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_第1页
《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_第2页
《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_第3页
《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_第4页
《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书武帝》《元朔五年议》订误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代就提出了“废除一切家庭,尊重儒家思想”的提议,以及“创建学校,促进周边地区的人才发展”的提议。所以,历代学者对此颇多考证,然而迄今无定论,诸说纷陈。《中国史硏究》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上的苏诚鉴先生《董仲舒对策在元朔五年议》一文,又创元朔五年(前124)说。但经认眞拜读,发现其说似可商榷。今拟就此谈点浅见,敬祈苏先生及其他前辈敎正。(一)《通鉴考异》载:“《汉书·武纪》:‘元光元年五月,诏举贤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仲舒传》曰:‘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县(笔者注:《董仲舒传》本载“州郡”,此为司马光笔误》。)举茂才、孝廉(二)前引班固语:“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苏先生认为:“孝廉之举始于汉文帝,原来同时诏举孝悌、力田、三老、廉吏四种人。景帝时有‘廉士’之名。到武帝元光元年才合称‘孝廉’,可见这是汉朝早在武帝之前就已实行的制度。……‘孝廉’是‘孝悌’、‘廉吏’的合称。”幷认为“自仲舒发之”一语是“班固张冠李戴”。按:武帝时“孝廉”与文帝时“孝悌”、“廉吏”不同:第一,武帝时孝廉不一定是官,“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淸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师古注);文帝时孝悌、廉吏非官不可,孝悌是乡官(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三老、孝悌、力田皆乡官名》),廉吏是淸廉之官。第二,武帝时孝廉是官吏的候选人;文帝时孝悌、廉吏是赏赐的对象。第三,武帝时孝廉由郡国推举;文帝时孝悌、廉吏由县推举。正因上述三点不同,所以《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令郡国举孝廉”时,用了“初”字。退一步说,诚如苏先生所云:“‘孝廉’是‘孝悌’、‘廉吏’的合称”,也不能说班固“自仲舒发之”一语有错,因他是指郡国举,而非指县举。至于董仲舒对策和武帝元光元年诏郡国举孝廉的时间顺序,待后文辨之,茲略。(三)第二策(本文所引策文、制册皆见《汉书·董仲舒传》),“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苏先生认为:“董仲舒对策所建议的‘岁贡各二人’的制度,就是汉武帝采纳之后,经公孙弘等‘议’而后上报的‘为博士官置弟子员五十人’的制度。”按:董仲舒建议的“岁贡各二人”和公孙弘上报的“为博士官置弟子员五十人”不可相提幷论:第一,据《汉书·地理志》,武帝时郡国共一百零二,“岁贡各二人”即达二百零四人,如再加列侯所贡,人数更多,这显然与“弟子员五十人”不符。第二,董仲舒建议“岁贡各二人”乃欲使“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从而做到“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汉书·董仲舒传》);而公孙弘上报“为博士官置弟子员五十人”乃欲招收太学生,使“学者益广”,从而做到“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汉书·武帝纪》)。(四)第一策:“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苏先生认为:“这段话前半指武帝以前,‘今’以下后半单指武帝本身。如果认为‘汉得天下以来’与‘今临政而愿治’意义相同,那这段策文前后就重复了。问题的关键在‘七’字是衍文,是班固为了把董仲舒对策安置在元光元年而妄自增添的”。“对汉武帝说‘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这样的话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汉武帝总共不过做了五十四年的皇帝。要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汉得天下七十余年,那么,用‘今临政而愿治’这样的主语又是不合逻辑的。”按:苏先生此说归纳起来有四点不妥:第一,整个这段话皆指汉朝,非“‘今’以下后半单才指武帝本身”。第二,“汉得天下以来”与“今临政而愿治”意义迥然不同,故无“前后就重复”之感。第三,无可靠证据证明“‘七’字是衍文”。第四,“今临政而愿治”非主语,故谈不上“不合逻辑”。苏先生这里误解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一句的认识,我认为其主语承前省略,本应为“今汉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这种为避重复而隔句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史书中屡见不鲜,如《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郤子)请以其私属,(晋侯)又弗许。”《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天下诸侯)伏尸百万,流血漂卤,(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果如上述,则汉朝至元朔五年已临政八十三年,这与策中“七十余岁”不符,此证元朔五年说不能成立。(五)第二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苏先生认为:“康居之通,在张骞自西域归来之后,时在元朔三年。据此,董仲舒对策当在元朔三年之后。”按:元朔三年(前126)张骞自西域归来,康居尙未“归谊”,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唯路过康居,旣非专程前往,又未与康居使者同归。康居“归谊”,已是元鼎年间事。《汉书·张骞传》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元鼎二年(前115)张骞为大行令。由此推算,康居“归谊”应値元鼎四年或五年。可见,元朔五年说仍难释康居“归谊”之疑。旣然如此,则董仲舒对策何以提及康居“归谊”事呢?茲引两说,聊备参考。王先谦认为:“康居归谊,于史无征。盖武帝初立,欲事灭胡,遣人往通西域,而康居或于其时一至中国,史官失载”(六)第二制册:“今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眞。”苏先生认为:这些文字“乃自责之词,不可能当建元元年初即位时所宜用,否则岂不啻数其父祖之过?”按:此论本于洪迈《容斋续笔》。据《汉书·武帝纪》和《汉书·五行志》,建元年间灾害数见,堪称“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故上述文字,尽管武帝“不可能当建元元年初即位时所宜用”,但不能排除武帝在建元年间末期或元光年间初期使用的可能性。苏先生此论不能支持其元朔五年说。(七)第二策:“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苏先生认为:董仲舒所云或以元朔元年(前128)武帝诏中的“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为根据。幷以此推定董仲舒对策“当在元朔元年之后”。按:苏先生推定的前提有误。因元朔元年武帝诏不仅不是董仲舒对策的根据,而且恰恰相反,倒是董仲舒的对策导致元朔元年武帝诏中所及“阖郡而不荐一人”的现象。据第二策,董仲舒建议使郡国“各择其吏民之贤者”,“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旣然郡国所举人才此前已“对亡应书者”,为免今后“贡不肖”受罚,则干脆“阖郡而不荐一人”。因此,武帝元朔元年下诏:“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如上说无大谬,董仲舒对策必在元朔元年前。(八)第三策:“民以故弃行谊而死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獄以万千数。”苏先生认为:“西汉一代,刑獄之多,法令之繁,在元朔三年张汤始任廷尉之后。董仲舒对策当是指该年以后出现的情况。”按:其实不然。《汉书·食货志》载贾谊曰:“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搒笞奔走者甚众……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汉书·刑法志》载:景帝时,“死刑旣重,而生刑又轻,民易犯之”。可见文帝、景帝时刑獄已多。《刑法志》又载:“孝武即位……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说明“民犯法”在前,“条定法令”在后。《史记·酷吏列传》载:“(张汤)迁至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已而赵禹迁为中尉,徙为少府,而张汤为廷尉。”说明“定诸律令”不仅在元朔三年张汤为廷尉前,而且在赵禹元光六年为中尉前。因此,两汉“刑獄之多,法令之繁”,非“在元朔三年张汤始任廷尉之后”,董仲舒对策也非“指该年以后出现的情况”。(九)苏先生以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罢百家的两条策文和汉武帝的元朔五年诏为根据,断定董仲舒对策在元朔五年,也实在缺乏说服力。因董仲舒对策所提建议,汉武帝可马上采用,也可若干年后采用,不能以汉武帝在元朔五年采董仲舒议,就将董仲舒对策年代定在元朔五年。此外,以下四点亦证元朔五年说不能成立。(一)《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前134)“五月,诏贤良曰……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二)《汉书·董仲舒传》于董仲舒对策后载:“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卒于元朔三年。(三)《史记·儒林列传》:主父偃窃董仲舒书上奏后,“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但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却大谈灾异。(四)班固对董仲舒“天人三策”高度重视,不惜洋洋万言予以记载,如董仲舒对策果値元朔五年,班固绝不会在《汉书·武帝纪》中漏载元朔五年举贤良事。二旣然元朔五年说不能成立,那末,董仲舒“天人三策”究竟作于哪年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了解史学界有关这个问题的另外五种观点,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之。(一)建元元年(前140)说。除上文所及司马光外,王楙、马端临、沈钦韩、苏舆、史念海先生也持此说(二)建元五年说。齐召南力主此议(三)元光元年(前134)二月说。王益之独创此说其中尤以建元元年说最为流行,几部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和工具书皆采此说。综上五说,我认为建元五年说、元光元年二月说和元光二年至四年说缺乏证据,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建元元年说证据不足,且难合理解释很多史文;元光元年五月说较为可信,然而论说未尽,尙有阙漏,且其否定董仲舒建元元年对过策,恐也失之偏颇。今试对元光元年五月说略作几点辨正和申述。(一)董仲舒建元元年对过策。《汉书·董仲舒传》:“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按董仲舒“天人三策”,其中有“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之语,这里的“岁贡”当指“举茂才、孝廉”。据《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前106),武帝诏令州郡举茂才。从时间顺序看,董仲舒对策年代不论采上述六说中之哪种,皆可称州郡举茂才“自仲舒发之”。又据《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十一月,武帝诏郡国举孝廉。从时间顺序看,董仲舒对策年代只有定在元光元年十一月前,才可称郡国举孝廉“自仲舒发之”。因此,司马光创建元元年说,齐召南创建元五年说。而元光元年五月说者王先谦为自圆其说,认为“或因仲舒对策推扩规模,抑或后世缘时事相当,传疑附会,班氏未审,因而归美,未可知也”(二)董仲舒作“天人三策”不会早于建元六年。《汉书·董仲舒传》:“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据此,知“仲舒对册”应値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为相后。按《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建元元年窦婴为丞相,建元六年田蚡为丞相。可证董仲舒作“天人三策”不会早于建元六年。又《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黃老言,不说儒术,其事又废。后董仲舒对策言……”(这里所载策文约四百字,据我仔细查对,显然节录自“天人三策”)。据此,知“董仲舒对策言”应値建元六年窦太后卒后,亦证其作“天人三策”不会早于此年。如将上述两点结合《汉书·武帝纪》所载“(元光元年)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出焉”一语来看,定董仲舒作“天人三策”于元光元年五月当是比较可靠的。(三)《汉书·董仲舒传》所载制册专对董仲舒而发。史念海先生说:“(天人三策)每策之前皆录武帝制诏原文,与《武纪》元光元年五月诏书不同,明见其非同时之书,不可混为一谈。或曰天人三策,乃武帝时策问仲舒者,此亦不然。《汉书·仲舒本传》首言:‘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武帝第二次策问之诏书中复明言:‘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考之于今而难行。毋乃牵于文系而不得骋与?将所繇异术,所闻殊方与?各悉对,著于篇……’夫言‘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及‘各悉对,著于篇’,则其策文非仅为仲舒一人而发可知矣”(四)董仲舒元光年间任江都相。《董仲舒传》:“对旣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因此,董仲舒何时为江都相对断定其对策年代至关重要。据《汉书·诸侯王表》,江都易王卒于元朔元年。是知董仲舒为江都相必在元朔元年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建元四年,江都相郑当时为右内史。是知董仲舒为江都相必在建元四年后。《春秋繁露·止雨》:“二十一年(五)《史记·儒林列传》中“是时”意同“先是”。《史记·儒林列传》:“今上即位,(董仲舒)为江都相……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据《汉书·武帝纪》,建元六年辽东高庙灾。由此看来,董仲舒任江都相似在建元六年前。又因董仲舒作“天人三策”在其任江都相前,故董仲舒作“天人三策”似也在建元六年前。其实,此种推论殊欠切当。这里首先必须明确“是时”之意。王先谦认为《史记·儒林列传》中“是时”乃司马迁用词之误。此说不妥。在《史记》中,“是时”一类词或用来追述往事,这是史公笔法。如《平准书》载:“其明年,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迹见……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元狩元年(前122)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元狩二年江都王谋反。又据《汉书·武帝纪》,武帝时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共三次: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和元光五年。皆在元狩年间淮南王、衡山王和江都王谋反前。再如《乐毅列传》载:“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爭重为帝。”据于鬯《战国策年表》,燕昭王二十七年(前285)乐毅自魏往燕。又据《史记·六国年表》,燕昭王十一年(前301)齐“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燕王噲四年(前317)齐“西摧三晋于观津”,燕昭王十四年(前298)齐“与三晋击秦”,燕昭王十七年(前295)齐“助赵灭中山”,燕昭王二十六年(前286)齐“破宋”,燕昭王二十四年(前288)齐“与秦昭王爭重为帝”。皆在乐毅自魏往燕前。显而易见,此处所举“是之时”、“是时”意同“先是”。以此类推,《史记·儒林列传》中“是时”也可解为“先是”。因此,班固释《史记·儒林列传》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