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青溪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

不应有的挫折。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

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

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

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

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

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文艺

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桃花扇》《长生

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三阶段(乾

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复古主

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

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

界啊。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己视为最

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

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

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

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

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

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

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还是鲁迅的几句话比较精

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

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这不正是人生空幻么?尽管号称"康乾盛世”,这个社会行程的回光返照毕竟经不住内

在腐朽,一切在富丽堂皇中,在笑语歌声中,在钟鸣鼎食、金玉装潢中,无声无息而不可救药

地垮下来、烂下去,所能看到的正是这种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它的

不可避免的没落败亡。严峻的批判现实主义于是成熟了。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

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

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样,创作方法在这里达到了与外国十九世纪资

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相比美的辉煌高度,然而也同样带着没有出路、没有革命理想,带着

浓厚的挽歌色调。《儒林外史》也是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把理想寄托在那几个

儒生、隐士的苍白形象上,如同《红楼梦》只能让贾宝玉去做和尚,解脱在所谓色空议论

中一样,这些都正是《桃花扇》归结为渔樵的人生空幻感的延续和发展。它们充满了‘'梦醒

了无路可走”的苦痛、悲伤和求索。但是,它们的美学价值却已不在感伤,而在对社会生活

具体地描述、揭发和批判。《红楼梦》终于成了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注】觌面:见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自成的失败,使落后的满族接受并且强制推行了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

策,从而导致复古主义、禁欲主义等盛极一时。

B.清朝前期,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

出国家指导思想发生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

C.清代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以致出现了"避席畏闻文

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黑暗的情形。

D.《红楼梦》的创作方法能与外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媲美,但是这部作品带

有浓厚的挽歌色调,也不能给人指明出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康乾盛世"时的繁荣,其实是中国封建社会行程的回光返照,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因素

被打压,中国的发展落在了欧洲的后面。

B.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是明代新文艺思潮的基础,它有着对富贵荣华、

功名利禄的渴望和钦羡,是一种现实主义。

C.《儒林外史》把理想寄托在几个儒生、隐土的苍白形象上,《红楼梦》最终让宝玉出

了家,都延续和发展了《桃花扇》的人生空幻感。

D.《红楼梦》应该定位于深刻的感伤主义,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没

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一使之带有异彩的主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戴震只能够以考据名世,他自己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的《孟子字义疏证》被他儿子视

为无足轻重,那个时代民主思想之匮乏可见一斑。

B.《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这三部作品,分别是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

即市民文艺、上层浪漫主义、伤感文学的代表作。

C.在鲁迅看来,表面繁华的贾府已经布满悲凉的雾气,然而能够感觉到这种隐隐变化的、

并从中体验到人生无常之悲苦的只有宝玉一人。

D.《桃花扇》带有感伤这样的美学价值,《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则不在感

伤,而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具体地描述、揭发和批判。

参考答案:

1.A2.D3.B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

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强加

因果,“李自成的失败,使落后的满族接受并且强制推行了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

化政策”错误,原文是“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

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

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

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D选项“《红楼梦》

应该定位于深刻的感伤主义”错误,由原文“这样,创作方法在这里达到了与外国十九世

纪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相比美的辉煌高度”可知,《红楼梦》的创作方法是批判现实主

义。故选故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

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

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选项无中生有,“分别是明清文艺

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市民文艺、上层浪漫主义、伤感文学的代表作。”错误,根据原文

“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

《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和“浪漫主义、感伤主

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可知,原文没有说“《桃花扇》

《长生殿》《聊斋志异》”是“明清文艺思潮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市民文艺、上层浪漫主

义、伤感文学的代表作。”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

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

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

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

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

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

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2.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它是对网

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

此来获得心理满足;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当网络依赖失控,

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三个: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

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躯

体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

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一组最新统计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6亿多网民中,

约有37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据悉,中国青少

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达15%人数高达544万,互联网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

洛因”。这部分人在网上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

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这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现象已被称为

“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因为过分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

兴趣。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湎于网络中,除影响头脑发育外,还会导致

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导致

死亡。

调查发现,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首选。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

竞争”为主,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模糊道德认识,淡

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

轻松。网络使用者人格中的某些缺陷,使他们更易沉迷于网络。现实生活压力过大,

导致一些人沉溺于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压。社会形态转型时期,生活

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会交往挫折、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难题等,

压力骤增。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减压的宽松环境。网络成瘾实际上暴露了目前现

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成瘾的症结完全归于网络的使用者,是不够全面的。

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人,易沉迷于网络。例如一位女性说:“在

网上,我会主动与我不认识的男士说话,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所以,提高他们

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是摆脱“瘾症”的治本之途。

心理学家对网络使用者及其家属还提出以下建议以预防“网络成瘾综合症”的

发生:⑴严格控制上网的时同一天不宜超过6小时;(2)每天应抽出2-3小时与家

人和同事进行现实交流;(3)一旦发现有“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各种症状出现,家属

要强行限定患者上网的时间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6.下列对“网络成瘾综合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英文简称IAD的病症。

B.是一种上网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的心理障碍。

C.是一种上网者只喜欢上网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的病症。

D.是一种上网者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对网络依赖越来越强烈以致

不能自拔的强迫性心理障碍。

7.下列属于“网络成瘾综合症”判定依据的一项是

A.连续30天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超过4小时

B.上网者在上网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

C.上网者出现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躯体症状。

D.上网者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

8.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成瘾者会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

式是合理的。

B.目前全球6亿多网民中,约有370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其中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o

C.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大多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从而形成对网络的过分依

赖。

D.网络成瘾实际上是网络使用者人格缺陷和当前一些社会问题共同作用的结

果。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不会主动与人说话,在网上恰恰相反。

B.对那些内向敏感的孩子家长每天要抽出2-3小时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就有

可能预防网络成瘾症的发生。

C.如果某人一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其患上了“网络成

瘾综合症”。

D.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上网首选目的,所以只要禁止发行那些以“攻击、战

斗、竞争”为主题的游戏,就可以解决“网络成瘾综合症”。

参考答案:

6.D7,A8.D9.B

3.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拜雪

魏清潮

①拜雪阴霾的天空中,雪花像一羽羽的鹅毛漫天飞舞,又似洁白的芦花,扬扬洒洒地

到处飘荡。一片白色的世界,白皑皑的大地,远处只见农户的屋顶上,盖上了一层棉

白的毛毯,古老斑驳的大树银装素裹,大雪压枝枝欲折,婉延的小溪变成了银蛇。风

雪中,一座古朴、庄严寂寞的寺院门前,伫立着一位老和尚,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双

手合掌,虔诚祈祷,深遂的眼睛中透出一道仁慈、睿智和带着伤感的眼光,默默地注

视着前方,那眼光将一切孤寂的守候和祈盼深深地藏在了心底。这是我在一次摄影

展上不经意看到的一幅放大的相片,取名为:拜雪。我在这幅相片前站立良久,被这

诙谐、幽默、机智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挥之不去,平和的心给搅动了,掀起一串串

涟漪,任思绪飞驰。

②人们敬畏大自然,也崇拜飘飘白雪。一缕洁白的雪魂,它飘逸、通灵、虚幻,伸手

接过几片雪花,来不及细看,来不及亲吻,它就融化了;雪是水,它来去匆匆,一见白晃

晃的太阳,就变化得无影无踪;雪是蜜,涂抹在人心上,可拂去尘埃,净化灵魂。大雪

无痕,蕴含了虚无缥缈。它吻合了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大皆空”的思

想,参悟人生,人生苦短,谁能躲得过几十年后黄土一至,洞明世事,深谐哲理玄机,为

人处世,多点奉献,少点算计,不生妄欲,一身无挂,直面人生。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学无言,雪飘无声,充满了恬静的韵

味。看辽阔无垠的雪域,听一曲来自心灵的风雪轻柔的音乐,一曲未了情的静夜

思,轻轻地、静静的飞雪,让你感受到了冬的诗情画意,沉默是一种力量,生命在

这里驻足、沉思、休憩,孕育着心得生机,让你惊讶的感叹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④我们赞颂雪花,它与梅花相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花晶

莹、洁白、绚丽,连白梅都羞于比较,梅花盛开,香气袭人,雪花愧不能及。造物

主赋予其不同的秉性,各扬所长。寒冬,雪花在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怒放”,而

梅花知识“墙角数值梅,凌寒独自开”的稀罕物。因此,踏雪寻梅成了不可多得的

雅景,雪花在梅花的濡染、熏陶下也成了香雪,哦,心里的香雪。

⑤从飘飘的白雪中,我仿佛看见了同样轻盈、洁白飞舞的芦花秋雪,“春去苇叶

青,秋来芦花白”。成片的芦花,独守江畔那一方瘠土,细涛抚浪,轻轻飘扬,花

序有致,洁白飘逸。在夕阳里,落霞中,摇曳一抹浅醉,絮飞如雪,优雅生动,宛

如一幅重彩浓墨的写意国画。在苍茫辽阔、烟波浩渺、秋雪飞舞的景致中,令人感

到古典的、寂静的幽野之美。而芦花那洋洋洒洒的身姿,让人闻足了秋天的味道,

也有了一份让人凋零落寞的情怀。雪花和芦花都是在秋冬之际,裸露着生命的本

真和飞扬的原态,迎风而歌,潇潇洒洒。人生也是如此,你我是世间随风飘扬的雪

花或芦花,点缀着生命的繁华,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纷飞在

尘世间,寻找合适自己生存的方式,在淡然的生命中,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⑥美丽的生命,谁不爱风花雪月。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爱北国风光,千里雪飘,深

爱雪的浪漫情怀,因为严冬,你做了一个缠绵温柔爱的梦,绚烂凄迷的岁月,走过

了许多坎坷之路,听过了多少晨鼓暮钟,爱已爱了,恨亦恨了,风干了爱的记忆,

发现爱已不是爱,情已非情,原来是红楼梦一场,一场情殛,一身惆怅,一眼伤

心,淡泊了廊桥遗梦,了断了半截情怀,只剩下爱的咏叹调。

⑦瑞雪兆丰年,我们感谢上苍的恩赐。白茫茫的冬雪冻死了病虫灾害,冬雪的地下

涌动着春潮澎湃,万物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守候,积蓄了无限的能量,只待惊蛰一

鸣,春雷滚滚,吹响了集结号,生命的冲动,迸发出排山倒海春天的力量。又是一

个好年景,春华秋实,五谷丰登,收成在望。

⑧我赞叹冰雪,最难忘的还是映在我脑海中雪地里那一串深沉的脚印。我南方炎热

的家乡,经年不见雪,不出远门的老人一辈子也没看见过雪。因此,我童年的心

里,问题突发奇想,期盼老天下雪,下大雪。十八岁那年我到边防当兵,冬天,终

于还了夙愿,见到了第一场下雪,我感动,尽情的撒泼着青春的活力。从此,我于

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部队分散在二十多公里的五六歌兵站上,一名五十多

岁的老军医,菱角分明的脸庞,两鬓斑白,精神抖擞,高高的个子,佝偻的背,一

双大脚穿着44号解放鞋,每隔一天都要背着药箱,不论严寒酷暑,来回在二十多

公里的边境警戒线上巡诊,待人和蔼可亲,他和战士们感情笃深,大伙都戏称他

“大脚叔”。那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暴风雪肆虐,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本

应该到达梳子铺兵站,但战士们左顾右盼,并没有等到他的到来。夜幕降临了,大

伙拿着手电筒到处去找他,终于在半山腰白森森的地里寻到了他,在零下三十多度

的雪地里他已变成一尊白色的塑像,他身后厚厚的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44号解放

鞋深深的脚印……我们泪流满面。

⑨雪花飘也飘,好雪知时节……老和尚拜天拜地,也拜雪,似乎对我们有所启迪和

教益。

——选自2011年第11期《作品》

7、第①段详细描写照片“拜雪”,是为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8、文章明明是写雪,为什么却在第⑤段写秋天的芦花?(3分)

9、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第①段大量运用比喻,寄托了作者对故乡雪的特有情怀,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第③④⑤段多处引用古典诗句,语言典雅简洁凝练,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C.第⑥段承上启下,将笔触从对往事的回忆转向现实,为下文赞美雪做铺垫。

D.本文浓墨笔重名描写不同时节的雪景,景致不同但却都展现相似的恬美意境。

E.本文纵横樨阖,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使文章充满了情趣。

F.本文在清新雅致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凝重隽永的情感,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10、简析第⑧段画线词语“撒泼”的表达效果。(3分)

11、有人认为第⑧段画线插入“大脚叔”的实际太突然,可以删去,你以为如何?

(3分)

12、联系全文,理解题目“拜雪”的意蕴。(4分)

参考答案:

7.(2分)点题(引起下文);(1分)描写中蕴含了作者的思考(工笔细描,奠

定全文情感的基调)。(1分)

8.(3分)(1)芦花和雪花相似,轻盈洁白,带给人古典、幽寂之美(带给人诗情

画意);

(2)芦花和雪花相似,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蕴含着生命的本真和形态)。

(写一点2分,两点3分)

9.(6分)BF(A项“故乡的雪”是错误的;C项“往事的回忆,不对;D项错在

“不同时节的雪景”;E项“纵横探阖”不对。)

10.(3分)贬义褒用;(1分)形象(形神兼备)地写出“我”第一次见到大雪时

无比欣喜的神情。(2分)

11.(3分)不可以删去。原因:⑴“大脚叔”是“雪”的精神的象征;(2广大脚叔”的

事迹和第⑥段“人生也是如此……绽放出自己的美丽”相呼应;(3)“大脚叔”事迹深

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文章情感。(写出一点1分,两点3分)

12.(4分)

⑴对雪的喜爱,对雪的品质的赞美;(1分)

(2)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礼赞;(1分)

(3)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腑,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岷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

海内鲁旧以及乡里朴学、雍摩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言.余初至京师,

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考■进取者,多卷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

吝;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异之,而君亦8匡赊.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

书先生间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蝇山相国;其后仪封张中丞

与江督嘱礼互劾奏,漱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

为众所哈.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上品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

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诧除到今邪?顾窃自念

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

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

行,再书辞.大江以南,漫无列荐者.君内行饬修,遭母丧,既停,子孙请少进肉洎,君

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者,嗣衍昌,归幽墟,目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瀛(yon):奏折

屋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哈(hbi):讥笑.⑤诧镶(chachi):失意的样子.⑥劄(zha)

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⑦律(don):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考•进取者务:谋求

B.多卷文藻矜:夸耀

C.余回诘其所以然间:私下

D.君固不肯固:本来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从而以言之不与而众所哈/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而士亦以此附售/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常

C.则心耻之/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D.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是说也,人常疑之

11.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蛆是()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时④遂无列荐者⑤君内行饬修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⑷⑥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嚼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上

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大家才

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每每想

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

的命运所致.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

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

耳.

1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碎成现代汉语.

(1)余心异之,而君亦眶就余.

翻鬲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

翻鬲

参考答案:

9.D(固:坚决)。

10.C(A前“为”是介词,被:后“为”是动词。B前“焉”为代词,他;后

“焉”为兼词,于此。D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提顿)

11.B(③④与“敛其容”无关,⑥表其大公无私。)

12.B(曲解原意。大家讥笑张朴的原因是,他的观点近似迂腐而且言语与众不

同。

13.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14.(1)(略。译出大意1分;“异”的适用,1分;“就”,1分)(2)

(略。译出大意2分;“以为”古今异义,1分)

(0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猥,猥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

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用,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

尹筮,由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好,智伯闻赵褰子于张武,不审也,

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晚之以理.鲁哀公间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停乎?”孔

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

正六律,和五声,以通人风.而天下大服.勒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燕者一而足矣故曰'夔

—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涯也,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I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间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音师三黜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间之,则曰,音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美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

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注]一足,值乎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近之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艰漠汲:打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怨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

5.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同之于丁氏

阙秦以利昔,唯君图之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由,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嗡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B.①③⑥

C.②④⑤D.③④⑥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时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

查.

B.第三段与襄、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

解、误传.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D.文中有的事例“美是而非",有的事例“美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深文: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译文:

(3)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选

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12.B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

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13.B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自己

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14.D

要点分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

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

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

着正反两个方面。

15.

要点分析:

这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翻译句子,一要弄清句式,二要字字落实。

第一句是个含有“……之所以……也”的因果判断句,一般要翻译为“……

是……的原因"。第二句是个含有“非”的否定判断句,一般翻译为“……不

是……”;再者,要根据上下文理解两个“一足”的含义。第三句,“史记”的翻

译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是个古今异义词,其语境义为“史书”,而不是现在所说的

司马迁的《史记》;另外,“豕”是“猪”的意思,“涉”是“渡”的意思。

参考答案:

(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2)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

(3)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6.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日: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

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

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

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女为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所诬,衍惧

祸,自表离婚。贾后既废,有司奏衍,日:“太子被诬得罪,衍不能守死善道,即求离

婚。得太子手书,隐蔽不出。志在苟免,无忠蹇之操。宜加显责,以厉臣节。可禁锢终

身。”从之。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

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

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

越之讨苟晞也,衍以太尉为太傅军司。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

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

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

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

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

出。谓其党孔装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装曰:“彼晋之三

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

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

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尝造山涛造:拜访

B.不以经国为念经:治理

C.衍自说少不豫事豫:参与

D.使人夜排墙填杀之排:挖掘

5.下列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王衍“浮虚”和“自全”的一组是()(3分)

A.申陈事状,辞甚清辩B.然误天下苍生

者,未必非此人也

衍耻之,遂阳狂自免衍惧祸,自表

离婚

C.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D.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衍以贼寇锋起,

惧不敢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明智颖悟如神,不仅自视甚高,认为有子贡之才,而且也为

同代人称道,王戎就认为他的才能当世无人能及。

B.王衍的女儿是愍怀太子的妃子,太子被贾后座陷之时,为不给贾后查找到嫁祸太子

的证据,王衍将太子亲笔写给他的信隐藏了起来。

C.孔滨认为,王衍在晋朝官运亨通,可在国难之际却不能为国出力,所以战败也不可

能真心归附尽力,应除掉这种没有责任心的人。

D.王衍缺少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他靠小聪明暂时逃脱

了一些责任,但最终还是为推诿付出了惨重代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自免。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D(A“衍耻之,遂阳狂自免”表明的不是“自全”,而是恃才傲物。B"然误天下苍生

者,未必非此人也”是间接描写。C“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表明的不是

“浮虚”,而是卓异)

6.B(王衍将太子的亲笔信隐藏起来不是为了保护太子,而是为了使自己不受到牵

连)

7.⑴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婚事。(得

分点:①妻:嫁。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③阳狂:装疯)⑵中原已经乱

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得分点:①中国:中

原。②方伯:地方长官。③兼资:同时具有两种资质)

译文

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文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

了很久,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样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百

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城,拜访仆射羊祜,陈述事件情状,言

辞十分清楚漂亮。羊祜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年纪虽小却毫无屈从人下的神色,众人

都认为他与众不同。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便装疯使自己躲过这桩

婚事。武帝听说他的名声,问王戎说:“王衍在当世谁与他相当?”王戎说:“当世没有

看到与他相当的人,应该从古人中寻求这样的人。”

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明智颖悟如神,常常自比子贡。女儿是愍怀太子的妃子,太子

被贾后诬陷,王衍害怕惹来灾祸,自己上表请求离婚。贾后被废黜后,官吏弹劾王衍,

说:“太子被诬陷获罪,王衍不能以死固守善道,立即要求离婚。得到太子亲手写的信,

又隐藏不拿出来。意在苟且避祸,无忠直的节操。应该加以重罚,来激励人臣坚守节操。

可以对他终身禁锢。”晋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

劝说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

任地方长官。”便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于是对王澄、王敦

说:“荆州有江汉的险要地势,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峻地势,你们二人在外,而我留在这

里,足以算作狡兔三窟了。”有识之士鄙视王衍。

司马越讨伐苟晞,王衍以太尉的身份担任太傅军司。至司马越去世,众人共同推举他

为元帅。王衍因为贼寇纷起,恐惧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就没有做官的欲望,随

着选补官吏,于是到了今天的职位。今天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担任

呢?”不久全军被石勒打败,石勒召呼王公与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王

衍向他陈述西晋遭遇灾祸和失败的缘由,并说计策不是自己出的。石勒很喜欢王衍,与他

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希望自己能免于处置,还趁机劝石勒

称帝。石勒大怒说:“你闻名天下,位高任重,年轻时就入朝为官,直到满头白发,怎么

能说不参与政事呢!使国家破亡风俗败坏,正是你的罪过。”石勒让左右之人将王衍扶出

帐外。石勒对自己的同伙孔要说:“我走过天下的地方也够多了,却未曾见过这样的人,

应该不应该让他活命呢?”孔芸说:“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我们尽力,

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说:“关键不能用刀杀他。”让人在夜里推倒墙杀埋了

他。王衍临死前,回头对人说:“唉!我们这些人虽然比不上古人,假使不推崇浮华清

谈,合力匡正挽救天下,还可以不至于到今天这步天地。”死时五十六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请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有主标题和副标题。(6分)

昨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对国有、民营和

外资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蓝皮书显示,企业社会

责任整体低下。205家企业(占总数的68.3%)仍在旁观,26家企业得分是0甚至

负分。其中可口可乐、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在华外资企业得分为0,阿迪达斯以-4

分位居最后。

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主标题:社科院发布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副标题:不少知名外资企

业得分为零甚至负分。或者主标题:近七成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副标题:可口

可乐等企业得分为0,阿迪达斯以-4分居末。(注意新闻标题的特点,语言要准

确、简明,每条3分,共6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

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

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唐代的

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

带回“麒麟”一一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

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因传统文化的深刻认

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不断与周边各个

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

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不是一条通商之路,而是一条文化纽带

B.它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而且还是一条通商之路

C.它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而且还是一条文化纽带

D.它不是一条文化纽带,而是一条通商之路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麒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据说这是稀世之宝------种难得的良药。

B.你怎么会姓赵!一一你那里配姓赵!

C.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一有什么看头啊!

D.“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

B.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C.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打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D.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7.C18.A19.D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

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

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

用。

根据史实可知,丝绸之路本来就是古代的通商之路,所以''通商”应该在前面,排除B

项;

而“文化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又一功能,是在“通商之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

“通商之路”和“文化纽带”是递进关系,应该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

且……”,而"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排除AD两项。

故选Co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含义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

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

虑,才能用得准确。具体说有以下几点:弄清功用,分析结构,揣摩语气,理解文意,留

意套用。语段中“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一一非洲长颈鹿”破折号

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A项,表示解释说明;

B项,表示意思的递进;

C项,表示意思的跳跃或转折;

D项,表示声音的延长。

故选Ao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

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

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

子的原意。

句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借助……取得的”结构混乱,应该是“是

靠……取得的"或者"借助……"。排除AC两项。

第二处是“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改为“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排除B

项。

故选Do

【点睛】病句结构混乱的类型分析: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

个。)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

们”。)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