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财政问题探析_第1页
东晋南朝财政问题探析_第2页
东晋南朝财政问题探析_第3页
东晋南朝财政问题探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晋南朝财政问题探析

经济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相应的国家资金是稳定政权的条件。中国古代对历史的记载与考察过于注重人的因素,遂使财政与政治的关系被长期掩盖,从而忽略了财政对政权发展的无形操纵。东晋南朝时期政权的频繁更替一直为治史者所关注,与此相对应的恰是财政的长期困顿,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王朝运转的恶性循环直至朝代最终灭亡。目前对六朝财政状况的研究,主要为陈明光的《六朝财政史》,然其侧重点在财政制度的演变,虽对五朝建康财政长期困顿的状态有所提及,但并未深究一、刘宋的财政现状五朝政权,虽割据江南半壁,其实际经济来源唯有吴会地区,建康城之规模于南北朝时期应首屈一指,梁代其城市人口已达140万自东晋立国江东,军事依赖荆州,财政依赖东土进入南朝,财政的运营模式并未改变,刘宋前期北伐仍一直是建康财政的沉重负担。计刘宋一朝,少帝景平二年檀道济北伐,文帝元嘉七年檀道济、到彦之两次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柳元景东西同出,共计四次北伐,无不对建康财政造成沉重打击。刘裕在位时间不足三年,随后进入所谓“元嘉之治”时期。这是刘宋乃至整个南朝财政最为好转的时期,然元嘉七年到彦之北伐之失败,仍给文帝政府造成沉重打击。“元嘉七年,文帝遣到彦之经略河南大败,悉委弃兵甲,武库为之空虚。文帝宴会,有归化人在座,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辞答有十万人仗。旧库仗秘不言多少,上既发问,追悔失言。及琛诡对,上甚善之。”建康武器因此罄尽,故元嘉时期在南朝虽称治世,政权财力并未完全好转,而直到元嘉二十七年北伐,王玄谟再次惨败,“玄谟军众亦盛,器械甚精,而玄谟专依所见,多行杀戮。……及托跋焘军至,乃奔退,麾下散亡略尽”随后元凶弑逆,孝武帝举江州入主,不旋踵而南郡王义宣举北面数镇起兵。事后政变不断,到明帝时,乃至“普天同逆”,百官断俸天府虚散,垂三十年。江、荆诸州,税调本少,自顷以来,军募多乏。其谷帛所入,折供文武。豫、兖、司、徐,开口待哺,西北戌将,裸身求衣。委输京都,盖为寡薄。天府所资,唯有淮、海。民荒财单,不及曩日。时间已是刘宋末年,以此上推30年,至元嘉二十三年,可知刘宋自文帝以后财政之大体状况。此道上书也明确指出了刘宋时期财政分布状况,自此可知,刘宋政权的财政基本完全依赖扬州的实质。萧齐一朝,时日甚短,其财政状况,承刘宋空乏的基础,亦未能有所振兴。齐武帝时,吴会地区检籍之举应正由于此,随即导致唐騂之起义,终齐一代未曾北伐,其原因或亦由财政之不足。虽然齐武帝死时号称富足,然随后未久,自明帝后期又陷入财政困境,“时连年魏军动,国用虚乏,孝嗣表立屯田。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行”降及梁朝,又因齐末战争所耗,建康物资依然空虚,邓缮说陈伯之举兵时称:“台家府库空竭,无复器仗,三仓无米。此万世一时,机不可失。”陈于五朝之中,疆域最小,吴会之财税区域又经侯景摧残,梁敬帝时北齐徐嗣徽、任约兵临建康,《陈书·南康愍王昙朗传》载:“二年,徐嗣徽、任约引齐寇攻逼京邑,寻而请和,求高祖子侄为质。时四方州郡并多未宾,京都虚弱,粮运不断。”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建康财政更是雪上加霜,陈文帝初期虽在加强国内控制上有所成就,却依然无法解决经济上的困境。建康的经济困境到陈宣帝初期,仍然严重限制着政权的发展。自梁末兵灾,凋残略尽,比虽务优宽,犹未克复,咫尺封畿,宜须殷阜。且众将部下,多寄上下,军民杂俗,极为蠹騃。自今有罢任之徒,许分留部下。其已在江外,亦令迎还,悉住南州津里安置。有无交货,不责市估。二、财政支出和经济负担重分裂时期的中国,财政的主要去向基本投之于军事,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决定的,而军事对财力的耗费主要分为两途:出征与防御。从东晋到南朝,建康的财政空罄成为常态,究其原因,自东晋始至陈,军事活动的频繁为重要原因。晋元帝过江伊始,即国力虚弱,东晋一朝近百年的荆扬之争,一方面直接削弱了建康财税的来源,同时中下游竞争的形式即表现为北伐。建康政权虽已举步维艰,为维持正统性的存在,仍不得不勉强北伐,前揭殷浩北伐致仓储虚竭乃至王羲之建议将淮河防线退至长江之说。此仅为其中一次,此前谢万、褚裒及此后桓温,每次北伐均无建树,徒废财货。淝水之战虽东晋防卫成功,然北府建军耗费之广亦不可估量。至南朝这一因素仍然成为财政最为重要的负担,据前揭可知,几乎每次军事活动都会对建康财政造成沉重打击。北伐一词在南朝已经失去了东晋时期的意义,南方政权既无信心亦无决心更无能力光复中原,然而北伐事迹仍史书不绝,这对早已惨淡的南朝财政无疑是雪上加霜。以梁武帝北伐为例,天监四年临川王宏率众北讨,却以惨败告终:“百万之师,一朝奔溃,国之存亡,未可知也。”此次北讨规模极大,“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就防御而言,南北政权长期对峙,江南政权对北朝的防御时刻不能松懈,江北各地军镇林立,这对南朝的财政支出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前文已述,刘宋时期徐兖诸镇在经历北魏太武帝瓜步之役以后,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到元嘉二十九年宋文帝欲再次北伐时,何偃指出:“然淮、泗数州,实亦凋耗,流佣未归,创痍未起。”缘淮诸镇的粮饷成为建康的重要负担,非但如此,物资的辗转运输更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徐孝嗣建议屯田正是为了使建康的财政能够摆脱这一沉重的包袱,时间在齐明帝晚期,此议并未实行,“时帝已寝疾,兵事未已,竟不施行”五朝时期出征即无建树,防御更是疲于应对,加之频繁的军镇内辱,财政的耗费波及全境。分裂的局势使整个时期不能在经济上有较大的振兴,政策上的微调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加赋税成为最立竿见影的手段,但这种饮鸩止渴的举动更在侧面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这成为东晋南朝时期政治运作的共性。三、外任官激于内朝,国内形势生长众所周知,五朝政权的财政主要仰仗东土,具体而言即三吴、浙东地区,或称之为扬州境内,而连接东境与建康的东道转运,成为维持建康财政及社会生存的关键,一旦不能顺畅,则建康立即陷入危机。东晋南朝时期,吴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数百年时间这一区域遭受兵祸甚少,我们大体可以估计其经济一直处于稳定发展中。然而这又出现另外的困境:据前揭建康仓储在五朝时期一直相对匮乏,这与东境的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比。《隋书》卷24《食货志》有相对全面的记载:“其仓,京都有龙首仓,即石头津仓也,台城内仓,南塘仓,常平仓,东、西太仓,东宫仓,所贮总不过五十余万。”南朝建康总约五仓一方面是三吴的殷实,亦即各郡仓库储备充盈,另一方面则是建康财政的长期困顿,东路转运的有限成为财政运转的重要短板。它所造成的影响是政权对东土搜括力度的加大。大量的财税积压在郡县不能有效地输送建康,建康的财政困顿导致吴会地区编户负担日益加重,破产流亡或依大户荫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唐长孺在《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第3部分,《东晋南朝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农民斗争》中即曾提及东土编户逃亡诸事。对于当时农民的负担,他也进行了分类探讨:租、调、禄绢、禄绵、禄米及临时性征发。与此同时,南朝频繁变化的折变也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台使”一职在南朝五史中频频出现,然作为征收赋税性质之台使,却仅见于宋末升明三年竟陵王子良上书,案“台使”之由来始于宋孝武帝,“宋世元嘉中,皆责成郡县。孝武征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自此公役劳扰”前文已揭财政困顿加之军旅耗费导致百官长期的断俸,内官的收入微薄与外官的丰实形成对比,促使南朝因家贫求外任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在朝廷选官上也将此作为重要参考。“东西二省府国,长老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选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丞,随宜量处,以贫为先。”外任官疯狂聚敛所得收入往往并不能完全据为己有,携带丰富还资的外任官向皇帝进贡在特定时期成为常态,甚至因此引发公然抢劫。《南史》卷25《垣护之传附荣祖从父闳传》载:“闳为宋孝武帝南中郎参军。孝武帝即位,以为交州刺史。时交土全实,闳罢州还,资财钜万。孝武末年贪欲,刺史二千石罢任还都,必限使献奉,又以騊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闳还至南州,而孝武晏驾,拥南资为富人。明帝初,以为司州刺史。北破薛道鉿,封乐乡县男。出为益州刺史。蜀还之货,亦数千金,先送献物,倾西资之半,明帝犹嫌其少。及闳至都,诣廷尉自簿,先诏狱官留闳,于是悉送资财,然后被遣。凡蛮夷不受鞭罚,输财赎罪,谓之赕,时人谓闳被赕刺史。”刘宋自孝武帝以后,外任官疯狂聚敛拥资进京者,皆须向帝王提供大量贡献,此趋势逐渐成为惯例,“上(宋孝武帝)末年尤贪财利,刺史、二千石罢还,必限使献奉,又以蒲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帝王对于外任官还资的勒索,终宋齐两朝一直得到贯彻。《南齐书》卷37《刘悛传》载:悛既藉旧恩,尤能悦附人主,承迎权贵。宾客闺房,供费奢广。罢广、司二州,倾资贡献,家无留储。在蜀作金浴盆,余金物称是。罢任,以本号还都,欲献之,而世祖晏驾,郁林新立,悛奉献减少,郁林知之,讽有司收悛付廷尉,将加诛戮。高宗启救之,见原,禁锢终身。皇帝为了弥补财政和宫廷花费的不足,除了勒索还资外,更会采取一些其他非正常的手段。泰始五年,太宗访求太子妃,而雅信小数,名家女多不合。后弱小,门无强荫,以卜筮最吉,故为太子纳之。讽朝士州郡令献物,多者将直百金。始兴太守孙奉伯止献琴书,其外无余物。上大怒,封药赐死,既而原之。财政长期萎靡对南朝政治的影响是多重的,对吏治的影响尤为严重,致使南朝外任官御民犹如盗贼,皇帝御外任官犹如盗贼的恶性循环。而这种政权由上到下的腐化最终转嫁到编户,遂使平民的流亡与隐冒日益加重,而这些最终限制了南朝经济的发展。四、土地关系的变革,限制了必然的政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政权的财政困顿是一个长期现象,庞大的军费开支成为南朝政权的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