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 语文 试卷_第1页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 语文 试卷_第2页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 语文 试卷_第3页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 语文 试卷_第4页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 语文 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试卷第1页共6页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清明节的人文精神邢莉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24节气有关。记载了24节气的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中说到:“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记载的节气不等于节日,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清明节气的重要特点是冬季即将过去,而春天已经降临。这个时候人的活动要与物候相对应,将自然的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的节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学术界认为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关于寒食节的起源习俗有各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由纪念介子推起,推而广之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在公元732年制曰:“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现在寒食节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而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秋祭祖,符合人们春祈秋报的心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祭祖敬祖的传统,这种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俗文化心理,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清明节的习俗又与古代消失了的节日上巳节有关。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有两个活动内容,一是人们在春天到来之时到野外踏青嬉戏,一是招魂续魄,召唤亲人的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回归。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节演变成春游的活动,上巳节消失了,这个文化因子在清明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们在节日里踏青郊游,尽享春光。清明节的另一项民俗活动是插柳,清明节又一个说法叫“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有的插在家里的门楣上,有的戴在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除灾,民间认为这样做图个吉利。中国人喜柳爱柳,柳树是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另外柳枝插在门楣上,还有意味着家庭兴旺的文化含义;而把柳插在头上,为的是求生保健,青春永驻。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仅在节气的选择上与自然界的变化合拍,而且人们的活动也适应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又一主题。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农历节日及其习俗是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结果,民众习惯用它们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价值,走过有意义的人生历程,这种价值与文化形态的契合是很难改变的。清明节是中国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保护和弘扬清明节文化,可以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1.下列不能体现“清明节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一项是A.将自然的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B.在清明节,人们祭拜自己的祖先,体现了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C.继承了上巳节中的传统,在清明节人们踏青郊游,尽享春光。D.在现代生活中,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和植树。2.下列关于清明节起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节的起源不只与寒食节有关,而且与古代已消失的上巳节有关。B.清明最开始是一个节气,后因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渐渐合二为一,形成一个节日。C.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主要是在纪念介子推的同时祭拜自己的祖先。D.古人在“插柳节”那天在门楣和头上插柳祈福,这一习俗也是清明节的起源之一。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籍中说“清明之日,桐始华”,用极为简练的文字说出清明的节气特点。B.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时到野外踏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古人常在农历三月三日那天到野外招魂续魂,后演变成踏青郊游,上巳节因此消失。D.在现代社会,那些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使之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①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②,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③,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④,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⑤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选自《后汉书》[注]:①[齐国]:治为山东淄博。这里指当地官府。②[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这里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贽礼。③[北军]这里指汉代警卫京城部队在城北的驻地。④[典司]:掌管的公事。⑤[君房]:侯霸字君房。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物色:寻找。B.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 从容:随口。C.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要领:腰与颈。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特征:特别征召。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使人因谓光曰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①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C.①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②所谓花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②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应该算是一个颇具远见卓识的人。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的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抗争精神,他没有依从刘秀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3分)(2)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3分)(3)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9.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②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④,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5\*GB3⑤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GB3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沙漠玫瑰的开放龙应台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④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它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⑥我愣住了。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B.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的开放惊天动地。C.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D.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E.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2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请谈谈此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有人说去掉第⑩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今年第二季度个人电脑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缩小了2%,这是个人电脑进入市场20年来首次出现的。②蚁群如此自甘渺小,自满自足,甚至否认伟大和渺小、先进和落后的差别,陶醉于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岂不是太可笑么?③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维,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A.萎缩公然激活激发B.萎缩竟然激发激活C.滑坡公然激活激发D.滑坡竟然激发激活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把病历写得完整、条理、清晰是医生的基本功,至于诊断疑难病症,处理特殊病例则要靠实践经验。 B.文件对近期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C.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 D.一个外商投资的综合商城将在小区开业,这会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会提升小区的品位。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5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答:19.下面是南京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并加以修改。(6分)告示南京市至苏州5月1—3日的车票已经告罄;我们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随时查看贵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由于前段时间山洪暴发,路桥毁损严重,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遵照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请各位旅客谅解。(1)改为(2)改为(3)改为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地震来了,我们中国人需要自信,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有人说:金融危机来了,我们中国人需要自信,渡过难关。有人说:甲型H1N1流感来了,我们中国人需要自信,去战胜它。请以“自信”为话题范围,写一篇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9级5月月考语文答案1.A2.B3.C4.A.物色:形貌特征。5.B.连词,表修饰关系6.C.7.见译文【参考译文】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是会稽余姚人。年轻时便有很大的名气,与光武帝一同游历求学。到了光武帝即位,他便改换了姓名,隐居起来不再出现。光武帝想到他的贤能,就下令按照严光的形貌特征四处察访。后来齐国上报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在水边钓鱼。”光武帝怀疑那就是严光,便准备了小车和礼物,派人去请他。使者往返了三次他才来到,被安排住在京师护卫军营中,供给床褥等用具,宫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给酒食。司徒侯霸与严光是老相识,派人送信给严光。送信的人趁便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了,本想立刻就来拜访,迫于主管的事务繁杂,因此不能亲自来。希望能在傍晚时委屈你到他那里叙谈。”严光没回答,把信札丢给来人纪录,口授回信道:“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怀着仁心辅助大义,天下都高兴,一味阿谀皇帝的意旨就应该处死。”侯霸收到信封好了呈给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说:“这狂家伙还是老样子。”当天就亲乘车驾去严光居住的馆舍,严光睡在床上不起来,光武帝就进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唉!严子陵,就不能帮我治理国家吗?”严光还是睡着不回答,过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认真地看了好一会,说:“从前唐尧圣德昭著,(要让天下给巢父),巢父听到后马上到水边去洗耳朵。士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强迫人家做官呢?”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让步?”于是便上车,叹息着离开了。后来,又召严光到宫里去,谈说过去的交往旧事,两人在一起对坐谈话好几天。光武帝随意地问严光:“我比以前怎么样?”严光回答说:“陛下比过去稍稍高大了一点。”接着,两人同床而卧,严光把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天象,有客星冲犯了帝座,很厉害。光武帝笑着说:“我的老朋友严子陵与我睡在一起罢了。”授予谏议大夫的职务,严光不肯屈意接受,随后归隐躬耕于富春山。后人把他垂钓的地方命名为严陵濑。建武十七年,又特别征召他,但他不去。活到八十岁,在家中去世。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爱花之将谢。《海棠》,【注释】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崇光,美艳的光彩。这里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内容赏析】诗的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后两句中,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运用技巧】1、化用典故。“只恐夜深花睡去”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2、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人的想象中,面前的这株海棠花说不定会象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诗人特意点燃高烛,照耀海棠,使她打起精神,不致“睡去”。“花睡去”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11.CE(A项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应该历史的看待事物;B项应是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