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2.1.保证施工安全及营业线安全的原则 12.2.确保总体施组对工期要求的原则 13.编制目标 24.工程概述 24.1.桥位概况 24.2.设计概况 24.3.水文地质资料 35.施工方案、方法 35.1.施工总体方案 35.1.1墩台身施工节段 35.1.2.墩台身钢筋加工 35.1.3.墩台身模板设计及安装 45.1.4.墩台身施工混凝土供应及运输 45.1.5.墩台身施工脚手架 45.2.施工工艺流程 45.3.施工方法介绍 45.3.1施工准备 45.3.2钢筋加工及安装 45.3.3模板安装 55.3.4混凝土浇注 65.3.5拆模及养护 76.墩台身施工危险源辨识 76.1高墩施工中脚手架搭设安全 76.2模板安装、拆除 76.3机械设备 76.4施工用电 86.5人员上下 86.6临近营业线 87.安全措施 87.1安全保证措施 87.2安全技术措施 97.2.1脚手架搭设要求 97.2.2脚手板的铺设要求 107.2.3安全网的绑扎要求 107.2.4脚手架安拆安全技术措施 107.2.5模板安装、拆除 117.3用电安全措施 12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38.1交接班制度 138.2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制度 148.3班组安全员及安全岗哨制度 149.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159.1组织机构设置 159.2组织机构职责 159.3应急物资储备 179.4紧急应变措施及人员安排 17附图I:墩身施工工艺框图 19附图II: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图 20附件I:脚手架设计与施工 21邹家庄(右线)特大桥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1.1.“邹家庄(右线)特大桥”施工图设计;1.2.邹家庄(右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3.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1.4.国家、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建设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安全技术规则;1.5.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现有资源及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施工经验;1.6.中南铁路通道中铁二十三局项目部建立的针对涉及营业线施工安全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及规定。2.编制原则2.1.保证施工安全及营业线安全的原则邹家庄(右线)特大桥设计的最大墩身高度为23.5米,大部分的施工要在高空作业完成,为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同时也给现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DK1247+948.2处跨越兖日铁路,在DK1250+416-DK1252+175范围为临近营业线施工,出于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考虑要求施工中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方案以确保营业线行车安全和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2.2.确保总体施组对工期要求的原则根据业主关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的建设工期要求,以施工组织总体部署的安排为前提配备施工要素,平行作业,为预制梁架设提供通道,确保工期。3.编制目标根据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相关办法及规定,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公司的具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三无、二杜绝、一创”目标。即:消灭责任重大死亡及以上事故;消灭责任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消灭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责任事故及以上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达标。杜绝因工死亡事故,杜绝交通伤亡事故发生;年重伤率控制在0.2‰以内,年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4.工程概述4.1.桥位概况邹家庄(右线)特大桥为单线桥,桥址在邹家庄村北,巨峰水库以南。桥位在YK1247+950以(32+48+32)m连续梁跨越兖日铁路,铁路与线路交角是31°,从YK1248到日照台处在兖日铁路右侧与其并行。桥位在YK1250+200处跨越邱后河,此河为巨峰水库的泄洪道,泄洪的洪水位和河流流速会变大。巨峰水库坝顶的高程65.3m,设计防洪标准为一百年,实际高程为62.27,水库库容1316万方,控制流域面积21平方千米,防洪水位60m,铁路与河道交角48°。4.2.设计概况线路级别:联络线单线,设计速度目标值120km/h轨道标准:铺设无缝线路,钢轨60kg/m轨道类型及轨道高度:本桥采用有砟轨道,直线上轨底至梁顶0.7m设计荷载:中-活载(2005)ZH荷载(Z=1.2)设计墩身高度:4.4m-23.5m设计墩身形式:单线圆端形桥墩;混凝土等级C35,78号、79号桥墩按D1环境作用等级设计,其余桥墩均按T2环境作用等级设计。4.3.水文地质资料桥址区上覆第四系覆盖层一般较薄,多为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局部呈透镜状分布稍密-中密砂类土,厚薄不一分布不均,承载力较低,局部砂类土存在地震液化,不宜直接作为桥梁墩台基础持力层,下伏强-弱风化侵入岩,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地下水为第四系覆盖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赋存在第四系沙砾层中,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和以沿沟谷径流方式流入河水,勘探期间地下水位埋深0.4-4.4m。5.施工方案、方法5.1.施工总体方案5.1.1墩台身施工节段墩身高度小于10m的桥墩分两次浇注完成,为墩身段浇注一次、托盘及顶帽段浇注一次;墩身高度大于10m的桥墩分三次浇注完成,墩身段按高度均分两次浇注完成、托盘及顶帽浇注一次。接触网基础和托盘及顶帽同时浇注成型。5.1.2.墩台身钢筋加工墩台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内统一下料统一成型后拉到施工现场进行绑扎。5.1.3.墩台身模板设计及安装模板采用由山东淄博环宇桥梁模板有限公司设计加工的大块组合钢模板。安装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加滑轮的安装工艺。5.1.4.墩台身施工混凝土供应及运输墩台身施工用混凝土统一由中南铁路通道中铁二十三局巨峰混凝土拌合站供料,由混凝土罐车进行水平运输到施工现场,由混凝土泵车进行垂直运输。5.1.5.墩台身施工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采用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脚手架设计及施工见:附件I中内容。5.2.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I5.3.施工方法介绍5.3.1施工准备利用桥梁控制网中的导线点,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在承台或扩大基础顶面准确放出墩身的轴线,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然后弹出立模板的墨线。凿除承台顶与墩身连接处混凝土表面浮浆,用高压风冲刷干净,测设立模位置承台顶标高。整修连接钢筋,敲除钢筋表面的混凝土浆和铁锈。5.3.2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经原材料检测合格后,在加工场集中切断、焊接、弯制成形,然后运至结构物处人工绑扎成形,其各项加工及绑扎指标严格控制于允许偏差之内。钢筋焊接采用J502或J506焊条,焊缝长度、宽度、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加工成型后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保护层使用与墩台身同标号(C35)混凝土砂浆垫块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钢筋的根数、直径、长度、编号排列、位置等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要特别注意预埋件的埋设。墩身钢筋与预埋承台内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要相互错开,距离不能小于"同一截面要求"。焊接前,在墩身四周先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高度与墩高相同。5.3.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从上到下的组合方式,上端顶节高度及标准节高度为2m,在墩身底部设置调高节,分为1m和0.5m,以满足墩身高度的需要;考虑到美观、刚度、强度、施工方便的要求模板一般设计四块,由两块圆端形半圆和两块平模组合而成。模板进场后安排试拼,试拼合格的模板进行表面清理、打磨,以无污痕为标准,刷脱模剂,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模板加固采用外加拉杆形式。顶帽实体段采用搭设碗扣支架,φ48钢管加固,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保证模板、支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模板吊装就位后,采用垂球进行竖向校核,全站仪复核其平面位置。模板安装采取“防、堵”技术,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墩台身混凝土(采用脚手架)灌注时,脚手架、步板不与模板、支架相联结,支撑支于加固处理后的可靠地基上。5.3.4混凝土浇注浇注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预埋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使之不得有滞水、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者物质。表面应用钢丝刷刷洗或凿毛。在用水刷洗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0.5Mpa,在人工凿毛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同时应洒水使混凝土保持潮湿状态直到浇注新混凝土。在浇注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搅拌送输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通过串筒(距浇注面2m以上时)入模,分层厚度30~50cm,插入式振捣器定人、定位捣固密实。浇注混凝土时,安排专人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保持模板稳定不变形,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墩身混凝土的浇注,在整个截面内进行。托盘及顶帽混凝土浇注施工中要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混凝土初凝至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桥墩施工完毕,及时对中线、标高及跨度进行测量,并用墨线划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复核锚栓孔的位置。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在冬季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5.3.5拆模及养护⑴模板的拆除混凝土未拆模期间,应采取带模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于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墩台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模板。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⑵混凝土的养护墩台身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顶面覆盖土工布,淋水自然养生。混凝土的养护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控制,在养护期限内做到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6.墩台身施工危险源辨识6.1高墩施工中脚手架搭设安全高墩施工,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存在安全危险。6.2模板安装、拆除模板堆放、吊装、支设、拆除及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均存在危险。6.3机械设备吊装模板吊车存在特种设备操作施工安全危险。6.4施工用电要防止电线漏电发生触电事故。6.5人员上下施工人员上下存在坠落的危险。6.6临近营业线临近营业线施工人员距离铁路线近对人生安全和行车安全存在危险,临近营业线搭设脚手架、吊装模板、机械运转均对营业线接触网安全及行车安全均有影响。7.安全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在墩台身施工工地醒目位置树立安全标示牌,注明安全注意事项,写明安全责任人。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警示牌和警告牌等,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施工安全。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墩台身施工安全及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谈安全、人人懂安全、事事让步于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墩身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围栏,挂安全网,防止物体坠落伤及人员及财产;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劳保用具,将安全带系在可靠的架子和固定的物体上;高空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和硬塑料底鞋,确保施工安全。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对升降设备、安全网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加强对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和施工电器的管理,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违章驾驶和违章作业。7.2安全技术措施7.2.1脚手架搭设要求⑴、由安全员和技术员对安装及拆除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及对爬高人员进行审核后方可进行脚手架的施工操作。⑵、凡在三步架以上高度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所有工具用绳挂在身上。搭设架子时,如果有六级以上的大风和雷雨,必须停止作业。⑶、立杆的基础要求:双排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必须夯实平整,全部垫上厚度5cm,宽度20cm的木板,通常板长度不小于2根立杆的距离。并且在立杆下面垫上150mm*150mm*8mm的钢板底座。⑷、架子的架设要求: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5米,接头应相互错开,不能在同一步架内有两个接头,双排架大横杆的间距为0.8m-1.0m,所有接头使用对接卡子对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使用对接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规定;主接点处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在双排脚手架中,靠模板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脚手架必须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的立杆上。立杆偏离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双排脚手架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每道剪刀撑跨越4根立杆,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双排脚手架必须在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净距小于15m.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接点,距离不大于150mm.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采用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7.2.2脚手板的铺设要求⑴、脚手板要使用符合要求的硬木板或符合要求的竹胶板。⑵、铺设脚手板时,必须两面封头,离墩身外侧不得大于20cm,满铺不能出现挑头板,不许个人拆除脚手板。⑶、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墩身外立面12cm-15cm。7.2.3安全网的绑扎要求当脚手架高度≥2m时就应架设第一道安全网,随后每隔10m设一道安全网,顶部设一道随层网,并铺好架板,架设平网时,宜采用钢管穿过安全网并与小横杆连接,离模板不得大于10cm,往上开始绑扎安全网,所用的网必须是合格产品。采用直径不小于4mm的麻绳绑扎严密,或用扎丝绑扎牢固。7.2.4脚手架安拆安全技术措施⑴、外脚手架所使用的材料如钢管、扣件等必须为合格产品,禁止使用锈蚀、变形、弯曲、裂纹的材料。⑵、扎、拆脚手架时,周围应设围挡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⑶、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的垫木上,各连接点必须用扣件连接牢固,不准用铁丝绑扎。⑷、施工操作人员在传递物料时,禁止向下抛扔,要用绳索吊运。上下同一工作面禁止同时作业,施工工具要随身带好,以防遗落伤人。⑸、施工操作人员必须规范操作,严禁酒后、违章作业。作业时,要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并且要高挂低用,要穿防滑鞋,风力达到六级以上,严禁施工作业。⑹、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向下顺料,拆下的脚手管、板、扣件等材料禁止乱抛乱扔,在吊运后应整齐堆放。⑺、外架搭设完毕后,应经项目部安质部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7.2.5模板安装、拆除模板安装前和拆模前,现场施工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将模板堆放、吊装、支设、拆除及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每一步骤,每一细节进行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形式可多样化。

模板施工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模板拼装图,力求模板拼装和拆除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同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并且对主要项目进行验算: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向张力;穿心拉杆的抗拉强度;模板弹性模量的侧向变形和整体稳定性;模板的自重荷载及起吊、起装时对节点及支承点的强度、刚度要求。

模板安装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和工序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前检查吊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有效。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将一个施工流水段的模板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后用撬棍按照模板位置线,调整模板位置,使其地面位置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校正垂直后,用螺栓将模板锁紧固定。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模板安装完毕,由施工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对模板工程进行详细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施工班组应逐条整改,报请施工负责人复检,确保模板工程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及施工安全要求后,施工负责人签字认可,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雨季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设施,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六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模板拼装及吊装作业。

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拆模时严禁猛撬、硬砸,拆模若间歇停止,则须将拆下的模板首先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堆放在施工层上,更不得留下松动的模板。拆模起吊前,应复查螺栓是否全部拆净,模板与实体是否完全脱离,并清除模板操作平台上的杂物,检查模板是否有勾挂兜绊的地方,指挥吊车至被拆除的模板正上方,将模板吊出。7.3用电安全措施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电源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1)临时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混凝土搅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3)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4)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5)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6)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7)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8)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9)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10)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11)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一闸多用”。(12)现场的配电箱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禁止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停电预防措施⑴加强与地方供电部门的联系,当主线因故停电前预先告之项目部,项目部及时通知施工现场作好应急准备工作。⑵现场配备75KW柴油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当主线停电时启用柴油发电机供电。⑶发生突然停电时,如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现场施工的进行,并在10—15分钟内启用备用发电机供电。8.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8.1交接班制度⑴轮班作业时,建立执行交接班制度。⑵交接班完毕后,由交接班负责人交接清楚作业程序现状。⑶交接班时必须做到:对情况要看到;对工地各点要走到;对不安全因素要指到;对预防事故措施要说到。⑷交接班双方交接主要内容:一是施工进度,上一班的操作方法,下一班应采取的方法。二是作业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对策。三是工地负责人及安监(检)人员对本工点的要求,上一班的执行情况,本班还应继续做些什么。四是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及安全设施完好情况。交接完毕后,接班负责人向生产员工布置工作的同时,必须交待上班安全情况,提出本班安全要求。8.2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制度(1)施工生产班(组)必须执行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无法解决的立即上报,求得解决。(2)班前检查内容:一是作业场所是否安全,孔内是否有有害气体、工具、设备及其安全装置等是否良好。二是检查生产人员是否精神充沛。(3)班中检查内容:一是作业场所安全情况是否发生变化。二是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则。(4)班后检查内容:一是分析目前工地上还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提出解决办法;二是对不遵守劳动纪律及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分析追查事故及未遂事故。8.3班组安全员及安全岗哨制度(1)每个作业班设兼职安全员及安全监督岗哨,建立群众性安全工作网络。(2)兼职安全员及各种安全岗哨佩戴“安全员”红袖章或臂章进行工作。(3)安全员及各种安全岗哨人员应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在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4)安全员及各岗哨人员要选择思想好,工作积极、熟悉一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5)工班安全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更换。9.质量安全保证体系9.1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工程墩台身施工特点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分部经理为副组长,各科室领导为组员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指导现场施工,保证施工期间营业线的安全,完成质量安全控制目标。组长:董煊副组长:韩仁贵、陈玉宝组员:总工程师邹湘雄、安全总监田瑞山、计划合同部长姚彪、工程部长乔军亭、安质部长赵红红、物质部长牟红专、指挥长助理李波、桥梁架子队长王志刚。值班室设在中南铁路通道二十三局一分部办公室,值班电话项目经理部按照不同专业成立应急小组:消防营救组、伤员营救组、临时医疗组、工地抢险施工组、物资抢救组、抢险物资供应组、保卫疏散组、后勤供应组、善后处理组。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图:见附图II9.2组织机构职责1、总指挥:全面领导经理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工作,统一指挥应急响应工作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2、副指挥: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响应中的统一指挥调度。3、工程部:主控《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制定紧急应变预案,负责日常应急预防工作,参与紧急应变过程并作好紧急事故处理记录;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4、安质部:协助工程部制定紧急应变预案,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对各作业队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物资部:购置和储备足够的应急抢险物资,在紧急应变过程中提供必需的机具设备和物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本墩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并督促使用单位对其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在紧急应变过程中组织必需的抢险施工机械的进场、使用。6、办公室:负责紧急应变过程的对内、对外协调,接待工作,同时负责应急预案实施结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7、事故现场副指挥职责:负责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救援部门的联系。8、伤员营救组职责: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将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9、技术处理组职责:根据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11、临时医疗组职责: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12、工地抢险施工组职责:负责在紧急事件发生后,组织人力、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包括开挖坍塌土石、清理废墟、打通风孔、组织机械和排水等各项施工工作。13、物资抢救组职责: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的危险源物资到安全地带。14、抢险物资供应组职责: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15、保卫疏导组职责:对施工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外的无关人员撤出危险地带。16、后勤供给组职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17、善后工作组职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9.3应急物资储备电话机(各领导小组成员每人一部)急救箱急救担架医用氧气高压水管高扬程水泵钢丝绳安全绳手电筒铁锹9.4紧急应变措施及人员安排1、内部报警由事故的第一发现者口头报警通知现场施工员,现场施工员立即电话向主管生产的副队长或领工员报警,并把现场情况作详细说明;副队长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主管领导及项目部办公室,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警后即上报主管领导及监理、车站值班室;并组织人员展开抢救。2、技术处理组由乔军亭(候补人员:邢建、于春雷、孙冬青、李鹏飞)负责,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抢险方案,项目部工程部参加。3、抢救伤员由田瑞山(候补人员:赵红红、王平)负责组织指挥,工地抢险施工组、伤员营救组参加。4、抢救人员所需的各种机具设备、材料由牟红专(候补人员:曹秉义、张庆花)负责,抢险物资供应组、物资抢救组参加。5、受伤人员的临时处理由李波(候补人员:李开凡)负责,并通知120急救中心,临时医疗组参加。6、迎接救护车由姚彪(候补人员:李振东、王倩倩)负责组织指挥,接车地点为桥梁施工队便道分岔处。7、善后处理由韩仁贵负责,善后处理组参加。附图I:墩身施工工艺框图接茬面凿毛清理接茬面凿毛清理测量定位、复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调整砼灌注砼养生拆模整修、成品检验钢筋制作模型制作模板整修砼配合比设计砼试件制作砼强度试验否是钢筋、模板检查施工脚手架搭设否是附图II: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图总指挥总指挥副指挥财务部工程部办公室安质部物资部计划合同部桥梁架子队应急小组桥梁架子队应急小组伤员营救组伤员营救组临时医疗组工地抢险施工组抢险物资供应组后勤供应组善后处理组技术处理组附件I: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脚手架计算书脚手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1.0m,立杆的纵距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m;内排架距离模板长度为0.5m;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1.0;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4.5m,采用扣件连接。作为结构脚手架取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KN/m2。取日照地区的基本风压0.3kN/m2;由于最大墩身高度为23.5m故取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1.0;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采用0.089;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0.136KN/m;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KN/m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5KN/m;安全设施与安全网:0.005KN/m2;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0.14KN/m;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0.038KN/m。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60KPa;立杆基础底面面积:0.25m2;地面广截面调整系数:1.0。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5×1.0/(2+1)=0.117KN/m;活荷载标准值:Q=3×1.0/(2+1)=1KN/m;静荷载的设计值:q1=1.2×0.038+1.2×0.117=0.186KN/m;活荷载的设计值:q2=1.4×1=1.4KN/m;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0.186×1.52+0.1×1.4×1.52=0.348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0.186×1.52-0.117×1.4×1.52=-0.410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Max(0.41×106,0.348×106)/5080=80.71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80.7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静荷载标准值:q1=P1+P2=0.038+0.117=0.155KN/m;活荷载标准值:q2=1KN/m;最大挠度计算值为:ν=0.677×0.155×15004/(100×2.06×105×113600)+0.990×1×15004/(100×2.06×105×113600)=0.697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0.697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5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根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5=0.057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5×1.0×1.5/(2+1)=0.175KN;活荷载标准值:Q=3×1.0×1.5/(2+1)=1.5KN;集中荷载的设计值:P=1.2×(0.057+0.175)+1.4×1.5=2.53KN;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qmax=1.2×0.038×1.02/8=0.006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pmax=2.53×1.0/3=0.843KN.m;最大弯矩M=Mqmax+Mpmax=0.849KN.m;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849×106/5080=167.1N/mm2;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67.1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qmax=5×0.038×10004/(384×2.06×105×113600)=0.021mm;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57+0.175+1.5=1.732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pmax=1732×1000×(3×10002-4×10002/9)/(72×2.06×105×113600)=2.63mm;最大挠度和ν=νqmax+νpmax=0.021+2.63=2.651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2.651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000/150=6.67mm与10mm,满足要求!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5×2/2=0.057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2=0.038×1.0/2=0.019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3=0.35×1.0×1.5/2=0.263KN;活荷载标准值:Q=3×1.0×1.5/2=2.25KN;荷载的设计值:R=1.2×(0.057+0.019+0.263)+1.4×2.25=3.557KN;R<8.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满足要求!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36KN/mNG1K=0.136×23.5=3.196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5KN/m2NG2K=0.35×7×1.5×(1.0+0.3)/2=2.39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KN/mNG3K=0.15×7×1.5/2=0.788KN;(4)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KN/m2NG4K=0.005×1.5×7=0.05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K+NG2K+NG3K+NG4K=6.424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1.0×1.5×2/2=3.0KN;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o=0.3KN/m2;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