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感染的预防_第1页
产后感染的预防_第2页
产后感染的预防_第3页
产后感染的预防_第4页
产后感染的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褥感染预防

与护理第1页定义: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发局部和全身炎性变化。(由于产褥期产妇机体解剖生理变化,身体虚弱,抵抗力减少等原因,容易并发一系列感染。)第2页常见病因:(1)诱发原因: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原因均可成为产褥感染诱因,假如产妇伴有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产科手术操作或慢性疾病、孕期贫血、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诱发原因。第3页(2)感染途径:感染起源有两种:①内源性感染,正常孕产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病原体多数并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感染诱因时则可致病;②外源性感染,由外界病原体侵入而引发感染,常由被污染衣物、用具、多种手术诊断器械等接触患者后造成感染。第4页(3)病源体:产妇生殖道内有大量病源体,需氧菌、厌氧菌、真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以厌氧菌占优势。产褥感染常见病源体有需氧性链球菌属、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厌氧性杆菌属等。第5页产褥感染预防措施:一.产褥感染应以预防为主:1.加强孕期保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多种孕期并发症。2.作好对孕妇卫生宣传教育,注意营养和维生素摄入。3.临产前2个月内勿行盆浴。第6页4.严格无菌操作是控制产褥感染关键。产房以及接生用具应当严格消毒;所有与产妇接触人必须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带菌者均应调离产房;助产者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第7页5.不容易作阴道检查,认真观测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认真检查软产道和胎盘、胎膜,发觉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需在严格消毒后进行宫腔探查,用手剥离残留胎盘或用刮匙搔刮。第8页6.产褥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应用消毒会阴垫,便盆及用具也应消毒。7.鼓励产妇早期活动,有助于机体恢复和子宫复旧。8.加强对感染产妇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所有用具、被褥均须消毒,床垫应在日光下曝晒,检查者手必须消毒。第9页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由于剖宫产率不停上升而剖宫产后感染率又高。大量临床观测资料表白,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减少产后感染率,因此普遍采取。第10页产褥感染临床体现:1.外阴伤口感染:局部疼痛、红肿、脓性分泌物等;2.急性阴道、宫颈炎;3.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4.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5.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第11页6.血栓性静脉炎;7.脓毒血症及败血症。【处理标准】精确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积极有效抗感染并纠正全身情况。第12页也许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原因存在以及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2.急性疼痛:与产褥感染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如何正确护理有关知识。第13页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确保产妇取得充足休息和睡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多饮水,确保足够液体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液体;提供母婴接触机会,减轻产妇焦虑;第14页2.病情观测:评定产妇全身情况,是否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并做好生命体征,恶露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腹部体征及会阴伤口情况统计;第15页3.治疗配合: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紊乱;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成果选择抗生素,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维持血液中有效浓度;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清宫术、后穹窿穿刺术等术前准备及护理;第16页4.做好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鼓励及帮助产妇做好会阴部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外阴伤口每天大小便后应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