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价格中枢抬升_第1页
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价格中枢抬升_第2页
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价格中枢抬升_第3页
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价格中枢抬升_第4页
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价格中枢抬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甘膦行业研究供需有望较长时期紧平衡_价格中枢抬升(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陈俊杰、孙鹏程)1.供给:草甘膦就是为数不多供给膨胀受到限制的产品1.1.政策管制,草甘膦追加新增产能快速增长受制约管制类产业,草甘膦总追加新增产能快速增长受限制。过去我国相继施行有关政策约束高污染农药行业,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014年超过至顶峰843家后逐步缩减。草甘膦行业受环保、安全生产规范建议,小追加新增产能供给快速出清。2013年以来历时三年的草甘膦环保核查,公布3批符合环保建议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名单。草甘膦追加新增产能从2014年顶峰的93.6万吨,逐步出局约20万吨小追加新增产能,至2017年均衡至73万吨左右的水平。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将草甘膦原药生产装置列入管制新建类别,未来草甘膦国内追加新增产能快速增长受限制,海外亦未见膨胀计划。1.2.追加新增产能集中,龙头企业具备定价能力行业产能高度集中,具备寡头垄断市场特点。全球草甘膦产能合计109.3万吨,其中国内合计74.3万吨,海外仅拜耳(原孟山都),产能为35万吨,占据全球产能约32%,其生产基地分布于美国本土、比利时、阿根廷和巴西,主要产能在美国。我国产能主要集中于兴安集团、福华通达、新安化工、江山股份、好收成韦恩等公司,其产能分别为23万吨、15.3万吨、8万吨、7万吨、7万吨,国内前五家厂家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55%,占国内总产能的81%。由于:(1)草甘膦存在由于政策限制导致的进入壁垒,(2)少数几家企业掌握了行业大部分产能,该行业具备明显的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行业龙头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2.市场需求:粮食安全问题提振农业景气,草甘膦仍就是未来市场方向2.1.粮食长期供需矛盾存,农药市场需求具备提振不断快速增长的粮食市场需求与非常非常有限的农业用地,构成粮食的长期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为丛藓科扭口藓计,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致80亿,并且预计在接下来的30年中全球将稳步增加约20亿人口,从当前的80亿快速增长至2050年的97亿,并在2080年代中期达至104亿的峰值。与此同时,受到城市化膨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农业用地持续上升。从1990至2019年,全球农业用地下降1%,同时人均农业用地也同步大幅大幅下滑,从1990至2019年,大幅大幅下滑幅度达致30%。因此,不断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平添的粮食市场需求,与非常非常有限的的农业用地,所形成的矛盾,必然建议提高全球产量效率,以保证全球粮食安全。单产提升就是全球作物产量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粮食的长期供需矛盾之下,全球谢泽生物产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到单产(CropYield,指单位土地面积上问鼎作物的重量)提升驱型喊叫,耕地面积提升影响轻微。具体内容而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1961年至今,全球总人口快速增长158%,同期全球谷物总产量快速增长250%,其中单产快速增长幅度超过至207%,栽种面积快速增长仅为14%。植保产品的使用就是单产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根据FAO/OECD统计数据,不使用植保产品可能会导致作物产量损失达致50%-80%。根据Oerke(2006)1,对于相同作物种类,在无法使用植保产品情况下,作物的单产减产幅度可以达致使用植保产品的单产的20%-50%左右。因此,植保产品的使用对于提升作物单产存关键性影响,就是解决全球粮食长期供需矛盾的关键因素。2.2.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著重,主要作物栽种面积料稳步提升俄乌危机引发粮食供应担忧。俄罗斯和乌克兰为全球小麦、玉米、葵花籽油的贸易战略重点,乌克兰可耕地面积欧洲名列第一,存“欧洲粮仓”之则表示。根据USDA统计数据,2022年乌克兰小麦产量虽然仅占全球2.72%,但出口量占到至比达7.74%。此外,乌克兰玉米产量占到至全球2.35%,世界第7,但出口量占比15.86%,世界第3。同时俄罗斯小麦产量占到至全球11.64%,出口量占比20.95%。2022年俄乌冲突发动,对于区域供应稳定性平添非常大影响,引发全球粮食供应担忧。更为关键的就是,该事件持续刊发酵,或为粮食供应持续平添制约。俄罗斯停止黑海粮食协议。2022年7月,在联合国和土耳其斡旋下,俄罗斯与乌克兰就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签署协议。根据最初协商,各方同意设立联合协调中心,对乌克兰谷物等农产品经黑海出口运输提供安全保障,也保障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进入国际市场。2023年7月1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表示,俄方停止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此外,俄罗斯声称,一旦有黑海领域的船只进入乌克兰港口,均会被当做军用物资船对待。黑海协议对乌克兰粮食出口影响重大,供应链扰动短期难以缓解。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港口停靠数量情况大幅下滑,但是随着7月的黑海粮食协议签订,港口停靠数明显回升,不过仍然未超过2021年水平。黑海粮食协议对于乌克兰粮食出口影响重大,受此影响,乌克兰的农产品出口明显回升,尤其是乌克兰核心的出口品种玉米和小麦。并且主要是受益于港口运输的恢复,2022年8月至今乌克兰通过港口的平均月出口量达到428万吨,远超同期其他运输方式的出口量。考虑到港口贸易对于乌克兰粮食出口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俄罗斯停止执行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和化肥价格的再次上涨,农药价格亦可能受此驱动。极端气候频繁,也就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诱因。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数据,195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均产生了明显影响,极端气候的发生概率大幅提高。1950年以来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均观测至更多的极端高温及强降水,而在农业领域,出现旱情的情况也大大增加。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说明,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的主要影响涵盖旱情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率增加、病虫害压力强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而受气候变化影响,害虫-作物复合体(pest-cropcomplexes)的变化意味著病虫害从一个国家搬迁至另一个国家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多篇文献均提到,气候变化出现发生改变虫害概率,进而导致农业中使用更多的农药。地缘冲突、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频发,引发粮食危机。近年来,涵盖地缘冲突、极端的天气等外生冲击频率明显增加,均对全球粮食生产及供应链平添持续压力。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或使各国加强粮食安全预防措施,并加剧粮食供需矛盾,料Auron并致粮价持续保持高位。高粮价高栽种收益之下,农民杀虫农药减产积极性提升。随着全球大宗作物的价格中枢系统性提升,农民的栽种收益料维持高位,并进而推动农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对农药的影响主要突显在两个方面:路径一:栽种面积快速增长。在农作物栽种收益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农民女性主义于增加次年的播种面积,进而提振对于农药的市场需求。根据USDA,2022年美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栽种收益明显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与此同时,我们比较了美国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栽种收益与播种面积的关系,均推断出明显的也已有关关系。路径二:单位面积使用农药强度。正如我们在2.1部分所阐述的逻辑,从长周期回去看一看,全球作物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而植保产品对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可能会达致20-50%,因此,通过调节单位面积的农药使用量,可以对农作物产量产生非常大影响。另一方面,从成本角度,农药占到至农作物栽种成本比例相对较低,根据USDA,2022年美国栽种的玉米、大豆、小麦和棉花的成本中,农药占比分别为5%、8%、5%和11%。因此,可以合理推断,高栽种收益的情况下,农民存充份动力优先提升农药使用量,进而达致减产的目的。在上述栽种面积和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农药市场需求与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3.南美栽种扩大化就是全球栽种核心引擎南美和非洲为耕地面积快速增长核心驱动力。根据PeterPotapov等(2022)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19年,全球总耕地面积总计增加了9%,其中南美和非洲为核心驱动力,南美总耕地面积增加了49%,非洲总耕地面积增加了34%,其他地区总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南美的耕地面积快速增长对农药市场需求驱动最为显著。考虑到耕地面积快速增长对于农药市场需求的推动,我们还仍须高度高度关注各地区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根据FAO统计数据,南美为农药使用强度(通过每公顷农药使用量刻画)最高的地区,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在2020年分别为6千克/公顷和7千克/公顷。而非洲大部分国家则低于0.25千克/公顷。托福虑至农药使用强度的非常小差异,在驱动农药市场需求方面,非洲虽然耕地面积快速增长也较快,但实际对农药市场需求影响非常非常有限,而南美凭借全球最快的耕地面积增长速度和农药使用强度,料变成农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最为核心地区。巴西栽种面积增量明显,大豆为主要大增产品类。根据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在2023年7月发布的规划,预计未来十年巴西粮食产量将快速增长24.1%,从2022/2023年度的3.1亿吨快速增长至2032/2033年度的3.9亿吨,总计增加0.8亿吨,年无机增长率为2.2%。同期,粮食种植面积将快速增长19.1%,从2022/2023年度的7750万公顷快速增长至2032/2033年度的9230万公顷,总计增加1480万公顷,年无机增长率为1.8%。从减产的结构来看,大豆为栽种面积快速增长为核心驱动力,其栽种面积增加量占到至比达至78%。巴西栽种面积膨胀料轻而易举助推草甘膦市场需求,估算增量相符5万吨。根据USDA数据,2017年巴西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比例达致92.3%。根据Benbrook(2016)提供更多更多的数据,2014年巴西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每公顷草甘膦使用量为4.45千克。我们参考以上数据,做出如下假设:(1)根据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规划,未来十年新增粮食种植面积1480万公顷,其中78%为大豆;(2)假设巴西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比例为95%;(3)假设巴西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每公顷草甘膦使用量为4.5千克。则巴西大豆新增栽种面积所平添的草甘膦市场需求约为4.9万吨,并且该测算结果就是二者对保守的。因为我们仅测算了耐磨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这一项所平添的草甘膦市场需求增量,并未考量(1)其他作物;(2)非转基因大豆;(3)每公顷农药使用量广为逐年提升的趋势等因素所平添的草甘膦市场需求。2.4.中国转基因推广就是草甘膦关键增量来源草甘膦高速成长期为1990s和2000s。草甘膦于1974年已经已经开始商业化,并在90年代和00年代步入高速成长期。根据PhillipsMcDougal统计数据,1990年至2008年,草甘膦销售额从约1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约65亿美元,总计快速增长550%,年无机增长率为11%。而2008年之后草甘膦脱胎换骨明显大幅下滑,并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草甘膦的高速成长归因于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美国于1996年首次引入耐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在此后的10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渗透率快速提升,从1996年的7%提升至2006年的89%,至2022年耐磨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渗透率达致95%。其他类型的转基因作物渗透率引入节奏略晚于耐磨除草剂大豆。巴西的转基因作物蔓延率仅亦于90年代末及00年代快速提升,其中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渗透率从1998年的6.1%提升至2010年的85%左右,并在2017年进一步达致92%。受益于以耐磨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居多的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巴西等主要农作物出口国快速推广,草甘膦快速替代其他除草剂品种份额。根据联合国环境项目(UNEP)为丛藓科扭口藓计,美国大豆草甘膦使用量从1998年的0.5千克/公顷提升至2011年的1.6千克/公顷,同时占到至除草剂用量比例从1998年的约38%提升至2011年的约85%。往前看一看,我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产业化在即为为,料再次驱动草甘膦市场需求脱胎换骨。转至基为因作物产业物化就是我国种业振兴的关键途经。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栽种面积分别占到至转基因作物总栽种面积的50%和33%。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国一直致力于大力大力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有关经验相对充份,商业模式也较明朗。由于我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无法满足用户自身市场需求,进口量快速减至长;我国玉米的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3,近年来由于国内生物农药和加工消费增加平添的市场需求提升,自给率也在大幅大幅下滑。基于以上问题,2021年我国启动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栽种的试点,并于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颁布《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Fanjeaux种核定标准(实行)》,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商业化进程在不断大力大力推进。预计2024年将变成我国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商业化栽种推广大年。按2030年我国玉米、大豆、棉花的转基因渗透率均为85%计算,国内草甘膦2030年需求可达8.2万吨,为2021年全球草甘膦传统表观消费量的10%。考虑到我国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种植即将突破性增长,对于国内转基因带来的草甘膦需求,我们假设:(1)国内玉米、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保持每年0.5%、5%和2%的增长率;(2)参考美国和巴西在转基因放开后,普遍花费10年时间,转基因渗透率便达到超过80%的水平,我们假设三种情形,转基因渗透率分别每年提升10%、5%和3%,2030年三种情形下转基因渗透率分别达到85%、45%和29%;(3)参考美国单位面积用药标准,假设草甘膦单位用量为1.5千克/公顷。根据以上假设,我们测算乐观、中性和悲观情形下,国内转基因带动的草甘膦需求空间分别为8.2、4.4和2.8万吨/年,相比于2021年全球草甘膦传统表观消费量82万吨,增幅分别为10%、5%和3%。此外,参考大北农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介绍,其产品能耐受标签推荐中剂量4倍的草甘膦,故我们认为转基因种子带来国内草甘膦需求增量充满弹性。3.草甘膦供需料较长时间很很紧平衡3.1.过去一年国内产量及出口下降,对冲全球库存累积过去一年国内草甘膦产量明显下降。从中国的草甘膦年度产量来看,过去四个全年(2019-2022年)草甘膦平均值年产量为58万吨。而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草甘膦产量明显下降,过去一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时间内,国内草甘膦总产量为48万吨,比2019-2022年平均58万吨年产量大幅大幅下滑了10万吨左右。我们表示过回来一年10万吨的产量下降对应了全球库存的部分出清。海外库存正在逐步回来化。从中国的农药出口数据来看,中国向美国、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主要的农药进口国出口的农药数量广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就低于往年同期水平,百花这些国家的回来库存犯罪行为。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草甘膦进口数据亦印证了上述对于海外回来库存的观测,其中,巴西和美国草甘膦进口量在2022年下半年已经已经开始便大幅下降,阿根廷亦在2023年上半年草甘膦进口同比大幅大幅下滑。3.2.行业开工率帕岛,工厂库存回来化,印证下游市场需求转好行业开工率帕岛,工厂库存回来化,印证下游市场需求边际转好。2022年12月-2023年6月,草甘膦行业开工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下的开工率,7月草甘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