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_第1页
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_第2页
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_第3页
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_第4页
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全教育概念辨析与辨析

一、“全面发展”的片面化—引言“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性的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养成“整全”的人呢?首先,可以从概念着手。逻辑学在界定概念时既可从“正概念”着手,也可从“负概念”着手。就如同亚里士多德阐释“自由”一词是从“不自由”开始,通过对“不自由”即“奴性”的剖析一步步完成对“自由”的认识。同样,对“整全”的理解也可从“负概念”着手,即从其不是什么开始———整全既不是单向度,也不是全面。与“整全教育”几乎同时出现的是马尔库塞1968年提出的“单向度人”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对人进行了全面的操纵和控制,使人丧失了内心自由”。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其意识形态就越具控制性。“它们借助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对人们进行说教和操纵,规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立了‘单向度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单向度的人其实有很多“维度”被隐匿,但这些不甘于被长期压制的特质会时常“叫嚣”,如此导致人内部的剧烈挣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看上去就是人内心或是共同体的“破碎”。为此,一种自然而然想到的“良方”就是用“全面”来解决“单向度”,一种粗糙理解的“全面发展”观念由此推行开来。“全面”似乎意味着面面俱到,为了贯彻“全面”二字,人的素养一再被细化拆解、详致罗列。最有影响者当属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又分若干次级目标。以此为基础,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不断发展和深化,使之变得日益细致复杂,这其实也是技术理性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成功渗透。目标分类可能有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其内在机制,也可能更易量化评估教学效果,但不断分解的指标将教育切割得过于琐碎和精细。有的研究甚至将一堂课分解为三十多个指标,让原本可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课堂变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对“全面发展”的片面化理解,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处于普遍焦虑状态。此外,人的各种素养之间究竟关系如何?“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从整体切分后最终应该如何统整、还原到人?这些更深层次、更为根本的问题在有意无意之间被忽略了。“整全教育”应当是引导性、方向性的,关注的是动态的生命与内在的自我成长,而不是平面化的各种素养的平等罗列和堆积,否则不仅难以实现“整全”,反而容易在内部引起冲突。“整全”的人自身应是一个和谐有机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是如社团成员一般平等存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或隐含着特定关系与秩序。如柏拉图就认为,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绝不能平等共存,理性必须辖制欲望,激情如同城邦的护卫者保卫君王一样协助理性掌控欲望;即使是人的智识,柏拉图也认为并不平等,他以“线喻”、“日喻”和“洞穴之喻”对知识的等级进行区分,以避免平等对待知识可能导致的理性混乱。如果仅仅追求简单的“全面”,可能只会出现“知识的乱烩”;如果不能有序整理,一个人就是一场内战。过于关注全面发展还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目光过多地聚焦在个体,个人能力不断被打磨和精进,而社会或群体被虚化为背景。现代教育非常强调个性意识、批判意识,提倡“与众不同”,常常忽略甚至割裂个体与社会及其传统的关联,这其实属于不成熟的个性意识与批判意识。随着虚拟技术的普及和家庭规模的缩小,个人与他人、社会的隔离变得容易且普遍,“宅”逐渐成为一种大受欢迎的新兴生活方式,这将对人的自我理解产生直接影响。其实,人的“整全”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养成,人的合作、领导等能力需要介入具体的公共领域;人的仁爱、宽容、慷慨、体谅等品质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才能习得和感受。“在以现代性现象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都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中。公共领域的全面衰退,也就意味着个体的全面衰退。‘如果一个人像奴隶一样,不被允许进入公共领域,那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二、人的“整全”从“整全”不是什么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的“整全”的现代缺失,但清晰认识人的“整全”还需从正面进一步界定。对人的“整全”的认识可以从其字面意义着手。“整全人”的教育这一理念源于西方语境,从西文概念着手可能更易揭示其直接内涵。1“道”的无限性与人类之恒常“整全教育”即holisticeducation,其中holistic的词缀“istic”意为具有某种性质,所以holistic指的是具有“holy(神圣、至善)”的性质。换言之,人只有最终回归到起初那超越万象的“至高至善”之中,才可能真正地获得“整全”。(1)道一生万。这个具有神圣合一力量的“一”是什么呢?不同文明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开篇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两相比较,“道”统整万物为“一”的合理性表现为:它是万物之本源,它是动中之恒常,它是规定万物之真理,它是认识世界之道路。有意思的是,《圣经新约·约翰福音》中的“道”,其原文就是希腊哲学中具有终极意义的范畴“逻各斯”(λογοσ),东西方文明在关乎世界的起点处交汇贯通。人需要具有超越性的神圣力量来将其整合为“一”,而且此“一”合于超越万象的至善的“一”,人依附且统摄于这个恒定的“一”,才可能真正“合一”,否则会造成人自身及其与世界的动荡与割裂。也就是说,只有始终注目于永恒,才能持久地关切真、善之物,将流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于此,并将自己融合其中,这既是“合一”的稳妥根基,也是其终极指向。(2)以“一”贯之。倘若“道一生万”,那么万物当是道之器,道不远人且存在于日常之中。“道通过事而化虚为实,从而在人面前显现自身”然而人皆有自由意志,即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接纳抑或拒绝本该流转于万物的道。现代社会让人看到了自身的力量,也增加了选择的多元性。如果摒弃传统思维,否定超然的“道”的存在,那么在面对万千世界时,人的认识与应对必然缺乏一致,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即使人自身也会充满矛盾与冲突。现代社会将人的地位抬到极致,传统文化中超越于人的具有神圣合一性的“道”多被视为过时且违背科学,个人都按照自我意愿偏行己路,随时有失控的危险。因此,“整全”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隆重推出,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日益强大的破坏性。而要成为“整全”的人,唯有相信并贯彻超越于人自身的真理体系,这样才能在面对万千世界之时始终有一个凝聚和粘合的力量将自身、将我们合而为一。2个体层面的冲突方面“整全”的人首先表现为个体自我的“整全”,这种“整全”的现实状态如何呈现?分析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或许能作出较好的解释。(1)生活与道:实然与应然的合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的描述与评价,其终极阶段即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矩”指的是什么?“道”界定最高的“矩”而后映射万物,形成不同层次的规则来规范或指导生活。从小到大我们都会被要求不违背各种规矩,一般也会勉力而为,当然有些出自个人意愿,有些则源于对规则的敬畏。如果意愿与规则未能统一,人的内心自然存在差异或冲突,甚至可能陷入“失和”的状态。随着年岁见长,很多人会变得“循规蹈矩”,但深而究之,多是对现实的妥协和对后果的忌惮,且更加剧烈的内心冲突、消耗与愤懑往往随之而来。对大多数人而言,基本倾向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认识指挥行动,个体具有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一致性以及自我协调的基本机能。所以,上述孔子之“不逾矩”并非易事,这是比“不惑”和“知天命”更难实现的品质。因为这种“不逾矩”是由心而来,是自“十五志于学”之后的积累,是“不惑”之后的了然,是“知天命”之后的通达。这里的“规矩”与天道一致,在穿透纷繁乱象之后仍能保持自身井然有序,所以心欢喜之、灵快乐之,不是严以律己的自我克制与自我斗争,而是意愿、思维与行为的完全合一,所以能够从心所欲、自由自在。(2)内部秩序的构建。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人内部世界秩序合理建构且稳定的表征,为此而长期进行的内部“战争”宣告终结。“合一”既是一个最终的目标,也是保障生命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人的一生不断发展变化,在达到“自在之境”前,始终处于一种分裂的危险之中。当感受到外物之“刺激”时,人之理性、情绪和身体欲望可能朝不同方向任意径行,并产生一种分裂感和孤独感。其形成过程难以察觉,其结果亦是模糊不清。“这意味着身体的反应无法被完全预测,且存在失控的潜在危险。”(3)自觉的唤起。孔子的“自在之境”并非唾手可得的掌中之物,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它是一个漫长的学习与教化的过程。孔子“十五志于学”,直至老之将至仍“废寝忘食,乐以忘忧”,因为“学”是“立”与“不惑”的基础,是不断接近和认识“道”的主要路径。“志于学”既是自我的一种决定,也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所谓“学教半”,教亦是启发和发展“自觉”的基础。“整全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唤醒人的生命自觉性,只有个体在生命发展中主动担当,整全的教育才有可能。每个人在开端处以自为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展开自己,但人之为人,就在于能够从自为走向自觉,意识到且能真正担当这种自主性,努力‘自己创造自己’,担当起我们自己来‘成人’的重任。”3第二,“道”心的培养依据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是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意识到自我的个体性、整体性、连续性,还有“社会团结性(即具有团体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现代思维方式有一弊端,即过多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人们精心营造距离,将自我不经意间孤立,并以自我为圆心规划生活,“非我”则为自我实现之客体手段。汉娜等人认为,“一个人如果仅仅过着个人生活(像奴隶一样,不让进入公共领域),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是融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社会为一体的整体存在,人在群体价值的实现与人伦关系的完善中成长为自己。人不应被这个世界所绑架,却并不意味着远离这个世界,只有在谨守“道”心的同时,保持与他人鲜活的联系,才能在自我品格塑造以及传递生命、互相造就上收获丰盛果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阐释了“恕”道思想,将其“推己及人”的“人-我”关系完美整合,不存在一个有待实现、要从他人中抽离出来的“我”。当然这种整合也不是毫无原则的“为和而和”。“和而不同”旨在保证“道”的纯粹,如此才能成为支撑整合的真正力量。“和则生,万物的创生都以和为基础。如果去和而取同,那就会导致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绝对的同一,只会使万物的生机消失。”三、“全教育”的结果: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厘清“整全”的内涵是理解和践行“整全教育”的基础。“整全教育”的结果是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与社会的和谐,由此需一个超越性的存在来统整人并消解分裂的力量,让人的自身与人的群体秩序井然又生机勃勃。这也是我们辨别“整全教育”的起点。1.恒不变之道“整全人”的教育虽然缘于工业社会对人的“破碎”,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随着工业革命一同兴起的某些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它们与工业文明的物质力量密切呼应,一同改变了人的精神秩序,也一同改变了教育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不同于传统哲学,它们反对正统,不相信有永恒不变之道,它们批判与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理性本体论。从它们的理论出发,既然不承认“真”的标准,那也就无所谓正确与否,甚至没有所谓正误、真假。如伽达默尔以语言为切入口,强调事物中蕴含“不可设定”及“不可规约”之精神和思想,这种理论走到极端很容易变成虚无论与不可知论。后现代主义者颇受欢迎的论调是使人成为“无中心、无本质、无长远目标和理想、不必肩负责任与使命、不受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制约、只活在当下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和自主的人,才能充分展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整全”教育的起点为是否相信有统整万象、生机勃勃、庄重又温和的“道”。教育是最能反映哲学理念的领域,某些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了很多“美丽”的主张,但一旦溯本追源往往就会发现其主张之间自相矛盾、难以自洽,现实中的实践也常常是轰轰烈烈开始,最终却草草收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理念本身的缺陷。2重塑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平等“整”除了意味着“完全”之外,其本身还包含“秩序”一意,即所谓“整齐”、“工整”、“规整”等。所以“整全教育”不会模糊规则,不仅包括知识体系中的规则,还包括能带来“我-你”之间和谐关系的交往规则。这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礼”,“礼之用,和为贵”,中国古典教育一直将其作为核心内容。但并非所有承认道的理念都关注秩序,特别是社会伦理秩序。如释家更关注的是个体的修行,所以才会远离社会甚至出走家庭;又如老庄的“无为”思想,虽然众多哲学家深入挖掘并赋予其入世的积极内涵,但不可否认不如儒家对“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定明确,甚至可以说是隐晦、随意、可多元解读的,所以道家多出隐士和狂士,孔子也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总是渴求通过他物来确立、认识自身,相互承认是“类概念”的人其生命活动的重要价值所在。至于后现代的一些教育观点则不仅不关注秩序,甚至拆解秩序,虽然这些观念也强调与他人的关系,但致力于消解传统教育中的权威等级,建构“你-我”的平等对话关系,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从中心走向边界,这些观念均建立在反本质主义之上。后现代教育观反对本质主义、科学主义;反对绝对基础、一元论;反对唯一视角、纯粹理性;反对规律、反对教育的恒常价值。因此,社会伦理秩序常被遗忘,人自身的秩序也常被忽视,人的各种需求都要求得到平等重视。他们认为:“教育中充满着必然、可能与偶然,要重视人的不确定性,反对人的各种形式的预设;要允许和提倡多种声音,关注不同人群对教育的价值要求,提倡培养有差别的个体,培养特殊的人。”四、传统文化的保护:“整全教育”的反思对“整全人”的理解实质上是一个古老哲学命题的现代重现,如果落实到教育领域,是否需要创新一种教育来培养“整全人”,抑或是回到传统中去寻找?即是否已有既承认道又承认和谐、秩序,而且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可供借鉴和参考呢?回顾两千余年的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在中西方文明的源头确实存在过这样的教育模式:一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礼乐教化;一是西方文明中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礼与乐同构,乐与世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记·乐记》)乐归化万物,礼建构法则。礼与乐在本质上都不是因人心所需而设,与其说是人制作的产物,不如说是世界自身通过礼乐向人呈现出来。“礼乐成为人理解世界并通达世界最本己的方式。礼乐与世界具有同构性,正是礼乐昭显出世界的严整秩序与和谐生机。”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之间能够形成某种连结。当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风格)固定采用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对象时,最容易发现稳定的价值观-态度-行动的连结,从而形成良好的和谐状态。2第一,“至善”理念:实现自由与共识源于柏拉图的自由教育,其核心载体就是自由知识。自由知识即指具有普适性的原理型知识,愈具普适性、愈能超越时空限制的知识愈是自由。由此往上推溯,柏拉图的“理念”型知识最具自由形态,其中的“至善”更是理念之源,就像产生光芒、生长万物的太阳一样。此外,还可用很多称谓如“道”、“神”等来代替“至善”,能产生并映射万千世界,亦能统整于最高的“一”。自由教育没有否定人的平等,亦没有否定人的秩序。个体除了观照自身内部的秩序性之外,还要以公民身份参与构建一个有序的社会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