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小升初语文真题

1.填空。

庆祝建党周年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2021年3月29日在_________启动。

此次活动以“”为主题,围绕落实这一根本任务来开展。

【答案】①.100②.京③.红色资源教育④.立德树人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结合自己平时关注的时事新闻来解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3月29日,由

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共同承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庆祝建党

10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红色资源教育”系

列活动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

判断。正确打“J”,错误打“X”。

2.启动仪式上,各地少年儿童以微视频的方式表达了爱党爱国情怀。()

3.参加活动的所有同学献上了精心创作的合唱《唱支新歌给党听》。()

4.活动于6月开始,分别上海、浙江等地开展特色活动接力。()

5.在活动中,少年儿童要传承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

【答案】2.V3.X

4.X5.V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时事的掌握。

3月29日电由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机构承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庆祝

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29日在京启动。启动仪式上,各地少年儿童以微视

频的方式表达了爱党爱国情怀。说法正确。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时事的掌握。

从“来自脱贫攻坚地区和北京市的少年儿童代表以及抗疫英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研

发团队骨干的子女讲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感人故事,北京市第三十

五中学、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的同学们献上了精心创作、饱含深情的合唱《唱支新歌给

党听》可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的同学们献上了精心创作、

饱含深情的合唱《唱支新歌给党听》。而不是参加活动的所有同学献上了精心创作的合唱《唱

支新歌给党听》,说法错误。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时事的掌握。

从“同时,活动将结合重要党史事件、地方文化等元素,于4月开始分别在上海、浙江、

江西、贵州、陕西等地开展特色活动接力,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党史故事、重大事件,感受

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可知,活动

于于4月开始分别在上海、浙江、江西、贵州、陕西等地开展特色活动接力,而不是在6

月,说法错误。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时事的掌握。

从“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党史故事、重大事件,感受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和共产

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可知,在活动中,少年儿童要传承共产党人不忘初

心、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说法正确。

6.拼一拼,根据语境写词语。

转眼间,六年时光匆匆lidshi(),我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孩子成为了xinzhich

6ngshu()的小学毕业生。在这期间,我得到了恩师的jid。hui

()和同学的帮助,进步很大。老师的课讲得脸iwSiddngting

(),引人入胜,同学们的gU11()让我从失败中找到勇气,

重拾信心。如今,我对未来充满憧憬,我要dngshoukudbii()地奋勇前进。

【答案】①.流逝②.心智成熟③.教诲④.娓娓动听⑤.鼓励

⑥.昂首阔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

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逝、智、熟、娓、励、阔”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下列题目中,当即亚碘的一组是()

A.字音:鞭策(bion)缰藏(yCin)捡起(1而)

B.字形:恍然大悟微风凛凛司空见惯

C.字义:过犹不及(及:达到)自愧弗如(弗:不)不以为然(然:这样)

D.喻义:孺子牛一一无私奉献白眼狼——忘恩负义寄生虫一一不劳而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字义、喻义,根据要求,认真审题。

A.错误。“抡起”的“抡”读音为lan»

B.错误。“微风凛凛”改为“威风凛凛”。

C.错误。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然:是,对。

D.正确。孺子牛比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寄生虫比喻

依附别人、不劳而获的人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口蜜腹剑拾金不昧德高望重功成名就

B.胸无点墨笑里藏刀爱慕虚荣一意孤行

C.光明磊落如雷贯耳忠于职守万古长存

D.外强中干一窍不通纸上谈兵东施效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辨析能力,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

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A.不相同。“口蜜腹剑”意思: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这是贬义词。“拾金不昧、德高

望重、功成名就”这三个是褒义词。

B.相同。“胸无点墨、笑里藏刀、爱慕虚荣、一意孤行”这些都是贬义词。

C.相同。“光明磊落、如雷贯耳、忠于职守、万古长存”这些都是褒义词。

D.相同。“外强中干、一窍不通、纸上谈兵、东施效颦”这些都是贬义词。

9.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硬的一项是()

A.张老师学习归来,讲了很多我们闻所未闻的新闻趣事。

B.近阶段,毒生姜、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弹不出高山流水,就不要抱怨世上没有知音。

D.妈妈常把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

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

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正确。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B.不正确。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此处

说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形容的对象不符合。

C.正确。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D.正确。张冠李戴: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过程安插给

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10.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下巧砸的一项是()

A.耕当/问奴,织当/问碑。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方/鼓琴/而/志在大山。D.熟/为汝/多智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

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

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A.错误.“耕当问奴,织当问碑。”句意: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根

据意义划分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B.正确。思援弓缴而射之:意思是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鸿鹄(天鹅)。故停顿是:思/援弓

缴/而射之。

C.正确。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根据意义划分为:方/鼓琴/而

/志在太山。

D.正确。孰为汝多知乎:意思:谁说您有智慧呢?根据意义划分为:熟/为汝/多智乎?

11.小明总是不写作业,用下面的哪句名言警句劝说他展恰当?()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

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可以让人进步,骄傲自大会让

人落后。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

以成为老师了。

D.“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我们不能虚度光阴,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这样到老才不会追悔莫及。小明总是不写作业。可以用这句名言劝说。

12.下面一段文字,关联词语按顺序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要为实现理想制定长远的规划。()现在

我们还不具备实现理想的实力,但()心有方向,()付之于行动,我们就一定有

所收获。

A.只要因为虽然只有并且

B.如果而且即使只要就能

C.因为所以虽然只要并且

D.虽然但是即使只有而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完成本题时,先熟读语段,理解语境的意思,掌握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话是因果关系,

所以应填入“因为……所以……\第二句中的前后部分是转折关系,因此第三个空填“虽

然”而第二句后半部分是条件关系,因此填写“只要”。最后,“心有方向”和“付之于行动”

是递进关系,应填入“并且”。因此答案为C。

13.按要求写句子。

(1)鼎在远古时代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缩句)

(2)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改为转述句)

(3)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答案】①.鼎是炊具。②.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

一起找,他找得见。③.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

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本题主要了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

可。去掉修饰语“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即:鼎是炊具。

(2)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把两个“我”改为“他”,把“你”

改为“老班长二即: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3)考查了修改病句,一面与两面对应不当。“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说了两种意思,”取

得成功”是一种意思,对应不当,应去掉“没有”。即: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

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14.填空。

(1)四季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色;是

杨万里流连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是杜牧笔下“停车坐爱枫林

晚,的深秋红叶:是让岑参惊叹的千树万树梨花

开”的北国风光。

(2)老师总对我们说:“。”他希望我们将来能超越他,成为栋梁之

材。老师还教育我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应该懂得通融、屈伸,正所谓

二我们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把

“”这句话贴在床头,提醒自己天天求新,不

断进步,并且用“少壮不努力,。”来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填写本

学期书本上学过的名言警句)

【答案】①.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接天莲叶无穷碧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⑧.老大徒伤悲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与填空。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唐

代白居易《忆江南》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

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

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翻译:六月里西湖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

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

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

《山行》翻译: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

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忽然

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名言警句的积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

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

新,新了还要更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意思:如果不趁风华正茂时努力拼搏

的话,等到年迈就只有悔恨了。

小古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

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

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1.逮:至I」,及。2.穿壁:在墙上凿洞。3.以:用。4.邑人:同县

的人。5.大姓:大户人家。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7.佣作:做工辛勤劳

作。8.资给:资助给。9.书:读书。10.大学:大学问家。

15.用“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母(补偿报酬)

资给以书,学成大学。(于是顺心)

里得主人书遍读之。(心愿希望)

16.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7.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答案】15.报酬于是希望

16.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17.①.凿壁借光②.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解析】

【分析】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

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

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

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

问家。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

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意思: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偿:报酬。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意思:(主人)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遂:于是。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意思: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愿:希望。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翻译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这句话中“衡”指匡衡;“乃”是就的意思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意思: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

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17题详解】

考查了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

这个故事出自《西京杂记》,是成语“凿壁借光”的来历,结合阅读可知,凿壁借光本意是

凿穿墙壁引邻舍的烛光读书,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那15块钱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

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

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

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

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涨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哭了整整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

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

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多出来的15块钱学费。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

一个本子怎么够用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

再也没办法交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看起来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

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里还有一个备课

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

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

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我在心中暗

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

拉住了:“这是我们俩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

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8.文章通过写和两件事,刻画了一位—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

对江老师的—之情。

19.第⑤段中“他看起来很生气”原因是。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

20.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和江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21.文章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作者心中的''纪念”是指()

A.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答案】18.①.江老师给“我”垫付15块钱学费②.江老师让“我”用铅笔写

作业③.关爱学生④.感激、怀念

19.①.以为“我”故意不交作业②.他知道了“我”没钱买作业本

20.①.“我”用铅笔写作业,老师用铅笔改,如果作业全部正确,老师就不用在上

面写字。②.老师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一个穷学生的自尊。21.D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原文内容“就在

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

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

才知道江老师告诉母亲他愿意为我交那多出来的15块钱学费。”可以得出第一句事是江老

师给“我”垫付15块钱学费。根据原文内容“孩子,我这里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

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

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

是优。你看这样行吗?”可以得出第二件事是江老师让“我”用铅笔写作业。从这两件事

可以看出江老师是一个关爱学生的老师,同时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上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上学后,母亲仅

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够用呢?

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作业了

可以得出“他看起来很生气”原因是以为“我”故意不交作业。从原文内容可以得出后来

又“沉默”了是因为他知道了“我”没钱买作业本。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原文“子,我这里还

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

掉,这样不就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

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可以得出“我”和江老师之间的秘

密是“我”用铅笔写作业,老师用铅笔改,如果作业全部正确,老师就不用在上面写字。

根据原文内容“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

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可以得出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是因为老师

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一个穷学生的自尊。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许多年后的今天,己经快大学

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

份纪念。”可以得出作者心中的“纪念”是指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自2017年起,我市在城区小学分步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公益性试点。截

至目前,全市338所中小学已开展课后服务,39.3万名中小学生享受服务成果。试点工

作坚持公益性,提供机器人、围棋、书画、篮球、跆拳道、国学等多种课程。“课后三点半”

服务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

生和家长喜爱。

材料二为保障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基本利益,我市中小学实行“普惠托管”与“个性

化课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性需求。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

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

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普惠托管”班,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操作、体育艺

术活动、团队活动等,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严禁乱

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

础上,由自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材料三记者3月9日在艳阳学校看到,该校当日开课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

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器人、武术等。该校作为开发区“课后三点率”第一

批试点学校,今年春季学期开设包括个性化课程和普惠托管班在内共24个专业,38门课程。

据了解,开发区38所小学如期开启“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975

门。

庐剧、绘画、注意力训练……在绿叶小学,近2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三点半”课后

服务,其中,报名“普惠托管”学生比例超过90%。科教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调配区域内

60多位艺术、体育、科技类骨干教师,深入30多所学校,为各校补充优质师资。同时,以

科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地,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

中心。

22.认真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课后三点半”服务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哪些好处?

23.阅读材料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1)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开始,结束时间不限制。()

(2)“普惠托管”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3)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可以根据情况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等集体补课等活动。()

(4)课程产生的费用由家长自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

24.下面说法与材料三的内容不得合的是()(填序号)

A.艳阳学校当日的“个性化课程”有名著导读、趣味编程、航模+无人机、篮球,乐高机

器人、武术等。

B.绿叶小学超过18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普惠托管”的课后服务。

C.开发区开启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共开设课程1733门。

D.科教区成立了集研发、实践、推广为一体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中心。

25.结合自身谈谈,“课后三点半”服务为你提供了哪些帮助?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案】22.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①.X②.J③.X④.X24.C

25.“课后三点半”时间,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而且丰富了我的课后生活,

发展了我的兴趣爱好。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中的最后一句话““课后三点半”服务解决了部分家

长接送难题,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我

们可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就能回答本题。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1)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课后托管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

在教师下班之前,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结束时间

有有一定的限制的。

(2)正确。

(3)错误。结合材料二中“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

严禁乱收费、挪用专项经费、利益输送等行为。”明确本题的“集体补课等活动”是不能开

展的。

(4)错误。结合材料二中的“所产生的成本在学校无偿提供场地、水电费等基础上,由自

愿参加的家长按照不超过每生600元/学期(不含耗材费)缴纳注意是“学校无偿提供

场地、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