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逍遥”解读《逍遥游》第1页大鱼海棠BIGFISH&CHINESEFLOWERINGCRABAPPLE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第2页出自庄子(或南华经)内篇逍遥游第3页庄子其人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建了华夏主要哲学学派庄学。庄子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利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某些微妙难言哲理说得引人入胜。“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
齐物论》)弟子呜咽有声。弟子道:“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尚有比这更加好更多陪葬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第4页庄子在本文中想体现什么?什么才是“逍遥”?请带着问题,并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一下第5页重点句子解读天之苍苍1
其2正色邪3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4亦若是则已矣1.苍苍:深蓝色2.其:或许3.邪:通“耶”疑问词4.其视下也:它(大鹏)向下俯视第6页重点句子解读适1莽苍2者三餐3而反4腹犹5果然适百里者宿6舂粮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1.适:去、往2.莽苍:草色沧茫郊野3.三餐:指一天4.反:通“返”,返回5.犹:还是6.宿:隔夜,头一夜7.舂粮:把谷壳捣掉,指准备粮食适:动词1.往、到(本文)2.女子出嫁(始适还家门)3.符合、适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节制(适欲:节制欲望)
形容词5.舒适、满足
副词6.正好、正好(适晤:正好碰见)7.刚才、方才(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第7页重点句子解读小知1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2不知晦朔3蟪蛄4不知春秋51.知:通“智”,智慧小知:小聪明;大知:大智慧2.朝菌:一种朝生暮死菌类3.晦朔:月亮盈缺,指一种月4.蟪蛄: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5.春秋:代指一年晦:每个月最后一天朔:每个月第一天弦:上弦:每个月初七、初八
下弦:每个月二十二、二十三望:每个月十五;既望:每个月十六第8页重点句子解读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第9页重点句子解读
若夫乘天地之正1,而御六气2之辩3,以游无穷者,彼且呜呼待哉4?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天地之正:天地万物本性。
正:自然本性2.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3.辩:通“变”,变化。4.呜呼待哉:还用什么凭借呢?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体现。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清除外物束缚人生追求。第10页庄子在本文中想体现什么?什么才是“逍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无所待”,真正“逍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便是他所追求境界。第11页与天地万物合一。他形体融入了天地,他心灵精神超越了所有世俗物质执取与虚空名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没有羁绊与恐惧,是他永恒逍遥快乐源头。第12页“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主张其实就是要求人们“无己”,“无功”,“无名”。“无己”,就是要放弃自我观念、自我追求;“无功”就是“无为”,就是反对刻意地追求一切预定目标,而顺应自然;“无名”,就是抛开对天地万物概念化结识,从而达成物与我统一。“无己”、“无功”、“无名”,简洁而明确地表述了庄子哲学主张和人生观,这也是《逍遥游》全文关键思想。第13页课后习题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和他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一部主要著作。B.逍遥游是庄子人生抱负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精神自由作为人生最高境界,因此,庄子逍遥游不是简单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绝对自由。C.庄子不但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学艺术家。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D第14页课后习题2.庄子所追求最高境界是()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B.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B3.有关本文内容和主题表述有错误一项是()A.《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B.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自由,自己追求是“无所待”境界。C.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论证他所追求最高境界以及达成这种境界主张。D.全篇集中地体现庄子哲学思想一种主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B第15页课后小测试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两句是(,)。2.庄子在奇妙莫测描写后详细描述了现实社会四种人,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成真正“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句子分别是(、、、)。3.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浮动对水依赖性句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