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_第1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_第2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_第3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_第4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演变

秦朝末年,中原凤鸣充满热情,北方防务基本上处于崩溃和瘫痪状态。匈奴方面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之下,迅速向汉地扩张,中原地区的汉武帝在秉承汉初七十年的财富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匈奴实施了有力的回击,占据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权。在秦始皇开发北方地区的基础之上,武帝时期推行一系列措施,对北方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经营,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经济及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汉匈奴战争的升级和吴帝对匈奴的政策的改变(一)冒顿领位后对外扩张秦末汉兴之际,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各种势力无暇顾及北方防务。史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谪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而此时北方的匈奴方面,“冒顿出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射杀单于头曼,遂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冒顿自立为单于”,成为匈奴强有力的领袖。冒顿夺位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大破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侵燕代,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匈奴的强大及贪欲,锋芒毕露,使得中原大汉王朝自高祖至景帝统治的六七十年间,对匈奴不得不采取“夏夷之防”的被动和亲政策,以求得边境的安宁。汉文帝曾写信给匈奴单于说:“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慰印,虏人民畜产甚多”。仅云中、辽东一带,每年被掳去的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匈奴“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使汉朝蒙受重大损失。(二)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奉行和亲政策,“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为实现“中国一统”的目标,汉武帝的对匈奴政策由最初的在和亲与交战间摇摆,发展到怀疑和亲政策,并彻底转向以武力“图制匈奴”的轨道。在彻底击溃匈奴之后,汉武帝的思想又转向了“威震匈奴”和“臣服匈奴”。到了晚年,汉武帝彻底打消了战争念头,“思富养民”则成了他的主导思想。尽管其思想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化,但从整体来看,以战争实现“中国一统”目标是汉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和亲和“威震”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或称之为一种策略汉武帝秉承汉初七十年的资财累积,其四境拓边又驾于秦始皇之上。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战争情况及进程如表二:其中,从扩展领土方面看,汉武帝对匈奴进行的最为重要的战役有三次:一为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兵击走了驻牧在今内蒙古境内的匈奴属部楼烦王部和白羊部,占领了“河南地”;次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又北击匈奴河西地区,将河西走廊及其以北的额济纳河归入西汉版图;再为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分兵北击匈奴,迫使匈奴把统治中心单于庭从漠南迁至漠北,出现了“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经过军事征伐,“汉兵深入穷追二十年,匈奴孕重堕殇,疲极苦之”、“民众困乏,百姓未附,国中多不安”二、阴山山脉后防范意识差终汉武帝之世,西汉王朝在军事征伐取得胜利的前提下,通过军事性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对北部边防地区的统治。期间,在今内蒙古境内沿阴山山脉再次筑长城、修障塞、筑亭遂,健全和完善预警系统;增设郡县,迁民实边、就地屯田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使中原文化得到巩固、中原经济模式获得推广,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得以强化。(一)兴筑几种重要军事家庭环境国力的强盛,集中表现在经济上的开放、政治上的统一和国家防务上的强化与完善。汉武帝时期,在北方地区的防务政策集中体现在长城的修筑与完善,及以长城为中心的障塞亭遂系统的建设。在以军事争雄为主的北方地区,其政策的落脚点也必然带着浓厚的军事色彩。汉武帝时期,在西北地区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修筑长城活动,其中,在今内蒙古境内就进行过两次修缮工程。《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击破匈奴,“于是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由于匈奴儿单于欲进攻汉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正东、五原县东北),未至病死,其季父右贤王呴犁湖立为单于。于是“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今克鲁伦河上游),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长城防线构成之后,就要保持各个边防城塞之间的联系,因而在汉长城沿线,不仅兴筑了一系列重要军事要塞,而且还兴筑了不少亭、燧等防务设施。《盐铁论·本议篇》载:“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汉书·武帝记》引师古注曰:“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主亭燧候望烽火,备盗山贼为职”;“匈奴入塞及金关以北塞外亭燧见匈奴人举烽燔积薪”等,《汉书·匈奴传》有“行攻塞外亭障”的记载。武帝时期的城障亭燧在长城内外都有,并且分布众多,单以分布于巴彦淖尔河套平原之北的阴山南麓长城沿线障塞遗址群为例,在长城南线阴山谷口要道处就分布有布都毛德沟古城、鸡鹿塞古城、大坝图沟古城、城台古城、光禄塞古城五处障塞遗址。内蒙古境内主要集中在沿黄河、长城地段的重要军事要塞共六处:居延塞(今额济纳旗境内)、高阙塞(临河市西北石兰计山口)、五原塞(包头市境内)、光禄塞(今包头市西南)、鸡鹿塞(杭锦旗后旗西)、云中塞(托克托县境内)。这些要塞与长城共同构成纵深防御体系,并且以“河南地”为中心向东西两边扩展。要塞基本上是因军事需要兴建起来的,既是戍边兵卒休憩之所,也是军事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因军事需要兴建,也将随着军事斗争的趋缓和平息,其实际功用逐步降低直至废弃。从考古调查来看,位于内蒙古地区的这六处要塞,出土文物多集中在汉代,而且主要为西汉时期,遗物除戍边兵卒的日常生活用具以外,大部分出土物属于兵器,其中出土的箭簇占有较大比例。汉武帝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入塞后,这些障塞已基本处于废弃阶段,以后朝代使用频率极低。由于汉以长城为依托,兼顾有塞、障、亭、燧建筑为基地,从而在北方构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纵深防御体系,对有效打击和防止匈奴的入侵起到了积极作用。《汉书·赵充国传》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有吏卒数千人,虏数千大众久攻之不能害”。也正是由于有如此严密的防务设施存在,才使汉帝国得以在边疆地区实行郡县制和屯田制,并能顺利建成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边防体系,达到以耕养战,稳定边地人口内流的出现。(二)西汉在南边诸城的城镇分布设县,建立属国制,消除了匈奴帝国统治时期的部落独立王国,真正意义上落实了统治政策,疆域得以再一次扩张稳固汉承秦制,为加强国内统治,实现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行削藩,翦除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实质上则进一步扩大了郡县制,以达到利于统治稳定的目标。西汉时期的郡县制在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十三刺史部,又称十三州。在凉、朔方、并、幽四刺史部的管辖下,西汉在北部边境地区设置有张掖、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西河、雁门、代、上谷、右北平和辽西郡等目前,随着考古调查的深入,内蒙古地区已发现的长城沿线汉代城址从在西起乌拉特后旗,东迄奈曼旗的长城沿线,除了上述经考订或推测为当时郡县治所的外,勘查较清楚,年代可靠的城址还有一些(表四)其中除托克托县云中、和林县成乐、凉城县沃阳、准格尔旗美稷、宁城县平刚和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等城址是沿用战国及秦代的以外,大多数是西汉主要是汉武帝及其以后建立的。这些城址多分布在阴山以内、长城、黄河地区,即汉实际统治区域内,史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今克鲁伦河上游)置郡以外,西汉政府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在陇西(治今甘肃临洮县)、北地(治今甘肃庆阳县)、上郡、朔方和云中五郡又设置5个属国,以安置附汉的匈奴人(三)移民实边的边疆解决粮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北方边境的军事防御日益成为汉王朝的首要问题。在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的情况下,解决驻守边疆军队的粮食办法,一是移民实边,即把内地居民迁徙到边疆,亦耕亦战;二是军队就地戍边屯田,达到以耕养战,自食自用的目的。因而,汉政府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和举措就是实行移民实边和屯田的边政制度。1.移民民的优化配置移民实边的思想发端于秦朝,秦朝曾用“谪戍”和“拜爵”等办法把中原和内地人迁到新设立的郡县来充实户籍和开垦土地。蒙恬“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后,秦朝随即“徙适(谪)戍以充之”汉文帝时,晁错针对匈奴的进犯,建议移民实边,“募罪人及免徙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予之。…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认为这样做“可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同时实边之民久居边塞,“知胡人之能”,“家室田作,且以备之”,能够发挥更大的御敌效果,可使“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为文帝所采纳,“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汉武帝即位以后,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最终汉朝重新占领内蒙古地区。为实现军队的有效给养和充实边疆地区的劳动力,稳定局势和保护胜利果实,“主父偃盛言朔方地肥饶,蒙恬城之,为中国灭胡之本”武帝之后,实边之事搁置下来,随着民族关系的缓和,西汉中期以后的移民规模和次数远逊于前期,寻其原因,社会环境、民众心态的改变,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秦及汉初,经过长期战乱,“民如鸟兽”2.汉初屯田的军事价值随着汉对匈奴战争的不断胜利,西汉的疆域不断向北向西拓展,边防线也不断向外推移延伸,边防驻军的数量日益增多。而边疆地区的环境较恶劣,生产又远比内地落后,长期以来,北方和西北又以游牧经济为主,如何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饷供应便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屯田戍边的制度便应运而生。西汉的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汉代的屯田制度源于晁错。民屯起源于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由于北部边防出现了一些弊端,晁错因此建议汉文帝“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使五家为一伍,伍有长;十长为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侯,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敌。故卒伍成于内,则军正定于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军屯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武帝元朔二年,西汉王朝夺取河南地之后,开始大规模屯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结束后,汉武帝即令汉军在朔方以西一带“通渠置田官”根据《史记》、《汉书》诸传的记载,西汉王朝的屯田主要分布在上郡、朔方、张掖、五原、西河、武威、居延、轮台、辽东等地,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是在阴山之南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的居延地区。当时屯田的数量相当大,仅在居延绿洲(阿盟所在地巴彦浩特西北)内,屯田区面积就有60多万亩西汉王朝的屯田制度是边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实践,军队屯田日益显示其重大的军事意义。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在《屯田制羌疏》中指出军队屯田可“因田致谷”,生产粮食以供军饷,减省军费,减轻从内地运输军粮的徭役负担;可以利用农闲“缮治邮亭”,修筑道路桥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可保护边境居民的安全,使之安心生产,“不失农业”,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的安定;可以使敌人不战而自溃,而汉军“坐得必胜之道”,达到不战而制敌的目的。总之,屯田具有“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三、汉武帝时期,北方边防政策对内蒙古的影响(一)秦汉时期沙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据《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北边长城地区原本草木茂盛,禽兽繁衍,匈奴以此为主要生存基地,看作“园囿”一般。秦汉经营北边,动员军屯与民屯,移民规模有时一次就数以十万计,一时“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可见,当初此地水草丰美,生态环境及植被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从对奈曼旗沙巴营子古城进行的考古发掘来看,此城沿用时间从战国到西汉,古城中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包括有蒙古兔、蒙古黄鼠、狗、野猪、猪、马鹿、梅花鹿、狍、家牛,其中鹿属的遗骸,占出土总数的19.32%。可见当时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杂草,为野猪、鹿和狍等动物经常出没之地对于人为因素对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产生的影响,学者多有论及:史念海先生曾经分析说,西汉一代在鄂尔多斯高原所设的县多达二十多个,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一些未知确地的县。当时的县址,有一处今天已经在沙漠之中,有七处已经接近沙漠。“应当有理由说,在西汉初在这里设县时,还没有库布齐沙漠。至于毛乌素沙漠,暂置其南部不论,其北部若乌审旗和伊金霍旗在当时也应该是没有沙漠的。”而且“草原的载畜量过高,也会促使草原的破坏。草原破坏,必然助长风蚀的力量,促成当地的沙化”王尚义认为,秦汉时期对内蒙古地区过度的开垦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逐渐增加。“秦汉时期,由于大批的士兵、农民移入鄂尔多斯地区进行开垦,在一定范围内破坏了原始植被,自然灾害增加,这个时期全内蒙古旱灾增加到27次,其中鄂尔多斯地区就有5次对于河西居延边塞戍守和屯田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景爱更为具体的分析到:“古代弱水沿岸有良好的森林植被,胡杨(又作梧桐)和红柳组成为森林的主体,它们都是极耐干旱的植物。汉时,在弱水两岸修筑了一系列的烽燧,在烽燧之外又修筑了塞墙,所谓居延塞是指这种军防体系而言。在这种军事工程的修建中,都要大量地使用木材。在城障(如破城子)和烽燧中,至今仍可以发现木材的残存。因此,居延塞的修建,砍伐了大量的森林。”在此情况下,黄土层一旦遭到破坏,地下的沙砾便在烈风的作用下飞扬移动。掘土方堆烽燧、建塞墙挖沟壕以及修筑城障等项活动,都要破坏黄土层,导致地下沙砾出露,被暴露出来的沙砾,顺西北风向东南移动,恰与额济纳河道呈垂直相交的状态。由于河东岸处于迎风坡,便具有沙障的作用,风沙在此产生涡流现象,纷纷下落堆积形成沙丘。日久天长,流沙的堆积越来越多,最后便在河的东岸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沙丘侯仁之等学者经过对朔方郡垦区遗址的实地考察后指出,“随着社会秩序的破坏,汉族人口终于全部退却,广大地区之内,田野荒芜,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时地表已无任何作物的覆盖,从而大大助长了强烈的风蚀终于使大面积表土破坏,覆沙飞扬,逐渐导致了这一地区沙漠的形成总之,众多学者具体地总结了长城沿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认为秦汉时期修筑长城、建立障塞亭遂、移民和屯田活动是导致该地区沙化的主要的和带有普遍性的原因。笔者认为,修筑“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变化属干冷期,并由典型草原植被过渡到沙漠草原景观,干旱少雨的气候决定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秦汉时期,以额济纳为例,当地的主风向是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4.2米/秒,春季平均风速为4.8米/秒,年平均八级以上大风37次,持续52天,年平均沙暴日数21天。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706毫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90倍加之秦汉之后的朝代,也有在内蒙古地区进行大规模垦荒的行为,时至今日,自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政策以来,在局部地区仍出现农耕反复的现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耕现象的延续,绝不是在这一历史时期独有的事情。更何况,环境的变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秦汉时期既不是肇始者,也不是结束者,回想当时的农耕景象,与后世不可同日而语,仍然落后的生产力,再加上战事频繁,使得其耕种能力和程度都不会太高。史载秦汉实边者主要为“关东下贫”、“天下奸猾吏民”、“囚徒”、“奴婢”等,这些人去边地,或是应政府招募,或是被强制遣送,不仅负担政府的租税徭役,同时还负担着警御外敌的责任。所以秦时“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谪戍边者皆复去(二)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伴随着中原农耕文化的递进,以及在强力政权统治下服务于以打击匈奴势力为目标的军事征伐,为铲除匈奴以游牧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固化对所占领土的统治,西汉政府在经济、文化方面从改变内蒙古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大力推行中原生业模式,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秦汉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探究移民北疆的重大意义在于广大移民把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良种带到北方地区,成为开发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居延汉简甲编》873、2328、1467、1483及1485号简文中,均可见“代田仓”的记载,说明赵括的“代田法”确已普及到了“边郡”近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为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补充了一定的实物资料。1973年,在伊克昭盟杭锦霍洛柴登公社一座汉城遗址内,出土了一枚“西河农令”印随着农业经济的兴盛,以农业经济为依托,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也获得了发展。在内蒙古东南部的鄂尔多斯地区,当时“楼烦白羊河南王”的畜牧业是很发达的,汉武帝时,卫青“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就得“牛羊百余万”随着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随之而来,手工业、商业和城镇建筑业在内蒙古地区得到了发展。内蒙古地区的手工业,无论是冶铁、铸铜或制陶业,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1960年发掘的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中发现了窑址、冶铁工场的遗迹,出土有铁锤、铁镰、铜镞及盆、釜、罐、碗、钵、豆等陶器,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铁铠甲及大量的铁甲片,其甲片的形制复杂,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