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弘家世身份辨析
牛宏(544-210),李仁,稳定头(今甘肃灵台县),隋朝著名官员。隋朝著名官员,李周、隋朝。他先后担任秘书、礼仪部长、太昌清、官僚部部长、右光禄博士等。他一生“丝绸缪省有30多年的历史,野蛮而不雄,没有未来”。一、牛弘的控制与牛金研究牛弘本姓牛还是姓牢、尞,其间有无改姓,何时因谁改姓,安定牛氏始于何时等,相关记载模糊且有差异,这引起了后来研究者的较多关注。较早提出质疑的是四库馆臣,馆臣在《古今姓氏辨证》卷一八“牛”姓的校语中指出,《新唐书·宰相世袭》的记载没提及牛金,并按语说“晋有小吏牛金,此作魏大将军,未详所本”。馆臣指出了其中的一个模糊问题,即牛弘祖先牛金史载有异。但是,说牛金“未详所本”,则还欠准确。张澍《姓氏寻源》卷一四“尞氏”条云“两史互异,末详孰是”岑先生《贞石证史》“陇西牛氏之祖”条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但最后对于牛金与牛崇之间的关系,亦无法确定;对于其中的细节,如何时改姓、因何改姓、何时复姓等,也没有深究李润强先生在记述牛僧孺的籍贯时,涉及到这一问题,说:“(牛金之后)是牛弘的先祖,也是安定牛氏中较早的一位,可惜,不知其姓名及其确切的生活年代,也不能列出他同汉代牛崇的直接关系。”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牛弘的籍贯、姓氏是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兹不揣鄙陋,先排比资料,再索证如次。相关记载资料有:《周书》卷三七《高宾传》附《尞允传》:“又有安定尞允,本姓牛氏,亦有器干,知名于时,历官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工部尚书、临泾县公,赐姓宇文氏,失其事,故不为传。允子弘,博学洽闻,宣政中,内史下大夫、仪同大将军,大象末,复姓牛氏。”《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本姓尞氏,祖炽,郡中正,父允,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为牛氏。”《北史》卷七二《牛弘传》:“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也。其先尝避难,改姓尞氏,祖炽,本郡中正,父元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复姓牛氏。”《元和姓纂》卷五“牛”姓下列牛氏分支为陇西、泾阳、安定、富平、灵台五处,并在安定下云:“《状》云牛金之后,逃难改牢氏,又改为尞氏,裔孙后周工部尚书、临泾公尞允复姓牛氏,允生弘,隋吏部尚书、奇章公。”《新唐书》卷七五上《宰相世袭》“牛”姓下云:“牛氏出自子姓,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汉有牛邯,为护羌校尉,因居陇西,后徙安定,再徙鹑觚。安定牛氏,出自汉陇西主簿崇之后。”以上材料四条出于唐代,一条出于宋初,基本可以看成是同一时期的史料,比较接近牛弘的时代,因此可以用来说明问题。记载的详略有别,其中关于牛弘姓氏的记载,大致的共同点是:1.牛弘出于安定牛氏,其父尞允;2.两处记载有牛氏逃难的经历,因逃难而改姓,也曾被赐姓宇文;3.牛氏后来恢复牛姓。这些共同点我们认为是既定事实,无需论证。还有个别信息,如牛金,上述材料中只见于《元和姓纂》,但《姓纂》明确指出其根据是《状》,即牛氏某人的《行状》,因此也可认为是事实。其中歧异的地方是:1.一载牛弘“本姓牛”,一载“本姓尞”;2.牛弘父亲尞允任工部尚书等职,一说在元魏,一说在后周;3.一载安定牛氏出自牛金,一载出自牛崇。这些歧异之处,有些是可以考察出结论的,如尞允任临泾公等职的时间,本文有结论;有些是可以情理推证的,如牛弘的本姓问题,从其改姓、复姓来看,应该是姓牛,不然就谈不到改姓、复姓之事;有些由于资料匮乏,无法给出结论,如牛金与牛崇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仅有推论。联系上述异同点,我们再钩稽其中的一些细节。安定牛氏为什么改姓?这要联系牛金来说。史料记载牛金很少,《三国志·魏志》卷九《曹仁传》中提及,可知牛金为曹仁部将,随曹仁屯守江陵,曾经因军少而被周瑜包围,赖曹仁解救得脱险,官至后将军。这是现在仅知的关于牛金的资料。让牛金成为一位传奇人物的,是当时的一个石谶。沈约《宋书》卷二七《符瑞志》载,司马懿毒杀了牛金,司马师不解,司马懿解释道:“汝忘石瑞,马后有牛乎?”这就是“马后有牛”的谶语。司马懿因此害怕政权被牛氏篡夺,所以毒杀了牛金,牛金就成了一个荒唐谶语的冤魂。司马懿不选择别的姓牛的人,而选择牛金,这说明当时牛金已经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势,这也可以佐证前引《三国志》关于牛金“官至后将军”的说法;司马懿不仅要让牛金死,而且还要让整个牛氏都没有条件篡权,然则牛金之后要逃难,要改姓,就在情理之中。他们逃往安定,初改牢姓,以示不忘祖姓,可能是觉得牢姓不安全,遂再改尞姓,于是就有《隋书·牛弘传》中“本姓尞氏”的记载。既然牛金后人是为逃难而居于安定,则基本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安定本地居民,那么,他们为汉代陇西主簿牛崇之后的可能性就极小了,因此,说牛崇是安定牛氏之祖是牵强的,至少牛崇应该不是牛弘一支的远祖。另外,沈约《宋书·符瑞志》还记载了一个传言:晋元帝司马睿乃其母夏侯氏与一牛姓小吏私通而生,这也就应了“马后有牛”的谶言;而这个牛姓小吏,在魏收《魏书》卷九六《司马睿传》中竟然变成了牛金:“司马叡,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这是荒唐的,最基本的一点是时间跨度上不尽情理,所以王鸣盛有明确的批驳以尞允为代表的尞氏是在什么时间被赐姓宇文呢?这是西魏末年的事。西魏宇文泰为了使政权中的鲜卑族与汉族更为统一、团结,于恭帝元年(554)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姓、赐姓,恢复北魏孝文帝所改的鲜卑单姓为复姓,赐给有功汉人以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以尞允为代表的尞氏,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次赐姓过程中被赐姓宇文的,而此时距离宇文氏篡权仅仅还有两年时间。既然尞允有资格被赐姓宇文,这说明他在当时已经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那么,他的任职也不会太低,然则前引《隋书·牛弘传》中尞允任“魏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元和姓纂》中关于“后周工部尚书、临泾公尞允”的记载就有悖情理了。宇文氏恢复其本姓牛氏,是什么时间和原因?《隋书》本传的记载是“赐姓为牛氏”,而《周书》则记载为“大象末,复姓牛氏”,两条材料似有进行疏解的必要。按:大象为北周静帝的年号(579—580),大象末年,应当是大象二年(580),这与《隋书·文帝纪》记载略异。《文帝纪》载,杨坚于大定元年(581)二月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而且杨坚还带头去掉普六茹氏的鲜卑旧姓,恢复杨姓,由此推理,尞允家族之丢弃宇文姓氏、复姓牛氏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就在此时。此时北周已处于灭亡的最边缘,政权主要操控在杨坚手中,杨坚为了拉拢汉族俊彦,遂恢复他们已经被宇文泰下令改掉的汉族姓氏。总之,我们的结论是:牛弘本姓牛,父尞允,曾任西魏工部尚书等职;安定牛氏的祖先是牛金,曾任西晋后将军,由于“马后有牛”的谶语,牛金被杀,其子弟为避难逃往安定,先后改姓为牢、尞;西魏恭帝元年(554),尞允被赐姓宇文;北周大定元年(581),恢复牛姓。另外,宋濂《文宪集》卷七《赠马氏复姓序》一文云:“又有牛金之子,亦因逃患而改为牢,又改为尞。尞氏名点者乃能请于朝,复氏于牛。”宋濂的记载言之凿凿,说是尞点向朝廷提出请求,才有朝廷恩赐恢复本姓;但是,从前引杨坚“以前赐姓,皆复其旧”的政令来看,恢复汉姓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政令,而不是自下而上的申请,这与宋濂文字略有不合。若宋濂的记载可靠的话,那么尞点当也是生活在周、隋之际的一位官僚,因不见于史料,无法钩稽。二、牛宏著作研究牛弘的著述,一般论述只提《周史》和《牛奇章集》两部,而张维《陇右著作录》著录为九部牛弘《周史》主要内容为“尚皆抵”,其又分以下四种形式牛弘《周史》十八卷,《隋志》著录,《通志·艺文略》著录且云“未成”。按:牛弘《周史》十八卷今佚,无由得知其貌,但刘知几《史通》卷一二述及,云:“至隋开皇中,秘书监牛弘追撰《周纪》十有八篇,略叙纪纲,仍皆抵牾。”可见,牛弘《周史》只是“略叙纪纲,仍皆抵牾”,如果再联系郑樵《通志·艺文略》所云之“未成”来看,牛弘《周史》撰著于隋开皇年间,内容是追记北周历史,由于该稿未完功,所以其中抵牾颇多。其撰著风格,刘知几评价不高:“心挟爱憎,词多出没。”即使这样,令狐德棻的传世名著《周书》就是在牛弘《周史》的基础上修成,“令狐不能别求他述,用广异闻,惟凭本书(引者按:指牛弘《周史》),重加润色,遂使周氏一代之史,多非实录者焉”。(刘知几语,出处同前)刘知几的话是苛刻了些,但用来说明牛弘《周史》的学术影响,还是有力的。牛弘《隋书》作《隋书》牛弘于开皇初任散骑常侍、秘书监,他鉴于北方战乱后典籍散佚,于是上书隋文帝开献书之路,其奏书今保存于《隋书·牛弘传》中,从中可知,牛弘对于当时朝廷典籍数量有着较详细的掌握,“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余卷……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其中“一万五千余卷”是献书之前的数字,不过,“梁之旧目”今难知悉牛弘作《明堂议》《明堂议》一卷,文载录于《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牛弘撰《明堂议》的时间,《隋书》卷六《礼仪志》有载:“高祖平陈,收罗杞梓,郊丘宗社,典礼粗备,唯明堂未立。开皇十三年诏命议之,礼部尚书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等定议。”可见,牛弘作《明堂议》是在开皇十三年(593),时任礼部尚书。在文中,牛弘引经据典,力图为隋朝明堂及其礼制找到可靠的文献根据,从而使之确定下来;但遗憾的是,隋文帝“以时事草创,未遑制作,竟寝不行”牛弘等《隋书仪礼》的撰著者辛彦之,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任太常少卿、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与牛弘并为隋朝的礼制专家。《隋朝仪礼》一百卷,《隋书》卷三三《艺文志》著录,卷八《仪礼志》有载述,云:“开皇初,高祖思定典礼,大常卿牛弘奏曰:‘圣教陵替,国章残缺,汉、晋为法,随俗因时,未足经国庇人,弘风施化。且制礼作乐,事归元首,江南王俭,偏隅一臣,私撰仪注,多违古法,就庐非东阶之位,凶门岂设重之礼?两萧累代,举国遵行。后魏及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山东之人浸以成俗。西魏已降,师旅弗遑,宾嘉之礼,尽未详定。今休明启运,宪章伊始,请据前经,革兹俗弊。’诏曰:‘可。’因奏征学者,撰《仪礼》百卷,悉用东齐《仪注》以为准,亦征采王俭礼,修毕,上之,诏遂班天下,咸使遵用焉。”可见,牛弘等撰《隋朝仪礼》,时在隋朝开皇初年,牛弘任太常卿,初衷是不满于此前诸朝袭用的王俭之《礼》;其撰著者不止牛弘一人,但牛弘应当是发起者和主持者。另据《隋书》卷六“高祖命牛弘、辛彦之等采梁及北齐仪注,以为五礼”的记载,可以肯定,辛彦之也是重要撰著者之一。另《隋书》卷二《高帝纪下》载:仁寿二年(602)“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尚书右仆射邳国公苏威、吏部尚书奇章公牛弘、内史侍郎薛道衡、秘书丞许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著作郎王劭……可并修定五礼”。可见,直到近二十年后,隋朝还在完善着礼仪,而牛弘依然是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这次撰定礼仪的核心。《仪注》创定《隋书》卷七《仪礼志》云:“开皇十四年,群臣请封禅,高祖不纳。晋王广又率百官抗表固请,帝命有司草《仪注》,于是牛弘、辛彦之、许善心、姚察、虞世基等创定其礼,奏之。……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可知,牛弘等的《封禅礼》拟定于开皇十四年(594),参与定制者有牛弘、辛彦之、许善心、姚察、虞世基等人,开皇十五年隋文帝封禅于泰山。北魏后期国家的“宣露布礼”裴正史书无传。《隋书》卷八《仪礼志》云:“后魏每攻战,捷,欲天下知闻,乃书帛建于竿上,名为露布,其后相因施行。开皇中,乃诏太常卿牛弘、太子庶子裴政撰《宣露布礼》。”可见,所谓“宣露布礼”始于北魏,北魏统治者为宣扬战功,在战胜后将写有捷报的帛固定于木杆上,后来相因成礼。制定《宣露布礼》时,牛弘任太常卿,裴正任太子庶子,兼太常少卿《江集礼》的编撰潘徽字伯彦,精通礼学,隋炀帝时官著作郎,授京兆博士,助杨素撰《魏书》。《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隋志》、新旧《唐志》均著录,《新唐志》著录为“牛弘、潘徽《隋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该集的集撰时间,据《隋书》潘徽本传云:“晋王广复引为扬州博士,令与诸儒撰《江都集礼》一部,复令徽作序。”即在杨广为晋王、任扬州总管时,而杨广晋王封爵终止于仁寿元年(601),则此集的编撰在仁寿元年以前;《新唐书》卷二二作“隋大业中,炀帝令学士撰《江都集礼》”,显系错误。主要编撰者当是潘徽,此外,还有杨广罗致于扬州的其他学者,从杨广让潘徽作序来看,潘徽应当是该集编撰工作的主持者,所以《隋志》、《旧唐志》题为潘徽等撰,而不提牛弘;可是,《新唐志》又加上了牛弘,是什么原因呢?考牛弘生平,一生均在朝廷任职,“绸缪省闼三十余年”,似乎没有做过扬州总管的属官,所以,估计牛弘参撰的可能性较小,而将牛弘题为撰著者之一,是因为牛弘是隋朝著名的礼制专家,他负责制定了国家的礼制、刑律、乐律,位尊望隆,以他领衔,对于该集受到国家认可来说,是有利的,所以,牛弘充其量只能算是荣誉主编或顾问而已。《江都集礼》在北宋时已经残佚,《崇文总目》著录为“一百四卷,阙”,现在只存零星引文。其内容已不可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夜间商业街区治安巡逻打更服务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简易合同范本年度更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挂名转让过户手续办理服务协议4篇
- 2025厂房租赁安全协议书:消防安全责任与维护细则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安全技术研发奖励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砂石料行业碳排放交易合同范本3篇
- 自我驱动学习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分析
- 科技园区巡察的智能化与标准化进程
- 百色2025年广西百色边境管理支队招聘辅警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个人信用保证合同范本5篇
-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成语故事 第十五课 讳疾忌医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教案 新教版(汉语)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EPC项目采购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复旦大学》课件
- 针灸与按摩综合疗法
- 四川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参考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