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计算机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2023年回顾:行业估值偏高,成长性尤为关键 PAGEREFToc375399645\h4二、智慧城市3大热点行业将迎高增长 PAGEREFToc375399646\h81、发展智慧城市的动因 PAGEREFToc375399647\h9(1)提高城镇化质量治疗“城市病” PAGEREFToc375399648\h9(2)聚集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PAGEREFToc375399649\h10(3)均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保障 PAGEREFToc375399650\h112、智慧城市全景图 PAGEREFToc375399651\h113、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3大热点问题 PAGEREFToc375399652\h12(1)交通出行,医疗服务在几大民生领域中不满意度排名靠前 PAGEREFToc375399653\h12(2)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在智慧城市IT投资结构中占比居前 PAGEREFToc375399654\h13三、平安城市与视频监控 PAGEREFToc375399655\h141、视频监控系统投入在安防建设中占比最高 PAGEREFToc375399656\h142、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增长动力充足 PAGEREFToc375399657\h15(1)下游强劲的需求拉动是国内安防产业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PAGEREFToc375399658\h15(2)新技术满足新需求,推动行业稳步增长 PAGEREFToc375399659\h17①信息共享 PAGEREFToc375399660\h17②智能分析技术 PAGEREFToc375399661\h18③多点视频监控信息的融合 PAGEREFToc375399662\h18④图像增强技术 PAGEREFToc375399663\h19⑤海量数据处理技术 PAGEREFToc375399664\h203、高端领域半垄断的格局稳定,低端领域竞争激烈 PAGEREFToc375399665\h20(1)高端领域半垄断格局稳定 PAGEREFToc375399666\h20(2)低端领域竞争激烈,利润将向上下游分流 PAGEREFToc375399667\h23四、智能交通 PAGEREFToc375399668\h251、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PAGEREFToc375399669\h252、多因素驱动行业未来发展 PAGEREFToc375399670\h26(1)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PAGEREFToc375399671\h26(2)客观因素驱动行业增长 PAGEREFToc375399672\h27①城市发展屡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限制规模,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PAGEREFToc375399673\h27②城市人口密度与汽车保有量之间呈现畸形对应关系,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PAGEREFToc375399674\h29③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PAGEREFToc375399675\h30④小汽车出行发展势头强劲,公交系统出行吸引力弱 PAGEREFToc375399676\h323、行业集中度较低,区域割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PAGEREFToc375399677\h35五、智慧医疗 PAGEREFToc375399678\h361、智慧医疗的主要构成部分 PAGEREFToc375399679\h362、智慧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PAGEREFToc375399680\h37(1)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效率低下是推动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原因 PAGEREFToc375399681\h37(2)政策扶持是推动智慧医疗投资加速的重要驱动因素 PAGEREFToc375399682\h37(3)智慧医疗的投资正处于加速阶段 PAGEREFToc375399683\h393、智慧医疗市场规模的测算 PAGEREFToc375399684\h394、智慧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集中度有待提升 PAGEREFToc375399685\h415、智慧医疗的未来热点领域:移动互联网医疗 PAGEREFToc375399686\h42(1)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定义 PAGEREFToc375399687\h42(2)世界上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创新层出不穷 PAGEREFToc375399688\h42(3)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正处于启动阶段 PAGEREFToc375399689\h43(4)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PAGEREFToc375399690\h44六、相关公司简况 PAGEREFToc375399691\h461、润和软件 PAGEREFToc375399692\h462、梅安森 PAGEREFToc375399693\h473、东华软件 PAGEREFToc375399694\h484、捷成股份 PAGEREFToc375399695\h50一、2023年回顾:行业估值偏高,成长性尤为关键2023年计算机行业指数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在所有一级行业中,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行业涨幅排名前两位。在85个二级行业中,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设备的涨幅排名分别为第4和第10。过去10年内,计算机指数与整个市场指数的涨幅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排除掉2023年的涨幅后,行业和市场长期涨幅基本趋势相同,差异不大;第二,少数年份由于概念的炒作,行业指数和市场指数的走势出现较明显的差异。而通常情况下,指数后续几年的走势将会逐渐抹平这种偏差。从过去十年的数据看,计算机指数十年的复合增长率略高于整个市场,但是,大部分年度的整体差异并不是非常大。指数的涨跌幅虽然短期内的变化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大,但是长期看,业绩因素仍是影响行业指数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计算机行业指数与整个市场指数的历史相关性主要还是由行业业绩与整体市场业绩相关性决定的。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涨幅大体上没有偏离整个市场的业绩波动,这种基本面上的相似性,带来了长期指数涨幅的相似性。产生这种业绩相似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A股市场的特殊发行机制。A股市场过去的发行机制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额的净利润,此外,通常情况下,净利润要在上市前有较稳定的增长。这种制度的状况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业实现增长的完全创新型的企业很难在国内上市,因为这些公司在需要上市的时候,基本上净利润是非常少的,甚至是亏损的。这些公司只能选择在海外上市。二是A股上市的计算机公司在上市时大部分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大部分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因为高速成长期的净利润基数都比较低,无法满足上市的条件。两个现象共同作用造成A股市场上市的计算机公司大部分都是相对比较成熟的行业应用公司,因此,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对下游行业景气度的依赖性非常强,行业的业绩增长很难独立于整体经济。这种业绩的依赖性使得行业指数的长期涨幅难以独立于整个市场的涨幅。虽然长期看,行业指数和市场指数变化的趋同性较强,但是在个别年份,两个指数的涨幅还是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比如2023年的计算机行业。2023年市场开始炒作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致使计算机行业出现了独立于市场的一波行情。由于业绩增速差异不大,因此,短期内指数涨幅的差异更多产生的是估值方面的差异。概念的炒作并没有带来行业后续的业绩的高增长。指数涨幅的差异如果没有业绩的差异来支撑,那么这种差异最终只能通过股价相反方向的波动而抵消。2023年、2023年计算机软件指数持续两年都跑输大盘。2023年行业指数再次出现大幅增长,增幅远大于整个市场。从估值情况看,经过2023年的上涨之后,计算机行业的估值相对于整个市场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然而我们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情况看,行业的净利润增长并没有办法支撑如此高的估值。我们认为,行业内上市公司的特性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行业业绩对于整体经济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未来行业的基本面依然难以实现独立于整个市场的快速增长。因此,如果明年的市场是理性的话,在没有相应业绩支撑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估值只能通过股价的下跌来消化,我们认为,2023年计算机行业指数跑输整体市场的概率较大。在目前行业高估值的情况下,只有业绩成长性较好的公司才能支撑目前的股价,结合目前的行业热点与基本面分析,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保持着快速发展,相关公司将分享智慧城市盛宴,因此,我们看好智慧城市相关个股业绩表现。二、智慧城市3大热点行业将迎高增长IBM给出"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港比作城市信息化的1.0版本,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2.0版本,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3.0版本。初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资源用于宏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在数字城市阶段,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用于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智慧城市阶段,主要的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1、发展智慧城市的动因(1)提高城镇化质量治疗“城市病”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过去我国城镇化所走的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冲击的发展道路,与之而来的是结构性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加上我国特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信息应用,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治疗“城市病”的必然选择。(2)聚集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长期来看,许多重点领域在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基础上将持续高速增长,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安防、智慧环保、智慧建筑、智慧应用等。以软件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所以集成厂商、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高端服务器、存储、终端生产商、数据中心服务企业、数据智能分析、数据安全和管理类企业都可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益。由于智慧城市并不是通过单一的技术及装备来实现的,其整体建设将是多种最新科研成果的综合体现,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积极稳妥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能促进产业链升级,为一大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提供“用武之地”。(3)均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保障“治大国若烹小鲜”,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威胁公共安全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率在加大,外来人口激增带来的社会保障和治理压力也在增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倒逼政府对城市的公共管理从当前的粗放型提升到高效的、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将成为这场城市管理变革的有力推手。2、智慧城市全景图资料来源:华为智慧城市全景图: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我国的重点是把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智能交通系统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建设远程医疗有效解决市民看病难的问题,推广远程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均等化,推动社会运行更加智能。通过各城市信息化发展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城市都集中以保稳定、促增长和保民生等为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设内容。3、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3大热点问题(1)交通出行,医疗服务在几大民生领域中不满意度排名靠前以上海市为例:上海的目标是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关注民生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但是从目前建设状况来看,上海仍然侧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来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及标准多是基础硬件设备建设指标,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指标,与关注民生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最关心的10类问题主要包括交通、医疗、环境、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食品安全、公共信息服务、电子政务和个人信息安全。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城市安全、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率、教育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食品安全、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以及个人信息安全满意度较高,对城市交通出行状况、医疗服务水平不满意度排名前两位,分别占比49%和47%。(2)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在智慧城市IT投资结构中占比居前目前从各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及覆盖率,另一方面是在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如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安居等。其中,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慧医疗占据较大比例,分别达到26.9%,20.20%和15.20%。这三个方向既是居民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能充分满足政府执政管理的需求。三、平安城市与视频监控1、视频监控系统投入在安防建设中占比最高安防产品又可分为实体安防产品和电子安防产品,其中电子安防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67%,居于主要地位。由于其他系统基本都需与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应用,因此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子安防产品中的产值占比也最大,达到50%以上。从我国安防行业产品结构中也可以看出,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产品(包括摄像机,DVR,光端机,监视器等)占比达到56%,可见其核心地位。2、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增长动力充足(1)下游强劲的需求拉动是国内安防产业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按照《安防产业“十四五”规划》所提到的目标,到“十四五”末期,安防产业规模将翻一番,年均增长率达到20%左右,2023年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等各项政策的继续开展和深化,以及交通、教育、金融等各行业用户安防意识的不断增强,预计未来视频监控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2023年整个安防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977亿元,其中视频监控产品市场达到420亿元,视频监控集成工程及服务市场达到557亿元,自202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60%。我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下游涉及众多行业,包括交通、城市治安、政府项目、金融、教育、民用、电信、公共设施、酒店娱乐、石油石化等,其中交通、城市治安、政府项目、企业应用、金融和教育为六个最主要的应用行业,广阔的应用领域为下游需求增长奠定了基础。(2)新技术满足新需求,推动行业稳步增长①信息共享随着公安部“3111”试点工程和全国“平安城市”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安全技术防范在规模上得到空前发展,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安防设备和使用海量的安防信息成为当前安防行业面对的难题,也是如何通过“科技创安”推动“科技强警”的重大课题。对融合安防平台而言,平台软件是核心和纽带。如何使平台能够在数据、业务、服务三方面任意扩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是平台软件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融合安防平台主要通过开放架构融合不同的安防应用及其相关管理系统,达到信息共享、资源调度、决策指挥的高度统一和及时准确的效果。目前,公安部也在根据GB/T28181标准组织全国的公安部联网,未来,全国要做7~8个核心节点。注重信息的兼容性,标准化和信息的互联互通。②智能分析技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主要包括几个大类:1、对人、物的识别;2、对人、物运动轨迹的识别;3、对视频环境影响的判断和补偿。对人、物的识别是识别监控系统关心的内容,包括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等。对人、物运动轨迹的识别和处理,目前细分的很多,主要包括虚拟警戒线、人数统计、车流统计等。对视频环境影响的判断和补偿,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夜间低照度情况、摄像头遮挡或偏移等。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在恶劣视频环境情况下实现较正常的监控功能。在实现智能分析功能时,一些关键技术尤为重要,比如移动目标检测提取中的帧差背景去除,光流法,混合高斯模型背景差分等。目标分类和行为分析中的相似度分类和特征分类。异常行为分析中的运动矢量跟踪,数据关联,最大似然算法,超分辨率重建等。③多点视频监控信息的融合多摄像机协同工作的目的主要包括扩大监控系统的观察范围,增加观测角度,有效提高目标检测,跟踪的准确性,为智能视频行为分析提供可靠保障。④图像增强技术在出现大雾、大雨、沙尘等恶劣天气时,户外景物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都会被改变或退化,图像中蕴含的许多特征都被覆盖或模糊,得到的是退化图像,对于各类监控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要充分发挥监视视频的效能,就必须对监视视频图像进行增强处理。⑤海量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显示,假设监控视频7*24小时连续写入,存放时间分别为1周,1个月和半年,得出的结论是数据量随着时间的增加线性增长。未来,随着高清化,智能化的逐步深入,数据的存储量将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地在大量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在海量的数据图像中实现查询,回放,归类等功能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高端领域半垄断的格局稳定,低端领域竞争激烈(1)高端领域半垄断格局稳定高端领域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特点(以公安为例)第一,系统复杂性高对于公安行业,一方面,客户要求的覆盖面要广,重点区域需要全部使用高清视频。也就是将“点”连成“线”,进而织成“面”,形成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打击防范控制有力的系统网络。在公复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和案件多发区、商业金融区、人员密集区采用高清视频,以应对突发状况。另一方面,建设共享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接入。通过共享平台的建设,整合分散在公安机关的各个部门、不同警种内的视频监控、卡口信息等资源,实现省、市、县区)公安机关共享平台的互联互控。同时把金融、电力、医院、学校、网吧、应急等重要行业及内保单位的系统逐步接入到公安共享平台中,提升其管控力。由于公安与一般客户相比,其需求的复杂性就带来系统的复杂性,单纯的系统集成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很难符合客户的要求。第二,对新技术的需求旺盛对于公安行业,一方面,对于清晰度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从前端高清摄像机(IPC)进行视频采集,到光纤传输、交换转发、解码上电视墙,整个过程全部支持高清制式,无转换损失。另一方面,需要较多的智能分析技术应用,比如支持支持停车检测、支持人流量统计、人脸检测及识别、斗殴检测等等。要实现以上功能,需要厂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身技术进步,才能满足新的需求。我们知道软件的研发能力体现安防厂商的竞争力,是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要实现视频的无转换损失和智能分析技术应用绝非易事,只有具备软件研发能力的厂商才能满足公安客户的需求。第三,定制化程度高我们把产品分别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对于公安行业而言,有相当一部分需求要求定制化产品才能够实现。比如公安的高清治安卡口系统,该系统把智能识别算法与软件平台数据挖掘相结合,在保证车牌识别准确率(含车牌号码与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将大量的车辆关联记录(高清照片、高清视频、过车信息、识别结果)构造数据仓库,并通过软件平台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挖掘分析。更准确地执行套牌车分析、跟车关联性分析等有助于公安破案的技术手段。可以说,只有定定制化研发能力强,且对整个软件平台的技术充分掌握的厂商才能够获得此类订单,而且定制化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整体毛利率水平,而且能够在招投标中拥有话语权。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半垄断格局稳定只有销售网络完善,研发能力突出,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够立足于高端领域,目前以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为两大标杆,可以说,在高端领域,两家公司处于半垄断状态,基本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他们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有3个方面:第一,每年基本都能推出新产品,这代表两家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两家公司拥有较大的研发团队,其对新需求的快速响应获得业内好评。第二,完善的销售网络。可以说,系统集成商是没有方案设计能力的,面对客户高端定制化需求,系统集成商需要产品厂商及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只有海康和大华这类具备完善的销售网络的企业才能够提供此类服务,可以说,抓住了渠道就抓住了客户资源,就占领了市场,一旦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其他竞争对手很难与之匹敌。第三,资金优势明显,目前很多大型项目采用BT模式,需要厂商先垫资,如果现金不充裕,很难在招标时获得绝对优势。(2)低端领域竞争激烈,利润将向上下游分流低端领域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特点(以一般企业为例)第一,实现一体化,集成化即可以一般企业为例。一方面,安防子系统如视频监控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报警系统等都是相互独立的,不能满足安防整体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实现安防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实现整个安防系统的相互联动,使整个安防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提高企业级安防的技防水平。另一方,系统组成模式混杂,模拟、数字到高清等多种监控模式混用很难实现系统融合。企业级安防用户需要从实际应用为向导,需要安防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合理选用构架,并实现各种模式的综合集成和应用管理。第二,提高视频监控的品质为目的以一般企业为例。现有视频监控图像品质分辨率低,重点部位不仅需要解决视频监控系统中“看的见”的问题,更要满足监控图像“看的清”的要求,以获取清晰的人员面部特征、车辆车牌及事件细节等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视频监控的品质。第三,传统的被动监控的模式转化为主动监控以一般企业为例。对重点敏感部位需要更好的安防监控技术手段,需要对各种事件如盗窃、破坏、入侵和其他可疑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需要应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使传统的被动监控的模式转化为主动监控,根据自身安防需要设置各种规则,对各种可疑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报警,并联动视频图像记录行为过程,提高安防应用水平。低端领域市场格局较为分散,竞争激烈,利润将向上下游分流我们认为,对于一般的中小厂商而言,由于大部分硬件是从上游购买,自身只是完成产品的组装过程,这类厂商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而带来了产品价格的下降。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安防产品价格下降的过程中,中小厂商对原材料的价格就相对敏感,由于自身无研发能力,不能推出新产品来弥补老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且由于此类厂商对原材料的采购不具有规模化优势,因此,上游原材料厂商的议价能力将增强,利润将向上游分流。从产业链下游来看,由于产品的同质化程度高,下游客户的选择空间大,其议价能力获得提升,产品降价是其获得该订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小厂商的利润将向下游分流。我们认为,虽然中小厂商缺乏核心竞争力,利润被逐步瓜分,但是由于安防行业的高景气度,这块市场蛋糕足以支撑大中小型等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从目前看,中小企业仍有做大做强的机会。四、智能交通1、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将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将对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促进节约型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从各省市发展规划来看,中国大多数城市从2023年起将大规模增设公交道,建设新的轨道交通,以构建大公交网络。国家和地方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应用于公交、地铁、轻轨和出租车的各种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和产品。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的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交通信息化的范围逐步向城镇郊区扩展。预计2023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未来三年硬件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略有放缓,相反软件和IT服务市场随着基础设施的应用、维护和支撑的增加,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多因素驱动行业未来发展(1)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化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政府对交通信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软件、物联网等领域的“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智能交通将是“十四五”期间的我国重点发展领域,将会受到政策扶持,投资需求将快速增长。(2)客观因素驱动行业增长①城市发展屡屡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限制规模,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人口突破规划控制必将导致交通需求超过城市总体规划预期,给依据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交通供给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对于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来说,现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似乎正变得处处要“与人较量”,而这与近年来首都人口“屡创新高”密不可分。北京市202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与2023年的1538万人相比,短短7年间增长了530多万人。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到2023年常住人口仅仅1800万人。不只北京,人多也已成为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老百姓的共同感受。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2380万人,比2023年增加33万人。而根据《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到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预期为2650万左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的人口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0万人迅速蹿升到2023年末的1054.74万人,而根据《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3年》,提出到2023年,深圳市常住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广州的人口更是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不到1000万人,迅速增长到2023年的1600万人。而根据广州城市战略规划,到2023年前广州市人口要控制在1500万以内。城市面积扩大导致城市出行距离扩大,反映在道路上是人或物周转量的增长。随着市区人口和建成区规模的扩大,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都有了显著增加。一方面,当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市的聚集发展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平均出行距离和时间相对较少,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中心地区地价飙升以及城市功能需求的升级,促使大多数工业企业外迁,居住和就业的失衡以及各类生活服务设施的分散化布置诱发了大量的通勤行为,从而导致平均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的延长。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由于功能的过度聚集,吸引了大量的向心交通流,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②城市人口密度与汽车保有量之间呈现畸形对应关系,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国外大城市机动化发展历程表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由于人均道路资源紧张,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也较低,即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与人口密度呈反比。纽约,东京等国际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普遍遵循“中心城区低,外围高”的分布态势。以纽约曼哈顿地区为例,其人口密度高达3.65万人/平方公里,而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仅为0.15辆/人。中国的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交织重叠,在短短几年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城市几十年的历程,城市居民虽然具有购买小汽车的经济实力,但是不具备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的理性心态和文明素质,最终的结果是人均资源越紧张的地区,小汽车保有量越高。以北京市为例,70%以上的机动车集中在6环范围内,这种畸形的小汽车保有方式,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激化,给城市道路系统带来巨大压力。③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增速不断提高,特别是民用汽车增速远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率。预计2023~2023年,我国汽车车保有量由1900万辆增加到13879万辆,年平均增长率为18%。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从全球来看,中国汽车保有量占全世界的比重较低,2023年仅仅达到8.26%,而美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39亿辆,占比达到23.59%。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的比例较低,但是我国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以万车死亡人数来看,2023年,美国万车死亡人数是1.8,而当时中国的万车死亡人数是34.89,是美国的19倍,虽然经过这几年国家对交通安全的逐步重视,我国万车死亡人数都在不断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23我国交通万车死亡人数达到8.35,依然是当时美国万车死亡人数的6.14倍。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40年现代化建设期间(2023-2050),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将可能酿成400~500万人死亡,1600~2023万人受伤和残疾(交通伤亡绝大部分为44岁以下青壮年,特别是15-29岁青少年)。该伤亡数字相当于汶川大地震伤亡总数的50~60倍,并且该数字为保守估计。而仅凭道路建设的速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所以各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④小汽车出行发展势头强劲,公交系统出行吸引力弱以北京为例出行量与出行结构。随着北京市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交通需求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3年底六环内不包含歩行的出行总量日均大约为2904万人次,比2023年增加了158万人次,增长率为5.8%。横向看,其中选择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出行量是所有出行方式中比重最大,为每天993万人次,其次是公共汽车,出行量为每天818万人次,轨道交通的出行总量列为第三位,为335万人次。纵向看,小汽车的出行总量一直持续增长,从1986年占所有出行总量中5.0%增长到2023年的23.2%,直到2023年34.2%。而公交车出行量的增加比例从1986年的26.5%,到2023年的28.2%,25年的时间仅仅增加了1.7%。由于轨道交通出行量的增长虽然高于公交车,但是依然明显低于小汽车的出行量增长。出行时耗与出行距离。在各种出行方式中,轨道交通的平均出行距离最长,其次是公交车与小汽车,但是在这三种出行方式中,平均出行时耗上小汽车最短,其次是公交车,再次是轨道交通,而在平均行程速度上小汽车仍然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轨道交通,再次是公交车。小汽车出行发展势头强劲,公交系统出行吸引力弱。出行结构有待优化。从所列数据中也可看出,与国外城市出行结构相比,北京市居民出行结构中,2023年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占11.5%,远远低于东京的86%,伦敦的65%,纽约的61%。而同时小汽车的出行比例为34.2%,又远远高于东京的11%,伦敦的25%,纽约的32%。情况表明,加大小汽车的出行成本、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出行的吸引力是缓解交通拥堵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出行时间分布上早晚高峰和潮汐现象明显。从提供的数据中表明,早晚高峰两个小时的时间承担全天出行总量的38%,高峰期间交通拥堵严重。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北京市居民的出行目的而出现的。北京市居民的出行目的主要以上班、上学以及下班、放学时的回家目的为主,这种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量占全部出行目的的43.33%。在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环境下,北京市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状况。而当前的现有价格机制与政策在限制小汽车使用方面仍然有待加强,而对于其替代出行方式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便捷性等方面也需进一歩改善。3、行业集中度较低,区域割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由于政府对当地企业的保护,项目实施的便利性等众多因素,各地方的政府通常倾向于选择本地的系统集成企业实施智能交通的项目,因此,该市场存在着区域割据的特点,上市公司中,浙江地区的银江股份,安徽地区的皖通科技,华南地区的赛维智能等均是在当地的智能交通市场中称霸的区域性龙头。我们认为,未来行业的集中度有望不断提高,但区域性割据的局面暂时难以改变,主要理由如下:1)未来几年,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以上项目的比重在逐年增加,2023年,千万级项目合计金额达到22亿,2023年第一季度千万级项目约占总市场规模的50%,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后续服务能力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单个项目的规模日益增长,招投标体制越来越透明,对于行业内中小型的竞争对手,承接大型项目的难度日益加大。由于系统集成项目周期较长,资金周转速度较慢,规模小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做大,而具有规模和资金优势的大企业则有望实现快速跑马圈地,并逐步蚕食中小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2)由于整个智能交通行业的技术门槛并不算高,且投资需求日益旺盛,参与行业竞争的企业将逐步增加,行业内目前领先的区域性龙头企业有望逐步成长为跨区域的龙头企业,但异地扩张面临的渠道困难,成本费用困难,人员规模困难等,都将给这些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最终仅有少数企业能够成功完成全国性跑马圈地的战略,区域割据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五、智慧医疗1、智慧医疗的主要构成部分智慧医疗英文简称WIT120,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2、智慧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1)医疗资源的匮乏和效率低下是推动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政策扶持是推动智慧医疗投资加速的重要驱动因素202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新医改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为四个重点:疾病控制网络为主的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信息平台、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和远程医疗。其重点任务可描述为“35212”工程。(3)智慧医疗的投资正处于加速阶段智慧医疗的三大构成部分,在国内目前的进程处于不同的阶段。以智慧医院为代表的智慧医疗的大规模投资已经进入相对平稳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卫生系统正在处于加速阶段中,而家庭智慧健康医疗的市场仍处于启动阶段。医疗卫生行业的IT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CIS和MIS)、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软件及相关服务,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趋向成熟,其占信息化总投资的比例逐步上升。根据IDC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16.08亿元,到2023年达到40.30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6%。3、智慧医疗市场规模的测算我们认为,智慧医院的投资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医院已经完成了HIS和CIS的投资布局,中小型医院的HIS和CIS也在加速布局中,未来3年该子行业的发展将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根据不同级别的医院对不同级别的HIS和CIS系统的需求,以及不同类型HIS和CIS系统的造价,我们估算未来3年该子行业的HIS和CIS复合增速约为20%和28%。区域智慧医疗的投资还处于加速阶段,在智慧医院的投资逐步完成后,以社区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也将逐步向区域医疗方向倾斜,根据现有的区域医疗机构的数量和他们对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应的造价,我们估算未来3年该子行业的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和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复合增速约为52%和45%。家庭智慧健康医疗的市场仍处于启动初期,智能穿戴设备的爆发或许将是点燃该市场的一个引爆点,目前已经有的商业模式主要含2方面,一是以东软医疗的熙康计划为代表的封闭式产业链,由地方政府以医疗福利的方式作为投资主体,东软提供远程监护和远程诊断的技术解决方案,当地的居民获得家庭智慧医疗的福利;第二种是以百度医疗和丁香园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产业链,通过向医生和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医院挂号和专家问诊等远程医疗服务,获取访问量转化为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这一细分行业尚处于成长初期,产品和服务都还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市场规模较前面2类偏小,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该市场的增速将非常可观。我们估算未来3年该子行业的复合增速约为76%。4、智慧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集中度有待提升由于智慧医疗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且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发展差异很大,同时,信息化的需求差异度非常大,从而导致了该市场的集中度很低。国内医疗卫生软件厂商有500-600家,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从2023年IDC的数据可以看出,市场规模前10大的厂商总体规模的市场份额也只有32%。我们认为,面对新医改,小厂商压力大,可能被收购。HIS系统有很强的粘性,用户一般不会更换供应商。之前,小厂商只要维持好原有医院客户的关系,产品技术停步不前;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医院要上电子病历,要上各种新系统,由于资金、人员、技术储备的问题,这类公司短时间内没法满足。该类公司将极有可能被收购,行业会面临较大规模的洗牌,而拥有丰富的产品系列、技术和资金资源的上市公司必将成为市场逐渐走向集中过程中的弄潮儿。因此,智慧医疗行业的集中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提升。5、智慧医疗的未来热点领域:移动互联网医疗(1)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定义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定义: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PDA、移动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使得医疗便携化,提高了诊疗的效率,实现了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目前,全球医疗行业采用的移动解决方案基本概括为: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视频诊断等。(2)世界上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目前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医疗的创新应用正处于井喷阶段。GSM协会2023年2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五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收入,而信息平台提供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将分别获得24亿美元、66亿美元和26亿美元收入。而作为人口基数大且医疗资源稀缺的亚洲市场,移动医疗的市场有望从目前的5亿美元提升至2023年的70亿美元。(3)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正处于启动阶段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市场仍处于启动初期,近期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爆发或许将是点燃该市场的一个引爆点。目前已经有的商业模式主要含2方面,一是以东软医疗的熙康计划为代表的封闭式产业链,由地方政府以医疗福利的方式作为投资主体,东软集团提供远程监护和远程诊断的技术解决方案,当地的居民获得家庭智慧医疗的福利;第二种是以百度医疗和丁香园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产业链,通过向医生和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医院挂号和专家问诊等远程医疗服务,获取访问量转化为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这一细分行业尚处于成长初期,产品和服务都还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市场规模较偏小,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该市场的增速将非常可观。(4)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从整个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产业链上看,未来在结合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后,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将是行业层面的大方向,由此将派生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资机会。首先互联网企业在移动App应用产品的开发上具备先天优势,目前的重点是将医药信息平台的优势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将和医疗机构展开多层次的合作,一方提供IT技术,一方提供专业医疗信息。其次,在可穿戴的智能终端环节,由于医疗设备制造环节专业性强,并购将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目前随着可穿戴智能终端产品的不断成熟,国内互联网医疗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基本扫除了较大的障碍,短期看来,国内医疗资源的稀缺性仍然是困扰产业链破冰的最大阻碍。医院作为医疗资源最大的主体,对于上下游都有极强的主导权,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向互联网医疗渠道配置医疗资源。远程健康监护乃至远程医疗等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并节约患者和医院的就医成本,提升全民医疗福利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医改的持续深入,政府部门将推动医疗机构参与互联网医疗的产业链整合。另外一方面,中国医疗App市场相对无序,缺乏监。目前市面上医疗App应用庞杂,医疗健康类的应用缺乏对“质”的把握。根据HealthItNow网站的数据统计,从2023年到2023年,App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上升了250%。目前一些智能在医疗App支持下,能够测量血糖和血压,但这其中存在误诊风险。目前美国FDA已开始对医疗类应用软件进行监管,中国政府有望跟进。对于医疗APP的政策监管对行业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正在起步阶段,政府监管一定程度会阻碍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将净化国内医疗App市场,高水准、专业性强的App应用软件方能胜出。我们认为,智慧医疗是个泛概念,从大的方面说,有医院的信息化(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化流程、电子查房等)、医疗信息的互联网化(包括各类寻医问药的网站、APP应用)、药剂医疗设备的物联网化(药品/血液/器械等RFID管理等)、远程健康监护乃至远程医疗等。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就医问诊的成本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的稀缺性长期无法改变,因此,智慧医疗的投资驱动力将长期存在,投资规模将持续增长,行业内的产业链整合将给更多的参与公司带来分享行业高速增长的机会。六、相关公司简况1、润和软件润和软件是江苏知名的软件外包企业。公司在“供应链管理软件”、“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和“智能电网信息化软件”等领域打造了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高端软件外包服务品牌。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软件外包业面临压力。自2023年以来,海外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令中国的软件出口和外包服务快速增长的步伐逐步放缓。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软件外包业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和人力成本上升对行业盈利的双重挤压,软件外包的龙头企业将面临向高端项目升级和向新兴产业的相关业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润和软件的三大外包业务领域都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平稳增长阶段过渡。短期内,驱动公司原有业务在过去几年内实现高速增长的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公司一方面要在原有领域中继续深耕,立足于高端外包业务模式持续发展,另外一方面,跨行业切入IT投资更加旺盛、毛利率更高的新兴行业也是当务之急。南京市的智慧城市投资正处于加速阶段。“十四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和“智慧青奥”都是推动大范围和大规模智慧城市建设投资的重要驱动因素。预计青奥期间的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润和切入智慧城市领域正当时。与IBM合作成立智慧城市研发中心,润和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储备充足。对江苏开拓的收购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实施能力。作为以外包为主业的软件上市公司,润和的现金资源充裕,足以承接大型智慧城市BT项目。作为南京软件企业的典范,公司在开拓本地智慧城市的市场中具有先发优势。2、梅安森梅安森是国内煤与瓦斯安全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尽管2023年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创业板个股屡创新高,但梅安森的股价却一路下行,与创业板的整体走势背道而驰。之所以梅安森的股价与创业板指数和行业指数出现如此之大的背离,主要原因还是投资者对公司下游的煤炭行业不景气向上游传导的担忧所致。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是,煤炭行业的低迷与煤炭监控行业的收入增长放缓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煤炭安全监控行业的需求增长主要依靠政策推动、设备更新、新产品推出和下游行业整合几个方面的合力,因此,我们判断煤炭安全监控行业的增长依然是可持续的,而梅安森作为行业龙头,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当的优势,目前的估值水平相比其长期成长性而言是被严重低估的。市场空间足够广阔。根据我们的测算,考虑煤矿与非煤矿山的“六大系统”及避难硐室的强制安装政策普及,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控系统的渗透率提升,2023年-2023年,煤炭安全监控市场的需求规模约为83.5亿元/年。对于梅安森当前2.5亿元的收入规模,市场排名前三的行业地位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足以支撑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弯道超车的时机到来。梅安森作为追随者,由于体制的不同和历史阶段的差异,难以复制重庆煤科院等行业标杆的成长轨迹,但却有可能凭借自身优势通过煤炭行业发生变革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缩短与行业标杆之间的差距,快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公司在非煤行业的跑马圈地已经初显成效,未来3年将进入该业务的收获期,在平安城市领域也取得实质性突破,长期来看业绩和估值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股权激励增加业绩增长确定性。公司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是2023-2023年的业绩同比增速应达到26%、31%和34%。,说明了公司对未来3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稳定预期,同时将管理层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充分绑定。3、东华软件东华软件是国内系统集成的龙头企业。在系统集成行业深耕多年,目前公司已经成长为A股收入规模和市值都最大的系统集成类上市公司。公司近年来在积极向软件服务领域转型。2023年公司成功发行了10亿元可转债,计划募投包括金融云、医疗云和智慧城市云在内的云计算项目。可转债的成功发行,为公司从系统集成业务向软件服务业务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的缓解了公司原有系统集成业务的现金流瓶颈。并购威锐达进入风电行业。2023年11月,公司拟通过换股加现金支付的方式,实施对威锐达100%的股权收购,交易对价为5.83亿元,对应公司2023年的业绩承诺,收购对价的估值约为11倍左右。本次交易的方式是非公开发行股份支付的占比为70%,现金支付比例为30%。收购标的公司威锐达的主营业务是为风电设备提供运行监控和故障检测的设备与服务,成立于2023年,到2023年上半年,已经实现收入2825万元,净利润1477万元。公司在国内风电设备监控与故障检测行业中属于龙头企业,具有技术和产品上的领先优势,毛利率水平在70%以上,盈利能力非常突出。根据威锐达的业绩承诺对赌协议,公司在2023-2023年期间的业绩增速基本维持在20%-15%左右。公司2023年的承诺业绩为5300万元。外延式并购增厚业绩。我们认为,东华软件的本次收购,帮助公司拓展了在风电领域的客户业务,增厚了公司业绩,对赌协议为并购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增加了确定性。收购的估值水平远低于东华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这也将产生一定的市值增长。另外一方面,由于主要的并购支付都是来自于换股和定增,股本的扩大将一定程度上摊薄并表后利润的增厚程度。跨行业发展渐入佳境。通过本次并购,东华软件的跨行业发展步伐又迈出坚定的一步。目前公司已经涉及金融、政府、通讯、能源、医疗、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有效的分散了单一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风电领域中获得威锐达的客户资源,也有助于公司将自身的系统集成业务向风电客户延伸。4、捷成股份捷成股份属于音视频制作、控制和管理系统行业,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提供商之一。公司近年来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3年由于上半年受到两会和政府换届的影响,1-9月份收入增速略有放缓,但我们认为该因素将在14年消除,公司已有主业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而稳步增长。广电高清化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的原因来自于3个方面。(1)一方面,终端的技术更新不断促使广电高清化设备投入。另一方面,政策面的推波助澜,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目前高清频道共有28个,离15年100个高清频道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未来3年高清化投入将加大。(2)各电视台竞争激烈,高清化是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有力武器。(3)高清是广电在三网融合竞争中当前的制敌法宝。2023年公司与广西和江西签订的20亿元框架协议将陆续启动,我们认为,首先,20亿元订单的启动,未来业绩将获得保障。其次,这类型的省一级的订单在国内尚属首次,公司把这两个订单作为标杆项目,如果项目成果能够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形成业内良好口碑,未来此类订单将具有可复制性。最后,公司将成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可以说,双向网络改造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且后端平台的增值服务将持续为公司带来收入来源,市场对捷成目前主业天花板的担忧将消除,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未来将能够扎根于广电行业并保持高速增长。

2023年胰岛素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 PAGEREFToc368763251\h4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PAGEREFToc368763252\h4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 PAGEREFToc368763253\h5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 PAGEREFToc368763254\h5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PAGEREFToc368763255\h7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 PAGEREFToc368763256\h8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 PAGEREFToc368763257\h9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 PAGEREFToc368763258\h9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 PAGEREFToc368763259\h10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 PAGEREFToc368763260\h13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 PAGEREFToc368763261\h14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 PAGEREFToc368763262\h15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 PAGEREFToc368763263\h16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 PAGEREFToc368763264\h17四、基层需求推动二代胰岛素放量 PAGEREFToc368763265\h181、二、三代胰岛素聚焦市场不同 PAGEREFToc368763266\h182、二代胰岛素在定价和医保报销方面具备优势 PAGEREFToc368763267\h193、价格合理使得国产二代胰岛素进入多省基药增补目录 PAGEREFToc368763268\h204、基层放量,提前布局是关键 PAGEREFToc368763269\h21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是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人体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用以提供能量,血糖是人体最为直接的能量供应物质。血糖的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过高的血糖含量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以及视网膜等组织的病变,而过低的血糖含量则会使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生晕厥等症状。胰岛是人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关键脏器,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用于提升血糖浓度,分泌胰岛素用于降低血糖浓度,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异常,使得体内血糖浓度过高。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两种,I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引起,占比较小约为5%;II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与生活习惯联系紧密,占比较高,在90%以上。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较快,但保健意识未相应跟上,这直接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群已达9,000万。巨大的患者人群也为糖尿病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升,国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也将推升糖尿病发病率。从糖尿病发病的绝对人口数量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病数量较农村略多;但是从潜在人口来看,农村患前驱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人口远多过城市,农村的糖尿病治疗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胰岛素最初是从猪和牛等动物脏器中获取,但是动物源性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之后会引起较强的排异反应,效果较差,这是第一代胰岛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率先体外合成人胰岛素,由于与人自身胰岛素结构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逐步替代动物源性胰岛素,这是第二代胰岛素。到2023年的时候,人们发现通过改变体外合成胰岛素的结构,能够控制其在体内发挥效果的时间,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胰岛素衍生物应运而生,这是第三代胰岛素。那么在国内这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一代动物源性的胰岛素由于疗效问题在国际上基本已经被淘汰,在国内仅在农村地区使用;第二代胰岛素由于疗效稳定,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较高,是目前国内使用的主力品种;第三代胰岛素目前正在国内推广,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在一线城市使用。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第一代胰岛素来自于动物,主要从屠宰场猪和牛胰腺中获取。从第二代胰岛素开始,人们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体外合成胰岛素,目前主要以大肠杆菌和酵母两种菌类为载体合成,通化东宝和礼来通过大肠杆菌培养体系合成,诺和诺德通过酵母合成。第三代胰岛素同样以微生物为载体合成,在第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基因修饰,即基因片段与人体内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片段不完全一致,具备不同的功效,所以也叫胰岛素类似物。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I型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终生胰岛素的注射来治疗。对于占患者大多数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诊疗的时候一般会选用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期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不敏感的时候才转为胰岛素治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类口服降糖药的机理,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药、胰岛素增敏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分别从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来降低血糖。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有一个耐受的过程,胰岛β细胞在药品刺激下超负荷运分泌胰岛素,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逐步丧失功能,一旦体内无法分泌正常所需胰岛素,就需要外源注射胰岛素来补充,这个时候就需要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如果控制效果仍不够理想,需要逐步加大胰岛素的使用量,直至完全使用胰岛素。随着病程的推移,大部分糖尿病人在病程的中后期都会开始使用胰岛素,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使用胰岛素病人的比例处于提升的过程之中。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因此临床胰岛素的分为基础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保持体内胰岛素含量稳定,而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进餐后血糖浓度快速升高的时候,迅速降低血糖。从下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餐时间几乎同步,因此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应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在进餐时注射起效快短效胰岛素,而用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浓度,理论上凌晨3-4点应该是体内胰岛素含量最低的时候。根据上图我们大概可以将外源注射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餐后快速控制血糖的短效胰岛素,一类是用于维系体内胰岛素浓度的长效胰岛素。对于短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迅速吸收,使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在短期类达到波峰,用于降低餐后体内迅速上升的血糖,而在血糖波峰过后,又能够快速代谢掉,避免出现低血糖风险;而对于长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在体内稳定的释放,不出现明显的波峰与波谷。那么胰岛素类药品为什么会有长效和短效之分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胰岛素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体外合成的重组人胰岛素在溶液中会以六聚体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逐步分解为单体后发挥作用。超短效胰岛素就是通过改变胰岛素部分结构,但保留有效部位,这样生产的胰岛素类似物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发挥作用,较短效的六聚体更快。后面科研人员又发现胰岛素与大分子的鱼精蛋白结合能够大大延缓体内释放速度,由此便形成了长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这是在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大分子蛋白形成聚合物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在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中,科研人员通过改变胰岛素结构使得其释方速度变慢,形成了长效产品,详细原理请见下面表格。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目前胰岛素的注射分为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注射器两种,胰岛素注射器相对便宜一些,但携带不太方便,并且每次注射前需要抽取胰岛素,会造成一定不便,所以逐步被淘汰。各厂家生产的胰岛素注射笔基本区别不大,胰岛素注射笔上标有剂量刻度,每次使用能够较为精准的定量,其使用的注射笔用针头非常细小,因此能减少注射时的痛苦和患者的精神负担。此外,胰岛素注射笔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由于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中吸收较快,而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吸收,所以胰岛素一般需要注射至皮下脂肪组织。由于腹部脂肪较多,所以一般使用短效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的时候优先考虑腹部;而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时候,由于希望胰岛素缓慢的释放,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脂肪组织相对较少的上臂,臀部或大腿。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接下来我们会对胰岛素的市场容量做一个测算,以便使得投资者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在测算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胰岛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群体有多大,使用胰岛素的费用有多高。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I型糖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