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序》目录部类划分之商榷_第1页
《隋书经籍志序》目录部类划分之商榷_第2页
《隋书经籍志序》目录部类划分之商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书经籍志序》目录部类划分之商榷

1《目录》、《梁有诸书》“宋元八年,谢令云编撰了四卷目录,共计6812卷。元徽元年,秘书丞王俭又造《目录》,大凡一万五千七百四卷……齐永明中,秘书丞王亮、监谢朏,又造《四部书目》,大凡一万八千一十卷……梁有秘书监任昉、殷钧《四部目录》,又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故梁有《五部目录》。”1.1“四部目录”应为目录之称名说“四部目录”、“目录”及“五部目录”均非标示书名,主要基于两点:其一,仅称谢灵运及王亮、谢朏、任昉、殷钧等所撰为“四部目录”,并不具有区别目录著作称名的意义,据此,则称谢灵运等之所作为“四部目录”,当非意在称呼目录著作之称名;其二,仅以目录著作最为普遍的称呼称王俭所撰为“目录”,亦表明这里“目录”、“四部目录”并非是在称呼目录著作之称名。据阮孝绪《七录序》所附《古今书最》,所谓王俭所撰“目录”完整称名为《宋元徽元年秘阁四部书目录》(《隋志》著录为《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因此,如果《隋志序》是以书名称谢灵运等所撰为“四部目录”,则王俭之所撰就也当称为“四部目录”,《隋志序》既然没有这样称,亦可证“四部目录”、“目录”等并非是站在书名的角度对相关目录著作进行称呼。1.2部类划分情况交代目录著作的体制,考察目录著作的部类划分,是《隋志序》的核心内容:刘歆《七略》,因其为首部七分法(合《辑略》在内)的目录,故详述其分类:“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数术略》,七曰《方技略》。”《隋志序》所述部类划分情况变化经过可归纳如下:(1)七分法:刘歆《七略》—→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2)四分法:荀勖《中经新簿》—→李充所撰—→谢灵运、王亮、谢朏、任昉、殷钧“四部目录”;(3)五分法:文德殿四部目录加上祖暅术数书目录一部(称王俭《宋元徽元年秘阁四部书目录》为“目录”而非“四部目录”,盖因前有谢灵运“四部目录”的缘故,同为宋之目录,故而连“四部”二字也省略了)。1.3《文献类目录》各部分划分的回顾与总结在已有七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的情况下,《隋志》采取了四部分类法,且又第一次采取了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分法,较之前的部类划分亦为重大的改变与进步。因此,在序中对之前的目录的部类划分予以回顾与总结,也在情理之中。其中,正反映了《隋志》斟酌取舍(取四分法)、继往开来(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图书分类思想。1.4《目录》、梁有之“《目录》”及《东南角目录》基于以上,我们就可以说《隋志序》所称谢灵运等之“《四部目录》”、王俭之“《目录》”及梁有之“《五部目录》”其书名号当以去除为是。加上书名号,掩盖了《隋志序》原本叙述目录部类划分的主观意图,从而使其目录学史料价值大打折扣,也给理解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2《中国出版社1973年版《隋志》历史部序的结尾如下“班固以《史记》附《春秋》,今开其事类,凡十三种,别为史部。”2.1《汉志》九篇左丘明三十四篇、《陈汉公》九篇、《汉志》九篇、《汉志》九篇、《汉志》九篇、《图十六篇、《汉志》九篇、《汉志》九篇、《汉著》九篇并作《汉志》两篇班固《汉书·艺文志》之《春秋》类所附除《史记》外,尚有《国语》等十余种,其详如下:《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世本》十五篇、《战国策》三十三篇、《奏事》二十篇、陆贾《楚汉春秋》九篇、《太史公》一百三十篇、《太史公》七篇(冯商)、《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著记》一百九十篇、《汉大年纪》五篇2.2此外,历史学家的“历史记录”也表明,它不是“历史记录”这句话为引自于阮孝绪《七录序》:“刘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2.3“史记”应为“史”,仅有“史”一种“史记”。请看本“史记”如前引《隋志序》论及荀勖《中经新簿》时所云的“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核之客观,其中的“史记”,至少还应包括班固《汉书》在内。再如《隋志序》论及王俭《七志》时所云的“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其中的“史记”与《中经新簿》中的相同,也不是专指司马迁《史记》,而是包含有多种史书在内。2.4特别是,历史部的最终统计部门数和其他材料表明,“历史记录”不是指“历史记录”《隋志》史部的最后统计部数时云:“凡史之所记,八百一十七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