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新闻传播学历年高频考题带答案难题附详解(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历年考点试题黑钻版(共50题)1.《青年实话》2.《快报》3.调查性报道4.画面思维5.《横滨每日新闻》6.流媒体(StreamingMedia)7.《常识》8.《昭文新报》9.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主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对新闻职业带来了什么影响?10.新闻写作是运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11.《新青年》12.新闻总署13.论述伯明翰学派主要观点及研究方法。14.利尔本15.简述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16.发展传播学17.版心18.新闻评论的依据19.反新闻监督20.新闻来源21.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报刊文体的演进。22.舆论学23.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24.数据新闻25.《工人之路特号》26.简述1943年9月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所阐述的无产阶级新闻学观点。27.体验式采访28.论黄远生的主要影响。29.“三S”30.中共中央制定了哪些城市办报方针与政策?各地军管会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31.互文性32.试论新闻价值的客观性。33.《官版·巴达维亚新闻》34.《晋察冀日报》3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36.《印度时报》37.1958年的“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38.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20世纪60年代报纸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39.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40.《热血日报》41.具体真实42.控制实验43.简讯44.什么是“定本”制度?45.《苏报》46.反“客里空”运动47.“拒检运动”48.申时电讯社49.信息的定义50.休眠效果第1卷参考答案一.历年考点试题黑钻版1.参考答案:《青年实话》是大革命失败后,共青团中央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办的一份报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1日在江西永丰创刊,总编辑部设在江西于都,总发行所设在福建长汀,1934年5月都迁至瑞金。陆定一、魏廷群先后任主编。初为半月刊,后改旬刊、周刊、五日刊,初为32开小册子,后为8开4版。发刊词提出:“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红军长征前夕停刊,现在所见最后一期为1934年9月30日出版的第113期。2.参考答案:《快报》是法国最早的时事周刊,1953年5月15日由激进党人塞尔旺一施赖贝创办。起初是《回声报》的政治副刊,后来独立出来。因受传统期刊的影响,仍带有浓厚的政论色彩。1964年仿效美国《时代》周刊改革,削弱政论色彩,增强时事新闻报道,并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可读性较强,从而发展成为法国最大的时事政治性新闻周刊。该刊注重调查性报道和新闻分析,立场保守。读者集中在知识阶层。3.参考答案: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为目的,并能引起治疗的注意;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工作;调查工作通常较为艰苦、复杂,需要相当的调查技巧,一般较费时费力。它的主题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是公众相当关心的;有人或组织企图掩盖这些信息,但他们不一定付诸行动。调查记者的调查工作应该受到公众和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新闻理论界则一般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4.参考答案:画面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是指人脑运用意象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它是以表象为材料,通过画面、情境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概括反映的一种思维方式。属于形象思维范畴,具有形象思维的形象性、整体性、跳跃性、直觉性、非语言性、情绪性等诸多特点。而且画面思维是记者的画面意识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画面意识转化为画面思维,它凭借的工具主要是具象的非语言符号。画面思维以“画面”为依托而展开。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综合性、现场性、概括性币和跳跃性。加强画面思维能力堵养,是提高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5.参考答案: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报。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6.参考答案: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即在因特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发布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的媒体,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文件都属于流媒体之列。Flash动画就是流媒体的一种形式。流媒体技术(或称为流式媒体技术)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流媒体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和体现。7.参考答案:《常识》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负有盛名的宣传鼓动家托马斯·潘恩发表的一本小册子,《常识》告诉北美殖民地人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北美应该独立于英国之外。潘恩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自己。他从历史、经济、宗教、政治甚至地理等各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那些向英国妥协的言论。《常识》深刻揭露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极大地鼓舞了美国独立士气,推动了北美独立的革命风暴。8.参考答案:《昭文新报》是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初为日报,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三个月后因销路不畅而改为五日刊,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昭文新报》虽然昙花一现,却是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做了最早的尝试。9.参考答案:(1)概念解释
①新闻传播主体,是指发出或传播信息的组织或人,现行媒介模式下,主要指媒体组织,即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新闻工作者,如记者、编辑。
②新媒体是指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的媒介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和电子书等。从时间纬度来看,新媒体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从传播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和宽带局域网,以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从传播特征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2)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模糊原来传受双方截然分明的角色,改变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传统格局,新闻的采制方式、刊播方式和收受使用方式,集中体现是“公民新闻”,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记者”的崛起,二是职业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自己适应新媒体工作环境的能力,三是传媒产业的转型。
①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微博、播客、晒客等网民分享平台和众多社会化网络发展壮大,为公民记者的出现提供平台。“公民记者”,又称民间记者、草根记者,他们不是职业新闻工作人员,往往只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的普通人。由于公民记者往往身处新闻现场,他们能够将新闻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及时地通过新媒体设备告知公众,因而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②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虽然越来越多的原创性新闻来自民间新闻传播者,但职业新闻工作者仍然是一定社会新闻图景或新闻符号世界主要的、直接的建构者。面对公民记者崛起的挑战,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适应新媒体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精通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技术等各方面新闻工作的全能型、复合型新闻记者。同时职业新闻记者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一贯优势,即对新闻的真实、准确、深度的报道,以便有力应对新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公民记者新闻的挑战。
③传媒业经历着三方面的转型。
a.从产业重心上看,正经历着从以核心产品的打造为重心,向以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的打造为重心的转型。媒介产业是内容产业,它的核心产品是做内容。但是,这个内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注重心,一直是按照“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这样一种发展逻辑循序前进的。在现有的体制和制度安排没有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我们在作为核心产品的内容打造方面的腾挪空间已经极为有限,为了积蓄更多的发展能量和把现有的媒介市场空间利用的更加充分,事实上现在的媒介产业的发展重心应该向着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转移。
b.从营销哲学上看,正经历着从“售卖”到“分享”的转型。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在此情境下,传播致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理解重视受众的“碎片化”现实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如何将这些碎片重新归聚起来。因此,开拓我们的媒介资源的链接组合、打造更加完整的媒介通路与平台的“服务产品链”,必须有赖于我们更加开放的资源观,以及更加灵活丰富的“竞合”模式。
c.从报网互动上看,正经历着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转型。印刷版和网络版是互补的关系,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从印刷版的劣势着手,来分析网络版可能的空间。加速新闻更新速度,填补报纸时间上的空缺;丰富版面语言,利用多媒体功能,实现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传播营销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注重微内容的经营,提供个性化服务。
(3)新媒体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①虚假新闻传播更快、更广。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内容多样化也让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虚假新闻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快速传播,造成更大范围内的不良影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时不受时空的限制,几乎对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实现光速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传播范围广、公众的参与性高,但是由于“把关人”相对缺失,新媒体更容易成为虚拟新闻的“放大器”和“加油站”,使得虚假新闻得以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
②新闻内容的低俗化愈演愈烈。我国的新闻媒体种类众多,数量激增,特别是近些年新媒体的迅速扩张,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受众市场,媒体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目前新闻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有些媒体不惜以低俗化的新闻报道来博得公众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媒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被腐蚀。
③新闻炒作盛行。新媒体时代,公众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些媒体不惜就某件事或者某些人进行炒作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实现其背后的商业利益。新闻炒作的盛行和当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弱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新媒体赋予了每个人一个“麦克风”,在新媒体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种低门槛的信息发布,扩充了新闻信息来源,但是也为新闻炒作提供了土壤。
④对个人隐私的过度追逐。隐私是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并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每个人都享有隐私权,新媒体环境下,个人隐私更容易暴露,而当前新闻媒体对个人隐私的过度追逐,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四通八达,新闻记者以报道他人隐私吸引受众关注,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秩序,也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众形象。10.参考答案:(1)善于联想。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2)善于对比。通过背景材料进行对比与衬托,横向或纵向都可以,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
(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选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反映出记者观察考虑问题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
(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11.参考答案:《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因有重名之嫌而改为本名,创办人陈独秀。《新青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②编辑部同仁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主要宦传内容为:①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12.参考答案:新闻总署是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1949年10月19日成立,由胡乔木任署长。下属机构与单位有一厅(办公厅)、一社(新华通讯社)、三局(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一校(北京新闻学校)。新闻总署成立后做了很多重要工作,主要有:①制定与颁布了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对这些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新闻法制建设。②加强和改进报纸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新闻业务工作的改革,推出报纸“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③对不同新闻工具之间和不同报纸之间的分工进行统一协调,主持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④协助进行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⑤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1952年8月7日,新闻总署被撤销。13.参考答案:主要观点:①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②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③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④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analysis)和受众调查。14.参考答案:利尔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他曾因将在尼德兰出版的清教徒小册子偷偷运到英国,被“星法院”判处终身监禁。1640年,在革命风暴中,利尔本被释出狱。内战中,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平均派领袖。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主张颁布成文宪法,限制权力,建立分权制度,实现出版自由。15.参考答案: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此次改革的收获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和解放。这次改革冲破了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之风,使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对于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不盲从;对于国内外资产阶级的一些办报经验,不能够简单地全盘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其有用的成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进行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改革,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的民族形式相结合。《人民日报》进行的成功的改版正是由此出发,全国各级党报也引以为榜样,相继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其他非党的人民报纸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旧中国著名的民营报纸《文汇报》在解放后逐步由私营转为公私合营以至公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文教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于1956年4月至9月间迁往北京,改版为国家教育部的机关报《教师报》,10月1日起又恢复原名迁回上海出版。《文汇报》、《光明日报》、《新民报》、《大公报》等大报也在如何办成一张社会主义中国报纸的大方向下,各自肯定和发挥了其独具的传统优势,办出了自身应有的特色。各家报纸竞相变革,形成竞赛,从而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盛景。
(3)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读者们都欣喜的认为,从改革可见,“教条主义之不得人心久矣”。读者对于报纸改革的欢迎与支持,带来了报纸发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部分的大幅度增加。从1956年10月1日开始,机关、团体等单位中私人需要的报刊实行自费订阅之后,报刊的发行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部分报纸甚至超过了预计的发行数量。16.参考答案:发展传播学是在冷战背景下诞生的,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力的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率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且有助于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及市场经济,传送到经济落后的传统国家去,如第三世界国家。它的基本观点有: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丹尼尔·勒纳(DanielLerner)、施拉姆、罗杰斯等都强调了传播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而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被看作是加速行为和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模式:主导模式(或称现代化模式)、依赖模式(或称依赖性批判模式)以及交互模式(或称参与性模式)。17.参考答案:版心是指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通常说的报纸的版面容量主要是指版心的容量。报纸版面的先期设计中,除了要选择报型,还要设计版心,即使是同样报型的报纸,周围留的空白也可以不一样多,版心的大小也会因此不同。版心对于版面编辑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版面上容纳图片与稿件的总体篇幅,版面编辑选择稿件与修改和配置稿件时都要以这个容量为基准。18.参考答案:新闻评论的依据是指用来表明媒体、公众、政府的态度和立场的的证据。通过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不仅可以表明态度,还能指明方向。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也反映了媒体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如果把媒体比喻为车的话,那么新闻与评论则是“车”的两个轮子,不可或缺。评论是旗帜、是灵魂、是风向标,如果说新闻是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现实,那么评论就是表明媒体对于新闻的态度,因此评论历来都受到政府和媒体的重视。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根植于网络载体的新闻评论逐渐繁荣,发展迅猛,逐渐呈现出强大的意见中心的特征。19.参考答案:反新闻监督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非法抵制现象。通常表现为:涉及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报道采访,被采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全程陪同采访,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通过权力部门压制新闻的报道。如行政干预、告黑状封杀媒体报道以及制造假象蒙骗记者,收买媒体屏蔽新闻报道,甚至出现以暴力阻止记者采访的情况。大多通过否定或歪曲新闻报道的作用,对媒体部门施压,进而干预媒体报道的开放和透明,干涉新闻自由。20.参考答案: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待新闻来源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不仅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从而取得受众信任,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机构的监督,避免记者、编辑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以维护新闻真实性。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记者采访;②通讯社发稿;③资料供应社发稿;④读者来信;⑤通讯员及群众投稿;⑥广告;⑦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21.参考答案:中国报刊文体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其变迁可以从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几个阶段来进行考察。
(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维新派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述文体。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故被称为“报章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时务文体”。这种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产生的。为了开风气、助变法,维新派的报刊政论家们在政论中,大力介绍新思想、新事物、新知识,抨击封建守旧势力,也激烈抨击了“八股八韵考据词章之学”。因此,在政论的写作上,他们冲破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的“义法”、“家法”的束缚。梁启超的政论自由奔放,平易流畅,新颖生动,又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是报章文体的典型代表。这种文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既不受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的清规戒律的羁绊,又兼收散文、骈文之所长,意至笔随,洒脱奔放。
②浅显流畅,内容、词汇新颖生动。不但不刻意追求古奥深邃,反而大量使用新鲜的俗语和外来语,甚至将西学中的一些自然科学道理和述评用于政论。
③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时务文体是一种在中文报刊上发展起来的文体。戊戌变法时期初步形成,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日本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时,才臻于成熟,风靡于20世纪初期,对辛亥革命和五四时期报纸文风产生过很大影响。
(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评论文体的改进
维新运动时期,报刊评论形式十分单调,大多只有长篇累牍的“论说”。辛亥革命时期,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受到西方报刊的影响,报刊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许多报刊设置了“社论”、“社说”、“时论”、“代论”等栏目。这一时期,出现了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体裁。始创者在日本出版了《清议报》,引起注意并为国内报纸纷起仿效的是上海《时报》。不少报刊都辟有《时评》栏目,有的大型报纸同时设有几个。此外,为新闻配“编者按”的做法也很流行,经常使用文前按、文中按、编后等几种加按语的形式。
(3)五四时期报刊政论文体的改进和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
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各种不同形式的评论,使报刊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明辨是非。
(4)抗日战争时期报刊文体的丰富
《解放日报》改版后,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以宣传整风运动,并创刊“一得书”杂文专栏,刊登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杂文和小品文。《解放日报》的著名专刊“学习”还专门刊登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报刊文体的改进
1956年,《人民日报》进行改版。改版后,《人民日报》的社论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大多短小生动,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分析的好文章。《人民日报》还创办了文学性副刊,刊登活泼、明快、尖锐的短文和文艺作品。
总之,中国的报刊文体一直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之中,其形式与内容的改进是报刊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进程。22.参考答案:是研究舆论这种复杂社会现象的一种交叉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心理传播。23.参考答案: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号上,张季鸾以“记者”笔名写的社评《本社同人之志趣》中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
(1)“不党”。该报强调其与当时中国各党派均无任何连带关系,但“不党”不代表中立,也并不敌视各党,而是原则上平等看待各党,纯粹是站在公民的角度来发表意见,除此之外,既没有什么成见,也无任何背景。
(2)“不卖”。强调不以言论作交换,以经济独立保证言论独立。
(3)“不私”。强调该报没有私用,给社会各力量提供言论平台,此举强调了报纸的社会服务功能。
(4)“不盲”。“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强调该报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四不主义”的提出,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借鉴,它实际上完整地提出了“文人办报”的理论,广泛吸取“政治家办报”(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商业办报”(对媒体社会责任感强调不够,但注重经营管理)两者的优点,提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章报国”理念。它的提出是士阶层价值观念的表现,是士阶层价值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表述。“四不”方针体现了该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大公报》坚持这“四不”方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24.参考答案: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的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数据新闻具有描述、判断、预测、信息定制等功能,其特征有:①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的;②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③依靠特殊的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隐藏在宏观、抽象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④以形象互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数据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在新媒体时代被广泛应用,新华网的数据新闻、腾讯数据新闻模块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数说命运共同体”都是运用数据做新闻的实践。25.参考答案:《工人之路特号》是五卅运动之后出版的影响最大的报刊。它的前身是《工人之路》周刊,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1925年5月31日创刊于广州。省港大罢工爆发后,于6月24日改出《工人之路特号》,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报,邓中夏任主编,4开4版。它出至“七·一五”政变前夕被迫停刊,现存最后一期为616期,1927年4月14日出版。它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久的一家日报。26.参考答案:《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是1942年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总编辑陆定一于当年9月1日发表的一篇新闻理论文章。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述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有关基本问题,也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新闻学观点,在新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主要内容有:
(1)论述了“新闻的本源”问题,对“新闻”的定义作了界定:“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提出“新闻如何能真实”的问题,既基本肯定了资产阶级新闻学中新闻必须具备“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名、事实的过程与结果),又指出仅仅有“五要素”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才能写出真实的新闻。
(3)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4)提出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
(5)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观点。
(6)反对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
(7)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27.参考答案: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体验式采访有以下几点优点:①有助于记者眼睛向下,尽快接近采访对象,密切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同采访对象在生活上打成一片,在思想上沟通;②有助于记者获得真知,更深入地了解客观实际;③有助于记者思想作风的锻炼和敬业精神的培养;④有助于记者把报道写得真切感人,有血有肉;⑤有助于记者积累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工作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要搞好体验式采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选好体验点;②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生产技术,学劳动本领,学他们的好思想、好风格;③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也不是只体验不采访,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④一次体验采访的时间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视需要而定;⑤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一般报道。28.参考答案: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尤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业史》一书中称他为“报界之奇才”。其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贡献主要体现在新闻业务活动上和新闻思想上。29.参考答案:“三S”是指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外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AgnesSmedler)、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LouiseStrong)和汉斯·希伯(HansShippe)。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于1928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途经苏联来到中国,开始了在中国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一生中曾先后6次到中国旅行、采访。汉斯·希伯是著名的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于大革命时期来到中国进行采访,并多次深入抗日民主根据地,后于激战中牺牲。30.参考答案:(1)中共中央制定的城市办报方针与政策
(2)中共中央对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处理
1948年,随着大中城市、特别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大城市的陆续解放,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中共中央颁发了一系列文件,从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界限到具体的工作方法,都作了明确的指示与规定。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与指示,各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以既严肃又慎重的态度,开始着手清理、接管既有新闻事业,并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①处理旧有新闻事业的原则
1948年11月8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报纸刊物与通讯社是一定的阶级、党派与社会团体进行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不是生产事业,故对于私营报纸、刊物与通讯社,一般地不能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同样的政策”。
②处理旧有新闻事业的政策
194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对新解放城市的原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的决定》,规定了清理、接管旧有广播事业工作的政策。对于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处理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a.对于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反动党派所主办的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没收其一切设备与资财,不准以原名复刊或发稿。
b.对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不仅允许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继续刊行与发稿,并予以保护与支持。
c.对于私人经营的报刊、通讯社与广播电台,既不采取无限制放任的政策,以防止它们为反动政治势力所利用,也不采取简单的一律取消的政策。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长期坚持进步态度的报刊、通讯社予以保护,准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继续营业;对中间的不禁止其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营业,但须依法登记;对反动的则予以没收,停止其继续营业。
d.对于民营广播电台,因其直接联系群众,且可能为敌人作通讯、联络之用,故在军管期间一律归军管会统一管理,在军管会管理之下准其继续营业;私营的短波广播电台,则一律停止其播音。
e.对于外国人在华的新闻事业,人民政府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立的新闻机构,一律予以封闭;对外国私商主办的报刊,则准其继续出版。
f.对于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政策。除少数查有实据的特务分子、反革命分子依法处理外,其余均由人民政府安排,明显的进步分子与确有学识的中间分子留用;一般的编辑与记者,其比较容易改造者,应经过短期教育后分别留用,然亦不应轻易使其担任编辑与记者工作,其思想顽固、生活腐化不易改造者,应听其或助其转业;技术人员(出版、经理、广播、电务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则按对待一般技术人员的方针办理;私营新闻单位的工作人员,原则上由原单位自行处理。31.参考答案: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32.参考答案:(1)定义: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是客观的,不因传播者的主要需要而增减,这就是新闻的客观性。事实能否成为新闻并产生社会影响,是由受众而不是由传播者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实践对新闻的经验。
(2)新闻价值是一种预测,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实践对新闻的检验,因为新闻刊登在前,社会效果在后,因而判断价值的有无与大小,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水平和经验。
(3)新闻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标准,从内容上判断新闻价值,不仅包括信息价值,而且包括宣传舆论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33.参考答案:《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出版最早的日文报纸,1862年1月由官方“洋书调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和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先后印发了23卷。“新闻”一词系日文“报纸”的意思。此报翻译自在荷属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版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机关报《爪哇新闻》,以《巴达维亚新闻》为名公开发行,因系官办,故冠以“官版”二字。报纸形式、印刷手段还很落后,曾使用过荷兰人于1849年赠送给幕府的一台手摇印刷机。34.参考答案:《晋察冀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省阜平县创刊,初名《抗敌报》,1940年11月7日改名《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是邓拓。该报于1948年6月14日终刊,是晋察冀边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在敌人残酷的“围攻”“扫荡”中,始终坚持出版,为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工作骨干,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晋察冀日报》终刊后,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改组为华北《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前身。35.参考答案:指新闻事业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传递信息,沟通情况;②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实施舆论监督;③传播知识,普及文化;④提供娱乐,丰富生活;⑤刊登广告,推销商品。36.参考答案:《印度时报》于1838年在孟买创办,原名《孟买时报》,1861年改为现名。该报属于达尔米亚一贾殷财团所有,在孟买、新德里、阿默达巴德等城市出版。该报新闻详尽,文字严谨;政治上支持国大党,主要读者有社会中层知识分子和海外印侨。印度时报系有29种出版物。其中用印地文出版的《新印度时报》发行50多万份。37.参考答案:在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形势下,新闻界也未能脱离这种环境的影响,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先是制定了“跃进规划”,继而“挑战应战”、“开展评比”。
(1)1958年的“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的影响
①虚假的生产攀比报道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信手拈来,违反基本的生产常识,未经过调查研究,极大地损害了报纸的形象,也使得新闻媒介的宣传在促进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方面推波助澜。
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纷纷“大跃进”,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a.1958年2月,人民日报社举行了动员大会,报社各部门和个人都制定了跃进规划,成立了报纸研究组,天天评报插红旗,评出好新闻、好标题、好版面、好评论,各省市党报也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
b.新华社提出要把新华社建成无产阶级的、以东方新闻为权威的世界级通讯社,并且将苦战三年的计划提前到1958年内完成。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也从每天的11次增加到每天15次。现场广播大会成为当时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许多广播电台十几天甚至几天就召开一次现场广播大会,听众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造成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③在理论宣传上,“大跃进”时期的报纸错误地宣传了“唯意志论”,即片面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否认客观条件。“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一定能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唯心主义色彩浓厚的口号和句子在报刊中随处可见。
(2)“大跃进”后新闻事业的改进
经过“大跃进”运动,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单位开始对“大跃进”的宣传报道降温,反省“大跃进”运动中的错误,并试图着手改进。在此基础上,重提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60年冬以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有了一定的改进,传媒的知识性、趣味性得到了加强,新闻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杂文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批很好的杂文专栏,如“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长短录”等。1962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下,新闻事业又有了一定改进:
①电视事业的创办。1958年,先后有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三家开播。到1961年初,全国已有26座电视台。这为我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②广播事业的质量有所提高。从1962年开始,中央广播事业局开始对“大跃进”运动后的广播事业进行整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虽然数量减少,但质量有所提高。
③新华社事业发展显著。到1966年,新华社国外分社发展到51个,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全球的通讯网络。新华社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有影响的大型通讯社。
④报纸和时事政治性刊物稳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报刊经历了一个“发展一收缩一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及各地党委主办的政治理论刊物普遍创办。
⑤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有较大发展。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首次招收研究生。我国新闻教育出现了建国后首个办学高潮,并形成了人大、复旦和北广三大新闻教育基地。1959年,出版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38.参考答案:(1)邓拓杂文的特点
邓拓的杂文题材广泛,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和思想熔于一炉,写得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赢得了群众的喜爱。虽是短短千字的文章却将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深的理论修养、精湛的写作技巧融为一体。
(2)20世纪60年代报纸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
①杂文从“五四”时期以来就是我国报刊的重要文体之一。以鲁迅为代表,我国的报刊杂文在30、40年代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60年代初期,我国的报刊出现了又一批有影响的杂文专栏和优秀的报刊杂文家。
②作为报纸评论的一种体裁,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论述问题犀利泼辣、发人深省,直捣问题本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战斗性和灵活性。
③为了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而且当时杂文专栏都十分有影响,办得有声有色,针砭时弊不遗余力,谈古论今包罗万象,深受读者的喜爱。
④“五四”以后,特别是到60年代,报刊杂文成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它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行文情感饱满,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39.参考答案: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休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它要求在新闻工作中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表现了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截然不同的本质属性。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任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的意见,它是无产阶级党性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①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
②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这几个方面,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组关系:第一,党和政府的喉舌与人民的代言人;第二,党性与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党性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自由;第四,党性与新闻报道的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第五,党性原则与新闻改革。40.参考答案:《热血日报》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它是共产党为了在五卅运动中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于1925年特别在上海创办的。它是一份4开4版的通俗政治小报,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瞿秋白担任主编。《热血日报》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事实真相;发表社论抨击封建军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罪行;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也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该报在报道和宣传五卅运动、影响舆论、鼓动工人阶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1.参考答案: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42.参考答案:控制实验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方法由卢因和霍夫兰从实验心理学中引入传播研究领域。控制实验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控制实验的环境;②控制实验的对象;③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实验法在传播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依赖于三个条件:①能否建立一个包含因果联系的假设,这一联系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②被观察的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能与其他变量隔离开,以确保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简单家具维修合同范本
- 2024年加工承揽合同标的与质量标准
- 2024建筑材料采购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度公园绿化树苗采购合同
- 2024年山东潍坊物业委托管理合同
- 迷雾解说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产品研发与推广合同
- 04版智能家居系统研发与销售合同
- 2024年度云服务提供商合同
- 2024年店铺投资合作协议
- 护理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杜广生)
- AI智能客服应用实践
- 《止吐药临床应用》课件
- 幕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范本
- 报价单模板完
- 30题药品质量检测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评价》期末试卷及答案 卷3
-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 消防安全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