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_第1页
《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_第2页
《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_第3页
《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_第4页
《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书高志》所见隋初周礼六官制度

隋朝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魏晋长期分裂后,成为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为巩固统一,加强集权,杨坚、杨广父子在职官制度上曾作了许多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在当时对于消除分裂割据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我国以后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一)省之建立及分工杨隋政权是篡周而建立起来的,但从职官制度来说,它却主要是承袭了魏晋、北齐的制度。关于这一点,《隋书·百官志》在序言中曾有详细的记载:“有周创据关右,……酌酆镐之遗文,置六官以综务,详其典制,有可称焉。高祖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炀帝嗣位,意存稽古,建官分职,率由旧章。大业三年,始行新令。”这段论述既交代了隋代官制的渊源,也对文帝、炀帝的两次改革作了简明的评论。它是研究隋代官制的一个提纲。关于隋文帝一即位就废除北周的周礼六官制度一事,《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大赦改元。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即位当天就宣布了改革。隋文帝所以迫不及待地废除六官制度,正如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指出的,宇文周为团结内部,故“假借关中本是姬周的故土”,实行托古改制。然而,历史毕竟是发展的,古代官制必然不能适应已经发展了的社会现实,所以北周改制,也只是在中央文官中采用了一些周官名号而巳。文帝时的官制,基本上是承袭了江左及北齐的汉魏遗制,但其中也有承袭北周的。就是承袭江左、北齐的,而有些机构的设置和职掌,官员的权力与品级,也有很多的更动。文帝时的官制改革,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起了三省六部制度。隋初中央有五省、二台、九寺、十二卫等机构。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历史上一般称为三省制度,是因为秘书省掌国家图书典籍,地位虽高,但职务清闲;内侍省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官员由宦官充当。这两机构都与国家大政无多大影响。当时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以及尚书省所属的六部。三省之名,隋以前早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以及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应始自于隋。中国封建社会自两汉以来,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加强。中书、尚书之名,秦汉时已有。中书、尚书称省则始自魏晋。中书、尚书原是一职,汉武帝用宦官称为中书,汉成帝改用士人,称为尚书。故唐人徐坚说,两汉时,“汉成帝已后,无复中书之职。”及至东汉末年,才又有中书的名号。当时曹操封为魏王,于魏国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门下省也是魏晋后成立的。晋志说:“给事黄门侍郎,秦官也。汉已后并因之,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门下之名始见于此。可见晋时已称门下省。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原是汉时一种无定员的加官,其职责就是侍从皇帝。魏晋以后,地位渐高,从“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阙”,进而为“与三公参国政,直侍左右,应对献替”的决策人物。从上述可见,自两汉以后,为集权于自己之手,帝王多是采用了分割大臣事权及任用亲信近臣的办法。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先后出现,便是这种专制主义政治发展的具体体现。三省在魏晋虽早已有之,但当时三省并未有明确的分工。三省长官成为国家中枢首脑还有一个时间先后的过程。对此,王应麟曾说:“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后魏政归门下。”三省并立,即是由三省长官代替秦汉时的丞相,把相权一分为三,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三省中的分工,隋唐时中书草拟诏令,门下审议封驳,尚书负责施行,这也是过去中书“掌赞诏命”,门下“献正谏纳”,尚书“总典纲纪”的继续。在隋代的三省长官中,尚书令品秩最高,为正二品,纳言、内史令皆正三品。文帝以为尚书令位高权重,故不置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主持省事。尚书省所属六部、廿四司,也是隋文帝初年确定的。西汉时,按《汉旧仪》所述,尚书属下为曹,当时有五曹,即三公、常侍、二千石、民曹、客曹。东汉时有的说五曹,有的说六曹,说法不一。列曹尚书之下又有三十四郎,具体分管多种事务。魏晋以后,五尚书、六尚书不等,其下少者十八曹郎,多者二十八曹郎。到隋文帝确定尚书省下设吏、度支、礼、兵、都官、工六尚书。每一尚书辖有四个子司,共二十四司。此后,这一制度沿至清代。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职官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和执行机构加以划分,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对武官制度的改革。隋代的武官制度主要是承袭西魏、北周而来的。西魏行府兵制度,开始时领军有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故当时有六军、十二军、二十四军之名。这些军当时虽总属于宇文泰,但都“自相督率,不编户贯”。从职官制度考察,隋初最高的军事机构是十二府,最高的军官是十二府中的大将军。文帝规定,十二府直属于皇帝,十二府所领军队都是皇帝的禁卫兵。他不仅将军权分散,便于自己控制,同时,又将十二府军队分成内卫、外卫两种,就是内卫,也有主次之分,使之互相牵制。再以武官品级来看,西魏、北周握有兵权的柱国、大将军都是正九命,相当于后来的正一品。至隋,上柱国、柱国都是勋官,不领兵。握兵的最高武官是十二府中的大将军,为正三品,与前代相比,降低了二品。隋初十二府之下就是各地的骠骑府、车骑府,其长官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分别为正四品和正五品。这两职原由西魏时开府仪同将军及仪同将军改名而来,在周都是九命,即相当以后的从一品。相比之下,都降低了好几品。另外,在开皇十年,文帝又下诏不再为府兵另立户籍,将府兵和一般农民同编在一个户籍上。府兵也多从均田户中挑选。这样,府兵既是军人,也是地方上的百姓,使地方州县就有权进行监督。不仅如此,以前府兵分居于军坊及乡团,由坊主、团主统领,自成系统。至此,这一系统也由州县以下的乡里组织所代替,军人居住也分散了。无疑地,这也是削弱了地方骠骑府的权力。文帝分散军权,降低领军将领的品级,削弱基層府兵将领权力,加强对地方军府的监督,目的就在于把军权集中到皇帝的手中。三是地方职官制度上的改革。自秦汉以后,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度。到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督察,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设刺史,巡行郡国。十三州当时仅只是个监察区,并未有行政的建置。至东汉末年,为强加地方军事力量来镇压农民起义,遂将州变为一地方行政机构。从此,地方有州、郡、县三级。到魏晋以后,战乱不断,于是州刺史多带将军名号。《南齐书·百官志》说:“魏晋世州牧隆重,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都督。”这些刺史也可以开置幕府,自署僚属,权力极大。魏晋以来所以社会长期分裂割据,这亦是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行政层次多,官吏也必然大大增加,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所以文帝于开皇三年下令“罢天下诸郡”,变三级为州县两级。于此同时,他还废除了周、齐以来州郡自辟僚属的制度。《隋书·百官志》载:“旧周、齐州郡县职,自州都郡县正以下,皆州郡将县令至而调用,理时事。至是不知时事,直谓之乡官。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剌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这一改革,既精简了机构和官吏,节约了开支,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此外,改三级为二级后,州刺史相当于过去的郡太守,所以除边远的州以外,刺史自此再不带“使持节”等名号,只管民政,不握军权,并且三年一迁,不能久任,连僚属也由中央任免、考课。这就大大削弱了地方州郡官吏的权力,使他们再也无力起来反抗中央了。四是制定勋官、散官等名号。勋官出自西魏、北周,《旧唐书·职官志》说:“勋官者出自周齐交战之际,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阶爵之外,更为节级。”北周时有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等名号,初时人数不多,后来逐步增加,于是这些名号“咸是散秩,无所统御”,只成了一个空头衔了。散官之名,亦起自南北朝。在此之前,封建政权中亦曾有一些无定员、无职守的官吏。两汉有所谓“加官”,魏晋南朝曾给致仕的大官僚以光禄大夫等名号,即所谓“优崇之制”,但当时还未见散官之名。散官之名最早见于北魏。北魏曾制“散官五等”,然此种散官与后来的散官性质不同。它是“百官有缺者,则于中擢以补之”,上两种官名,到隋文帝时,他加以整齐划一,建立了散官、勋官制度。《隋书·百官志》说:“高祖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总十一等,以酬勋劳。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戎上柱国以下为散实官,军为散号官。”这样,自隋开始有执事官、散官、勋官等的分别。执事官是各机构中具体办事的官员;散官只代表品级,是文武官员的一种荣誉官号,不理事;勋官则是酬赏将士的,也同散官一样,无实权,纯是一种荣誉。这一制度沿至大业六年,炀帝下令:“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文帝制定散官、勋官的各种名号,实际上为了安置众多的功臣、宿将,以及征战有功的战士,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一定满足,增强对中央的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二)扩大察察权,强化诸科如果说文帝在职官制度上的改革曾对消除分裂、维护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那么,炀帝的进一步改革,却倒是为他独断专横、施行虐政铺平了道路。炀帝对官制又一次改革是在大业三年,主要有下列几点:首先是调整了中央省的机构。文帝时原有五省。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另增设了殿内省。殿内省是从门下省及太仆寺分出来的。门下省原来统有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六局。这些是掌管京师城门启闭、天子符玺及服御等事的机构。炀帝改殿内为尚舍,御府为尚衣,又从太仆寺中分出骅骝署,改为尚乘,另置尚辇局,连同原有的尚食、尚药,仍为六局,成立殿内省以统之。这样,原来由门下省掌管的皇帝饮食、服御、起居、行幸等事,改由殿内省接管了。这实际上是分割了门下的权力。尚书省是全国行政的总汇。煬帝对尚书省内部的事权也加以分割限制。文帝时,他就不设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主持省事。到仁寿年间,他还嫌左右仆射权力太大,加以限制。他曾对左仆射杨素说:“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案细务,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评论大事。”这件事,正如《隋书》作者所揭露,是“外示优崇,实夺之权也。”所以此后仆射“再不复通判省事。”与提高左右丞地位的同时,炀帝又在其下增设了“都司郎各一人”,为从五品,作为左右丞的付手。至唐,此职改为左右司郎中。增设都司郎,实际上也是炀帝分散左右丞权力的一种手段。对于尚书省属下的六部,炀帝则用提高侍郎的地位来分割尚书的权力。文帝时,六部分二十四司,侍郎是司的长官。其中除吏部侍郎为正四品外,余皆为正六品。到炀帝时,他以侍郎“贰尚书之职”通过以上改动,我们可以看出,尚书省名义上辖有六部,而实际上六部却已成各自独立的机构了。因为从尚书省内各职来看,炀帝时已无左右仆射,主持省事的是左右丞,他们是正四品,而各部尚书却是正三品,各部侍郎也是正四品。尚书左右丞的品级与各部侍郎相等,所以他也就不可能把品级比自己高的各部尚书当成自己的属下。他们与各部的关系,只能是一种监督的地位。各部尚书都是一个独立机构的长官。这样,尚书省内,许多机构并立,许多官员品级相当,相互牵制,权力也就分散了。其次是改革府兵领军制度,进一步集中军权。炀帝时,改十二府为十二卫,用以统领府兵。此外,他又增设了四府,即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这四府不统领府兵,其中官兵多是官僚子弟,或者由召募而来。炀帝用他们侍卫左右及分掌宫殿门禁。所以炀帝时已有十六府。从职官制度来看,文帝时府设大将军,为正三品,将军为从三品。至炀帝时,又于“诸卫置护军四人,掌贰将军。”此职后改为武贲郎将,为正四品。武贲之下又设武牙郎将,为从四品。与增添将官同时,炀帝还提高了诸卫长史的地位,由从六品进为从五品。这些改动,明显的一点是:也同文职机构一样,增加官员,互为付职,分散权力,便于皇帝控制。炀帝为使自己握有更多的军队,还建立了一支亲军。大业九年,炀帝下诏,“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骁果也同府兵一样,“蠲免赋役”。对于地方军府的官制,炀帝也有所改革。他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为鹰扬郎将、鹰击郎将,并且分别将其品级从正四品和正五品降为正五品和从五品,都降低了一级。与此相应的,原车骑将军之下的大都督、帅都督等官也改为校尉、旅帅、队正,并降低了品级。降低品级,当然是为了削弱地方军府长官的权力。与集中兵权相联系的,炀帝还在驻军的郡内设立了都尉和付都尉两职。隋志说:“旧有兵处,则刺史带诸军事以统之,至是别置都尉、付都尉。都尉正四品,领兵,与郡不相知。”上面曾说到文帝时边远的州因有驻兵,故有些刺史尚带有“诸军事”的名号,而炀帝设置都尉,驻兵再不由州史刺管辖,剥夺了刺史的兵权。显然这也是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一项措施。再次是炀帝增设了司隶、谒者两台,加强了监察力量。自东汉成立御史台以后,御史台即成了封建国家的唯一监察机构。这一机构自东汉沿袭至隋。文帝、炀帝虽也有损益,但与前大致不异。唯侍御史、监察御史的品级有所提高。炀帝时,还有“以御史监军事”炀帝加强监察力量,主要是增设了司隶、谒者两台。司隶台设大夫一人,正四品,“掌诸巡察”。其下设别驾二人,巡察畿内;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这些机构的官员亦效法西汉刺史,以六条巡察郡县。这六条是;一、察品官以上理政能不;二、察官人贪残害政;三、察豪强姦滑,侵害下人,及田宅踰制,官司不能禁止者;四、察水旱虫灾,不以实言,枉征赋役,及无灾妄蠲免者;五、察部内盗贼,不能穷逐,隐而不申者;六、察德行孝悌,茂才异行,隐不贡者。这些官员每年二月出巡,十月入奏。显然这是为监视地方而设立的。后来炀帝虽废去司隶台名号,但司隶从事的官员仍然存在,不时地仍派他们去郡县巡察。谒者台亦是炀帝新设的,其主要任务虽然是“掌受诏劳问,出使抚慰”,是专门受皇帝派遣出使的机构,但其职掌中还有“持节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的责任,显然他们也是皇帝的耳目,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官吏。最后是炀帝在地方行政上的改革。大业三年,炀帝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这一改动,地方行政虽然仍是二级制度,但自魏晋以来,州比郡高,以州改郡,相应的就是降低了地方官的品级。所以,炀帝时郡太守的品级都比前的州刺史分别降低了一级。不仅如此,炀帝为分割地方长官权力,还在“诸郡各加置通守一人,位次太守。”设立通守,自然是用来分太守之权的。在地方行政改革中,我想特别要提一下郡丞的地位及作用。丞者,翊也,是付佐之意。秦时九寺、执金吾皆有丞,为九卿之付职,秩皆千石。郡守、郡尉亦有丞,秩六百石。县丞则员四百石。除以上改革外,炀帝还对监、寺、东宫、王府的职官品级及散官等位各方面都有所改动,因与全国政事影响不大,不再赘述。就以上各点来看,炀帝设立殿内省,就是要分割门下省之权;尚书省不设令仆,提高尚书左右丞的品级,以及六部中增设侍郎,目的就是要分散尚书省内部的事权;改革军事系统,降低军官品级,召募骁果,增设都尉,就要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设通守,增大丞的权力,也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使之互相牵制,只能完全听命于中央。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都是为了把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的手中。也正是通过上述改革,所以炀帝能做到大权独揽,专横暴虐,故在大业九年以前,没有官吏能敢于站出来进行公开反抗。相反的,最先于大业九年起来反抗的杨玄感,却倒是假借炀帝的诏令于黎阳集兵的。一直到大业十二年,当时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炀帝的统治行将崩溃,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