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 舟 字的成语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1.gif)
![包含 舟 字的成语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2.gif)
![包含 舟 字的成语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3.gif)
![包含 舟 字的成语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4.gif)
![包含 舟 字的成语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d89f83d47d01a5a2d2f5096dd479384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含"舟"字的成语
同舟敌国同舟敌国,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zhōudíguó,意思是指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作宾语、定语。示例饮恨亲冤已数年,枕戈思报叹无缘。~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几千。(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近义词:舟中敌国毁舟为杕毁舟为杕,汉语成语,拼音是huǐzhōuwéiduò,意思是将船改成舵。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不当行为。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近义词】:毁钟为铎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刻舟求剑”。刻舟求剑(2张)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滑落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惜为时已晚,宝剑已经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个记号,并且对大家说:“这是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盐梅舟楫盐梅舟楫,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méizhōují,意思是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出自《荆钗记·春科》。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柯丹邱《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逆水行舟逆水行舟,汉语成语,拼音是nìshuǐxíngzhōu,意思是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出自《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常与“不进则退”连用。示例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许舟,不进则退。”《邓析子·无后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uǐzézàizhōu,shuǐzéfùzhōu,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出自《荀子·王制》与《荀子·哀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英译Althoughthewatercancarrytheboat,itcanburytheboataswellWatercarryaboat,waterit比喻君对民的依存关系虚船触舟虚船触舟,汉语成语,拼音为xūchuánchùzhōu,意思是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出自《庄子·山木》。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骑马乘舟骑马乘舟,汉语成语,拼音是qímǎchéngzhōu,意思是形容生搬硬套,凭空想象的形而上学。出自《笑府》。《笑府》:“有好乘马者,为人所欺,以五十金易一马,驽甚,不堪策。乃货舟载马,而身跨其上。”作宾语、定语;指人形而上学。有个好骑马的人上当受骗,用五十两金子买了一匹劣马,无法骑得太快。他租了一条船把马载上,自己跨在马背上,走了一里多路嫌慢,就对船夫说:“我请你喝酒,请加把劲快点摇,我要放马驰骋,好好过把瘾。”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拼音:tóngzhōugòngj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孙子兵法·九地》。“同舟共济”本义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济:渡河);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同舟共济”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多含褒义。最早出处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春秋·孙武《孙子兵法·九地》)衍生典故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助如一也。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西汉·刘向等《战国策·燕策二》)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同舟共济”“风雨同舟”等。木已成舟木已成舟,汉语成语,拼音是mùyǐchéngzhōu,意思是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出自《镜花缘》。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中性词【灯谜】:杭改作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焚舟破釜焚舟破釜,拼音是fénzhōupòfǔ,汉语成语,意思是犹破釜沉舟。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孙子·九地》。《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作谓语;同“破釜沉舟”示例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南朝·宋·颜竣《为世祖檄京邑》【近义词】:破釜沉舟、破釜焚舟朽竹篙舟朽竹篙舟,汉语成语,拼音是xiǔzhúgāozhōu,意思是烂竹竿作篙推舟。出自《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泛观前辈善书者,亦莫不於此留意焉……元晖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筯哺物,此最善喻。”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胡越同舟胡越同舟,汉语成语,拼音是húyuètóngzhōu,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出自《大臣论下》。【近义词】:吴越同舟作宾语、定语;指共患难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蔡姬荡舟蔡姬荡舟是一个成语,它的读音是càijīdàngzhōu,意思是齐侯与蔡姬乘舟到“囿”这个地方,蔡姬嬉戏,在船上摇晃小舟,结果令齐侯生气,变下令不准再摇。然而,蔡姬不以为然,不听劝解,再荡。齐侯愤怒了,就把蔡姬放回了老家,另嫁他人了。??注:齐桓公有夫人三位,妾六位。蔡姬是夫人中的一位。《左传》上记:“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蔡人嫁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记:“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吞舟是漏吞舟是漏,汉语成语,拼音是tūnzhōushìlòu,本指大鱼漏,后常比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出自《南史·陈伯之传》。《南史·陈伯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清惜秋旅生《维新梦·立宪》:“吞舟漏任纵横,賸几百个鲲鳅并命。”麦舟之赠麦舟之赠,汉语成语,拼音是màizhōuzhīzèng,意思指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出自《冷斋夜话》。麦:麦子;舟:船。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十:“尧夫以所载麦舟付之。到家,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方滞舟丹阳。’公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坟之矣。’”示例明·张岱《家传》:“见赵令妻子羁广柳车中,凄其可悯,乃出己囊为代偿,而复以百金这麦舟之赠。”风雨共舟风雨共舟,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yǔgòngzhōu,意思是比喻共同经历患难。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做宾、定语,用于文章示例他俩平日相处虽不甚和睦,但在面临共同危难之时,还是~,患难与共。扁舟乘兴扁舟乘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piānzhōuchéngxìng,意思是访友的典故。【成语】扁舟乘兴【拼音】piānzhōuchéngxìng【解释】晋王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明高启《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孤舟独桨孤舟独桨,汉语成语,读音是gūzhōudújiǎng,是指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出自《红色娘子军》。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柏舟之节柏舟之节,汉语成语,拼音是bǎizhōuzhījié,意思是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出自宋·朱熹《与陈师中书》。宋·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作宾语;用于妇女示例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沈舟破釜沈舟破釜,汉语成语,拼音shěnzhōupòfǔ,意思是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釜,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示例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覆舟之戒覆舟之戒,汉语成语,拼音是fùzhōuzhījiè,意思指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出自《陈涉论》。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作宾语;比喻失败的教训。绝渡逢舟绝渡逢舟,汉语成语,拼音是juédùféngzhōu,意思是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也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作宾语、定语;用于困境时网漏吞舟漏吞舟,汉语成语,拼音是wǎnglòutūnzhōu,意思是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序》。:渔,比喻法;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史记·酷吏列传序》:“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今外则漏吞舟,内则桃僵李代。★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今漏吞舟,而胡夷起於毂下。”漏吞舟,示太平之宽大;云兴肤寸,泽庶物之焦枯。★宋·陆游《同舟而济同舟而济,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zhōuérjì,意思是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出自《孙子·九地》。舟:船;济:渡,过河。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1、《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2、汉·朱穆《复奏记梁冀》:“夫将相大臣,均体之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3、《战国策·燕策二》:“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协力。李郭同舟李郭同舟,汉语成语,拼音是lǐguōtóngzhōu,意思是比喻知己相处,不分贵贱,亲密无间。出自《后汉书·郭太传》。【近义词】:李郭同船、李郭仙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南朝梁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积羽成舟积羽沉舟,汉语成语,拼音是jīyǔchéngzhōu,意思是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出自《战国策·魏策一》。羽毛虽然轻,积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成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积小患可致大灾。示例元·无名氏《来生债》三折:“我则见雪浪涌似山排,可怎生又风括平云雾霭,难道是积羽成舟,这金银呵反为轻载?心儿里好疑猜。”罔水行舟罔水行舟,汉语成语,拼音是wǎngshuǐxíngzhōu,意思是没有水而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出自《尚书·益稷》。罔水:无水。没有水而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尚书·益稷》:“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近义词】:推舟于陆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车击舟连车击舟连,汉语成语,拼音是chējīzhōulián,意思是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出自《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唐·柳宗元《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督食饶给,车击舟连。”作谓语、定语;形容车船多。舟中敌国舟中敌国,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uzhōngdíguó,意思是同船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吴起为魏国守西河。有一次,魏武侯和吴起坐船顺西河而下,看着两岸壮观的景色,武侯对吴起说:“好啊!江山如此险固,真是我们魏国的福气!”吴起说:“福气是由于道德高尚,而不是由于江山的险固。从前三苗部落住的地方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不修德义,被大禹消灭了。夏朝的桀住的地方,左边有河济,右边有泰华,南面有伊阙,北面有羊肠,不修仁政,被汤流放。商朝的纣住在孟山的左边,太行山的右边,常山的北面,黄河的南飘瓦虚舟飘瓦虚舟,汉语成语,拼音是piāowǎxūzhōu,意思是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作谓语、宾语。示例~岂有因,谁当入爨惜劳薪。★清·查慎行《惠研溪庶常从京……》同舟之惧同舟之惧,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zhōuzhījù,意思是比喻共同为某事而忧虑、畏惧。出自《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比喻共同为某事而忧虑、畏惧。《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外内齐虑,有同舟这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白鱼入舟白鱼入舟,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yúrùzhōu,意思是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出自《史记·周本纪》。白鱼:.即白鲦。本义指白鲦跳入船中。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也形容好兆头开始。《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主谓式;作分句;形容好兆头开始示例《尚书大传》卷三:“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武王获白鱼,而诸侯同辞”李善注引《尚书琁玑钤》:“武王得兵钤,谋东观,白鱼入舟,俯取以燎。”亦作“白鱼登舟”。白鱼登舟白鱼登舟,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yúdēngzhōu,指白鲦跳入船内,本义指殷亡周兴之兆,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也形容好兆头开始。出自《汉书·终军传》。《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作定语、分句;形容好兆头开始[近义词]白鱼入舟虚舟飘瓦虚舟飘瓦,汉语成语,拼音是xūzhōupiāowǎ,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出自《淮南子·诠言训》。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实用的东西示例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明·汤显祖《牡丹亭·谒遇》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者,必无怨色。”风雨同舟风雨同舟是一则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yǔtóngzhōu,出自《孙子·九地》。“风雨同舟”的意思是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通常独立成句使用。《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人据此总结出成语风雨同舟。孙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他对兵法颇有研究,著有《孙子兵法》。一次有人问他如何用兵才不会战败,他说:“善于用兵的人在打仗时,会让自己的军队像蛇一样灵活敏锐,可以随时反攻。蛇在头部受到攻击时,就用尾巴还击;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用头部进行反击;在腹部受到攻击时,则会用头部和尾巴一同反击。破釜沉舟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破釜沉舟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顺水推舟顺水推舟,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nshuǐtuīzhōu,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出自《窦娥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他若留我,乐得~。◎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歧路灯》第一○七回:“只可惜那三髯官儿不知名子,他能顺水推舟,开笼放鸟,吾知此公子孙必然发旺。”《七侠五义》第四十九回:“一伸手就要拿人。那大汉眼快,反把黄茂腕子拢住往怀里一领,黄茂难以扎挣,便就顺水推舟的爬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既然本性难移,那我们不能来个顺水推舟车楫马舟车楫马,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uchējímǎ,意思是以战船当车,以船桨当马。指古代的水战。出自《琅琊代醉编·舟车楫马》。舟:船;楫:船桨。古时以战船当车,以船桨当马。指古代的水战。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舟车楫马》:“《太白阴经》云:水战之具,始自伍员制之以与楚战,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中河失舟,一壶千金中河失舟,一壶千金,读音为zhōnghéshīzhōu,yīhúqiānjīn,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出自《遏冠子·学问》。壶,即瓠,体轻能浮,可系于腰间凫水。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注解:这个短语印证了“世上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思想。顺水行舟顺水行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nshuǐxíngzhōu,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成语:顺水行舟拼音:shùnshuǐxíngzhōu解释:顺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例句:这男女二家,便顺水行舟,不费推移之力。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七回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顺水推船、顺水行舟、顺水推舟吞舟之鱼吞舟之鱼,汉语成语,拼音tūnzhōuzhīyú,意思是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出自《吕氏春秋·知度》。《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长鲸驾空海波立——众说吞舟之鱼。吴越同舟吴越同舟,汉语成语,拼音是wúyuètóngzhōu,意思是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出自《孙子·九地》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小泉俊明表示,日中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吴越同舟”。吴越同舟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义务教育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技师)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年产1000吨纳米复合氧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月亮故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标线承包合同范本
- 精准医疗项目研发合作合同
- 麻雀的听评课记录
- 承揽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迷人的乡村风景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