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财政收入概论周_第1页
章财政收入概论周_第2页
章财政收入概论周_第3页
章财政收入概论周_第4页
章财政收入概论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例近年来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相关统计数据及政策(1)央行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今年第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高达122亿元,同比增长515.9%。报告同时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高达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2)相对于去年同期财政收入增长3.4%的严峻情况,2007年首季的财政形势无疑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财政高收入得益于经济高增长。1到3月份,我国经济增长达到9.9%,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3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同期经济增长的新纪录。(3)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月27日下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4)300亿元2007年记账式(八期)国债于6月7日起发行,本期国债期限3个月,低于票面面值贴现发行,2007年9月7日按面值偿还。本期国债经投标确定的发行价格为99.44元,折合年收益率为2.34%,本期国债2007年6月7日开始发行并计息,6月11日发行结束。6月13日起,本期国债在各交易场所以现券买卖和回购的方式上市交易。这些统计数据具体反映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哪些特征?新施行的相关财政收入政策又反映出怎样的政府宏观调控意图?目录7.1财政收入形式和分类7.2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7.3财政收入的结构7.4财政收入的原则7.1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财政收入:是政府为了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收入。其形式有货币、实物和力役(劳役)等。财政收入的形式P151⑴税。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参与社会财富再分配而无偿取得的社会财富;(狭义)⑵费。国家行政机关凭借行政权力或公共部门凭借市场权力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时所收取的费用;(规费+使用费)⑶利。国家凭借财产权力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资产收益;⑷债。国家凭国家信用有偿使用的社会财富。关于财政产生的不同观点国家分配论:市场失效论: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运行

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首先,财政收入是国家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最后,财政收入是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分配工具。7.1.1财政收入形式财政收入形式,是指政府通过哪些方式或渠道来取得财政收入。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1.税收;2.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国债;4.其他收入等。1.税收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据相关法律和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P180)参见课本第八章税收是最古老的财政范畴,它是指和一些特定行为相联系的强制支付。通过税收筹集收入去购买生产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必须的投入要素,或者在一国公民或居民间进行购买力的再分配。税收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下都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一国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除低收入国家的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不到80%以外,下中等收入以上的国家,其税收收入比重都在80%—92%之间。年度财政收入指标值(亿元)税收收入指标值(亿元)税收收入/财政收入(%)201083101.5173210.7988.10200968518.3059521.5986.87200861330.3554223.7988.41200751321.7845621.97200638760.2034804.35200531649.2928778.5490.93200013395.2312581.5193.9319956242.206038.0496.7319902937.102821.8619852004.822040.79数据无错19801159.93571.7019781132.26519.2845.86195062.1748.9877.66项目2009年执行数2010年预算数一、税收收入33359.4835983.00国内增值税13915.9915350.00国内消费税4759.125241.00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729.158070.00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6486.56-7070.00企业所得税7618.828061.00………………二、非税收入2536.662077.00专项收入215.44216.00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54.84410.00罚没收入35.0136.00其他收入1931.371415.00中央财政收入35896.1438060.00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亿元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国别经常性收入税收收入所占比重(%)非税收入所占比重(%)低收入国家:巴基斯坦(2000年)印度(1998年)越南(2000年)下中等收入国家:俄罗斯(2000年)泰国(1999年)罗马尼亚(1999年)

上中等收入国家:巴西(1998年)波兰(2000年)韩国(1997年)南非(2000年)高收入国家:美国(1999年)澳大利亚(1999年)加拿大(2000年)德国(1998年)法国(1997年)英国(1998年)

5313.0亿卢比29491.0亿卢比787500.0亿盾

27592.8亿卢布8001.8亿泰铢1842460.0亿列伊

3275.5亿瑞亚尔2742.5亿兹罗提907400.0亿韩元268.4亿兰特

32535.0亿美元2330.7亿澳元4689.3亿加元17020.8亿马克39328.0亿法郎3406.7亿英镑

72.778.084.3

83.186.487.8

82.985.086.489.9

80.380.682.482.890.991.5

27.322.015.7

16.913.612.2

17.115.013.610.1

19.719.417.617.29.18.5原因: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受益需要成本补偿但又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政府要求财政收入稳定、充分,连续。要满足这些要求,财政收入必须具有强制、无偿、固定的特点。而税收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一国税收体系的设计原则⑴公平原则:①受益原则②能力支付原则⑵效率原则详见第8.2节(P185)2.国有资产(狭义)收益国有资产:是国家投资形成和拥有的财产,是国家代表全民意志、行使公共财产权所形成的资产。广义国有资产的分类:⑴经营性国有资产——狭义⑵经营性国有资源(资源性国有资产)⑶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义含义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财产权)所获得的经营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资金占用费等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包括税收)。(此概念做一般理解)我国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国有资产收益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同,其向国家上缴收益的形式和途径也不相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按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直接经营、国有企业的承包经营、国有企业的租赁经营和国有企业的股份经营等。我国国有资产收益方式的历史演变⑴利润上缴。1949-1977,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⑵企业基金。1978-1982,从利润中提取主要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⑶利润留成。1979-1982,企业留用部分利润用于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⑷两步利改税。1981-1985。税利并存和完全以税代利。⑸承包制(单一利润上缴)。1986-1988,含(所得)税承包。⑹利税分流。1989-2003。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⑺分税制和取消利润(企业收入)上缴。1994-2007。⑻分税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07-今。两步利改税把原来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征税。第一步:对国营企业普遍征收所得税,但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所得税后的利润,采取多种形式上交国家,实行税利并存。大企业:55%,小企业:八级超额累计。税后利润包干上交或缴调节税、承包费。不讲第二步: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按8个税种向国家交税,也就是由“税利并存”逐渐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不讲具体内容包括:1.对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2.把原来的工商税按性质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等四种税。3.对某些采掘企业开征资源税。4.恢复和开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四种地方税。不讲国有企业缴税和交利的内涵税收:体现的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利润分配关系,这是一种刚性、统一、规范化的分配关系,体现社会利益。利润:体现的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参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取得国有产权收益,分配依据是财产权力,体现所有者利益。因此,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是这样一种双重的分配关系。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体两翼”理论国家双重权力双重身份双重职能双重形式政治权力(外在于生产过程)社会经济管理者政治社会经济管理税收财产权力(内在于生产过程)国有资产所有者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国有资产收入3.公债公债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一般来说,是在国家财政收不抵支时,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包括内债和外债。2010年度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7526.91亿元,2011年度为72044.51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82708.35亿元。中央政府负债中央政府显性负债:2010年年末,我国对内及对外国债余额为67548.11亿元。中央隐性负债:规模约为10.94万亿左右。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或者是再出现违约情况下政府不得不使用财政资金进行最后“兜底”的各类型债务。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隐性债务会通过违约的方式实现显性化。⑴铁道部负债总额为18918亿(2010年末)⑵社保基金缺口:全国养老保险基金静态缺口达4万亿(截止2010年)⑶政策性银行负债46121.2亿(2009年末)⑷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约4400亿元)。地方政府负债地方政府显性负债:67109.51亿元(到2010年底),包括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与各类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借债。地方政府隐性负债:40065.4亿元(到2010年末),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以及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需要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公债的含义⑴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⑵公债是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必须遵循信用原则,具有偿还性,自愿性特点;⑶公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是政府调节经济,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公债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条件⑴正常财政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⑵社会上可供借贷资金的存在。不讲4.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是指上述收入之外的一些杂项零星收入,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大,但包括的项目甚多,主要有:规费收入、各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基建贷款归还收入、捐赠收入等。规费收入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居民、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发放证照或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国家收取规费,除了可以取得一些财政收入外,主要还是为了对某些行为进行管理和统计。罚没收入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具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工商、税务、海关、公安)等国家机关根据国家规定依法处理的罚款和罚没物品的变价收入以及追回的赃款赃物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是指各单位经国家批准开采国家矿产资源,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的管理费,如矿山管理费、沙石管理费等。注:国有资源收入包括:利润分配,分红,管理费和使用权转让收入。公产收入是指国有山林、芦苇等公产的产品收入、政府部门主管的公房和其他公产的租赁收入以及公产的变价收入等。关于非税收入此分类也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狭义):仅指政府收费收入和政府基金收入;非税收入(中义):狭义+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广义):中义+债务收入。即税收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2007年版财政收支科目采用中义非税收入。7.1.2财政收入分类⑴按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债,其他收入等。(补充)⑵按照收入的管理方式: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⑶按照财政管理权限: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⑷按照收入取得依据: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入⑸按照收入取得的稳定程度: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⑹按经济成分:来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各种非国有制经济的收入。⑺按经济部门:来自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⑻根据其他标准:国内收入与国外收入,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以及强制性收入与非强制性收入等。⑴按财政收入形式1.税收;2.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国债;4.其他收入等。这是财政学研究财政收入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也是国际上常用的方法。⑵按照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①预算(内)收入②预算外收入③制度外收入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而衍生的一种分类。财政收入(广义):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财政收入(狭义):预算收入①预算(内)收入预算收入是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的财政收入,具有固定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国家行使其行政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的特点。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②预算外资金收入含义: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纳入财政预算外专户管理的财政性收入。主体:行政事业单位;目的:履行政府职能、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管理: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统一专户,专收专支,收支两条线管理性质: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与单位的自有资金。类型①行政事业性收费。②主管部门集中收入。③其他预算外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法律法规授权单位,在提供行政管理和事业服务时,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向接收管理和服务的公民和单位收取的费用。主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法律法规授权单位。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对象:接收管理和服务的公民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是国家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归国家,分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大部分属于成本弥补性质或校正负外部性。有些则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特点(可费改税)。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是指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按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收入。其他预算外收入是指除上述收入以外的预算外资金。包括以政府名义获得的各种捐赠资金,国家行政机关派驻境外机构的非经营性收入,有偿使用回收资金中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部分,财政专户和利息等。1978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年份预算外资金收入(亿元)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1978347.130.71980557.448.119851530.073.319902708.692.219952406.538.520003826.432.120055544.1617.520066407.8816.5年份合计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地方财政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其他收入1978347.1163.4131.09252.611980557.4074.4440.85442.1119851530.03233.2244.081252.7319902708.64576.9560.592071.1019923854.92885.4590.882878.5919931432.541317.83114.7119952406.502234.85171.6519963893.343395.75272.90224.6919972826.002414.32295.78115.9019983082.291981.92478.41337.3154.67229.9820003826.432654.54383.51403.3459.22325.8120055544.163858.19359.29192.9447.841085.9020066407.884216.80376.49221.2944.911548.39预算外资金分项目收入单位:亿元年份合计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地方财政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其他收入20076820.324681.05180.2540.161918.8620086617.254835.81220.7447.081513.6220096414.654598.14220.5684.101511.852010201120121.1993-1996年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范围分别有所调整,与以前各年不可比。从1997年起,预算外资金收入不包括纳入预算内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费)。从2004年起,预算外资金收入为财政预算外专户收入。2.2003年起,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乡镇自筹与统筹资金逐步取消,但个别省份在2003年以后仍有清欠收入。3.其他收入,包括彩票公益金、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等。

项目全国(亿元)收支额(亿元)比重(%)中央地方中央地方收入19861737.31716.631020.6841.258.819902708.641073.281635.3639.660.419952406.50317.572088.9313.286.820003826.43247.633578.796.593.520055544.16402.585141.587.392.720066407.88467.115940.777.392.7支出19861578.37640.94937.4340.659.419902707.061037.691669.3738.361.719952331.26351.381979.8815.184.920003529.01210.743318.286.094.020055242.48458.344784.148.791.320065866.95377.725489.236.493.6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支及比重③制度性收入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小金库”专项治理“小金库”的存在,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09年4月份开始,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牵头实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历经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落实四个阶段。“小金库”资金来源与使用资金来源:包括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虚列支出转出资金或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通过转移收入、套取专项资金等形式设立等多种形式。资金使用:发放福利、公务接待、弥补机关经费以及个人贪污挪用等形式。截至2010年底,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50738个,涉及金额238.8亿元。“一国两制”的我国财税体制政府收入除了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等。1994年至2009年,全国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由98.3%下降到86.9%,15年降低了11.4个百分点,不少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超过了税收收入,2009年全国地方政府性的非税收入达到了36855亿元,相当于地方税收收入的1.45倍,一些基层政府非税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好几倍。补充: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收费的项目同家庭、企业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并具有一种直接的服务报偿关系。一般观点:行政性收费:规费事业性收费:使用费。⒈不讲行政性收费:规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居民、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发放证照或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国家收取规费,除了可以取得一些财政收入外,主要还是为了对某些行为进行管理和统计。(P155)事业性收费:使用费是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实际上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凡是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可以采用收费形式。税收与收费的区别⑴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的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收费的用途明确,是专项收入,专项使用。⑵税收是国家政府的一般筹资手段;而收费是具有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⑶税收收入必须纳入国家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是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和地方性收费是作为预算外收入,形成政府性基金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⑷税收的法治性和规范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的现象。发达国家收费规模呈扩张趋势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增加,要求地方政府增加提供混合物品的数量。⑵政府职能扩张,其支出日益增加,税收方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一般选择更为灵活的收费方式。⑶税种的开征和税率的提高程序复杂,收费则比较灵活。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总体格局税收为主,收费为辅。收费完整地反映于政府预算,并有严格的审议和批准程序,管理严格。政府收费的规模、结构及其变动主要取决于对公共服务补偿的需要,一般对应于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单纯为了筹措收入。政府收费的权利主体是政府而非政府所属部门。不讲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1978年1132.354.11980年1159.950.71985年1487.823.51990年2358.223.61995年6242.28.52000年13395.28.22005年31649.39.7不讲⑶按照收入的管理权限分类①中央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由中央政府筹集、使用的财政资金。(2009年,将地方上解收入与部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后,中央财政收入即为中央本级收入)②地方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由地方政府筹集、使用的财政资金。⑷按照取得收入的依据分类①政府公共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依据政治权力,主要以税收形式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对各种商品、劳务、所得、财产、土地及资源等征收的税款以及行政性收费收入。②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是指政府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依据财产权力,参与资产收益分配所筹集的财政资金,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从政府参股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分享的股息和红利,以及国有资产租赁和产权转让收入。⑸按照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①经常性收入:税收、收费。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预算内)收费: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预算内+预算外)②临时性收入: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是指纸币的面值与印制成本之间的差额。一张100元的美钞,印制成本仅为4美分。美国每年获得的铸币收入,占到GDP的2.5%(相当于2500亿美元)。⑹按经济成分分为:来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各种非国有制经济的收入。不讲⑺按经济部门分为:来自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⑻根据其他标准国内收入与国外收入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强制性收入与非强制性收入7.2财政收入规模分析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反映了社会产品价值中C、V、M三部分在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构成情况。关于CC是社会产品中用于补偿消耗掉的劳动对象的价值。C的一部分可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有相当一部分税收收入来源于流转税,如增值税,企业在购进设备、原材料的过程中,都要缴纳增值税,税款计入所购设备和原材料的价值中。关于VV是以劳动报酬形式付给生产者个人的部分。V的一部分可以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高税率的消费品的价格中实际上也包括一部分由V转移来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最后转化为上缴财政的商品税收入;对个人收入课征的个人所得税也是V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最明显例证。关于MM是新创造的价值中的归社会支配的部分。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来源于M主要有三种形式:企业所得税、国有资产投资收益、财政专项基金。衡量财政收入价值构成是否合理的标准所谓合理是指既要增加财政收入,也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合理的标准是财政收入来源于C、V和M的比例是否适当。从静态角度考察一定时期的社会产品价值总额(C+V+M)是固定的,如果采用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税收在C、V、M内部的分布的变化并不影响税收总额的增减,因此,能够引起税收总额增减变化的原因是C、V、M中有的部分采用累进税率。从动态角度考察由于C、V、M的补偿或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并不是在同一时点进行的。在一个再生产周期中,C、V、M存在逻辑的和现实的先后关系。如果财政收入较多地来源于C和V,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不利于投资的增长。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看影响财政收入总额的因素有:(1)税率结构(累进:比例:定额)(2)税制特点(间接税:直接税)(3)C/V/M的比例(C:V:M)7.2.1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和衡量指标含义: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它表明的是国家财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影响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收入的规模既要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又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而言,财政收入的规模一定要适当,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衡量指标绝对规模:财政收入的绝对数额。相对规模:(1)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财政收入弹性: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补)(3)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补)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情况⑴绝对数额: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1950-2008年国家财政决算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统计年度财政收入GDP财政收入/GDP(%)总量(亿元)增速总量(亿元)增速(%)195062.1719781132.2629.483645.231.0619801159.931.184545.625.5219852004.8222.039016.022.2419902937.1010.2118667.815.7319956242.2019.6360793.710.27200013395.2317.0599214.613.50200531649.2919.90184937.417.11201083101.5121.3401202.020.71注:1.在国家财政收支中,价格补贴1985年以前冲减财政收入,1986年以后列为财政支出。为了可比,本表将1985年以前冲减财政收入的价格补贴改列在财政支出中。2.财政收入中不包括国内外债务收入。3.从2000年起,财政支出中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⑵相对规模:从理论上讲,财政收入与税收应该与一国的GDP呈正比例相关关系。我国财政收入出现了波动的趋势。①纵向比较:②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从我国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变化轨迹分析,自1978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一条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曲线。这种现象与我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特定环境密不可分。1978~1995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0个百分点,最低时将近10%左右,每年平均降幅超过一个百分点。1995年之后,这种下降趋势开始反转,到2010年时达到了20.17%,每年增幅平均也达到了0.67个百分点。我国财政收入增长

及其占GDP比重变化趋势横向比较:我国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不仅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明显落后。原因(略)(1)税收征管不严,财政监督不力;(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下降,使得国有资产收益的部分有所减少;(3)思想理论上的失误,比如诸多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GDP的同时却没有能够带来税收的增加。1978-1993年的情况九五期间(1994-2005)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国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结构协调以1997年中为分界点,分两段:前:分税制带来财政收入增长;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国债发行。7.2.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㈠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㈡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一)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3.税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4.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5.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GDP就多,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就大,占GDP的比重就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其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均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是基础性和制约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关系还可从定量角度,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若以Y代表财政收入,X代表国民收入,最简单的回归关系是线性回归,即假定X、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α+βX,由此可确定这种相关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可计算出的α、β值。β值越大,财政收入和国民收入的相关度就越高。时序回归模型公式:Gmt=a+bGDP式中Gmt代表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我国财政收入和GDP的回归方程:Gmt=0.1448GDP+31.42003807(单位:亿元)R²=0.920975(以1980-2002年各年份财政收入和GDP的数值计算得出)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占GNP的比重国别人均GNP(美元)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低收入国家其中: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3901703104209.614.416.7中等收入国家其中:菲律宾泰国伊朗24907701840220017.418.117.9高收入国家其中:英国法国德国瑞典221601779022260230302701037.540.930.344.62.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内涵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技术进步的影响:⑴可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品质量,使财政收入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⑵可降低物耗比例、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途径。3.税收税收的多少对整个财政收入的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税收规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税基和税率。它们的变化,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一国政府做出增税或减税的政策,从而对财政收入的规模产生直接影响。4.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在一定的GDP水平下,GDP在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不同的分配比例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这就说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具有制约作用。从收入分配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作用有两个:⑴收入分配政策能够影响剩余产品在GNP或NI总量中所占的份额。⑵收入分配政策直接决定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的份额。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在改革开始前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逐渐由政府预算收入向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倾斜。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体制的变化。5.价格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名义上增长,同时也是实际增长;如1985年零售物价上升率为8.8%,而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2%。②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价格上升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负增长;如1989年我国零售物价上升率为17.8%,而财政收入增长率仅为13.1%。③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如1986年零售物价上升率为6%,财政收入增长率5.8%,两者大体一致。财政收入的名义增长、实际增长与价格总水平的关系年份名义增长物价增长实际增长198420.2%14.6%198522%10.8%199324.9%9.0%199420%0.13%199814.2%17.0%199915.9%18.5%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价格变动的影响取决于三个因素⑴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⑵现行财政收入制度;⑶价格结构性的变化。财政收入增量价格分配的影响因素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价格结构性变化正常增量分配所得价格再分配所得(通胀税)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现行税收制度财政赤字信用膨胀财政实际收入增加(通胀税)财政有得有失财政赤字信用膨胀财政实际收入增加财政实际收入不变财政实际收入减少物价上涨情况下通货膨胀(1)如果通货膨胀是因弥补财政赤字造成的,那么财政就会通过财政赤字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取得更大的份额,通常称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是长期奉行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国家的一项经常性收入来源。(2)如果通货膨胀是由于信用膨胀引起的,那么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小于名义增长。现行财政收入制度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1)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加。(2)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3)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在这种税制下,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具体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制是以财产、所得等为征税对象的直接税为主,其个人所得税占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个人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因此,在这些国家,其价格的升降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减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比例税率为主,使用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很小,价格的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增减影响也就相对较小。价格结构性变化产品比价关系变动影响财政收入:(1)产品比价的变动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各经济主体之间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导致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2)财源分布结构的变化,使各经济主体上缴的税收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二)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P165财政收入有三个数量至关重要:(1)最小财政收入量;(2)最大财政收入量;(3)最适度财政收入量。(1)最小财政收入量是一国财政收入的最低界限,是维持国家政治经济职能所必需的财力。(2)最大财政收入量是一国财政收入的最高界限,是该国企业和个人对财政负担的最大承受能力。(3)最适度财政收入量是社会财富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最合理分配后的财政收入量,实现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协调,也实现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兼顾。拉弗曲线从政府税收来看,决定税收收入总额的因素,包括税率的高低,和税基(国民收入)的大小。提高税率不一定都会使税收收入增加,有时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供给学派这一思想可用所谓的“拉弗曲线”来解释。拉弗曲线是表示税率和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其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7.3财政收入结构7.3.1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7.3.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7.3.3财政收入的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