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3-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渗透压明显偏低时将导致②的量减少

B.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C.③内若产生乳酸,则会引起①②内pH的剧烈变化

D.若组织细胞为肌肉细胞,b为葡萄糖,则饥饿时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将导致组织液的量增多,A错误;

B、①是血浆,血液中可运输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因此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正确;

C、正常机体可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保持内环境pH的稳态,故③内产生的乳酸不会引起①②内pH的剧烈变化,C错误;

D、饥饿时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而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2.如图所示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时,仅给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以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则()

A.P>QB.P=QC.P<Q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解答】图示为小鼠恐惧反射的过程,P是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原有的恐惧反射会消失,故心率P>Q。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3.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答案】B

【解析】【解答】神经递质释放依赖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会导致更多Ca2+进入突触前膜神经元,释放更多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强度增加,但递质作用后会分解,不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A错。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递质不进入细胞,作用后在突触间隙分解,C错。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突触后膜不易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D错。

【分析】

4.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为巨噬细胞,B为B淋巴细胞,F为细胞毒性T细胞

B.图中a可为白细胞介素—2或抗体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B、细胞C、细胞

D.细胞

E.细胞F和细胞H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①②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C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B为细胞毒性T细胞,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为细胞因子,可能是白细胞介素-2,但不可能是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B错误;

C、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B(细胞素性T细胞)、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D(记忆T细胞)、细胞E(辅助性T细胞)、细胞F(B细胞)和细胞H(记忆B细胞),C正确;

D、若该学生感染的是病毒,由于病毒寄生在细胞内,必须经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结合,才能将其消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5.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的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种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从而促进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分析图示可知,该种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答案】B

【解析】【解答】A、图2显示:局麻药单独使用时,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

B、分析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错误;

C、该麻醉药的作用机理是是堵塞了通道蛋白,导致Na+无法内流,使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兴奋,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所以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C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6.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B.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D.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当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进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把效应T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7.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的机制时,发现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岛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这种蛋白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内神经系统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和I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I、II、III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I、II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抗衡作用

C.结构A只通过分级调节来调控血糖浓度

D.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I激素受体的敏感性

【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Ⅰ激素为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A错误;

B、Ⅰ激素为胰岛素,Ⅱ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两者之间作用效果相反,存在拮抗关系,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结构A为下丘脑,可通过相关神经调节相应腺体或细胞的功能,进而调节血糖浓度,并不存在分级调节,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Ⅱ型糖尿病是由于PEDF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产生的,而图中的Ⅰ激素为胰岛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8.图中A、B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

D.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

【答案】D

【解析】【解答】A、人体体温的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使得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当人体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体内外温差大,使得散热量增加,最终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保持稳定,则A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A错误;

B、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散热量减少,最终产热量与散热量也相等,体温仍然保持稳定,B错误;

C、从安静状态到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且大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上升,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在略微升高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当停止运动的初期,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产热量减少且小于散热量,体温略微下降,而后通过调节,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回归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因此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C错误;

D、开始发烧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在发烧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但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在退烧的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至正常体温,可见,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表示散热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9.(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在于它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其生理过程包括促进细胞壁伸长和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相关实验指出,用生长素处理豌豆上胚轴,三天后,顶端1cm处的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增多2.5倍,RNA含量增多4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壁伸长后,可以增强细胞渗透吸水的能力,随着液泡的不断增大,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B.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代谢过程

C.生长素使RNA和蛋白质增多的同时,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也随之增加

D.用浓度不同的生长素处理豌豆上胚轴,实验结果可能相同

【答案】C

【知识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细胞壁伸长后,随着液泡的不断增大,可以增强细胞渗透吸水的能力,原生质体也随之增大,细胞体积不断增大,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生长素的使用可以增加蛋白质和RNA的含量,可说明生长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代谢过程,B正确;

C、题意可知,生长素能使RNA和蛋白质增多,而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增加,C错误;

D、因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因此用浓度不同的生长素处理豌豆上胚轴,实验结果可能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对题干信息分析看知: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过程包括促进细胞壁伸长和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壁的伸长后,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增强,使得液泡的不断增大,细胞的体积会增大;细胞壁的伸长和细胞内RNA和蛋白质属于基因表达的范畴,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

10.(2023高二上·长春期中)科学家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甲乙丙丁

处理方式不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赤霉素处理顶芽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情况抑制抑制解除快速生长抑制

A.比较甲、乙组可知,侧芽生长受抑制可能是因为侧芽缺少生长素

B.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明显

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

D.顶端优势表明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甲组未处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甲组侧芽受到抑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侧芽积累过多,A错误;

B、甲、丙组比较,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可促进侧芽生长,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B错误;

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丁组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而丙组未切顶芽,根据表格中信息可推知:可推知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C正确;

D、由顶端优势现象可知,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能力越强,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长素作用因浓度、细胞年龄、植物种类、植物器官的不同而有差异,因生长素浓度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如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根的向地性等。2、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11.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甲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植株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

B.若图甲④装置中茎的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为g,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m小于c

C.如果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的茎弯曲生长

D.若图甲①装置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2m

【答案】C

【解析】【解答】A、单侧光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但由于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即重力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故图甲用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不能了解植株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A错误;

B、若图甲④中茎的背光侧的浓度为g,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则向光侧浓度可能在0~g之间,B错误;

C、如果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一段时间后该植物的茎仍弯向窗口弯曲生长,C正确;

D、若图甲①装置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故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2m,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2.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的范围是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点对应的浓度之间

D.图乙中生长素在F~A点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点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答案】C

【解析】【解答】A、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10-8mol/L,B错误;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而d点浓度高于b点,并且促进作用更强,因此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C正确;

D、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3.(2022高二下·抚松开学考)赤眼蜂可将卵产在多种鳞翅目害虫卵内进行寄生。某地引进赤眼蜂进行玉米螟防治,并通过调查赤眼蜂卵的数量推测其种群数量变动。下表中的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λ11.511.521.51

A.该赤眼蜂卵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第2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第3年,该种群的数量多于第2年

D.3年后,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答案】B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赤眼蜂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赤眼蜂卵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

B、第2年,λ>1,种群数量比前一年多,种群数量增加,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

C、第3年,λ=1,种群数量不变,该种群的数量与第2年种群数量相等,C错误;

D、3年后,λ发生变化,不是大于1的定值,说明该种群不呈“J”形增长,根据题表,3年后(3-6年),λ>1且先增大后减少,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第7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故该种群呈“S"形增长,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样方法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植物,也适用于昆虫卵及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2)λ值的分析

①当λ>1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40

丙11

①通过抽取血液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个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分别是、、。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

【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促性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增加

(2)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下丘脑;甲状腺;垂体

(3)肿大;细胞内碘水平下降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对垂体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细胞代偿性增生。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这是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①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通过抽取血液可检测激素的含量变化。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同,说明垂体的功能是完好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的相同,说明甲的甲状腺功能与健康人一样,也是完好的,那么甲可能是下丘脑部位发生病变;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健康人相比偏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大于健康人的,说明甲状腺的反馈调节功能降低,所以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甲状腺;丙在未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前和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小于健康人的,说明垂体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敏感,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细胞内碘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甲状腺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出现甲状腺肿大。

【分析】(1)下丘脑的分级和反馈调节

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下丘脑的分级和反馈调节具体的过程如下图:

(2)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起调节作用。

(3)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细胞内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反馈到垂体和下丘脑,促使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由于甲状腺细胞内缺碘,最终导致甲状腺增生,而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

34.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农作物、杂草、蛙、田鼠、昆虫、蛇等生物。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田鼠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中能量的去向除了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

(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中除杂草、去虫害、灭田鼠的目的是。

(4)如下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填“l时,种群数量增长,当λ=l时,种群数量不在增加,保持稳定,当λ<l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