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新华初级职业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C

试题含解析4.(多选)如图所示是古代农村中使用的一种春米工具,。为固定轴,石块固定在A端,脚踏左端B可

以使石块升高至P处,放开脚,石块会落下打击稻谷,若脚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假如石块升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到P处的过程中每时刻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1.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A)F先变大后变小

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B)F的大小始终不变

生上空刍

(C)F的力矩始终不变

(A)g(B)g(C)V(D)v

(D)F的力矩先变大后变小

参考答案:

A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向上抛出的小球落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也是,之后的运

动与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因此上抛的小球比下抛的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V—v2v

t=----------=—

Yg,A项正确。参考答案:

【考点】竖直上抛、自由落体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卢瑟福由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5.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二者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

轮,静止在倾角。的斜面上,悬挂着,且斜面上方的细绳与斜面平行。若将斜面倾

B.汤姆生发现电子,标志着人类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A6=30B

角6缓慢增大到45。,物体A仍保持静止。不计滑轮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B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D.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A、物体A受细绳的拉力可能增大

E.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B、物体A受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F.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设

C、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增大

参考答案:

D、物体A受斜面的作用力可能增大

ABF

3.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

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

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参考答案:

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小后不变B

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参考答案:6.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答案:80,2

RX==—=10Q

解析: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可以将变阻器分成两个电阻,2

电路如图,则均与扁串联,再与用并联。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少伞=/(舄+&),

代入数据可得,1=24%=80匕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8.(6分)某地强风的风速为20m/s,设空气密度为p=1.3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为

整定滑轮高度,使___O

S=20m2的风的动能的50%转化为电能,则电功率为<,

(2)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硅码盘和祛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

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二

参考答案: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

52OOOW

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

勺=3.20CM,X2=4.52cm,

(1)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用实验桌上的一把游标卡尺测出正方体木块

的边长,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cm

%=&42c肛%=970。血则木块加速度大小;e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5(cm)

05d

图乙

参考答案:

!人善宾;<1>全C2分)盛钱与长木版f•行(2分,占/细税水平”属样蛤分)(2)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

⑵型W里生C力⑺分》直线运动.设小车的质量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以,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

应I,。<<乙重力加速度为名,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结果用字母表示,6

很小时tan8咫sin8)

7.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AB=100V,R0=40C,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3)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加,测出对应

2OQ,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CD为V,通过电阻尺的电的加速度以,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以与所挂重物质量加的关系的是

流为Ao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Mga1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

(1)3.150(2)/(3)C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g,祛码盘质量m0=7.4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

频率/=50Hz。其实验步骤是:

10一个学生在做平抛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均为

的三点A、B、C,并测得△S=0.2m,又测出它们竖直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UO.lm、S2=0.2m利用这些

数据,这个学生求得物体抛初速度为m/s,物体到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m/s,A点离

抛出点的高度为__________m.(取g=10m/s2)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参考答案: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21.50.125C.取下细绳和祛码盘,记下硅码盘中祛码的质量m

II.如下左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zABC=a.AB边

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D.a

为E.重新挂上细绳和硅码盘,改变祛码盘中祛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

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祛码和祛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填

“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2=m/s2o

参考答案:

m又十F$ina

12.如图所示的是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交流电周期为T=0.02

(3)某同学将有关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像(如图),

每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量得

s,5AB=3.01cm,AC=6.51cm,AD=10.50cm,AE=14.99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最主要的一条原因是,由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

cm,AF=20.01cm,AG=25.50cm,则B点的瞬时速度vB=m/s,小车运动的

的物理量是,其大小是o

a=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2345

任科盘中2码的原信〜口10203040so

硅刈森中味叫的宜力F/N0.100.200.290.390.49

参考答案:

小车的加速度a/tn••20.771.1.842.382.75

0.3260.500

参考答案:

(1)否(2)0.77

(3)在计算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时未计入硅码盘的重力;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

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

硅码盘重力;0.07

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73.41cm、117.46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000i7min.求:

1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D,用米尺测出金属丝长L,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s.

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Q,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的U、I,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

属材料的电阻率.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电压表0〜3V,内阻lOkQB.电压表0〜15V,内阻50kQ

C.电流表0〜0.6A,内阻0.05QD.电流表0〜3A,内阻0.01Q(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万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

E.滑动变阻器,0〜10QF.滑动变阻器,0〜100Q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图线(填“能”或“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序

号)

②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乙)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错误2

③用题中的已知符号写出电阻率的表达式2

参考答案:

(1)0.1,(2)9.79,(3)能.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电动机的转速求出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

(2)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

v

(3)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则"T・h图线是•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A,C,E

【解答】解:(1)电动机的转速为3OOOr/min=5Or/s,则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②错误1: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_5X-^-s=0.1s

错误2: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T=50.

(2)由对应的刻度知,BC间的距离为:XBC=39.15-14.68cm=24.47cm,XCD=73.41-

@P=(UnD2)/(4IL)

39.15cm=34.26cm,XDE=117.46-73.41cm=44.05cm,

15.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J'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

XCD-XBC_(34.26-24.47)Xlo"

验如下:将•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侧固定电动机

M,根据aKugT?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T2°-01=9.79m/s2.

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

•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

1_212,v-

(3)根据mgh=2mv得:2V-gn,可知当2-h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等于当地的由查理定律有△叉解得7;=1200K

重力加速度,则机械能守恒,所以根据图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故本题答案是:①450K②1200K

故答案为:(1)0.1,(2)9.79,(3)能.点睛: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方程方程,对于此类问题,要把握各个状态下的状态参量,然后利用公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求解即可。

17.如图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管方成的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方曲部分是由两

16.如图所示,-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

个半径均为R=0.2m的半圆平滑对接而成(圆的半径远大于细管内径).轨道底端A与水平地

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c序.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I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面相切,顶端与一个长为l=0.9m的水平轨道相切B点.一倾角为0=37。的倾斜轨道固定于

物块8,44的质量均为m=62.5kg|,物块与平台间的摩擦因数〃=08|两物块间距为d=10cm。开始右侧地面上,其顶点D与水平轨道的高度差为h=0.45m,并与其它两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

平面内.一质量为m=O.l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A点被弹射入“S”形轨道内,沿轨道

5

时活塞距缸底4=缸内气体压强内等于外界大气压强%=1x10Paf温度。=27"。现对气缸内ABC运动,并恰好从D点以平行斜面的速度进入斜轨道.小物体与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N

=0.5.(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

的气体缓慢加热,(。=10)仍2)|求:

①物块/I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

②物块4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

⑴小物体从B点运动到D点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2)小物体运动到B点时对“S”形轨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I)450K(2)1200K

(3)小物体在A点的动能.

①物块A开始移动前气体做等容变化,则有

“mg参考答案:

R=R+S=1.5X10Ta

h_\.

(1)物块从C到D做平抛运动,=2gZ1①

由查理定律有:科可

解得冕=450Ktan^=—

稣②解得:绘=4Ws③

②物块A开始移动后,气体做等压变化,到A与8刚接触时

A=^=1.5X105Pa,4=&+^SG=0.3S④

物体从B到C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盖一吕萨克定律有七丁3,解得久=900K

umg二的⑤

之后气体又做等容变化,设物块力和3•起开始移动时气体的温度为T\

4mg

P«=R+S=2.OXIO'Pa

匕=匕

解得:'i+lz=0-5s⑧

联立上式得:---N(1分)

+mg=m

(2)物体运动到B点受到向下的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⑨⑵由⑴问知,感应电流一方与导体棒切割的有效长度1无关(I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与=-与'⑩

1_2

感应电流大小rA(1分)故0.2s内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H=0.4C(2分)

F;=T'5N向上的压力,大小为U.5N(11)

⑶解法(一)设导体棒经t时间沿导轨匀速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12

E=AfngR+—mv/

(3)从A到B的过程有机械能守恒得以XA2(12)则t时刻导体棒切割的有效长度lx=l-2x(1分)

B2V

与1=2.05/(]3)F9=BIL=—(il-2x)=2-2x

由⑴问知,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安培力Qr(2分)

评分标准:⑨、(12)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