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丙二醇发酵甘油合成甘油脱水酶的研究_第1页
1,3-丙二醇发酵甘油合成甘油脱水酶的研究_第2页
1,3-丙二醇发酵甘油合成甘油脱水酶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丙二醇发酵甘油合成甘油脱水酶的研究

1甘油及甘油脱水酶1.3-丙二醇(1.3-propalm,以下简称1.3-p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溶剂和添加剂中,尤其是用作单体合成聚醚、聚醚、聚醚等材料的材料。自然界中很多种微生物,如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freundii)、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clostrium)、克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等都能通过发酵甘油合成1,3-PD甘油脱水酶是甘油转化为1,3-PD过程中的限速酶,它必须在辅酶VB本工作针对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甘油后期合成1,3-PD速率下降快的问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外加能量对产物合成和甘油脱水酶活性的影响.2材料和方法2.1种子培养基和活性培养基实验用菌种为克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L1(K.pneumoniaeL1),中国农业大学赠送.好氧种子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初始浓度20g/L;厌氧发酵培养基碳源为甘油,初始浓度20g/L,其它组分同文献[3].K.pneumoniaeL1先好氧培养6∼8h,使OD2.2磷酸钾缓冲液体系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适量ATPNa将厌氧培养指数生长期后期(约20h)的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取适量加入30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8.0)体系,使体系组成为:辅酶VB2.3生物量的测量菌体浓度通过测定发酵液在650nm处的吸光度值OD2.43-hpa的测量甘油转化为1,3-PD过程的中间产物3-HPA的测定借鉴甘油脱水酶酶活分析方法2.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甘油、1,3-PD及副产物乙酸、乙醇、乳酸等采用SHIMADZU10A型高效液相色谱(岛津制作所生产)测定.色谱柱为AminexHPX-87H柱,柱温653结果与分析3.1外源引发温度对甘油脱水酶活性的影响利用外源添加的方式研究了ATP驱动对实验菌株K.penumoniaeL1代谢过程的影响.外源能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情况见图1,图中Control为没有外源添加ATP的空白对照(下同).由图可见,与对照相比,添加外源能量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菌体的增长,这可能与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有关.作为酶的天然载体和生存环境,微生物细胞都是以最经济和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对碳源和能源进行分配,通过调控各种酶的活性和表达量来合成所需的各种物质,并为细胞提供能量.在外加能源的情况下,菌体可以直接利用外源能量进行代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菌体生长产能的驱动力.另外,ATP的加入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油脱水酶的酶活,使甘油还原代谢途径得到加强,中间产物3-HPA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3.2外源atp对k.pneumoniae合成1,3-pd的影响图2(a)是在培养基中添加0.1∼0.8g/LATP时K.pneumoniaeL1合成1,3-PD的情况.可见,外源ATP可不同程度促进1,3-PD的合成,而且越到发酵后期,促进作用越明显.经过72h厌氧培养,外源添加0.6及0.8g/LATP可使1,3-PD浓度分别达到10.2和9.4g/L,比对照提高了50%∼70%.另外还考察了单位菌体合成1,3-PD的情况,结果见图2(b).在实验范围内,虽然外源ATP对菌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但单位菌体合成1,3-PD的能力提高了1倍左右,表明ATP对于菌体合成1,3-PD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法合成1,3-PD的原始工艺中,菌体本身合成的ATP量较低,限制了甘油的还原代谢.因此,要提高1,3-PD合成能力,提高ATP的供给量是一个可行的思路.外源添加ATP对于K.pneumoniaeL1发酵甘油合成1,3-PD得率的影响见图3,表明在发酵前期(0∼24h),各实验条件下1,3-PD得率差别不大,平均30%(ω)左右;24h之后(图中虚线处),对照样及添加较低浓度的ATP(≤0.4g/L)时1,3-PD得率迅速下降,而添加0.6∼0.8g/LATP则能使1,3-PD得率维持在30%以上,发酵全过程的1,3-PD得率也相应地由13%提高到30%以上.3.3atp对甘油脱水酶活性的影响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ATP促进了K.pneumoniae合成1,3-PD,单位菌体合成1,3-PD的量大大增加.这可能有两种作用机制:一是ATP促使单位细胞表达的甘油脱水酶的量得到提高,二是ATP提高了甘油脱水酶在整个发酵过程尤其是发酵后期的平均比酶活.为了进一步了解ATP的作用机制,利用休止细胞,在不供给氮源的情况下遏制菌体生长和酶的进一步表达,即在酶量基本衡定的情况下,通过间歇添加ATP和辅酶的方式刺激催化活性下降的细胞使之恢复活性,结果如图4所示.图4(a)给出的是甘油脱水酶能量驱动复活过程中底物甘油及还原代谢产物1,3-PD和3-羟基丙醛(3-HPA)的浓度变化,图中虚线处表示添加ATP及辅酶VB1,3-PD与3-HPA的加和可反映还原途径消耗的甘油量,间接反映甘油脱水酶的活性.ATP驱动条件下甘油消耗及脱水酶活性变化情况如图4(b)所示,由图可见,3次补加ATP和辅酶后还原途径对甘油的消耗明显加快,而未添加ATP的对照实验甘油代谢迟缓[图4(a)],酶活得不到恢复[图4(b)中虚线].这说明ATP促使甘油脱水酶进行了有效的复活,而且3次复活后甘油的还原代谢速率基本一致,说明失活的脱水酶经ATP驱动复活后催化效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只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及辅酶,可望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甘油脱水酶的总体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继续增加甘油脱水酶失活/复活的循环数,结果如图5.可见,多次“失活/刺激”后,酶活基本恢复.文献分析一般认为在实际发酵体系中超过15µmol/L的辅酶VB4外源atp对甘油还原代谢的影响发酵体系中添加0.6∼0.8g/L生物能ATP,单位菌体细胞合成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