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_第1页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_第2页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_第3页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_第4页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等厚干涉测液体的折射率一、实验目的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用牛顿环测量曲率半径,用劈尖测量头发丝的直径。今天我们来探究用劈尖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二、意义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继续探究试验方法。努力做好本实验。三、实验原理当光近乎垂直照射到折射率为n且劈角很小的透明劈尖上时,在整个视唱内的入射角为不变的常数,则反射光再相遇点相位差至决定于产生该反射的薄膜厚度,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反射光所产生的光程差相同。在劈尖的干涉中,干涉图样是平行于交棱的一组明暗相间、宽度、等间距的条纹,利用劈尖可以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在A、B两块平行板间滴几滴液体,使两块平玻璃间形成角度很小的液体膜则式中,h为某以极大值所在出的液体的膜厚度,k为干涉级次,若第k级和k+1干涉条纹所在处膜分别为Ah,则h=l/2n(kT/2)九1液h=1/2n (k+1-1/2)九2液向相邻所在处厚度为:△h=h-h=九/2n2 1 液设条纹间距为△x,则由②式可知,A,B板间的夹角为/2n△x液若A,B板的交棱至丝的间距为L,细丝的直径为d,则劈尖膜的角度0为:

0=d/L ④

由③④式:九七△液 ⑤若劈尖中是空气同理可得:由⑤⑥式n=△xn=△x液空△x液四、实验方法⑴为了实验的方便,在实验中,我们把盐水作为待测液体,去光学玻璃,在上面滴少许水,在一边放上直丝,为了清晰,用注意光照。⑵把另一块光学玻璃压倒滴盐水的另一块玻璃片上,将带有液体的玻璃片放在载物平台上,调节仪器。使之出现干涉条纹,记录数据。

上,调节仪器。使之出现干涉条纹,记录数据。五、数据处理表格一:空气/mm液体/mm折射率n平均值n起始值L1结束值L2起始值Li液结束值L2「△X /△X亠空 液123.11821.25121.28922.6311.3531.357221.25119.30613.02114.4531.358319.32317.35620.48021.9281.359六、误差分析折射率的平均值n=ni+n2+n3丸357'(n一n)2+(n一n)2+(n一n)2则A类不确定度bA= 1 n^r tp=0.0025mmB类不确定度b=△ /\:3=l/、;'3=0.577mmB仪

则合成不确定度-ab^Q2A+a2B=0-577mm则其结果表示为n=(1.357+0.577)mm七、误差的处理A系统误差测量的时候仪器固有的误差,在测量的时候仪器有一定的回程误差。实验的方法的不完善,空的折射率所依据的理论本身有一定的误差。B随机误差在本试验中,随机误差我们尽量去减小,但不可能去消除,我们在实验中测量了三次有一定的减少,但没有没有消除。所以有一定的误差。测定空气的折射率实验装置测定空气的折射率实验装置1:He-Ne激光器2:激光器架(SZ-42)3:二维架(SZ-07)4:扩束器BE5:升降调整座(SZ-03)6三维平移底座(SZ-01)7:分束器BS8通用底座(SZ-04)9:白屏H10:干板架(SZ-12)11、气室AR12:二维调解架(SZ-19)13:二维平移底座(SZ-02)14:二位架(SZ-07)15:平面镜M116:二维平移17二维平移底座(SZ-02)18:平面镜M219:二维架(SZ-07)20升降调节座(SZ-03)、实验步骤1、 将各器件夹好、靠拢、调等高。2、 调激光光束平行与台面,按图1所示,组成迈克逊干涉光路(暂不用扩束器)3、 调节反射M和M的倾角,直到屏上两组最强的光点重合。4、加上扩束器,经过微调,使屏上出现一系列的干涉圆环。5、 握紧橡胶球反复向球内气室充气,直至气压表的满量程(40kpa)为止,记作Ap。6、 缓慢松开气阀放气,同时默默数干涉环的变化数N,之表针回零。7、 计算实验室的环境的空气的折射率NPn=1+X―amb2L Ap其中激光波长九和气室长度L为已知,环境气压P 从实验的气压计读出,本实验应amb多次测量,干涉环变化数可估计出一位小数。三、实验原理在实验空气折射率的实验中,若气室内空气压力改变了AP,折射率随之改变了An,就会导致光程差增大5,引起干涉条纹N个环的变化,设气室内空气柱长度L,则15=2AnL=N九△n=N九/2九 (1)若将气室抽真空(室内压强近似于零,折射率n=1),在想室内缓慢充气,同时计数干涉环变化数N,由(1)可计算出不同压强下的折射率An。则相应压强下空气的折射率n=1+An若采取打气的方法增加气室内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数量,根据气体折射率的改变量与单位体积粒子数改变量成正比的规律,可求出相当于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的折射率n0,对有确定成分的干燥空气来说,单位体积内粒子数与密度P成正比,于是有2)若式中P。是空气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T°=273K,P°=101325Pa)下的密度,n0是相应状态下的折射率;n和P相对于任意温度T和压强P下的折射率和密度。联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3)(4)pTn—1o=3)(4)pTn—100若实验中T变,对上式求P的变化所引起的n的变化,则有n—1T△n=——*亠APPT0因实验中T不变,对上式P的变化所引起的n的变化,则有n—1 Ap△n=i *p (1+at)01因T=T(1+at)(其中a是相对压力系数,等于 =3.661x10-3C-1,t是摄0 273.15氏温度,即室温),代入)式有An=no-An=no-1*Ap(1+at)于是n0=1+p(1+at)0AnAp将(1)代入(20)得=1+p=1+po(1+at)2i*Ap6)测出若干不同的AP所对应的干涉环变化数N,N-△关系曲线的斜率N/Ap0p和a为已知,t见温度计t见温度计,九和1为已知'一并代入⑹式既可以求0出相当于热力学状态下的空气的折射率。根据(3)求得P代入(4),经整理,并联系(1),即可得0n=1n=1+皿2lAp(7)由此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