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_第1页
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_第2页
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_第3页
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_第4页
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总则:为了规范电锅炉蓄能式供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本规范制定。适用于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在按本规范进行系统设计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当有冲突时,以国家规范和标准为准。系统综合设计:1.1系统简介1.1.1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工作原理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采用电锅炉为制热设备,利用供电电费峰谷差值,在供电谷值时段,开启电锅炉,加热热媒并储存在蓄能水箱中。在供电高峰时段关闭电锅炉,由储存在蓄能水箱中的热水向采暖系统供热。这种供暖方式可以使供电电网运行“削峰填谷”,充分利用廉价的低谷电价,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同时取代燃煤锅炉,是最佳供暖方式之一。1.1.2电锅炉供暖的优越性1.1.2.1电锅炉是真正的环保型绿色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这是燃煤、燃油及燃气锅炉无法比拟的。1.1.2.2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既能合理分配用电负荷、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同时又充分利用低谷电价,节约运行费用,降低运行成本。1.1.2.3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中,锅炉本体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不需要烟囱和燃料堆放场地,极大的节约锅炉房用地。1.1.2.4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具有超温、过载、短路、漏电、缺水,缺相等六重自动保护功能,运行安全可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1.1.2.5电锅炉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其运行热效率达98%以上。1.1.2.6电锅炉可逐级加减负荷,调节过程平稳,控制精度高。1.1.2.7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各种环境及条件的需要,适用于宾馆、饭店、机关、学校、住宅等的取暖和洗浴。1.1.3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1.1.3.1常压电锅炉原则上一般不作为蓄能式供暖系统的热力设备。1.1.3.2承压蓄能供暖系统示意图见图一。本文介绍了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的设计规范和运行方式。系统中的YL溢流管和启闭阀起到重要的作用。蓄能水箱是敞开式、无压型,最大设计温度为90℃,以防止水泵汽蚀。系统具有全自动蓄热功能,可以实现无人职守。用户系统的恒温供暖是通过电动三通调节阀节蓄热水箱供水量与回水混合量来实现的。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A种形式全部使用低谷电,B种形式在使用低谷电的同时使用一部分平值电。运行方式不同,将对电锅炉的容量、蓄能水箱的容积、变压器的大小、除投资及采暖运行费用的高低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计算热负荷时,需要考虑民用建筑供暖的情况。在供电谷值时段,电锅炉不仅要加热水箱里的水,同时还给用户供暖。热负荷的计算公式为Q1=F·t·q1/1000,其中Q1为供暖热负荷,F为供暖面积,t为用户供暖的时间,q1为平均供暖热指标。—电锅炉蓄能时段的时间(h);q2—保温时段热指标(W/m2);Δt—水温变化(℃),一般取50℃;C—水的比热容(J/kg·℃),一般取4180;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的蓄能水箱容积只是初步计算值,具体容积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2.4水泵的选型水泵的选型应根据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应满足系统的需求。一般来说,水泵的扬程应大于等于系统最大阻力,流量应大于等于系统最大流量。同时,还需考虑水泵的效率、噪音、可靠性等因素。1.2.5管道的选用供暖系统管道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确定。一般来说,管道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耐压性和密封性。常用的管道材料有钢管、铜管、PVC管等。在选择管道材料时,还需考虑管道的安装、维护、更换等因素。1.2.6阀门的选用供暖系统中的阀门主要有截止阀、调节阀、止回阀等。阀门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需求确定,阀门的材质应与管道材质相同或相近,阀门的型号应满足系统的流量和压力要求。同时,还需考虑阀门的可靠性、耐用性、密封性等因素。1.2.7自控系统的选用自控系统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调节和监测。自控系统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确定,常用的自控系统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多回路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在选择自控系统时,还需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等因素。1.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的设计规范1.1系统概述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是一种以电锅炉为热源,以蓄能水箱为热媒,通过水泵将热水循环输送到供暖管网中,实现供暖的供热方式。该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的供暖方式。1.2蓄能水箱的设计蓄能水箱是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蓄能水箱的容积应根据供暖面积、供暖热负荷等参数进行计算,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蓄能水箱的设计温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0-30℃。-蓄能时段供暖热指标应根据供暖面积、供暖热负荷等参数进行计算,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电锅炉蓄能运行的时间应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根据上述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蓄能水箱的有效容积V:V=Q/(Δt×C×1000)其中,Q为供暖热负荷,Δt为蓄能水箱设计温差,C为水的比热容(取值为1Kcal/(kg·℃)),1000为质量换算系数。在水箱结构设计时,还需考虑相应的有效容积系数,以确定水箱的外形体积。1.3系统管线的保温方法1.3.1管线的保温设计应符合GB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和GB4272《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中的要求,并应满足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的最小保温厚度要求。对于小于400mm的圆管,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保温层厚度:A=(d+2δ)×ln[(d+2δ)/d]/(2×λ×α×wg×[(t-tng)/(wb-t)])其中,d为管外径,δ为保温层厚度,λ为导热系数,α为换热系数,wg为管道敷设方式的修正系数,t为管道设计温度,tng为环境温度,wb为环境温度下的水蒸气饱和压力。对于圆管的计算,可以在计算出A后,查圆管保温层厚度计算表。需要注意的是,保温层厚度的计算结果应满足JGJ26-95中的最小保温厚度要求。1.3管线保温室内管线采用聚胺脂发泡瓦扣进行保温,接口处用黑白料密封。保温厚度为30mm,要求平整,外缠玻璃丝布,可刷绿色调和漆。拐弯处保温,作成直角。架空管线保温采用聚胺脂发泡,保温厚度为60mm。地沟管线采用直埋管,发泡管厚度为30mm。管线保温应符合以下规定:①保温瓦的接缝应错开,多层保温瓦应交错盖缝绑扎;②保温层厚度要求均匀,绑扎牢固,缠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20mm;③管道保温应粘贴紧密,表面平整,圆弧均匀,无环形断裂,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0.1倍保温厚度值。锅炉房内的设备及管道,其保护层或保温层的表面宜涂色或色环,并作出箭头标示内部介质的种类及其流向。具体可参考《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锅炉、供热、保温、水处理)》(上)GL1-38锅炉房管道系统涂色。2.0蓄能水箱的设计2.1蓄能水箱设计、制造、安装技术条件在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中,蓄能水箱起到在低谷电时段充分储存电锅炉低谷时段发热量、在非低谷电时段取代电锅炉直接向系统供暖的作用。因此蓄能水箱在整个系统中是关键的设备之一。在蓄能水箱的设计、制作及安装过程中,须严格按照本规范执行,以保证设备在系统中的安全经济运行。2.1.1设计技术条件2.1.1.1蓄能水箱在系统中为敞开式、无压型;2.1.1.2蓄能水箱应按照达到介质在水箱中充分混合的原理设计,以保证箱内温度场均匀,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箱体的容积,提高水箱蓄能容积的有效利用率;2.1.1.3设计蓄能水箱内部混水管及外接管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在箱的高度方向上的对流及冷热流的混合情况。在设计时原则为供暖系统回水管接水箱的上部混水管,经锅炉加热的蓄能热水接水箱底部的混水管。2.1.1.4在设计蓄能水箱时,应考虑水位计(玻璃管)的位置、系统温度显示仪表、传感器的位置以及传感器所需开孔的大小。如果传感器无法安装在水箱本体上,应根据系统需求在水箱各开口管座处开孔。2.1.1.5蓄能水箱应配置排污口和溢流口,其口径大小应根据水箱容积确定,其他口径应通过经济流速计算。2.1.1.6蓄能水箱壁厚及内部加强筋的选择应遵循“蓄能水箱的钢板厚度及内部加强件的设计”中的规定。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如场地、用户要求等,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2.1.1.7蓄能水箱底部支座应按照“蓄能水箱承重基础设计”中的要求进行设计。2.1.1.8设计水箱的外形尺寸应遵循“蓄能水箱外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工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要求水箱保温完成后,其四侧与墙的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m,顶部最高点距屋顶应大于等于400mm。2.1.2制造及安装技术条件:2.1.2.1蓄能水箱的制作和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2.1.2.2蓄能水箱的下料应在保证焊接方便、便于运输和节约材料的原则下尽量减少各面钢板的拼接数量。2.1.2.3蓄能水箱的就位应根据锅炉房平面设计图执行,并且每个水箱的设计应考虑基础承重问题。在设计时应有明确的说明,包括混凝土标号、钢筋的布置和基础标高等,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2.1.2.4在蓄能水箱的现场制作中,箱底的钢板拼接应采用对接V形焊缝;箱顶与箱壁钢板厚度大于6mm时采用V型焊接,厚度小于等于6mm的钢板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间不能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得与加强肋重合。2.1.2.5水箱顶板、立板与横、竖肋的焊接采用间断焊接,焊缝长度为100mm,间隔为100mm。两侧焊缝间隔对称。2.1.2.6各角钢与钢板间的焊接采用贴角满焊,焊缝高度根据角钢型号而定,一般与角钢厚度相同即可。2.1.2.7圆钢作为拉筋与两侧的扁钢间采用贴角满焊,且拉筋上下各100mm范围内,肋板与立板间焊缝采用双面贴角满焊。2.1.2.8水箱肋板竖向为通常整材,横向遇竖向断开,交叉处采用贴角满焊。2.1.2.9制作完成后,蓄能水箱各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度。水箱成型后,各侧面平面度应小于5mm且不得外凸。2.1.2.10在制作完成后,水箱必须进行盛水或煤油渗漏试验,也可以进行气体打压,压力为水箱高度水柱压力的1.5倍。观测各条焊缝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果发现有渗漏现象,必须铲掉重新焊接,再进行试验。2.1.2.11渗漏试验完成后,应对水箱全面保温。保温方法可以参考“蓄能水箱保温材料及外壳的设计”。2.2蓄能水箱外形的设计在没有环境、地点限制或其他要求的情况下,蓄能水箱在外形上尽可能设计成正方形,以满足混水效果好、省材料和受压均匀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下料的方便性和可行性。2.3蓄能水箱本体与内部结构设计2.3.1蓄能水箱钢板厚度及内部加强件的设计蓄能水箱的设计必须保证水箱各面钢板强度,同时还要保证蓄能水箱制作成型后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因此,水箱内部应设计有布局合理的加强筋、加强肋及角钢等加强件,以加固水箱、防止钢板因压力引起变形。2.3.1.1水箱内部横向加强筋采用圆钢,规格根据水箱容积从Φ12-Φ20不等。加强筋应保证横平竖直。2.3.1.2加强肋与水箱顶板、侧板采用角焊焊接,肋板材料为30×3~80×8系列规格Q235扁钢,加强肋与加强筋布置呈交叉网状,从而对水箱钢板形成环网形拉固与加强。2.3.1.3蓄能水箱四围加强撑采用等边角钢,规格型号为∠50×50×6~∠80×80×8。一般情况下,顶角钢型号相对要小于底角钢与侧角钢的规格。2.3.1.4蓄能水箱钢板及加强件的具体选用标准参见表一。2.3.1.5加强件的布置遵循以下原则:-对于30M3以下(不包含30M3)的蓄能水箱,内部可以不采用加强肋,加强筋与角钢的规格参照表一,并保持筋的间距在600mm~800mm。具体设计时,可以根据水箱的实际情况调整筋的规格与其间距的关系,以使二者协调,达到最佳效果。-对于30M3以上(包含30M3)的蓄能水箱,在采用加强筋的同时,需要布置同等间距的加强肋。二者布置间距均在900mm~1400mm之间。-水箱内部加角钢做整体框架支撑,角钢的选用参见表一。表一:蓄能水箱钢板厚度及加强件规格一览表|钢板厚度(㎜)|水箱容积(m3)|角钢|加强筋|加强肋|顶角钢||--------------|--------------|----|------|------|------||3|3|φ10|φ12|φ14|φ16||6|6|φ14|φ16|φ18|φ18||8|8|φ16|φ16|φ18|φ18||10|10|φ16|φ18|φ18|φ18||15|15|φ18|φ18|φ18|φ18||25|25|φ18|φ18|φ20|φ20||30|30|φ20|φ20|φ20|φ20||35|35|φ20|φ20|φ20|φ20||40|40|φ20|φ20|φ20|φ20||60|60|φ20|φ20|φ20|φ20||90|90|φ20|φ20|φ20|φ20||110|110|φ20|φ20|φ20|φ20||130|130|φ20|φ20|φ20|φ20|:混水喷嘴应根据水箱的形状、容积、介质流量等参数进行设计,喷嘴的数量和位置应合理,以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喷嘴的角度应根据介质流动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介质在水箱内的均匀混合。同时,喷嘴的材质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以保证长期使用的可靠性。2.3.3.4混水方案的选择:混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水箱的形状、容积、介质流量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常用的混水方案有喷嘴式、花管式、板式等。喷嘴式混水方案适用于水箱容积较小、介质流量较小的情况,花管式混水方案适用于水箱容积较大、介质流量较大的情况,板式混水方案适用于水箱容积较大、介质流量较小的情况。2.3.3.5混水方案的实施:混水方案的实施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喷嘴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花管和板式混水方案的安装应保证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混水方案的有效实施。设计混水喷嘴时需要考虑角度、数量、相隔间距和口径大小等几个方面。对于长宽比约等于1的水箱,喷嘴的最佳角度是30度,其他情况需要选取适合的角度。设计喷嘴角度的原则是保证有较理想的假想切圆,使喷射的水流混合均匀,避免产生涡流区或者射流对冲现象。喷嘴的数量应根据水箱的高度具体确定,一般喷嘴的间距为250~300mm。喷嘴口径的大小需要根据混水主管线及支线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混水管线布置的具体方案包括:蓄能水箱内部混水管管材应使用镀锌无缝钢管,管径根据水箱容积与外接水箱开孔确定,一般混水主管线管径与外接进出水管径相同。整体混水管沿箱内壁分上下两部分敷设,上部分为供暖回水混水部分,下部分为蓄能进水混水部分。混水喷嘴的布置在保证混水效果的前提下,结构尽量简单。当水箱长宽比接近1时,内部采用水平混水方式,即混水喷嘴沿水箱高度方向上布置。支线沿水箱四角垂直布置,并沿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混水喷嘴。当水箱宽度与高度数值相接近时,内部采用垂直混水方式,即混水喷嘴沿水箱长度方向上布置。当水箱的长宽比大于1.5时,也可考虑在长度方向上加强混水的方式或者采用隔板与多套混水装置的应用。混水装置的支撑采用管径与混水管径相同(或相近)的钢管,在混水管的拐弯处必须设置支撑,其他中间支撑应均匀布置,间距为600~800mm。2.3.3.6在考虑整体混水方式的同时,还可以从分层供水的角度考虑水箱的结构设计。通过蓄热和供热过程中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重力差,可以通过蓄热、供暖管道附件的具体设计,使水箱内部介质达到冷热分层的目的。2.3.4蓄能水箱排污与溢流设计。蓄能式供暖系统中,蓄能水箱排污口应设置在水箱最底部。当水箱长度为8-10m时,可考虑设置2个排污口,位置按箱长等量分布,排污管径应根据蓄能水箱容量而定。水箱溢流口的开孔位置应以水箱顶板为基准,溢流管外壁顶部与其之间距离应20mm左右。溢流管另一端与排污阀后管段相接,排至地沟。表二列出了水箱排污、溢流口的规格。2.3.5蓄能水箱水位计的设计。水位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在便于观察的位置,采用φ20玻璃管水位计,一般情况下设置于水箱高度方向上部1/3处,并设计金属外保护罩。2.4蓄能水箱保温材料及外壳的设计。蓄能水箱的保温是水箱能否蓄能的关键,保温材料可根据情况选择经济、耐高温、传热系数小、施工简单的材料,其厚度可按已知允许热损失计算得出。一般采用聚氨脂发泡块保温,于水箱外围进行现场组接。除箱体外,人孔也应做相应的保温处理,以保证其保温严密性能。保温层厚度应为100㎜。为提高水箱外观的可视效果,外壳采用彩色压型板(δ0.5)。外保温壳与钢板之间采用30×3扁钢做骨架,具体布置参见图五、图六。扁钢30×3和角撑扁钢30×3是用于蓄能水箱外保温壳工艺的材料。骨架直接焊接在水箱外壁上,长度一般按照水箱保温厚度设置,但最终要视现场实际情况下料。骨架扁钢横向间距a为500mm,纵向距离b为700~800mm,并用同规格的扁钢水平包围。保温壳的各内角均布置30×3规格的扁钢,角外包彩色包角。外保温壳与保温层及钢板整体固定通过抽芯铆钉(或自攻钉)与扁钢的铆接实现。铆钉的纵间距为700~800mm;横间距不得大于300mm,铆钉应布置均匀,并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其铆接于扁钢上。当骨架与水箱上的配件(如爬梯、水位计、人孔等)发生碰撞时,可以适当调整其位置。蓄能水箱承重基础的设计有混凝土基础、工字钢(或槽钢)支座和枕木支座。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参见图七。工字钢或槽钢的数量根据水箱的长度确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为600-700mm,型号采用10#,15立方以下的蓄能水罐可以采用1000mm的间距。枕木支座采用浸油黄松,断面尺寸220×160,中心间距800-1000mm,距水箱底外边尽量取小值,枕木长度与水箱宽相同。保温时,在枕木间距处铺设红砖一层。锅炉蓄能水箱内壁防腐涂料采用环氧耐温防腐漆。环氧耐温防腐漆是一种理想的内壁防腐蚀涂料,它用环氧薄涂层底漆和环氧防腐漆面漆配套使用。环氧耐温防腐漆内含缓蚀剂、特种填料及多种助剂,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各种化学介质渗透和耐温变性,可于温度200℃条件下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施工时,被涂物表面处理干净,经打磨或喷砂处理,不得有油污、灰尘等杂物。规范在进行蓄能水箱的设计和施工时,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先涂上一层薄涂层底漆。混合底漆甲料和乙料的比例为100:3.5,混合后要充分搅拌直到完全混合。甲、乙料混合后的适用期为8小时。2.一般在涂上底漆后的第二天即可喷涂面漆。混合面漆甲料和乙料的比例为100:3.5,混合均匀后适用期为8小时。3.喷涂粘度以20秒/涂-4杯25℃为宜,用专用配套稀料兑稀。室外涂漆应在晴朗、无风天气下进行,漆涂好后24小时内不得淋雨。施工温度最好大于10℃。4.该产品可以自干成膜,24小时实干,7天后交付使用。使用时要按需配制,当天用完,以免浪费。施工用具用毕洗净,以免固化后不易清洗。5.制板要求底漆一道,面漆二道,总漆膜厚度不小于100微米,漆膜完全固化后测试。6.由于环氧耐温防腐漆刺激性气味较强,若在水箱焊接完毕后涂刷,现场水箱制作时回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性;若在水箱焊接前涂刷,会因焊接造成涂料防腐效果的破坏并引发着火等。考虑上述因素,水箱钢板在下料时,应在四边预留100mm的安全区域,以防钢板焊接时引发安全事故。7.产品应保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应远离火源。在运输途中应严格按照相应规定执行。产品贮存期为一年,超过保管期限,可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检验,质量符合标准仍可继续使用。8.水箱标识分为两部分:A:九阳公司标志;B:“九阳实业”艺术字。当水箱须刷标识的立面长宽之比小于4/5时,标志在艺术字上面,标志直径为字体宽度的1.5倍;当水箱立面长宽之比大于4/5时,标志在艺术字左侧,标志直径为字体高度的1.5倍。标志颜色为外圈正黄色,内圈底色为正红色,内圈“九阳”二字与外圈颜色相同。制作时选用有一定厚度的有机板制作。3.1软化水设备3.1.1选配水处理设备选配软化水设备应保证电锅炉补给水及锅炉水质符合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规定。3.1.1.1小型电锅炉(6kw-96kw)用于采暖系统,可安装加药罐。加药罐由技术部设计,尺寸根据锅炉规格、型号选定。加药时间及数量详见产品说明书。如有特殊要求,可采用一次注入软化水的炉外化学处理方法。加药罐图纸参见附图五。3.1.1.2大型电锅炉(144kw-1440kw)用于采暖系统,应装软化水设备。软化水设备的出水须符合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软化水设备的使用方法详见产品说明书。对于此系列的锅炉用于热水制备及供应,有条件的应安装软水设备。若无条件,则必须安装硅丽晶罐或化学除垢。加药时间应根据锅炉型号及热水供应量的大小确定。硅丽晶在每吨水中1-3克即可起到防垢作用。硅丽晶罐的制作图纸参见附图六。3.1.2安装要点及验收标准3.1.2.1位置选择3.1.2.1.1软化水设备应安装在牢固的水平地面上,附近设计有排水管道。3.1.2.1.2软化水设备应摆放在便于操作的地点,以便定期给调节器补充盐份。3.1.2.1.3软化水设备距锅炉位置不宜过近,调节器出口至锅炉入口之间的管道总长不少于3米,在调节器出来的软水管道上装设一个止回阀。3.1.2.1.4禁止靠近酸性液体或气体。3.1.2.1.5如需增加其它水处理设备(过滤器、除氧器等),应预留位置。3.1.2.1.6环境温度要求保持在2℃-50℃。盐罐尽量靠近树脂罐,为提高吸盐率,应尽量缩短吸盐塑管的长度尺寸。3.1.2.2装填树脂装填树脂前,中心管放置于树脂箱的底部中央。中心管上端用胶带封好,以免树脂进入中心管。装填过程中,应不断向树脂箱内注入清水,使树脂空隙中的空气排出。3.1.2.3安装控制阀取下中心管上端密封胶带,中心管以阀体安装好以后的端面取齐或略高。将升降管上端涂抹少许润滑油后,对正控制阀底部中央的承接口,小心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控制阀(切记中心管插入阀体,并保持同心),直至控制阀紧固在箱体上。3.1.2.4接好管道和电源(220V)后,进行通水试验。3.1.2.4.1排污接口应通过管道引至排污地漏,管道长度不得超过3米,并要注意防止产生虹吸现象。3.1.2.4.2所有进出口管路必须有独立支撑,不能用阀体做支撑。3.1.2.4.3启动软水器时,应先关闭旁通阀,然后打开出水控制阀,最后缓慢开启进口控制阀,切勿使进口控制阀开启过快。3.1.2.4.4初次经过树脂排出的软化水颜色略带微黄,经过5分钟后颜色转至无色,同时软化硬度已经合格≤0.6mmoL/L(1/2Ca2+、1/2Mg2+)。3.1.2.5技术指标及工况要求:原水硬度≤10mmoL/L,自来水进水口压力为0.2~0.6Mpa;如果入口水压低于0.2MPa,应加装管道泵。工作温度为2~50℃,电源为220V/50Hz,耗电量为3~10w,设备总压损为0.3kgf/cm2。3.1.2.6注意事项:3.1.2.6.1安装前必须放水冲洗系统管道,避免管道内杂质和锈水被带入控制阀,损坏控制阀和树脂。3.1.2.6.2首次使用的软化设备,再生盐箱中必须投放足够量的固体NaCl,切勿使用加碘盐或加钙盐为再生剂。3.1.2.6.3盐箱内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固体颗粒盐,以维持饱和盐水。3.1.2.6.4北方地区用户冬季应对软化水设备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3.1.2.6.5设备用电源最好使用独立插座,不宜由墙上开关控制。3.1.2.6.6进水口应加装压力表,工作压力应≥2㎏/㎝2,出水口处应留取样口。3.1.2.6.7软化水箱内应安装浮球阀。3.1.2.6.8系统必须安装旁通装置,以备软化水设备维修使用。工程部应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安装、调试、检验,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1.3工作原理示意图:出水取样口自来水过滤器水表软化水设备盐罐排污3.2电动三通调温阀:3.2.1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功能是在蓄能式电热锅炉供暖系统中,通过调节水箱出水与系统回水的混合,实现供暖系统温度的调节,达到节能供暖的目的。3.2.2安装技术条件及要求:3.2.2.1电动三通调节阀的变送器、执行器和阀体为一体,因此在安装时需要注意防水。此外,温度传感器应安装于阀体出水侧,距出水侧法兰大于等于0.5米远为最佳。3.2.2.2阀体应该垂直安装,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倾斜或水平安装。3.2.2.3在三通阀的出水侧应该安装温度计。3.2.2.4电动三通调节阀应该安装旁路。3.2.2.5电动三通调节阀的控制箱应该就近安装,不宜过远。3.2.2.6在安装时应该注意阀体上的箭头与介质流向是否一致。3.2.2.7安装尺寸应该方便拆卸和维修。3.2.2.8在接通电源前,必须检查电动执行器所要求的电源电压,以免损坏电机。3.2.3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温度传感器进水电动三通阀供暖系统回水供暖系统3.3水泵的选择在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中,水泵主要有两种:蓄能循环泵和供暖循环泵。3.3.1蓄能循环泵的选择蓄能循环泵用于电锅炉与蓄能设备之间的循环,因此其在蓄能式供暖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蓄能循环泵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3.3.1.1蓄能循环泵流量参数的确定应基于电锅炉功率大小和为保证锅炉能满负荷工作所需的温差来计算:Q=P锅炉/Δtx0.86m3/h其中,Δt一般取8~12℃,P锅炉为电锅炉功率(KW)。3.3.1.2蓄能循环泵扬程参数的确定:(1)若系统中电锅炉与蓄能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扬程参数应确定在H=10m左右,以确保水泵扬程能够克服系统阻力要求。(2)蓄能循环系统应选择热水型管道泵。3.3.2供暖循环泵的选型在蓄能式供暖系统中,供暖循环泵的选择应参照直供式锅炉供暖系统供暖循环泵的选型进行。具体水泵的选择可参考《水泵的选型规范》中的计算方法。3.3安装示意图3.3.1DN50以下水泵安装示意图如下:软接头压力表止回阀闸阀水泵3.3.2DN50以上(含)水泵安装示意图如下: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设计规范软接头压力表止回阀闸阀水泵3.3.3在电锅炉蓄能式供暖系统中,供暖水泵的安装应考虑系统的高低,需要加装常压运行装置或防水击回路。3.3.3.1回水启闭阀应与水泵工作同步,开泵时利用水泵分动力开启,停泵时利用回水冲力和弹簧力关闭。3.3.3.2回水启闭阀的安装方式和位置应按照系统图中所示,并注意阀体箭头所示方向。3.3.3.3在阀体的两端应该安装除污器,以防止杂物支撑阀瓣造成渗漏现象。3.3.3.4压力控制管应该连接在水泵出口至逆止阀之间的位置。3.3.3.5压力管的直径为1/2英寸,必须保证其通畅无阻。除了两台水泵之间设有DN15的球阀外,不再设有其他阀门。3.3.3.6安装回水启闭阀后,应在管路给水充满后,将排气阀打开,待排气阀出水时关闭。3.3.3.7控制管上的控制阀可以调节关闭速度,消除水击噪音。3.3.3.8如果需要在停泵后暂时开启启闭阀,则在停泵前先将启闭阀控制管上的控制阀关闭。3.3.3.9由于某些采暖系统管路较复杂,在启闭阀处可能会产生水击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在供水与回水管路之间安装止回阀。3.4系统管线及附件的选择3.4.1系统管线一律采用无缝钢管,压力等级为PN1.6。3.4.2系统的阀门一般采用蝶阀、球阀、闸阀或截止阀,压力等级为PN1.6。3.4.3压力表的选择3.4.3.1压力表的刻度极限值应为工作压力的1.5~3倍。3.4.3.2压力表应该安装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位置,并防止受高温、冰冻和震动的影响。3.4.3.3应该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可以用钢管或铜管,其内径不小于10mm或6mm。3.4.3.4压力表和存水弯管之间应该安装旋塞。3.4.3.5压力表的安装可以参照《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采暖、卫生、给水、排水、燃气工程)》(上)CN1-74中的压力表安装方法。3.4.4温度表的选择3.4.4.1最常用的温度计为玻璃管水银温度计和双金属表盘温度计。3.4.4.2一般情况下,玻璃水银温度计应该安装在检修和观察方便且不受机械损坏的位置,并避免外置物质或气体对温度计标尺部分的影响。3.4.4.3直型工业用水银温度计应该安装在容器壁或立管上,注意保证温度计与容器壁或立管成垂直30°角。3.4.4.4温度计的安装可以参照《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采暖、卫生、给水、排水、燃气工程)》(上)CN1-74中的温度计安装方法。3.4.4.5一般情况下,锅炉房内部应该全部采用圆盘式温度计。3.4.5建议使用多管供热锅炉,并设置分(集)水缸。一般情况下,乙式分(集)水缸是常用的选择。分(集)水缸的缸体设计、配管尺寸、间距和落地安装应遵循《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锅炉、供热、保温、水处理)》(上)GL1-11、GL1-12、GL1-13以及《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采暖、卫生、给水、排水、燃气工程)》(上)CN1-263的规定。4、安装及检验标准4.1电锅炉及系统安装及检验标准4.1.1锅炉的安装地点应符合《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的相关规定。4.1.2如果锅炉安装在楼顶天面或设备层,必须核算确认楼顶天面基础混凝土的厚度或设备层的承重能力是否大于锅炉的运行重量(运行重量=自重+水容量)。必要时,可以使用槽钢作基础分散载荷。4.1.3在摆放锅炉时,必须征得用户的同意,并使用水平尺进行校正,确保不倾斜,误差不超过1/1000。4.1.4锅炉就位后,必须留有适当的安装和检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