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甲醉低温制取氢气新能源汽车
B.z可燃冰作能源
C.偏二甲脱作火箭燃料
D.
2.生产生活中的以下想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杜绝焚烧,综合利用秸秆,降低大气中PM2.5含量
B.水壶中的水垢,用食盐水浸泡除去
C.锈蚀的钢铁不值得回收利用
D.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3.下列古诗文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暗香浮动月黄昏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一金原子化学性质稳定
C.曾青得铁化为铜一一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D.蜡炬成灰泪始干——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4.制作肉粽子的配料有:糯米、瘦肉、食用盐、植物油,端午食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
过量食用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粽子中的糯米能提供能量B.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中和
C.食用盐中钠、氯属于微量元素D.粽子中的瘦肉补充蛋白质
5.焦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5,常作为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下列有关焦亚硫酸钠
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s2O5是氧化物
B.Na2s2O5中硫元素为+4价
C.Na2s2O5含有一种金属
D.Na2s2O5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5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细口瓶存放固体B.给液体加热
A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测定溶液pH值D.囱
锢是稀土金属中的一员,可制合金、催化剂和昂贵的照相机镜头等;
镯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2,如图为锢元素的残留信息,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锢元素符号LAB.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9g
C.翎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2D.翎原子序数为57
8.5mL5%小。2溶液中加入少量橙红色重铝酸钾(KzCrzO7)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变为绿色(CN+)后又迅速变为淡橙红色,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下列推
测错误的是()
A.若重铭酸钾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则为催化剂
B.催化剂不能参与化学反应
C.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铭酸钾和电。2反应造成的
D.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水稀释重铭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
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掾)800~900t;注:。一氯原子
+OO-或原子
催化剂•
。碳原子
甲乙丙T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
C.甲、丁中氢元素质量相等D.该反应中丙、丁质量比为14:3
io.下列叙述I和叙述n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第2页,共17页
选项叙述I叙述n
ANa2c。3溶液呈碱性Na2cO3属于碱
B浓H2SO4具有脱水性浓H2sO,作干燥剂
C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给镁带灭火
D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A.AB.BC.CD.D
11.以下是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20304060
KNO3溶解度/g31.645.863.9110
A.KNO3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将3(TC时质量分数为30%的KNC)3溶液降温至20℃有KNO3晶体析出
C.40冤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
D.60笃时,KNO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比40冤时溶液中的溶质多
12.化学小组用如图进行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此装置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可燃物着火点
B.若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则必须增加白磷放在热水中的实验作对比
C.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白磷、红磷必须都足量
D.若W形玻璃管容积为200mL,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剩余60mL水
13.我省两淮多煤矿,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煤干储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制取
医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煤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同时,煤也可以作燃
料,但煤燃烧产生多种气体污染物,如:CO、SO2等。化学上利用碳酸钙、碱石灰
(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下面是利用
数字化实验,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SO:含g为6.3ppm
m原煤燃烧
二原煤碳隈钙
含量为14ppm
IIIII
|—传媒破石灰
O
1OO200300400500时间s
(1)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SO2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3)由图可见,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填名称);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填序号):
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
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
c.将时间300秒变为500秒
(5)利用碱石灰吸收1.28gSO?,碱石灰中的NaOH与SO?反应转化为Na2sO3、CaO
与SO2反应转化为CaS()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B<转梁台*2)
(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填“b”、
“c”),检查该组合装置气密性;
(2)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氯酸钾并制取较纯净制取。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E装置排水收集H2,请将图E补画完整。
15.MgSC)4•7%0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拟用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MgCC>3,
还含有少量Si。?和FeCC>3)为原料制备MgSC)4•7电0;如图为主要流程:(已知:Si02
第4页,共17页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过量谛统殷比。:溶液
废渣X废渣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操作a”其名称是;写出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和。
(2)“溶液人”含有三种溶质,除了硫酸镁外,另外两种溶质加入出。2溶液后,一
同被转化为Fe2(SC>4)3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流程采用“加MgO调节pH”,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填
“可以”或“不可以")用NaOH代替MgO,理由是。
16.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中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
反应的现象。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
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时还有“白色沉淀”这一
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①AlCh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
醇。
②CuQ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
液变蓝色。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
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ICI3;
假设c: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1。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加入适量浓盐酸—
②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
③力口入适量______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再结合实验②和③可得出该白色沉
淀的成分是。(以下是附加分,共3分,化学总分不超过40分)
【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
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cM+AlrcP-Cu。
请对生成CuCl的条件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可能
现象)。
17.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其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2Ca()2+2H2。=2Ca(OH)2+O23某增氧剂8g加入足量的水,产生氧
气1.12L(此条件下氧气密度为1.43g/L)。
(1)此条件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求出增氧剂中Ca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NazO2也能与水反应,Naz。?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第6页,共1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甲醇低温制取氢气新能源汽车,氢气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可燃冰作能源,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偏二甲脚作火箭燃料,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墨烯制电阻摸触屏电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A、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杜绝焚烧,综合利用秸秆,降低
大气中PM2.5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不能与食盐水反应,水壶中的
水垢不能用食盐水浸泡除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锈蚀的钢铁能回收再利用,有回收利用的价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D、废旧电池中的铅、镉等元素,则被定为致癌物质;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电
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即造成地下水和土壤
的污染,威胁人体健康;不能将废电池填埋,以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说法错
、口
底。
故选:Ao
A、根据秸秆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判断。
C、锈蚀的钢铁能回收再利用,进行分析判断。
D、废旧电池中的汞、铅、镉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危害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
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金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都很稳定,故选项解释正确。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因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铜离子得
电子变为铜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变,故
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
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粽子中的糯米富含糖类,可以提供能量,故A说法正确;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胃酸过多可以用氢
氧化铝中和,故B说法正确;
C.食用盐中钠、氯属于常量元素,故C说法错误;
D.瘦肉富含蛋白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o
A.根据糯米富含糖类进行分析;
B.根据盐酸能和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常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瘦肉富含蛋白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B
第8页,共17页
【解析】解:A、Na2s2O5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B、Na2s2O5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
得,+2+2x-10=0,解得:x=+4,所以硫元素为+4价,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焦亚硫酸钠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而不含金属单质,说法错误;
D、Na2s2O5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x2):(16x5)力2:5,说法错误;
故选:Bo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注重对基础的考查;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可让学生体验到
化学就在身边,处处有化学,从而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解:A、广口瓶存放固体,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右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
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
染待测液,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时,在将滴管末端伸入溶液前,要先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
气,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固体存放在广口瓶中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元
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偶元素符号La,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锢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3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
数为57,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
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
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参与了
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重铭酸钾(KzCrzO?)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产生大量气泡,该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可能是水稀释重铭酸钾,导致其颜色变淡,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概念的知识,比较简单.
9.【答案】D
第10页,共17页
【解析】解: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
800-^00℃
H20/CO+3L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不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中的氢元素来自甲、乙,丁中氢元素质量的质量大于甲中氢
元素的质量,故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中丙、丁质量比为28:(2x3)=14:3,故说法正确。
故选:D。
800~900℃
根据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o——co+
2催化刑
3H2;结合反应的特点、方程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
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Na2c。3溶液呈碱性,Na2c。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H2sO,具有吸水性,浓H2sO,可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二氧化碳不能给镁带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而不是增大了油
污在水中的溶解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A、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和特征、浓H2SO4具有吸水性、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KN03的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3(T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君暮踵x100%。
31.4%,20久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悬篝还x
100%x24.0%,将30。(:时质量分数为30%的KNO3溶液降温至20K有KNO3晶体析出,
故选项说法正确。
C,40町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溶液的质量,贝帕0久时,KNO3溶液中的溶质不一
定比40式时溶液中的溶质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30汽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20汽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进行分析判
断。
C、根据40T时KNO3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装置中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实验中红磷没有燃烧,白磷发生
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达可燃物着火点,选项说法正确;
B.若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则必须增加白磷放在热水中的实验作对比,装置内的白磷燃烧,
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该实验中,红磷没有燃烧,所以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白磷必须都足量,而红
磷无需过量,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足量的白磷燃烧所消耗的氧气体积为:
200mLx|=40mL,则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剩余水的体积为100mL-40mL=60mL,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A.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B.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
第12页,共17页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原理以及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合成纤维酸雨碱石灰ab1.12g<m<1.6g
【解析】解:(1)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合成纤维;
(2)SO2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故填:酸雨;
(3)由图可见,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碱石灰;故填:碱石灰;
(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的措施有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
均匀、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c.将时间300秒变为500秒对提高脱硫效率没有影
响;故填:ab;
(5)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利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时,碱石灰中的NaOH、
CaO与SO?反应转化为Na2sO3和CaS()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在分
别用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吸收量之间。
设碱石灰吸收1.28gSO2时.,分别消耗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y
S02+CaO=CaSO3
6456
1.28gx
641.28g
56=x
x=1.12g
S02+2NaOH=Na2SO3+H20
6480
1.28gy
64_1.28g
80=y
y=i-6g
碱石灰吸收1.28gSC)2时,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1.12g<m<1.6g。
故填:1.12g<m<1.6g。
(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3)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4)根据提高脱硫效率的措施来分析;
(5)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污染的处理,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习题中的信息即可解答,习题中图象及数据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c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通过长颈漏斗注水,浸没漏斗下端管口,继
续加水,长颈漏斗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MnO2
好AD2KC103-^-2KCl+302T
【解析】解:(1)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c,用弹
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通过长颈漏斗注水,浸没漏斗下端管口,继续加水,长颈漏斗漏
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铳(高锯酸钾)制取氧气时,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
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氯酸钾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作用下
MnOz
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C)3'^—2KC1+3。2T。
(3)氢气难溶于水,若用E装置排水收集,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故为
故答案为:
(l)c;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然后通过长颈漏斗注水,浸没漏斗下端管口,继续加水,
长颈漏斗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MnO2
(2)AD;2KC103-^-2KCl+3O23
(1)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
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第14页,共17页
(3)氨气难溶于水,若用E装置排水收集,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
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5.【答案】过滤玻璃棒2FeS04+H2S04+H202=Fe2(S04)3+2H20不可以氢氧
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解析】解:(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实验室进行“操作a”
其名称是过滤;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溶液A”含有三种溶质,除了硫酸镁外,另外两种溶质加入出。?溶液后,一同被
转化为Fe2(SC)4)3溶液,该反应是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2FeS04+H2sO4+H202=Fe2(SO4)3+2H2O;
(3)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
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若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则
会在制得的硫酸镁溶液中引入难以除去的杂质硫酸钠,导致最终制得的Mgs。4•7H2。不
纯。
故答案为:(1)过滤;玻璃棒;
(2)2FeSO4+H2S04+H202=Fe2(SO4)3+2H20;
(3)不可以;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1)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及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除杂质的原则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2A1+6HC1=2A1C13+3H2T氢气(或“电”)无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得到褐色溶液浓氨水CuCl和AlCh与铝片质量有关取2份浓氯化铜溶液于试管中,
分别加入打磨干净的铝条,一份质量较小,一份足量,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足量水(或
乙静);质量较小的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较多白色沉淀,而另一份最终没有白
色沉淀
【解析】解:(1)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6HC1=
2A1C13+3H2T;故填:2A1+6HC1=2AlCh+3&T;
(2)将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气泡逸出,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有铝元素、氢
元素、氧元素、氯元素和铜元素,生成的气体可能有氢气、氧气、氯气等,而氧气和氯
气不能燃烧,因此收集的气体点燃能发出爆鸣声,则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故填:氢
气(或“出”);
(3)【设计并完成实验】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肺健康康复课件
- 心理家长课堂课件
- 端午节班会课件教学
- 宠物助养协议书范本
- 企业合并协议书范本
- 美缝剂采购协议书范本
- 设备修理维护协议书范本
- 死亡事故协议书范本
- 货物欠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立定跳远说课课件初中
- 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完整的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印前处理和制作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满足查重要求)政府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5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
- 会议展览活动承办服务合同
- 2025年秋季学期初中安全工作计划
- 蜜桃香型金牡丹红茶香气品质及关键呈香物质形成机理研究
- 南方全站仪NTS342R操作流程
- 2024年景区委托运营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产品标签管理制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