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中考仿真试卷语文(二)【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安徽中考仿真试卷语文(二)【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安徽中考仿真试卷语文(二)【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安徽中考仿真试卷语文(二)【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安徽中考仿真试卷语文(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中考仿真卷

语文(二)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

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①•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0(李白《附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一怒而诸侯惧,。(孟子《富货不能淫》)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6分)

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借用自然景

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

②阳春三月,你与家人一起去乡村桃花林踏青.你看到林中花草茂盛,落花点点,不禁想起陶渊明《桃花源

记》中的:“.”・

③人生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落寞。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一定要心存希望,坚持积极的人生态

度,这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10分)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泉氢,班峨兀立。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厉九华山,见此山层ludn殳嶂,九球

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暹英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春”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

光的一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

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原旬;()兀()立层luan()叠嶂

⑵文本有错别字的二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二(2分)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3分)

A.比另一个优越B.优美的C,能够承担或承受D.打败

(4)画线句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2分)

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弘智中学语文组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开展了以“读古典诗文,修美好心灵”为

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5分)

(1)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4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在班级举行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写出

这两首词的词牌名。(4分)

语文(二)试翘卷第1如凤।婷

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傲醉3

乙: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西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

小瓶花。

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后,小翔同学在校园网发布「一则通讯,有些问题请你帮助解决。(7分)

2020年9月25日下午•语文组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开展了“读古典诗文,修美好心灵”的经典诵读比骞

...(A)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此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从经

典诗词中汲取钻华,获取智慧,陶冶美好的情操,(B)潜移玳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

①(A)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改成“一二(2分)

②(B)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请你给这则通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15个字“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武校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来。不到半里路,看见一座破烂的山神庙。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榜

文,上面盖着官府的印信。武松读了才知道真的有虎。式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

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武松一面走,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

哨棒插在腰间。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地坠下去了。

这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天容易黑。灰松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

上山J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腔敞开,踉跟跄跄,奔过乱树林来。见一

块光滑的大青石,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炳下来想睡一觉.忽然起了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

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领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梆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

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往上一扑,从半空里瘁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

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膝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

边。大虫jtjt他不看,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发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也似虎.星例整起夹一时,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

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下

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如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

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根,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

松面前.武松花半根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接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

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

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

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

开哨棒。式松心里想道:“我就把这只死大虫拖下冈去。”就血泊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提得动!原来武松使尽了

气力,手脚都酥软了。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歌,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

明早再来理会。”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抡打劈B.拿劈打C.抡劈打D.拿打劈

5.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选取的故事情节为.这部名

语文(二)试题卷第2页(共4页)

著中与他相关的其他情节还有:、0(3分)

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6分)

(1)大虫见掀他不着Eb-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4分)

8.这部名著中还有一个打虎故事是“李逵沂岭杀四虎二请简要概括其故事情节。(4分)

【二】(17分)

材料一:

在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只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从西洋传入中国;至于

中国古代的画家,则根本不知漫画为何物,更没有什么漫豳作品之可言。这种议论当然大有商枪余地。

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漫画呢?回答()是完全肯定的,()还应该承认中国的漫画有它自己的传统

特色。

《孔子家语》裁:“孔子观乎明堂,喏四门牖,有尧、舞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若恶之状,兴废之诚焉.”这就

是说,古代的人已经懂得用绘画为武器,揭点恶人恶事,表扬善人善事。因此,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画,就可

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例子到了清代,可以举出的就更多。最突出的漫画,还应该说到所谓扬州八怪的作品。在这里•就举

罗两峰的作品为例吧。罗两峰总的《鬼趣图》,每一个图都包含了好几个段落,各个段落的画面,或相连,或不相

连。随便打开一卷《鬼趣图》就可以看见许多令人发笑的漫画。例如,他画了两个大头鬼。一个不但大脑袋,还

加上大手大脚,头发直竖,每走一步都比跑步还吃力;另一个头重脚轻,两腮特大,看来食欲很强烈,可是他的身

子却太小,行动更困难,只能徒唤奈何。如果看了作者的题诗,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知道他对鬼的讽刺,实际上却

是对人的讽刺,

由此可见,漫画绝不只是近代才有的,也不是都从西洋传来的。我国古代也有漫画,它具有与西洋的漫画

颇不相同的特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漫画传统。

(选自马南邨《燕山夜话》.有删改)

材料二: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漫画”的图种与“漫岛”之词的,这是错误的。漫画,它是一种绘画的品种,

是绘画者表达志与情的一种形式,固于特殊的环境,不可直接言之,就有了画作中元素的比喻义、象征义,极具

有社会性,古代亦有“漫哥”这种画种e漫画一词,是有文献记我的,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晁说之的《景迂生集》

中,就有关于“漫画”的诗:“漫画复漫画,河尾沙软喙一尺,天生刚啄不解秃,倦鱼薄浅幸有得。谋拙力百费,何

处有金翅。饥肠倚暮烟,惭愧信天缘」诗中的“没西”是指一种名为漫画的水鸟。“漫画”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鸟

类名称,而不是指某一毒种。由此可见,“漫画”的画种与“漫品”之词在中国古代就有。

(选自《美术观察》,2019年第2期,有删改)

漫画:天空任用飞

【注】选自《护生曲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漫离《天空任鸟飞》为本于恬一九四六年五月所作.其时,丰子恺因躲避战乱迁

居至支庆城中,等待着还多的归舟。

9.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但是B.虽然只是C.即使也D.不但并且

10.材料一、材料二都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语文(二)试膻卷第3页(共4页)

1L材料二是如何得出“,漫画'的画种与‘漫而'之词在中国古代就有”这一结论的?“分)

12.利用材料一、材料二中关r漫画的知识,为材料三中的漫画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6分)

【三】(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耕死于楷树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

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免日:“人有实验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

,臣多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伯乐乃还而视

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验马见于王,英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手?臣请献白慢一双

黄•金千镒以为马食J淳于髡曰「说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1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同“徒”,围绕,统阳于。④蒯:平民,也栉

一天.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哥死于槽杨之间骈:_________⑵鸣之而不能避其意通:_________

⑶全代为燕尊齐说:_________⑷去而顾之,顾: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5.给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2处,2分)

臣请献白壁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

16.【甲】文第二段交代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介绍这匹骏马

“•旦而马价十倍”,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这一观

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2分)

17.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样做?是“食马者”又会怎样做?(4分)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失聪失明的海伦・凯勒从小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

下顽强地成长,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十来岁的杜小康不得不辍.学,跟随父亲去放

鸭•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锤炼着他的身心;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传辱的保尔・柯察金在经

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后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痛榻上仍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

生命的誓言……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自身的经历、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D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X)

语文(二)试题卷第4页(共4页)

语文(二)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10分)(1)(4分)①春蚕到死丝方尽②随君直

到夜郎西③布衾多年冷似铁④安居而天下熄(2)

(6分)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二村

2.(10分)(1)(3分)yCinwu峦(2)(2分)游厉

游历(3)(3分)B(4)(2分)比喻引用

3.(15分)(1)(4分)A.重阳节B.端午节(2)(4

分)甲:如梦令乙:浣溪沙(3)(7分)①(2分)、,

②(2分)应将“培养”改为“提高”。③(3分)语文组举

行经典诵读比赛

二、阅读(55分)

r—1(22分)

4.(3分)C

5.(5分)水浒传施耐座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武

松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

鸳鸯楼、夜走娱蚣岭等均可(每空1分)

6.(6分)(1)<3分)将老虎的吼叫声厉成“霹雳”.很

明显运用了夸张和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