最核心、日常生活残留的碎片—所谓现实的冲突、梦的稽查员—各种梦的工作"加工";梦的丰富性在于这三样东西以不同的比例呈现出来;9.来自梦的灵感:DNA双螺旋结构、苯的环结构;10.解梦的五个步骤:10.1来访者把梦的内容和做梦过程具体讲一遍;10.2来访者就梦的情景和人物来自由联想;10.3纯粹只谈来访者的现实冲突;10.4了解来访者的原生家庭和来访者的人格;童年经历、双亲的性格、对自己的抚养教育方式、对自己人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受教育经历、从事何种职业、当下的社交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状态;10.5请来访者谈谈对未来的生活和理想的向往;即"自己对超越自己的过去有何种向往"—突破过去的限制和过被理想引领的生活;P.S.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来访者提到自己的梦,除了释梦还要要求来访者提及对分析师的印象、与分析师的关系怎样;--即谈移情和反移情的状态,来访者与父母的关系会通过治疗的设置投射到跟分析师的关系中;11.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的梦随意告诉别人是危险的;12."M-body",听来访者说自己的梦,考察听者的感受和躯体感受,以此来辅助释梦,并要求来访者二次叙述,通过两次叙述的差异考察梦;梦的信息通过来访者的叙述而"附着"在听者身上并使其产生相应的感觉;13.小结—梦的个体性的重要阐述:13.1〔对每一个做梦者都有必要进行反复推论,每一个梦都是高度特异的个体产物,而且必须被这样对待;13.2必须通过考虑做梦者的真实情境以及梦被植入的情形来阐释梦的主观意义,即使存在正常的或重复的梦,也没有大体上有效的象征;13.3尝试创造总体的梦的象征更像是生产童话尾巴而不是科学的内省力;第十七讲:梦的象征性意义Note:1.梦魇是神经症性或其他非精神性障碍的表达;2.隐喻的重要性:每一套理论都使用了隐喻,即理解任何东西时,都必须有模型;3.坠落的梦:早年跟原始客体的链接,有一部分高度隔离、或不正常、别扭、令人难受。这种难受的感觉印刻在人格中,然后在成年后的某晚以做梦的方式,呈现了一直都可能被压制的难受的体验;4.性梦:直接梦见与一个人有性关系,或梦见身体的部位等;5.〔某案例,梦见巨大的男性生殖期与性没有直接关系的性梦:与其他的男性在知识、技能或其他方面的竞争导致挫败感,做一个自己有巨大阳具的梦来补偿自己自恋的受伤;

6.与性有关的梦:长了飞翔的翅膀、爬山坡、享受美食的梦;

7.噩梦:好似清醒时创伤的强迫性重复;在梦魇的时候,这些攻击性的东西或与力比多有关的东西,"绕过"了梦的加工,直接呈现它最原始的一面;

8.梦见在世的亲人死去的梦—一种亲密关系处于冲突的状态:

8.1经常梦见父母死亡的人,可以理解他对父母在梦里的攻击,实际上是他在寻求独立的表现;

8.2从与客体关系角度讲,死亡—一种婴儿般的幻想,在要求独立或控制权时若有过多干扰,会幻想干扰者〔亲人死亡—即消失,而不是身体的死亡或生命的终止;

9.梦见牙齿脱落的梦:

9.1牙齿—身体最硬的部位,咬肌—强劲的肌肉部位;--最具攻击性的地方,也是早年有攻击力量的身体部位;

9.2强烈地释放攻击性后,可能会有巨大的向内的攻击或者内疚感,以此缓解攻击性释放后的惩罚恐惧;

10.梦见毛毛虫而感到恐惧的梦:

10.1依赖实验〔小猴子与铁丝猴和毛绒猴;

10.2毛绒物与亲近感有关;

10.3毛毛虫—毛绒状但有毒性,毛毛虫意味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间,既想靠近又害怕靠近后受伤害的恐惧,与毛毛虫的关系也涉及到控制感;

10.4解决对毛毛虫极端的恐惧:稍微淡化对依恋关系的高度需要—拉远对毛毛虫的距离或强大自己的形象;

11.梦见开车、开飞机、骑自行车的梦:意味着对某种亲密关系的控制;关于疏离和亲密,被动转主动的梦;

12.梦见坐火车、火车向上行驶、无轨道滑行、行驶过危险路段: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可能出现某些强迫性重复的失控行为,或者是在早年关系中,没办法控制周围的环境;

13.梦见自己的身体被其他生物侵入或啃食并感到高度紧张和焦虑的梦: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讲,在早年的亲密关系里,自己与原始客体的边界不清楚,自我功能被干扰,在成年后,就以梦里强迫性重复的方式感到自己的身体被侵入;

14.释梦时,分析师要"分身"—高度关注自己的反移情:

14.1梦给分析师的身体或情绪的感受;

14.2来访者叙述方式给分析师的身体或情绪的感受;

15.小结:

15.1对梦的解释大多会引起做梦者的阻抗,可能表现为做梦者给予自己的梦非常详细的联想或犹豫不决的联想;

15.2任何情况下等待来访者的想法都是值得的,去了解想起梦中什么内容,鼓励他对梦继续进行思考;

15.3对梦进行解析能够促使更好、更快地理解实际的治疗情境、移情、反移情••••••

15.4梦使得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能够进行深度及亲密的交流,梦经常引领来访者及治疗师进入内心隐藏的潜意识世界;第十八讲:温尼科特论母婴关系

Quote:

1.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

2.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相互残杀的关系;

Note:

1.20世纪30、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协会里两大流派,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学派,梅兰妮•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学派;

2.两派的分歧在于对儿童的精神分析:

2.1自我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很弱,精神分析治疗要有教育指引的疏导;

2.2客体关系理论:儿童的自我功能不弱,甚至强于成人,对儿童的精神分析与对成人的可以一样;

3.温尼科特〔克莱因的学生—独立于上述学派分歧的第三个学派;

4.温尼科特"实际上没有婴儿这种东西",即婴儿不可能独立存在,如果看见婴儿,就一定会看见婴儿的妈妈,就是说,母婴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5.温尼科特的独特视角:关注的不是母亲或孩子的单个人的状态,而是母亲和孩子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怎样促进或阻碍孩子的发展的;后继的学派—自体心理学〔美国、科胡特;

6.〔温尼科特假性自体:如同包裹真性自体的"外壳";来源:在早年的生活环境里有很多危险,个体需要建立一套保护系统来保护真性自体;

7.真性自体:在早年婴儿时期母亲如果能够非常细腻地感受孩子的感受,能够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需要,孩子的真性自体可能发展的非常好;如果母亲经常地忽略孩子,或处于产后抑郁状态,没有能力满足婴儿细腻的幻想,孩子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心理上的自体,甚至人格也可能处于破碎的状态;

P.S.温尼科特认为"所有的正常的母亲都会恨她的婴儿"原因有十七条;

8."挑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能让孩子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个母亲只能觉察自己对孩子的爱,而不能觉察自己对孩子的抱怨和憎恨,她就可能会把这个孩子吞噬;--母亲以爱之名对孩子为所欲为;有没有母亲问过自己的孩子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好妈妈?

9.〔精神分析里有个说法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对孩子有一点恨并表达出来,相当给孩子成长agentlepush—温柔一推--孩子发展出健康人格的可能;即母亲对孩子的恨能让母亲对孩子抱持恰当的距离,使孩子人格的发展更健康独立;

10.父母对孩子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一个好画家知道在纸上留白的位置而不是在纸上画什么;一个好妈妈应该知道不对孩子做什么和说什么;

11.原因之一--很多正常的妈妈感觉到生孩子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来自自己母亲或丈夫或丈夫母亲的压力或上一辈的压力;

12.原因之二--婴儿习惯性地咬母亲的乳头,可能是没有情绪的习惯行为,也可能是自恋受挫—不能靠自己活下去,要靠母亲和母亲的乳汁;

13.原因之三—婴儿对母亲的没有回报的百般依赖—需要时召之即来或哭之即来,不需要是倒头便睡或不再理睬,母亲有种"被使用"的感觉;

14.原因之四--婴儿或孩子—随着年龄增大或身心成长会有对母亲的理想化幻灭;

15.原因之五--婴儿不知道母亲所做的"牺牲",甚至有时会对母亲的亲近拒绝;

16.温尼科特列举的"正常的母亲憎恨婴儿"的17条原因:

16.1〔出生后的婴儿不是母亲所设想的那样子;

16.2婴儿不是母亲童年时游戏或幻想中的样子〔不是自己与父亲或兄弟所生的孩子的样子等等;

16.3婴儿的出生不具有神奇或浪漫的色彩;

16.4婴儿妨碍了母亲的私人生活;

16.5母亲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在中国还有丈夫、上一辈,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孩子;

16.6婴儿伤害母亲的乳头;

16.7婴儿很无情、百般依赖又自恋,对母亲像对待一个下等人,没有报酬的仆人;

16.8母亲从开始只好爱这个婴儿,以及婴儿的一切;〔不被允许表达一点抱怨和不喜,甚至对婴儿的排泄物

16.9婴儿总是设法伤害母亲,习惯性地咬母亲;

16.10婴儿表现出对母亲的幻想破灭;

16.11婴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之后就置母亲于不顾;

16.12婴儿在开始就一定处于支配的地位,被保护免于偶然的伤害,生活必须以婴儿〔所能承受的节奏呈现;

16.13婴儿在早年一点儿也不知道母亲所做的一切,和所做的牺牲;

16.14婴儿表现出怀疑自己的母亲,甚至拒绝母亲的好食物,使母亲怀疑自己,却和另一个人吃得很好;

16.15度过了一个糟糕的上午,母亲和婴儿一起出去,婴儿向陌生人微笑,陌生人觉得婴儿超可爱。诸如此类;

16.16如果母亲从一开始就抛弃或疏忽婴儿,她知道孩子将永远报复自己;

16.17婴儿使母亲兴奋,也使她挫败,她不能吃了孩子,也不能与孩子性交;第十九讲:过渡性客体与60分妈妈

Note:

1.孩子在某些能力上的欠缺都是被父母扼杀的结果;

2.父母爱孩子,这从来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该如何去爱;

3.斯宾诺莎:"直觉是最高级别的知识";

4.〔温尼科特"过渡性客体":

4.1概念: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是在主客体间的地带;即在婴儿和妈妈的关系中间,既不是妈妈或妈妈的乳头,也不是婴儿自己,而是婴儿与妈妈之间的一个存在物;

4.2安娜•弗洛伊德对温尼科特提出"过渡性客体"的高度评价:"过渡性客体"的概念迷倒了伦敦所有的精神分析师;

4.3一般第一次出现的"过渡性客体"—拇指;其他有:某个玩具、某个毛绒绒的东西〔即"非我的拥有物",不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但为我所控制;e.g.在一个婴儿慌乱或焦虑时,会用非常快的速度把大拇指塞进嘴里当成乳头来吸吮,然后变得一脸安详;

4.4过渡性客体的意义:小孩需要对过渡性客体有绝对控制权;在自己的妈妈不是随时陪伴可随叫随到的情况下,和自己对四肢和大小便的控制机能也没发育成熟时〔婴儿虽然不考思考知道,但身体能感觉到,自己能够无所不能地控制某一部分东西的状态,对婴儿的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婴儿观察是学习精神分析的重要功课;

6.母亲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悄悄把孩子的脏毛毛熊洗干净,会有使孩子人格破碎的危险—过渡性客体被别人强行改变了;

7.孩子抓着毛毛熊在桌沿非常用力地摔打—好比对妈妈和妈妈的乳房的控制,是婴儿对环境的控制的无所不能的感觉—绝对控制权;成年期的这种表现之一是在恋爱关系中,男性或女性都有自觉不自觉的像100%控制对方,特别在关系开始的阶段,享受到很多退行到早年时的那种乐趣,随着关系的发展和对对方的幻想的破灭,这种乐趣会越来越少—即我们都不可能永远地回到婴儿时代,我们只能在部分的时候,与部分的人在一起时,回到自己的婴儿时代;

8.满足我们自己全能的需要—控制自己:在孩子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手脚和自己的大小便的时候,就不在需要一个身外之物作为过渡性客体;

9.如果某人在青少年甚至成年还抱持拥有一个"过渡性客体"的行为习惯,不一定是有心理问题,也不可仅仅凭单一的表现来判断,如果这个人日常情绪基本稳定,也有基本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无非是个人的特别的甚至可爱的癖好而已;--某哲学家:"人无癖不可交,人无痴不可交"—没有毛病或没有深情的人不可跟他玩,因为这种人没有生气;

10.〔温尼科特的概念"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mother--好到恰好、刚刚好那种—即"60分妈妈"〔曾奇峰译:介于十分不好与完美无缺之间;

10.1糟糕的妈妈:在孩子感到极大的恐惧和绝望的时候还没有出现;

10.2完美的妈妈:在孩子还没感到恐惧和绝望时就迅速地解除了危险和把婴儿从潜在的危险隔离,使孩子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焦虑和恐惧的机会;--一个孩子在没有任何对自己安全感的威胁的情况下长大,他可能在人格上是多么的弱不禁风;

10.360分妈妈:让婴儿体验安全和危险的情景,体验失望的情绪,但没有到绝望的状态;这样可能是孩子在人格上形成强大的力量和信念—在我最糟糕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帮我;

10.4思考拓展:在很多关系或做任何事情中,你只要试图〔强行做得完美,就表示你没有办法承受自己做得不完美之后导致的屈辱感,那么你就可能把所有的不好的东西都投射给他人,以免自己承受所难以承受的不好;--追求完美是无法忍受屈辱感的表现;

10.5当一个妈妈要求自己完美的时候,她就会把自己的不完美投射给孩子,然后孩子就越来越糟—一种和施虐一样的效果,夫妻关系、师生关系亦然;

10.6比较好的关系的状态是,关系中每个人承受一部分不完美,这样压力就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关系中的人就会是一种舒服的、好玩的、轻松的感觉;

11.温尼科特的猜想—孩子在看母亲的脸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

11.1温尼科特回答:看到的是自己;即妈妈的脸和镜子一样可以照出孩子自己的状况;

11.2温尼科特对所有妈妈的建议:在孩子恨妈妈之前,先恨孩子;"恨"是一种把孩子推开的力量,避免孩子与妈妈"共生";

12.要真正做到精神分析,就必须接触自己的最原始的东西—即自己如果没有体会过纯粹的精神的痛苦,就不可能理解别人在什么样心理的状况,所有就不可能帮到别人;〔指人格障碍或神经症水平的症状,不包括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

13.荣格的心病第二十讲:母婴间隙和创造力

Note:

1.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2."青春"之所以被深深地记得,是因为成长之痛;

3.〔温尼科特恰到好处的挫折:按时间来考量一个挫折是恰到好处的还是相反地制造创伤—即挫折持续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心理刺激的时间,而不是在这个时长之内;恰到好处的挫折可以促进个人成长;

4.〔温尼科特抱持性环境—holdingenvironment:即即可在婴儿的自体满足中给予认可,也能在婴儿经历挫折时给予保护〔的环境;--一个好妈妈或好的治疗师能够给孩子或来访者提供抱持性环境;

相反的环境因素则是"穿小鞋"、动辄得咎;

5.〔温尼科特涂鸦治疗—温尼科特很看重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原始的、象征化程度不高的游戏对孩子成长更好;

6.〔温尼科特母婴间隙〔span:间隙是一个小距离〔不如distance,温尼科特认为,婴儿跟母亲之间、孩子跟家庭之间、个人跟社会之间、甚至不同的世界或民族之间,都应该有一个小间隙;强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我之间有着不可消除的边界;母婴间隙的前提〔可能是:一种导致信任的体验;--母亲〔父母信任孩子;换言之,间隙是信任导致的;

7.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正常情况下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强制性的控制时,个人也会自动地选择被主流社会所认可;

8.成长—个人内心发育程度与母亲的距离;与母亲的关系过近会导致孩子的成长不充分;

9.关于创造力:在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中没有被满足的部分让孩子获得了创造力,不能满足的部分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60分妈妈没有满足孩子的部分,会由孩子的幻想来弥补;--创造力是孩子修复与妈妈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这种努力是孩子成年后的创造力的来源;

10.生命不可以被他人规划,人应该自然地出生,自然地成长。人们不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让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就被提前规划自己的生命,这是反人性的;

11.温尼科特认为,解释只不过是让来访者能够知道治疗师对他的理解的局限性;

12.温尼科特认为,〔对来访者分析的失败就是分析师的失败,因为分析师没有就这个病人的状况做出调整;

13.心理治疗的关键:来访者所说的内容和观点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说这些东西时的情绪和背景〔背景?;即"我不在乎你说的是对是错,我只在乎你遇到的什么事,发生了什么";第二十一讲:温尼科特的五个治疗要点

Note:

1.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的问题;

2.父母对孩子不好,孩子就越来越离不开父母;

3.温尼科特:心理治疗就像游戏;--治疗师要具备的能力:

邀请来访者进入"游戏"的能力;

与来访者进行长时间游戏的能力—即抱持关系的能力;

4.对"玩"、"游戏"的反感:内心有一个过于严厉的超我,潜意识里太想自己成为一个好玩的人;费了好大力气把自己变成不好玩的人,治疗师说"好玩"时,会诱导来访者"好玩"的部分,而其超我觉得受到了威胁;

5.温尼科特:所有的文化都始于创造性的生活,所有的创造性的生活在最开始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游戏就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单个的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6.温尼科特:五个治疗要点:

6.1治疗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P.S.对不耐烦的人的基于经典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解释:在人际关系中,他在别人对他进行某种刺激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把这样的与性无关的刺激转换成与性有关的刺激,而这关系又是不允许满足性的需要的,所以他通过不耐烦的表现把别人推得远一点以免自己产生性唤起;耐烦或耐性就是有足够独立的人格,不轻易被"撩拨";

6.2专业化的设置:不详;包括稳定的咨访关系;

6.3安全的、便于退行的环境和气氛;--除了环境"硬件",更重要的是治疗师的人格特质和气质所营造的"场",让来访者感到足够安全,没有隐藏的攻击性,能够与治疗师"再度过一次童年";

6.4允许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伤:来访者在向治疗师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伤时,一般会有羞耻感,即"我怎么可以这样子"的感觉;治疗师要提供足够的抱持性环境,才能在来访者在感到如此深的羞耻感的时候还能够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允许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治疗师不必即时地给自己辩解,可以先察觉自己的反移情;在攻击性表达后观察来访者的攻击性背后的东西,是移情〔靠反移情觉察还是"应得"的〔靠督导反思;

P.S.对创伤的处理:

a.小的创伤,即使是早期的,如果没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都不难处理;

b.急性、巨大的创伤,治疗师需要专业的急性创伤治疗的训练才能受理,急性的巨大创伤的病人不能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应该用心理学会或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急性创伤的处理规则来处理;

6.5重建来访者的自恋的那种"无所不能感";

7.因为随着婴儿〔孩子的成长,他自己越来越需要自己,为自己做些事,所以母亲需要面对自己不再那么被需要的挫败感,"好妈妈"就是能够忍受孩子〔心理上而不是现实时空上的抛弃自己的焦虑,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好处;

8.把自己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不一定永远都是好事情。在一个新的自我出现时,人们第一感觉往往是恐惧,会有一个几乎威胁到生存的疑问出现:"我还是我吗?"第二十二讲:比昂的临床思想

Note:

1.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暗示;

2.好的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保持沉默的能力,坚决不先说第一句话;

3.比昂,群体动力学先驱,《思想等待思想者—比昂的临床思想》、《群体中的经验》;

4.比昂的思想具有前后一致的统一性,且他的人格上有一种很难得的单纯,这种单纯可能源于博大精深的心理;

5.比昂对精神分析的"颠覆"—没有过多的决定论色彩,深究一个问题的前因后果;理解问题的产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但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

6."颠覆"之二:意识—潜意识作有限—无限解;精神分析师的工作就是"使有限的事情停留在有限的层面,而不是往无限〔潜意识的方向发展"—就事论事;

7."颠覆"之三:传统精分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趋乐避苦的;比昂认为除此之外还有面对和承受痛苦的机制;

8.曾奇峰谈母亲的病情:把一个人自己应该承担的东西交给她本人,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的最高级别的尊重;

9."颠覆"之--释梦:

9.1弗洛伊德:梦是愿望的满足;

9.2比昂:梦是心理整合心理碎片的过程;

10.比昂不在意来访者以前和治疗以后的样子,更在乎与来访者50分钟内的一切内容包括气氛、双方情绪、分析师的感受和愿望;

P.S.Quote:

10.1比昂:"当来访者来见分治疗师时,治疗师最好的状态就是忘记这个病人的所有过去,也不管他的未来是什么,只关注当下。"

10.2"治疗师永远不要问问题,因为问题的答案总在那里等着,问问题有可能会由治疗师来诱导这一次的治疗方向,而这时治疗师的需要,不是病人的需要。"

11.一个好的治疗师要遏制自己问问题的习惯或好奇心,等待来访者在治疗师面前自由地开放内心世界;不管是开放内心世界的哪个方面,还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来开放,这个都取决于来访者自己;问问题有可能是治疗师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

12."颠覆"之五—"0"的概念;

12.1比昂:"你如果要了解0的话,就要成为0。"

13.某个为比昂辩护的说法:某一个新的领域,在开始的时候,是一群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智力的人进去,然后把该领域搞得非常热闹辉煌,之后一群平庸的人进去了,他们进去以后,为了使他们的智力跟得上,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小利益,他们就会反对对这个系统进行任何变革,只要有人提出变革,他们就会非常生气,慢慢的,这个理论和系统就会变得非常僵化和狭小,甚至死掉;

14.比昂—精神分析领域思想最深刻的思想家;第二十三讲:阿尔法功能与链接

Note:

1.决定一个母亲的阿尔法功能的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她对婴儿的爱以及对丈夫的爱;

2.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链接是引发情感体验的催化剂;

3.〔比昂α功能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智功能;

4.图解

4.1左边—孩子、来访者、心理素质较弱的人;

4.2右边—"容器"—母亲、治疗师、心理素质较强的人;

4.3以孩子与母亲为例:孩子—将自己心理不可承受的情感体验传递给母亲〔"容器",再由母亲将其转化为可承受的"返还"给孩子—这样,母亲好比孩子的"外挂设备";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两者颠倒;

5.比昂对"情感"的实用主义分类:可承受的情感—α元素和不可承受的情感—β元素;

6.α功能:即把β元素转换为α元素的功能;

6.1梦〔据比昂的理解—整合也是α功能的表现;

6.2"命名":母亲把孩子不能承受的情感概念化,或者说使之更有逻辑、更加理性再返还给孩子的过程;即给孩子的情绪体验命名,在以后孩子再面对这种难以承受的情绪时,孩子会模仿妈妈这种命名的方式,使这种情感通过概念化而变得可以承受;没有被概念化的东西一般都难以捉摸和控制,如"无明业火";

7.根据比昂的理论说人与人关系的本质:谁向谁投射焦虑,或谁为谁承担焦虑;

8.治疗的过程就是忍受的过程—治疗师作为来访者的"外挂容器"用自己的α功能帮助来访者;

9."链接"—比昂认为既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有的是他们之间的链接;比如:既没有母亲和孩子,也没有治疗师和来访者,既没有你,也没有我,有的只是他们之间的链接;"链接"理论也与治疗师中立的立场符合;

10.链接包括三对内容:love、hate、knowledge〔特指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知识

11.我爱你=我L你?

12.对链接内容的解释:

12.1负爱---L:也是爱,但害怕自己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另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爱的回应,这样会让自己自恋受伤〔的这种爱,如暗恋;负爱≠恨;

12.2负恨---H:也是恨,但害怕自己的恨自然流露后遭到对方的报复,所以自己使自己的恨处于压抑的状态〔的这种恨,如婴儿害怕母亲的报复而渐渐压抑自己的攻击性的冲动

12.3负〔有关心理的知识:这个人掌握了知识,但没有用来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而是用来与他人竞争而回避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讨;

13.一个有太多的负爱、负恨的人属于活得非常不舒服的人,爱也迟疑,恨也迟疑;〔生命力被高度压制的状态

14.对糖尿病的心理动力学解释---L太多?

15.生命力更不被压抑的状态—"快意恩仇"〔借这个词表达但不等于这个词的含义;

16.比昂认为所有的心理治疗都要涉及来访者的爱、恨、屈辱感等基本情绪体验;第二十四讲: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Note:

1.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是三个人的俄狄浦斯问题;

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是两个人的客体关系单元;

自体心理学则是针对一个人的自体;

2.中和的心理结构是心灵不可二分的部分,它的形成来自无数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的内化;

3.关于自恋

3.1作为心理学概念来自弗洛伊德,借古希腊神话来说明一个人自己爱上自己的心理现象;

3.2"自恋"作为中文心理学概念来自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的意译所生;

3.3"自恋"一词来自古希腊神话--Echo—水仙花的神话—Narcissus—纳西斯;

3.4Narcissus—弗洛伊德用来指力比多投注的方向的词;

3.5曾奇峰:在传统的中文的语境中没有"自恋"或相应的词,而其意思非常对应的词就是—"面子"—包含了精神分析所谓的"自恋"的内涵和外延;

3.6自恋的产生:力比多既不可能投注到母亲,又不可能投注到其他替代物,而撤回投向自己;

3.7古典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力比多不是无限的,过多地投向自身会导致孤独和抑郁;

3.8现代精神分析不注重力比多的数量,而是投注的质量,即一个人的自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恋的心理的心理状态的健康程度在于他本来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是和谐的还是冲突的;

3.9极端的恶性的自恋可能会导致自杀行为—自恋的"最高境界";

3.10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中,"自恋"作为古典精神分析的二级词汇成了自体心理学—研究自恋的一级词汇

4.某评价:如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科胡特研究自恋的自体心理学出现,那么精神分析学派有可能会被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行为主义学派淹没;

5.科胡特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