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组织概论第一章全套可编辑PPT课件
交通运输涉及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了满足客货运输目的,需进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现代化的运输不仅需要具备现代化的运输通道、港站和载运工具等设施设备,同时必须采用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合理组织运输生产,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能和优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方便旅客和货主。主要内容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一、交通运输的概念
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对交通的解释为:“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方面。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合称;邮电的任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电信的任务是传递语言、符号和图像”。
专业的《交通大辞典》把“交通”定义为“人与物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与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交通这个词源于“交”和“通”两字。
第一节交通运输 《说文解字》解释:“交”意交叉,“通”即到达。
汉语中现代意义的“交通”与外来语有关,其释义实际是外语词汇的翻译,如英语的“communication”、“traffic”、“transportation”。“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这一释义是对原义通过借用、引用和补充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是指将人或物进行空间场所的移动。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交通是指交通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第一节交通运输
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路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为实现人或物的位移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像的传输。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第一节交通运输二、交通与运输的差异(一)交通与运输的实际范围差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已经与邮政、通信、广播和电视等部门分离。随着管道运输方式的广泛应用,运输范畴得以拓延,但人的出行还无法利用管道。公众出行若采用步行或骑车方式,则与交通有关,与运输无关。在单位内部利用专门网络(专用线、内部道路)实现物资转运,则与运输有关,与交通可能无关。第一节交通运输交通活动涉及的方面至少包括:①人的各种出行活动,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②物资流通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实现“人员”和“物资”运动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④为保证“人员”和“物资”运动实现所实施的各种组织活动;⑤为调节“人员”和“物资”运动中的人际关系,规范“人员”和“物资”运动中的行为所必需的各种法律规范、方针政策以及相应的道德规范。
由此可见,交通活动是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的一部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活动都以交通活动为基础并通过交通的组织得以实现。第一节交通运输
现代运输活动实际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是为满足“人的出行”和“物资流通”而开展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实现人员与物资位移,从而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运输活动涉及的方面包括:①为满足“人的出行”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活动;②为满足“物资流通”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活动;③合理利用社会提供的基础设施与辅助设施及专门设施,合理使用载运工具;④为保证获得经济与社会利益所实施的各种组织活动,如企业管理和运输管理⑤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节交通运输(二)交通与运输的内涵区别
第一,交通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利用公共设施实现人员与物资地理位置改变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人的交通行为受有关专门法律与社会道德的调节、约束与规范。
第二,运输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资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第一节交通运输
第三,交通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人”与“物”的地理位置改变,交通活动最主要的现象是人与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流动,并以此实现交通目的。因此,可以通过运输途径实现人员与物资的位移,但实现交通的目的不限于运输。人的交通行为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是自发的。
第四,运输活动是特定的经济活动,运输不限于人与运载工具在公共交通网络上流动,也可以在专用网络或特定场所如矿山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实现人员与物资的位移,从而获得交通活动与经济的社会效益。广义地说,运输是有组织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第一节交通运输
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交通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多少没有关系。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多少以及位移的距离,并不十分关心所使用的运输工具。
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同一过程指的是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指的是:
交通关心的是交通工具的流动情况(如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的载运情况(如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两个方面表明交通与运输关心的侧重点不同。第一节交通运输三、交通运输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一)运输活动的起源
西方国家的现代交通活动源于“驿站马车”,是兼有邮政、客运和货运功能的小规模运输,是古罗马驿使制度“民用化”的结果。
我国古代交通活动主要为商贸运输以及国家控制的食盐和粮食运输,即“漕运”(对大规模粮食水路运输的专门词语)和“盐运”(对国家专管食盐转运的专门语词。我国的现代交通活动是从鸦片战争结束后出现租界和开办海关时开始的。第一节交通运输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以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在世界范围内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侧重点和起主导作用的角度考察,可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水运阶段,铁路阶段,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以及综合运输发展阶段。1.水运阶段
水上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铁路出现之前,水上运输同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陆上运输工具相比,无论运输能力、运输成本还是方便程度等方面,都处于优越的地位。第一节交通运输2.铁路阶段 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并投入公共客货运输,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能够快速、大容量地运输旅客和货物,因而极大地改变了陆上运输的面貌,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方式。3.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继发展,与铁路运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就公路运输来说,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网的扩大,使公路运输能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迅速方便的优势。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同时竞争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第三个阶段的特征。第一节交通运输4.综合运输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这五种运输方式是相互协调、竞争和制约的。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调整运输的布局和提高运输的质量则成为综合发展阶段的主要趋势。第一节交通运输(二)运输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运输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运输快速化和直达化
2.运输重载化 3.运输物流化 4.运输智能化 5.积极发展多式联运 6.环境保护第一节交通运输
四、交通运输的特点(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能够担负大量客货运输的特点。速度快是货运也比水路运输快。铁路运输成本比公路、航空运输低,运距愈长,运量愈大,单位成本就愈低。铁路运输一般可全天候运营,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小。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环境污染小和单位能源消耗较少等优点。
铁路运输极适合国土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适合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适合运送中长距离的货物运输以及城市间的旅客运输的需要。第一节交通运输2.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主要优点是机动、灵活性强,而且对客运量、货运量大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长途运输业务方面,公路运输有着难以弥补的缺陷:一是耗用燃料多,造成途中费用过高;二是机器磨损大,因此折旧费和维修费用高;三是公路运输所耗用的人力多。此外,公路运输对环境污染较大。
总之,公路运输(高速公路除外)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期短,且技术改造较容易。第一节交通运输3.航空运输的特点
航空运输在20世纪迅速崛起,是运输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航空运输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并且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在当今时代,高速性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
航空运输不受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阻碍,只要有机场并有航路设施保证,即可开辟航线,如果用直升机运输,则机动性更大。其缺点是载运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第一节交通运输4.水路运输的特点
河运的平均运输成本比铁路略低,而海运成本则远比铁路低,这是水路运输的一个突出优点。水路运输的输送能力相当大。海上运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改造为最有利的航线,因此,海上运输的输送能力比较大。但水路运输速度通常比铁路运输等运输工具慢,而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
由于水路运输具有占地少、运量大、投资省、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在运输长、大、重件货物时,与铁路、公路相比水上运输更具有突出的优点。对过重、过长的大重件货物,铁路、公路无法承运,而水上运输都可以完成。对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水路运输则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第一节交通运输5.管道运输的特点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的流体能源以石油、天然气、成品油为输送对象,之后发展到输送煤和矿石等固体物质,将其制成浆体,通过管道输往目的地,再经脱水处理转入使用。
管道运输有输送能力大、效率高、成本低及能耗小等优点。管道占用土地少,且不受地形与坡度的限制,易取捷径,可缩短运输里程;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沿线不产生噪音且漏失污染少。
管道运输也存在一些缺点,它适于长期定向、定点、定品种输送,合理输量范围较窄;若输量变化幅度过大,则管道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更不能输送不同品种的货物。第一节交通运输(二)交通运输业的特点1.生产力要素的组成特征
运输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领域,从事运输生产的经济实体只需具备运输工人和运输手段两个要素,就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作为运输对象的旅客和货物则不属于运输企业本身所有。第一节交通运输2.运输生产力诸要素所进入的领域方面的特征
在运输生产中,作为构成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资料(运输工具),在从事货物运输时它所消耗的价值将逐步地转移到商品中去,进入生产领域而属于生产性消费,而在从事旅客运输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所产生的效用即场所变更所产生的顶期效果,则进入个人消费领域,属于个人性消费。第一节交通运输3.运输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特征
(1)生产活动场地的广泛性。
(2)生产活动中物化劳动消耗表现为劳动工具的消耗。
(3)运输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紧密结合性。第一节交通运输4.运输产品的特征运输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具有有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有形产品的主要特征。
(1)非实物性。
(2)不可分离性。
(3)差异性。
(4)不可存储性。
(5)较强的可替代性。
(6)缺乏所有权。第一节交通运输5.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特征按照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理论,资本为了使价值增值,产业资本通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以及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不断地循环和周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运输业资本的运动具有与一般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资本运动不同的特征,它没有商品资本,也没有商品资本的循环与周转阶段。第一节交通运输6.社会再生产中联结要素的特征
人类要维持生存和繁衍,就要进行物质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就像维持生命之水一样长流不断,这就是社会的再生产。实质上,社会生产的本身从历史的观点看就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力的诸要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整个社会都必须通过运输把各要素及时地联结起来,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运输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构成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第四个要素,即时间和空间上联结的要素组成了综合的社会生产力。第一节交通运输7.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具有替代性的特征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部门,在它们之间或者同一部门内部之间,生产是不能替代的,因为它们的产品不是同质的。相反,在运输业内部,由于运输产品的同质性或同一性,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同一运输方式的各种工具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第一节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系统的形成交通运输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就交通运输而言,它是由固定设备(包括线路、航道、桥梁、隧道、港口、码头、车站以及航空港等)和移动设备(如机车、车辆、汽车、飞机等)通过相应的运输组织工作实现其运输功能的。任何一项设备单独存在都不能实现其运输功能,为此,它是一个系统研究对象。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还具有系统的五个特征,具体表现为:(1)交通运输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必须相互协调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旅客与货物运输任务的需要。(3)交通运输系统的层次性十分突出。(4)组成交通运输系统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都是相关的,它们之间以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形式存在。(5)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一)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系统(二)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三)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四)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二、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一)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系统。它的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是由特定的作业过程(我们称为过程单元)组成。过程单元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络称为过程系统。在完整的运输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这个系统必须全年、全月、全日地运转,而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果发生运输中断,就破坏了运输的正常生产。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二)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结构复杂的交通运输系统,其运输生产过程表现为多个环节之间的联合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有多种功能,如运输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工业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国防功能等。完成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就意味着要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多种功能。
交通运输系统则没有区域的界限,旅客旅行由始发地到目的地,货物由发送站到到达站是根据运输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确定的。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三)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的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交通运输网由骨架(干线)线网、地方线网和厂矿支线、专用线网组成,它也包括了交通运输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交通网。
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要从完善、加强、扩展交通运输网着手,不断地提高交通运输网的数量与质量,是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措施。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四)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大系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运输任务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交通运输系统是不断变化的系统,必须进行动态的分析与研究;
另一方面是交通运输系统本身的动态性,即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车流、船流以及飞机流等本身就是经常处在一个流动的状况。要提高系统的水平,就要加速它们的流动。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三、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
交通运输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分不开的。交通运输系统的独特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功能、旅客运输功能、循环功能和国防功能。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一)生产功能
组织生产是社会的基本功能,而任何生产包括工业、农业以及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都离不开运输。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为社会生产提供方便、廉价的运输条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扩大原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输网的扩大,加快了一些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资源的开发,为新的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城市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二)旅客运输功能
人们生活离不开运输系统提供的运输服务。旅客运输是交通运输系统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生产、工作、生活和国际交往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客运量急剧增长。为此,加强交通运输系统的投资,增加交通运输系统设备,提高交通运输系统能力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三)国民经济系统的循环功能交通运输系统所担负的循环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国家实现良性经济内循环的基本手段
2.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良性经济外循环的基本手段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四)国防的功能交通运输系统对实现全国政治统一、巩固国防和加强战备有着重要作用。在战争期间,没有方便、可靠的运输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前方与后方的联系以及准时向前方运送武器装备和兵源的任务。
对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线路,应以经济要求为主,并适当考虑国防建设的要求;对于一些主要为国防服务的线路,应以国防要求为主,适当考虑经济建设的要求;对于平时、战时地位都很重要的线路,则要统筹兼顾。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四、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设计一个系统时,首先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从而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系统的结构模型是一种定性模型,它是建立在功能模型前的一种模型。功能模型就是在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定量化。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包括以下三种结构: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一)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二)交通运输系统设备的结构(三)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网结构(一)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
按照系统论与运输经济学的观点,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不仅要科学地确定各种运输方式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根据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做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逐步建立一个经济协调、合理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运输系统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1)并联结构。各运输子系统间为一个并联关系
一般在区域面积大、经济发达国家或区域可能出现这种结构,当然并联方式可能是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运输方式。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2)串联结构。各运输子系统间为一个串联关系
串联的运输方式可能是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其中具体运输子系统亦可能不同,如铁-公-水或公-铁-水或水-铁-公等。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3)串并联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交通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大多数为串并联关系,当然串并联的运输子系统可能又有不同的组合。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二)交通运输系统设备的结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械动力驱动运载工具在线路上运送人员和物资(管道运输是接受动力推进),因此,交通运输系统的设备结构基本上有两大子系统,即固定设备子系统和移动设备子系统。
只有这两个子系统能在综合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相互协调,才能形成最优的综合运输能力。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1.固定设备子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固定设备子系统包括线路、港站的土工建筑及其相关的技术设备,具体地说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管道、桥梁隧道、车站、枢纽、港口、船闸、客货运设施、航空港、机场、管路、油气泵站以及相关的通讯信号与控制等设备。
对于交通运输系统来说,其特点是固定设施不仅投资额大,而且建设周期长,同时一经建成就不能移动。
如何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需要,及时、科学地建设好交通运输的固定设备子系统,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2.移动设备子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是使用机械动力驱动运载工具在线路上(包括铁路线、公路、航道与空中航线等)运送人员和物质,这些动力装置和运载工具都在交通网上移动,故谓之移动设施,它们主要是直接载货和乘客。
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子系统就是上述两类设施子系统的合成,共同承担客货运输任务。
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三)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输网结构交通运输网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与枢纽等固定技术装备组成的综合体。
运输网是运输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空间分布、通过能力和技术设备体现了整个运输系统的状况和水平,在运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1.运输网的线路功能结构根据运输网同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地域组合的关系,可将组成全国综合运输网的各种交通线路按照以下功能结构进行建设:(1)骨干线路(主干线路)。(2)开发线路。(3)给养线路。(4)腹地线路。(5)企业线路(或叫专用铁道与专用线)。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2.综合运输网的层次结构综合运输网还有其层次结构,既包括了全国综合运输网,同时还包括在全国运输网覆盖下的各级地方运输网。各级综合运输网的枢纽基本上也同各级经济活动相一致。各级综合运输网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和综合运输能力的大小。
全国和大经济区级的运输网的骨干主要是由现代化的铁路、水运干线、高级公路和航空线组成的。省级的运输网还包括一定比例的一级公路和地方航道。
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运输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运输体系的运转来实现,研究运输体系的运转就是研究运输体系的组织工作。开展运输组织工作时,需要明确运输组织的含义和运输组织工作的必要性。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一、运输组织的内涵与重要性(一)运输组织的内涵
运输组织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运输综合体系。
运输组织系统把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是运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1、从组织工作的层次来看:
一是运输工作的宏观组织,即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一定时期内运输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制订出运输计划;
二是运输工作微观组织,即对某一具体运输任务的组织实施。前者为后者提供指导,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2、从组织工作对象来看:
一是对运输企业内部运输工具、装卸机具等的作业组织,以提高运输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是对客货流的流向、流量方面组织,以实现客货流动的合理化,避免不合理运输;
三是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3、运输组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运输组织,是指从客观出发、从微观着手在既有综合运输网络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的调行与控制下,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配合和各运输环节的协作,实现运输工具、装卸机械高效益地运转和客货流合理流动的一系列过程。
狭义的运输组织,是指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运输方案的实施过程。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4、运输组织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运输过程各个生产环节和各项作业工序客观规律性的研究和分析,制订出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效地组织起来,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为旅客和货主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5、运输组织的意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运输组织有利于开展综合运输,能够使综合运输体系灵活地运转,对指导运输工作的进行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狭义的角度看,运输组织有利于某一具体运输任务的完成。我们研究运输组织的目的,就是如何使各种运输方式和各个运输环节有效地配合协调起来,通过运输生产的进行,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的灵活运转。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二)运输组织的重要性1、运输组织系统内各运输方式的内部特点决定了必须搞好运输组织。2、客货流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搞好运输组织。3、运输体系的发展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搞好运输组织。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二、运输组织的作用和特点(一)运输组织的作用
(1)运输组织能有效地协调运输能力与运量的平衡。
(2)运输组织能够统筹安排,有效地保证运输生产中的协作。
(3)运输组织能有效克服运输体系内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个运输系统运转的灵活性、高效性。
(4)运输组织有利于促进综合运输规划工作和综合运输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二)运输组织的特点运输组织活动综合性、一体性、协作性的指导思想,也比较适合现代运输高效率、高效益的运作与发展特点。此外,从运输活动与运输组织系统方法、形态、体系的复杂性、多样性角度看,针对不同的目标、需求情况,运输组织活动能够采取多变的措施来应对。于是,在支持全社会运输活动、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的同时,运输组织活动也具有了服务性、基础性、社会贡献性、时空性和复合性等特点。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1、生产服务性运输业属第三产业。运输组织活动中的运输生产实际上成为其他行业生产活动的函数,在这种意义上,运输组织具有生产性。运输组织具有服务性,即运输组织的生产活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还包括这一位移过程中的服务。
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2、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运输组织活动的基础性表现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防建设及社会活动诸方面对交通运输活动具有普遍需求性。
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3、隐性的社会贡献性
隐性的社会贡献性是从运输组织活动的基础性派生出来的,把它作为运输组织的特征之一加以强调是因为:
(1)运输组织活动的经济效益由运输对象来体现。(2)运输组织的社会贡献性是隐性的。
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4、特珠的时空性运输组织活动的时空特性是指运输活动对于空间、地域和时间具有极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用性。
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路网、港口和车站等)在空间和地域上不能挪用;
另一方面,运输能力在时间上不能挪用。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5、公共性与企业性的复合性运输组织活动具有公共性的特性很早已被人们认识。然而,运输组织活动的产品非但不能作为纯粹的公共品由社会提供,而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输组织活动还表现出一定的企业性。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三、运输组织系统的构成运输组织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成该体系的每种运输方式都是运输组织的子系统。根据各个运输子系统的共性,可以把运输组织分为客运织织和货运组织两类。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一)旅客运输组织1.旅客运输组织的特点旅客运输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人,是具有不同旅行需求和不同支付能力的人群构成的旅客。
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旅客运输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在旅客运输过程中,旅客有着较强的自主性。
(2)客流流量和流向既是基于个人旅行活动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又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变化的随机性比较大。
(3)旅客运输需求的时空不均衡性。
(4)旅客运输在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方便性上的要求远比货物运输严格。
(5)客运站的位置要方便旅客乘降,特别是铁路车站、公路客运站要紧靠城市,并且与市内运输及其他各种交通具有紧密的衔接。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二)货物运输组织1.货物运输组织的特点(1)对象广泛。(2)货物运输具有方向性,即往返程货运量不相等。(3)货物运输需求往往在年内各季、季内各月以及月内各旬、日之间不均衡。运输时间不均衡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导致的。按季节性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①生产和消费都有季节性;②生产有季节性;
③生产均衡而消费有季节性;④生产和消费都相对均衡地进行。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4)货物运输虽然运输对象差异很大,但市场相对集中。(5)与旅客运输相比,货物运输增加了货物的集散、装卸、中转组织,为了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还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路径以及运输工具。第三节交通运输组织第二章运输市场与管制市场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市场的概念有三种内涵:
①狭义的市场;②一般意义的市场;③广义的市场。
本章在阐述运输市场内涵及运输市场体系构成的基础上,研究运输市场运行所需的环境以及运输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主要内容第一节运输市场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第三节运输政策第四节运输管制一、运输市场概述(一)运输市场的含义运输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运输市场是指为完成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而提供客位或吨位的场所,即运输需求方(旅客和货主)、运输供给方(运输业者)及运输代理者进行托运交易的场所。
第一节运输市场
广义的运输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指运输参与各方在交易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即运输市场不仅是运输劳务交换的场所,并且还包括运输产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之间、运输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运输市场结构、运输市场机制、运输市场调节和管理以及企业在运输市场的经营等。第一节运输市场
广义的运输市场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具有不同的含义:(1)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交换的场所。(2)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3)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总和。第一节运输市场(二)运输市场的参与者
运输市场是多层次、多要素的集合体,构成运输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运输需求者
运输需求者包括各种各样的客、货运输需求者,即旅客和货主。2.运输供给者
运输供给者包括提供运输劳务的单位和当事人,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业者以及运输业者的行业组织。第一节运输市场3.运输中介
运输中介包括介于运输需求和供给双方之间。以中间人的身份提供各种与运输相关的服务的货运代理公司、经纪人、信息咨询公司等。4.政府
政府也是构成运输市场的重要因素,由有关机构和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构成。它们代表国家及公众的利益,在宏观上对运输市场能够起到进行监督、管理、调控的作用。第一节运输市场二、运输市场的影响因素运输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运输市场(一)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运输市场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国土面积、资源分布、地理条件等。(二)经济因素经济体制对运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国运输市场的最重要原因。(三)政策和法律因素由于运输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经济正常运行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必须为其建立一些特殊的法律环境或规则,即要求运输活动必须在法定的规则下进行。各国运输业管理体制和运输政策均对运输市场起着直接的调控作用。(四)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在现代运输网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运输技术的不断更新满足了社会经济和消费者的各种运输需求,彻底改变了运输业的面貌,并持续性地调整着运输结构。第一节运输市场三、运输市场的结构(一)运输市场的状态结构运输市场的状态结构是指由运输市场运行的不同状况而形成的市场结构。运输市场交易是由供求双方共同构成的。在交易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的经济力量对比不同而使市场处于不同的状态。第一节运输市场1.运输买方市场运输买方市场是指在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中由买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在这种运输市场状态下,运输供给大于需求,买方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成为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
竞争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其中的价格竞争以质量竞争(包括服务竞争)为核心,运输供给方竞争的结果是运输需求方得益。第一节运输市场2.运输卖方市场运输卖方市场是指在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中由卖方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在这种运输市场状态下,运输供给小于运输需求,卖方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成为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这种市场状态结构对运输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第一节运输市场3.运输均势市场运输均势市场是指运输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旗鼓相当、处于均势状态的市场,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市场状态。在这种市场状态下,运输供给与需求大体平衡,价格也相对平稳,双方均无明显优势和劣势,运输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处于平稳状态,因而是理想的市场结构。第一节运输市场(二)运输市场的空间结构
运输市场空间是指运输主体及其所支配的运输市场客体的活动范围。运输市场的空间结构就是指各等级各层次的市场空间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运输市场运输市场的空间结构从大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区域性的地方运输市场:区域性的地方运输市场是以区域为活动空间的运输市场。全国统一的运输市场:全国统一的运输市场是以整个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为活动空间的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是指不仅以本国,而且以其他国家为活动空间的运输市场。第一节运输市场(三)运输市场的时间结构
运输市场的时间结构,是指市场主体支配交换客体这一运行轨迹的时间量度。因为在运输市场交易中,市场主体之间对交换对象——运输劳务的权利转移与其价值运动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时间轨迹。第一节运输市场运输市场按时间结构包括两种情况。第一节运输市场1.运输现货交易市场运输现货交易市场是进行运输现货交易的市场。运输现货交易是指运输市场上出售运输劳务与货币转移是同时进行的,因而也称即期交易。2.运输期货交易市场运输期货交易市场是从事买卖标准化的运输期货交易合同的市场。运输期货交易是指通过签订标准化的运输期货交易合同而达成的交易。运输期货交易不仅可以先签订期货交易合同,然后在某一特定时间交割,而且能“买空卖空”和根据交易人的需要自由买卖(增加、减少)。四、运输市场的特征运输市场具有一般市场的共性,如: 1)供给方与需求方构成市场主体的两大阵营; 2)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虽然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但最终都要受价值规律支配,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由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运输需求过程以及运输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运输市场除具有一般市场共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市场产品的不同特点。第一节运输市场(一)运输市场上交换的产品具有无形性、服务性(二)运输市场不能以储存来调节产品供求
运输劳动所创造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因此不存在任何可以存储、转移或调拨的“成品”。(三)运输市场空间上的广泛性,具体位移的特定性
运输产品具有矢量的特点,不同的到达地和出发地之间的运输形成不同的运输产品,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第一节运输市场(四)运输市场供求不平衡,具有较强的波动性
由于运输需求的多样性、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运输业的“超前发展”和先行地位,以及现有的运输市场管理办法、措施和手段的限制等,运输市场在供求上是不均衡的。(五)运输产品的可替代性较强,运输方式之间竞争激烈
(六)运输市场天然容易形成垄断
在运输业的一定发展阶段,某种运输方式往往会在运输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垄断势力。第一节运输市场五、运输市场的地位与作用(一)运输市场的地位1.运输市场是市场体系的基础
运输是商品流通的载体。没有最终形成的货运市场,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是不可能的。同时,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自由流动,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须依赖发达的客运市场。第一节运输市场2.运输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子系统
作为市场体系的子系统,运输市场的运行方式、市场秩序、市场调节过程都受到市场体系基本规则的制约。运输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不能超出市场体系基本规则的框架,基本上应与市场体系总体规则同步。第一节运输市场(二)运输市场的作用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市场就要发挥其功能。1.提供运输供求信息
提供运输供求信息是运输市场的最基本的功能。运输市场的信息流是双向的:一是它使运输生产的企业或个人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二是它让运输需求者充分选择运输生产者和运输方式。2.促进生产力发展
运输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分工越发达,运输市场规模越大;运输市场规模越大,反过来又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一节运输市场运输供给方要把运输产品提供给运输需求者,离不开运输市场营销活动。运输市场营销依托于运输市场,通过提供优质的运输产品,巩固运输企业原来的市场,并为运输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一、运输市场营销的含义运输市场营销属微观市场营销的范畴,是指在运输市场上通过运输劳务的交换,满足运输需求者现实或潜在需要的综合性营销活动过程。它开始于运输生产之前,贯穿于运输生产活动的全过程。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二、运输市场营销组织运输市场营销组织是指运输企业营销部门的行政组织机构,它规定了运输企业营销部门的业务范围、权利、责任和义务,是达成营销目标的手段,是计划和控制各种营销活动的基础。(一)设立机构应考虑的因素1.环境因素2.社会责任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二)设立市场营销组织的原则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1.协调性原则建立的市场营销组织应能够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机构相协调,并能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2.灵活性原则营销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营销组织必须具有一定的机动灵活性,才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一方面要能迅速地捕捉和掌握市场变化的信息;另一方面要能够在对市场得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3.精简性原则一个有效的机构应该是精简高效的,除了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外,其组织形式也应该是最简单的。4.有效性原则效率是衡量一个组织水平的重要标准。组织的效率高,说明其内部结构合理、完善,能顺利地生存和发展。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三)现代营销组织结构类型1.职能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营销组织最普遍的形式,它是由一个营销经理负责各类营销功能,按照营销职能设置的营销机构。
随着公司产品品种的增多和市场的扩大,这种组织结构会暴露出效益低的问题,这是因为:
①没有人对任何产品和市场担负完全责任;
②各职能部门都会本着自身的利益,要求获得比其他部门更多的预算和更重要的地位。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2.产品(品牌)型组织结构生产多种产品和品牌的公司,常常需要建立一个产品(品牌)管理组织(以下简称产品管理组织)。
产品管理组织由于是专人专管,有利于将产品组合的各要素较好地协调起来;而且产品经理能更快地就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对于一些小品牌产品,由产品经理专管,可以减轻被忽视的程度。
该组织形式可能会由于缺乏整体观念,造成部门冲突、多头领导等不利局面。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3.区域型组织结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运输服务的公司,通常按照地理区域安排其营销组织。
它能使各利润中心得到发展,并利于把权力和责任授予下级管理层次,增进一个地区内市场营销、生产和财务等活动的协调,节约费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培养经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区域型组织结构也有缺点:如增加了保持全公司方针目标一致性的困难,可能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由于某些参谋职能的重复设置,增加了开支。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四)营销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在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情况下,组织内部各要素才能得以有效的配置,执行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1.目标设置的合理化组织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组织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否有效。合理化的组织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性:①组织的目标必须为组织的全体成员和组织中的各个群体所一致认同;②组织的目标设置是否建立在广泛收集信息、科学准确的可行性分析和有效预测的基础上;③组织目标不仅要被全体成员所认同,还应该被他们所广泛深入地理解,并由他们参与、制订实施的步骤;④组织目标是否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2.组织分工的合理化一个高效的组织,必须有合理化的分工:①管理层次与控制幅度要合理化;②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要合理化;③权力结构要合理化,这要求权力结构有层次,责任权利相一致;④权力结构的形式与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等。
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3.组织协调的合理化合理的组织分工完成后还需对个人和部门进行多方面的正式、非正式的调整,以标准化的方式建立协调关系。程序标准化、产出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是现代管理中常用的协调手段。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五)运输市场营销组织的目标运输市场营销组织的目标主要有以下3个。1.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2.使市场营销效率最大化3.代表并维护消费者利益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六)运输企业营销组织的任务
运输企业营销组织的任务从根本上讲,就是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也是营销组织的总任务。对实际运作的营销管理人员来讲,可将总任务表述为几项具体的任务: 1.运输市场研究 2.运输产品管理 3.促销管理 4.分销渠道管理 5.价格管理 6.树立企业形象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三、运输市场营销控制
营销计划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的具体规划,往往是根据许多不确定因素制定的,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意外情况。因此,营销部门必须进行连续不断地监督、评估和调整,对各项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一)市场营销控制的意义
在管理过程中,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经营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运行,其重要意义在于:1.控制能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封闭回路系统
控制工作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控制不仅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还要采取措施纠正,使管理系统稳步实现预定目标。可以说,控制工作不仅是实现计划的保证,而且可以积极地影响计划工作。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2.控制有助于企业防患于未然
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诸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控制,及早发现问题,对计划或计划的实施方式做出必要的调整,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寻找更好的管理方法,并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力。3.控制对营销人员起着监督和激励的作用
如果营销人员发现他们的主管非常关心其所承担任务的执行效果,而且他们的报酬及前途也取决于此,那么,他们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认真地执行计划。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二)市场营销控制的基本程序
市场营销控制是用于跟踪企业营销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以确保其按计划目标运行而实施的系统的工作程序。1.确定控制对象2.设立控制目标3.设定控制标准4.比较实绩与标准5.分析偏差原因6.采取改进措施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三)市场营销控制的类型
根据控制的目的、侧重点的不同,市场营销控制主要包括:1.年度营销计划控制
年度营销计划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达到年度计划规定的销售额、利润指标及其他指标而采取的措施,是一种短期的控制,其中心是目标管理。2.盈利能力控制
盈利能力控制就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和数据的一系列处理,把所获利润分摊到如产品、地区、顾客群、分销渠道等各因素上,从而衡量每一个因素对企业最终盈利的贡献大小和获利水平。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3.效率控制
利润分析揭示了企业的若干产品在不同地区或者市场盈利情况,如果盈利情况不妙,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销售队伍、广告、促销和分销等绩效不佳的营销实体活动,这些都是效率控制。4.服务绩效控制
服务绩效控制主要是对顾客享受运输企业提供的整体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控制。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企业检测顾客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实行服务绩效控制,有助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特色,增强服务的竞争能力。服务绩效控制的方法主要有顾客态度追踪和投诉措施。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5.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就是对企业整体营销效益进行严格评价与审查,以便重新确定其进入市场的总体方式。实行战略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目标、政策、战略和措施与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
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营销审计实现战略控制的目的。市场营销审计是指对一个公司或一个业务单位的营销环境、目标、战略和活动所作的全面的、系统的、独立的和定期的检查,其目的在于确定问题所在,从而提出行动计划,以提高公司的营销业绩。第二节运输市场营销
交通运输政策是国家或国际组织对交通的规划、建设、养护和营运管理的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具体体现在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法律、条例、规章或具体文件中,目标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交通运输的投入产出效率。第三节运输政策一、运输政策概述
从根本上说,运输政策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组织运输活动而制定的准则,用这些准则来规范政府本身、运输供给者、运输需求者以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活动。因此,运输政策影响到运输活动的方方面面,只有熟悉了运输政策的相关内容,才能顺利地开展运输组织活动。第三节运输政策(一)运输政策的含义在国家治理的领域中,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具有鼓励或限制各主体活动,协调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政策都是带有指导性、方针性的,与其密不可分的通常有所谓的方案或措施。运输政策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经过一定的正式程序而形成于文字;有的却没那么正式。政府有中央和地方之分,因此中央运输主管部门会有中央的或国家的运输政策,地方的运输主管部门也有地方的运输政策。第三节运输政策(二)运输政策的主要内容1.政策目标
简单地说,政策目标就是制定该项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运输政策的总目标是:发展、协调和保护由水运、公路、铁路及其他方式组成的国家运输体系,以充分满足商业邮政及国防的需要。
2.政策背景
在不同时期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运输问题和应制定的运输政策是不同的。
第三节运输政策3.政策手段运输政策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调整运价,税收改革,政府补贴,购买运输服务,建设运输设施,投资融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制定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标准和噪声标准,实行运输监管或放松监管,推行新的交通运输业组织管理体制,对某种运输方式实行国有化或民营化管理,经营许可等。4.政策实施法规运输政策与交通运输法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一些重要的运输政策目标,也有利于保证它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第三节运输政策二、主要运输政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在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等方面,就交通运输业而言,国家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输政策。目前,我国的运输政策主要有综合政策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政策。第三节运输政策(一)综合政策:现阶段的综合政策主要有:1.发展综合运输的政策
2.加强旅客运输的政策3.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
4.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政策5.扶持中西部地区运输业的政策
6.运输设施的投资融资政策7.提高运输业技术水平的政策
8.交通信息化政策9.人才资源开发政策第三节运输政策(二)各种交通运输政策1.公路运输政策(1)公路建设和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的布局与规划,提高路网服务水平;规范公路建设市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公路建设与改造并重,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加强西部地区公路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国防、口岸、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为国防建设及边远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第三节运输政策(2)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和管理政策。完善站场功能,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发展;加强站场系统规划,构建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公路主枢纽建设,调整经营方向,强化物流服务功能;加快站场科技进步步伐,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第三节运输政策(3)公路管理与养护政策。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深化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坚持依法治路,提高路政执法水平,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提高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加强收费公路行业管理,健全收费公路运营机制;改善公路通行环境,建立绿色文明通道;确保资金优化使用,满足公路养护需求。第三节运输政策(4)道路运输政策。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道路运输系统;调整道路运输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运输,促进道路运输产业升级;提高汽车维修业技术和服务能力,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加快道路运输的技术进步,提升道路运输业整体素质。
第三节运输政策(5)道路交通安全政策。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道路安全运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道路安全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创造安全通行条件;提高运输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保障旅客、货物的运输安全;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坚持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应用高新技术,改善通行环境;协调部门间职能衔接,提高管理和监控能力。第三节运输政策2.铁路运输政策(1)运价政策。
国家铁路的旅客票价率和货物、包裹、行李的运价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国家铁路的旅客、货物运输杂费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规定。我国铁路运价由国家制定,总体上控制较紧。因此,需要进行铁路运价政策的改革,以增强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运输政策(2)投资融资政策。扩大合资铁路规模;积极推进铁路企业股改上市;扩大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研究建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研究探索铁路移动设备的融资租赁;合理使用银行贷款。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经营;加快相关立法,为铁路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提供法制保障;积极争取给予政策支持。
第三节运输政策(3)公益性、政策性亏损的铁路建设政策。铁路项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够收回投资并有盈利能力的经营性为主的项目;第二类是社会效益明显但直接经济效益不佳、投资难以收回的公益性为主的项目,社会效益包括进行国土开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扶持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缓解民族矛盾等;第三类是介于前两类之间的铁路建设项目。
第一类项目可以由铁路企业承担,作为正常的企业扩大再生产行为及市场和商业行为,考虑到铁路的基础性和行业性,国家目前仍采取扶持政策。对第二、三类项目,由国家承担,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第三节运输政策(4)铁路公益性、政策性经营亏损补贴政策。
铁路政企分开进入市场后,铁路企业作为竞争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只承担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而需要铁路承担的公益性运输部分的经济损失(按保本原则计算),则要给予相应补贴。
具体做法是:因维持公益性路线所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政策性低价或无偿运输由国家财政补贴;因维持区域开发的线路所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予以补贴。
为减少企业亏损,政策上允许铁路按法律程序关闭一些亏损支线或专用线,或通过特许权经营的方式转由民间经营,实行公开折扣运价和抵扣制度。第三节运输政策3.水路运输政策(1)港口建设和管理政策。加强港口布局规划管理,促进港口协调发展;调整港口结构,拓展港口功能;加大港口技术改造力度,发挥现有设施能力;加强港口管理,促进港口健康发展;支持内河主要港口建设,加速内河港口发展;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港口现代化。
第三节运输政策(2)航道建设和管理政策。充分开发利用水运资源,加强航道网的规划和建设;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航运与相关行业协调发展;加速西部地区航道建设,适应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规划航道整治,因地制宜,提高成效;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航道管理与维护;提高航道建设技术水平,加速航道建设与管理现代化。第三节运输政策(3)海洋运输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加速船型结构调整,优化船队构成;调整客运发展方向,适应客运市场需求;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航运市场;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活力;促进海洋运输市场稳定、有序地对外开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依托技术创新,提高海洋运输业整体技术水平;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节运输政策(4)内河运输政策。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扩大内河运输能力;调整内河运输结构,适应市场变化需要,采用新型船舶,优化船队结构;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内河运输市场;大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提高内河运输效率和效益。
第三节运输政策(5)水路交通投资融资政策。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拓宽投资渠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速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机制,规范投资融资行为。第三节运输政策4.航空运输政策(1)市场准入政策。
航空运输企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的条件,其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由国家有关法律调整。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的规定,凡经批准开办的航空运输业,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经营许可证。第三节运输政策(2)运价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营业收费项目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确定;国内航空运输的运价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国际航空运输运价的制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协议的规定执行;没有协定、协议的,参照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价格制定运价,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第三节运输政策(3)投资融资政策。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允许外资的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其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中方投资人的出资比例、应当符合行政法规的规定。在航空公司的设立上,批准6家民营和中外合资航空公司开展筹建,标志着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对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开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随着国家基础设施领域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逐步开放,机场的投资主体也在逐步走向多元化。民航市场化、自由化和产权多元化是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方向。第三节运输政策一、运输管制概述早期的运输政策多以“鼓励”为主,“管制”是为了消除运输业弊端,它随着运输系统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从本质上说,“鼓励”与“管制”这两个方面基本反映了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和政治的要求。
经济上的要求是指,现代化的工农业要求运输业的大发展,但形成运输所需的巨大原始投资令企业望而却步。
政治上的要求是指,由于纯粹的市场竞争规则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效率,仍会存在许多靠商业原则难以解决的矛盾,都需要政府出面加以调节。第四节运输管制二、运输管制的主要变化对运输业实行某种程度的经济管制是各国普遍的作法,运输管制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公共利益是实行运输管制的主要依据。第四节运输管制(一)原因1、运输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具有极重要的影响,是国家基础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运输业给予适当的引导或实行管制以保证经济的健全增长是完全必要的。2、运输业是一个特别容易出现不公平交易活动的领域,运输业具有规模经济显著的特点,大型运输企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但另一方面又自然容易形成垄断。为保护公众利益并减轻垄断对运输市场带来的其他弊害,需要对运输垄断实行管制。3、在固定资本比重很大又具有闲置能力的情况下,运输业可能发生毁灭性竞争。第四节运输管制(二)争论有些学者认为,关键问题是原本希望去控制或影响别人的管制规定和管制执行人本身却被控制对象所控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管制使运输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很多人怀疑这种管制是否真的必要,怀疑以前对自由市场的担心是否真有道理。还有人从吸引私人资本的角度解释运输业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趋势。在经济增长中如何提供足够的和可靠的运输能力以满足迅速增长的运输需求,一向是令人生畏的难题。第四节运输管制(三)管制的变化
从管制的历史来看,随着政府行为的重点和焦点的不断变换,管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有时为了适应某个时期影响经济或特殊产业的经济事件,管制的政策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也有可能引起某些管制或管制制度的创设、调整或废除。第四节运输管制三、运输管制补贴我国运输补贴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两级。
中央财政补贴主要用于铁路和管道,补贴方式主要是差额式补贴,即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运输企业运营亏损。前几年,我国铁路就采取此种补贴方式。
地方财政补贴主要用于补贴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包括地铁、公共汽车等进行补贴,补贴方式主要是差额式补贴。第四节运输管制(一)运输业补贴的意义
对费率的管制,有时会使运输业主无法获得合理的利润,加上运输结构随着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变化,有些业主甚至因为这种变化而无法获得足以维持营运的应有收入,进而影响到运输服务质量的维持。因而,政府必须对运输业主采取补贴措施,促使业主增加运能、减轻成本负担以获得应有的收入。第四节运输管制(二)运输业补贴的政策目标1.城际运输业
(1)在总体经济方面,维持低运价,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降低本国运输业的成本,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2)在个体经济方面,改正现存市场价格的缺陷,维持及指导运输业的生存与发展,激励其在营运上完成改进同时在技术上实现创新,从而推动运输业的现代化。
(3)国防力量的培养与储备。
(4)鼓励对某些特定地区、部门以优惠价格提供服务。第四节运输管制2.城市公共运输业
(1)运输与城市规模、结构、发展情况及城市生活品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在经由补贴进行干预时,可强调对这些方面的重视,使运输业发展与当地的特殊需要密切配合,并进而推进当地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2)为城市地区居民提供城市生活及工作所需的位移服务。
(3)协助穷人达到符合福利原则的所得重新分配政策目标。
(4)维持及改善公共运输服务。
(5)稳定或降低现有票价,改善费率结构,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保证经济发展及社会安定。第四节运输管制(6)促进公共运输系统的利用。(7)减少拥挤。(8)保持及改善环境。有些社会公害在正常会计程序中无法反映其成本,因而在营运时一般未加考虑。补贴有助于减少这些社会公害的产生及其不良影响。(9)改进城市发展质量。(10)减少公共运输系统的亏损。暂时减轻经营者的损失,以实现最终较低成本的经营,其作用类似于保护。(11)资源的较佳利用。补贴可使运输业的边际成本价格制度成为可能,而按照经济学原理,边际成本价格下的资源利用最符合社会优化原则。第四节运输管制(三)补贴的方式
政府对运输业的补贴可分为货币补贴及非货币补贴两大项。1.非货币补贴(1)税费减免。(2)经营协助。(3)运输管制。第四节运输管制2.货币补贴
货币补贴又可分为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两类,前者是指直接给予业主货币的补贴,后者是指通过其他方式给予货币的补贴。第四节运输管制(1)直接补贴。
政府可对企业资本的投资予以补贴,亦可对企业的营运予以补贴。(2)间接补贴。
间接补贴就是以间接的方式给予业主货币的补贴,如公路、机场、港口等的建设费。第四节运输管制第三章运输需求与供给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运输市场的两个基本方面,运输需求是运输供给产生的根源,是运输组织、规划的基础。运输市场上的供给行为完全取决于运输需求的分析与运输量预测。主要内容第一节运输需求概述第二节运输需求分析第三节运输量预测第四节运输供给概述第五节运输供给分析第六节运输需求与供给均衡分析
需求和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经济学上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运输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或物的空间移动。第一节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需求的含义
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和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运输需求还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或要求,只有运输需求者有运输需求,运输供给者才有可能去满足这种需求;
二、具有购买能力。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购买者的收入越高,购买能力越强。第一节运输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80-2024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存储架构
- GB/T 13074-2024血液净化术语
- 浅谈“双减”背景下三年级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 《水电站》重点笔记
- SZSD 0067-2024智慧社区 老年人智能助餐场景设计指南
- 海口-PEP-2024年11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第六单元真题
- 物质推断与转化(专项训练)-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原卷版)
- 2024年民宿旅游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迫对流管簇管外放热系数测定实验
- 【沪科】期末模拟卷【九年级上下册】
- 甲骨文专题‖精选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用水计量时间》学习任务单
- 2022-2033年度秋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 法国近代教育史课件
- 船舶管理教案
- 北科大岩石力学课件李长洪1.1岩石的力学性质(qiangdu).ppt
- 供应商QPA稽核点检表(线材)
- 标记有丝分裂百分率法计算
- HCGE2P孕三项化验单模板
- QA软件过程检查单(XXJSTZPPQAChecklist)
- BA8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维修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