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附详图_第1页
京沪高铁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附详图_第2页
京沪高铁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附详图_第3页
京沪高铁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附详图_第4页
京沪高铁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附详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5.1目的编制移动模架施工监理细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现场监理工作,规范现场监理工作,抓住重点,掌握标准,确保现场制梁的安全和质量。5.2编制依据5.2.15.2.25.2.35.2.45.3对移动模架自身的要求5.3.15.3.25.3.35.3.45.3.55.4移动模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5.4.15.4.25.5移动支撑系统的组装5.5.15.5.25.5.35.5.45.6移动模架预压5.6.15.6.2为保证预压荷载的合理分布,采用等荷载砂袋进行预压。自跨中开始向两侧每隔5m设沉降观测点,每排设七个点,布设于底板及翼板,并进行编号。预压前,调好模板抄平所有点标高后加载,加载顺序同混凝土浇筑顺序(悬臂段和配重段同时加载,同时卸载),以后每天观测一次,直到支撑变形稳定为止。支撑变形稳定后,将预压砂袋卸除,将模板清理干净后测量各观测点标高。根据每次沉降记录绘制沉降曲线,并根据沉降值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撑的变形所计算出的预拱度之和,为预拱度的最高值。其它各点的预拱度应以中间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点为零点,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设置。5.6.35.7移动模架箱梁制造5.7.1吊装底、腹板钢筋网(含预应力孔道)吊装底、腹板钢筋网(含预应力孔道)钢筋网制作支座安装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施工放样浇筑混凝土移动模架就位安装内模吊装顶板钢筋网(含预应力孔道)养护系统检测、调整纵移过孔混凝土拌和拆内模压试件钢筋网制作穿束穿束拼装模架、预压5.7.2(1)模板预拱度的调整:1)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移动支撑系统挠度值的来源要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移动支撑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四部分组成:①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②由后悬臂端变形产生的挠度值(浇注第二孔以后各孔时方考虑此值);③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④牛腿沉降产生的挠度值。2)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梁体的线型(2)预埋件在模板上得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支座板箱梁每一端两块支座板得高度2尺量每一支座板四角高差1每一支座板得十字线或相交边缘得扭转1支座板中心偏离设计位置32螺栓螺栓外露长度+100支座螺栓中心位置2(3)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底模横向失距2拉线尺量检查平整度2用1m靠尺测量底模死角高差2水准仪侧向弯曲±2尺量检查两侧底模长度±2尺量2外模侧模长±2尺量模板高度±2尺量上翼缘(桥面板)内外偏离设计位置±5尺量腹板垂直度每米不大于2吊线尺量检查平整度±21m靠尺测量3内模侧模长±2尺量模板高度±2尺量模板内各倒角部位尺寸±2尺量腹板垂直度每米不大于2吊线尺量检查平整度±21m靠尺测量4端模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孔道位置偏差±2尺量垂直度每米不大于2吊线尺量检查模板高度±2尺量5.7.3钢筋的加工及控制(1)施工单位从事钢筋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钢筋的加工应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下料,对有半径要求的弯折应做相应的模具,以保证弯折的准确统一。(3)受拉带肋钢筋末端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当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进行加工。(4)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全长±10尺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35.7.4(1)施工单位从事钢筋焊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试焊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200个接头为一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4)钢筋绑扎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拉区的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180º弯钩,带肋钢筋应作成彼此相对的90º弯钩。2)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序号钢筋类别受拉区受压区1光圆钢筋30d+半圆形弯钩且不小于300mm30d且不小于200mm2带肋钢筋35d+直角形弯钩且不小于300mm25d且不小于200mm3)受压区光圆钢筋的末端可不作弯钩,但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5)闪光对焊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2)筋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3)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º;4)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6)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4)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以内)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5.7.5(1)装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保护层垫块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预制箱梁钢筋最小净保护层厚度除顶板30mm外,其余均为35mm,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3)钢筋交叉点应用绑丝绑扎牢固,不得有丢扣、漏扣现象。(4)有预留孔处均增设相应的螺旋钢筋,规格、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桥面泄水孔及吊孔处梁体钢筋可适当移动或弯折绕过,但不允许切断梁体钢筋,并增设螺旋筋和斜置的进而字形钢筋进行加强。(5)体钢筋若与预应力筋相碰,可适当移动钢筋的位置。(6)系钢筋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不大于500mm,梁端变高段可根据情况增加架立筋的数量,架立筋应能保证腹、顶、底板钢筋位置的准确。(7)设置声屏障和接触网支柱时,梁体钢筋应按有声屏障和接触网支柱的设计绑扎加强钢筋。(8)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偏差范围。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2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20柱、梁±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CC≥35MM+10-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C<35+5-2≤25+3-15.7.6(1)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应准确;本工程采用。(2)钢铰线应顺直无旁弯、切口无松散,不得有弯折;表面无裂纹、油污、锈蚀;工作长度内无烧伤、无焊疤;成束顺直无扭曲,绑扎牢固。(3)钢铰线切割宜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每隔1~1.5m(4)下料长度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工艺要求计算确定。本工程采用夹片式锚具,下料长度=孔道设计长+千斤顶长×2+锚具厚×4+限位板厚×2+20cm。(5)钢铰线下料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尚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绞线与设计或计算长度差±10尺量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5.7.7(1)金属波纹管不得有锈蚀、变形、弯折、破损、表面污染、卷压接缝咬合不牢等问题。(2)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接头长度为200~300mm,接头两端应密封。(3)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网设置间隔为直线段50cm,曲线段不超过40cm,定位网钢筋采用ф12mm的Q235圆钢,净空尺寸大于波纹管2~3mm。定位网钢筋要焊接成型,并与梁体钢筋连接牢固,定位应准确无误,保证管道位置的正确和平顺。(4)应进行波纹管的密闭性和变形的检查,确保钢纹线的顺利穿过。(5)靠近波纹管加工处不得作为焊接场地,以防止焊碴损伤波纹管。(6)预留孔道位置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纵向距跨中4m范围内6尺量跨中1处其余部位8尺量1/4、3/4跨各1处2横向5尺量两端3竖向h/1000吊线尺量5.7.8(1)预留孔主要有:通风孔、排水孔、吊装孔。(2)预埋钢筋主要有:防撞墙预埋钢筋、电缆槽竖墙预埋钢筋。(3)预埋件有:支座预埋钢板、接触网支柱预埋钢筋与钢板、防落梁预埋钢板。(4)应严格按图纸要求的数量、规格、型号、位置进行预留、预埋及锚固,位置要准确,固定要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移动。5.7.9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1)在梁体钢筋、预埋件、预留孔道及模板安装就位并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始浇筑梁体混凝土。(2)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盐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3kg/m3,且按要求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3)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50;弹性模量不小于3.45×104N/mm2;混凝土抗冻性试件在冻融循环次数200次后,重量损失不应超过5%、相对动弹性模量不应低于60%;混凝土试件的抗渗等级不应小于P2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件的氯离子渗透电量不应大于1000C;混凝土护筋性试件中钢筋不应出现锈蚀(4)混凝土搅拌5)7)(5)混凝土浇筑和振捣2)3)4)5)6)7)8)9)10)11)12)(6)然养护时,梁体表面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用水与拌制梁体混凝土用水相同,水温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梁体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d。同时,对随梁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强度与梁体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梁体孔道不得进水,以防波纹管生锈。(7)环境气温低于5℃时,梁体表面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保湿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8)预制梁段浇筑成型后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梁段长±5尺量2梁高+503梁体宽+1504顶板厚+1005腹板厚+1006底板厚+1007腹板间距±108孔道位置29梁段纵向中线相对旁弯最大偏离值510垂直度每米不大于3吊线尺量不少于5处11平整度每米不大于31m靠尺测量不少于5处5.7.10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张拉按设计要求采用两端整体张拉。预应力张拉时,应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相同编号的钢束应左右对称进行,张拉采用张拉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的原则进行双控。(2)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弹性模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计算钢束理论伸长值,清除箱梁端部锚垫板上及喇叭管内的水泥浆,调整箱梁两端钢绞线束的外露长度大致相等。在第一跨箱梁张拉时要对锚头、孔道等引起的摩阻损失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张拉控制力,并与设计单位协商进行修正。(3)锚具在使用前,试验室应按《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中的有关规定,对其外形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及工艺性能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4)千斤顶使用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5)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0级,表面最大读数为张拉力的1.5~2.0倍,校正期限为7天;当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6)千斤顶、压力表、油泵配套校正使用,并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使用、维护与保养,并由试验室建立台帐。(7)箱梁预应力施工采用双控法,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校核,其张拉程序为:0→0.1σk(测伸长值初值)→张拉到控制应力σk(静停5分钟,测伸长值终值)→补拉σk(测伸长量)→回油锚固(测回缩量)。(8)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达到相应值方可进行张拉。(9)箱梁如出现有严重蜂窝、空洞或其它严重缺陷,经修补后其混凝土尚未达到张拉规定强度时,均不允许进行张拉。(10)箱梁张拉,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用千斤顶在梁的两端同步、对称地进行,并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11)回油锚固后,测量两端伸长值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12)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体同侧,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5.7.11管道压浆(1)张拉完成后确定预应力筋无断丝、滑丝现象,然后切除多余钢绞线,封堵锚头,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10MPa时即可压浆。压浆时间以张拉完毕不超过48h控制,同一管道压浆作业要一次完成不得中断,且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