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金塘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夏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些诗句常常形容盛夏季节出现的分布不均、历时短暂的强降雨。这面的山坡大雨倾盆,那面的山坡却风和日丽,说得夸张一些,就是“牛背雨”。它由夏季降雨云团分布不均、地面受热不均造成小范围内空气对流此强彼弱引起。高大复杂的地形或地物容易使其生成,现在一些城市的“牛背雨”日趋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題。23.“牛背雨”出现概率最大的时间段是A.午夜到日出 B.日出到正午C.午后到傍晚 D.日落到午夜24.城市更容易生成“牛背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受高楼大厦阻挡形成小气旋 B.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小型反气旋C.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加剧蒸腾作用 D.城市湿地增加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加参考答案:23.C
24.A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23题详解】“牛背雨”是小范围内空气对流此强彼弱引起。一天中正午过后气温最高,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故午后到傍晚“牛背雨”出现概率最大。故选C。【24题详解】城市气流受高楼大厦阻挡形成,对流运动强烈,小气旋更容易生成“牛背雨”。反气旋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城市绿地湿地面积减少。故选A。2.读图3回答第15、16题。图3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3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参考答案:15.D
16.B3.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6.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参考答案:25.C
26.D试题分析:25.多风的天气有利于雾的消散。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故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C项正确。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都有利于雾的消散,故排除A、B、D三项。26.该地位于北纬30°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正确。4.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纳马夸兰地区的夏雾与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下图是纳马夸兰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A.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显 B.沿海海水温度较高C.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 D.海陆间气温差异大20.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21.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交通进步 D.政策支持参考答案:19.A
20.C
21.C【19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该地位于非洲南部西海岸,可以得出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夏季温暖的空气与寒冷水面接触,水汽遇冷凝结成海雾,因此纳马夸兰夏季多雾,故选A。【20题详解】据图文资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多肉植物叶小可以减少水分流失,肉厚可以储存更多水分,故选C。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不是当地植被特色的原因,该地区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深,不利于植被生长,综上分析,本题选C。【21题详解】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交通进步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C正确。5.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中左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意图”,被形象的称为微笑曲线。如果曲线反转成开口向下,形成右图,形象地称为哭泣曲线。右图为“我国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①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技术水平较高
D.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19.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通用汽车
B.可口可乐饮料
C.耐克制鞋
D.波音飞机制造20.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该(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18.C
19.C
20.B18.图中③在产业链中从事价值量最高的产品设计与整合类的产业活动,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故选C。19.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劳动密集型企业总是寻找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低的地区,最有可能撤离中国,选项中耐克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C正确;可口可乐饮料属于市场导向型,通用汽车与波音飞机制造都是需要较高的技术的企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A、B、D错误。故选C。6.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均为重要的石油产地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均较小
D、外力作用均以流水作用为主(2)近年,我国某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当地()A、市场广阔
B、资金雄厚
C、资源丰富
D、劳动力廉价参考答案:(1)D(2)A(1)读图可知,甲位于印度半岛,乙位于中南半岛。甲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亚欧板块,A错。印度石油资源短缺,B错。两地均为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C错。降水丰富,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D对。故选D。(2)乙位于泰国,该国人口稠密,对于摩托的需求量大,我国知名摩托车企业在乙地投资建厂主要是考虑当地市场广阔,故选A。
7.图中甲、乙两幅图分别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甲是南半球暖流
B.乙是大陆东岸的寒流C.甲是自低纬向高纬的暖流
D.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参考答案:C8.有关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早期土地利用对日后土地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B.城市的土地利用不会随历史而变化
C.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不需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不会对城市功能分区产生更大的影响参考答案:A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较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受北侧南岭阻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所以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而改革开放政策没有差别。故选A。考点:区域差异10.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此回答26~27题。26.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A.交通运输压力加大
B.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
D.耕地面积减小,劳动力短缺27.针对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革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B.对紧缺的矿产资源停止开发,加大对储量丰富的资源的开发力度C.严格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D.加大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劳动力投入参考答案:C
A
11.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参考答案:C一个地区可以按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各区域间有明显的差异,A错误。区域内不一定有人类居住,区域的特点对人类活动有影响,B错误。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正确。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相似性,因此形成一个区域特点,D错误。12.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A.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大C.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D.常出现在中低纬地区参考答案:C解析:注意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的区别。热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大。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高纬地区。13.我国水量最大和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A.长江、黄河
B.长江、珠江
C.黑龙江、长江
D.长江、淮河参考答案:B14.下图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点。读图回答18—19题。18.C点的经度是(
)A.90°E B.150°E C.165°E D.90°W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B.此日C点昼短夜长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参考答案:A C
15.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城市或乡村,甲、乙、丙、丁代表区域中的四个居民点。读图完成6-7题。6.图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因图示热力环流而形成东南风的居民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B6.读图,城市规模大,热力环流的范围大,图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①,A对。②、③、④的范围小,规模小,可能是乡村,B、C、D错。7.读图,在城市环流范围内,图中甲位于城市西面,近地面风吹向城市,可能是西南风,A错。乙位于城市东面,可能吹东南风,B对。丙位于城市南面,可能吹南风或西南风,C错。丁在城市环流外,风向与城市环流无关,D错。
16.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第3~4题。3.E、F、G的内容分别是()。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4.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D.消除贫困化、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参考答案:3.D4.B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17.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6~18题。1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河道淤积
B.降水变率增大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D.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1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蒸发(腾)量增加③地下径流增加
④坡面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D.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参考答案:16.D
17.B
18.A16.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D。17.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B。18.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A。【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18.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A.北坡
B.南坡
C.东坡
D.西坡22.北坡岳桦林带以下植被依次是A.高山荒漠、针叶林
B.针叶林、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常绿阔叶林23.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A.植被演替停止
B.苔原带下侵
C.岳桦林带下侵
D.岳桦林带上侵参考答案:21.C
22.B
23.D21.图中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利于火山灰的堆积。22.长白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山地的基带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排除A、B。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岳桦林带之上,排除D。故C正确。长白山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主要表现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岳桦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长白山的定位。23.题干中“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海拔低处先出现岳桦林,海拔高处后出现岳桦林,这说明岳桦林带不断向高处迁移,故D正确。19.下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D20.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中箭头A不能表示的是A.资金 B.信息 C.劳动力 D.产品14.图中箭头体现了区域具有的特征A.总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均一性参考答案:C
C21.下图为日本略图,下表为东京和高田的气候资料。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东京高田1月气温(℃)3.70.4降水量(mm)485827月气温(℃)25.122.3降水量(mm)146207
22.关于日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由于洋流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界线的纬度比我国高②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降水都少③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④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内河航运发达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3.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中纬西风带来丰富水汽
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更接近海洋
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参考答案:22.A
23.B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地理,日本暖流对日本有增温增湿作用。本题要求学生熟悉日本的气候特点和影响日本气候的主要因素。22.由于洋流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界线的纬度比我国高,①对;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处于背风坡,降水都少,②对;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③错;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多山地,内河航运不发达,错。23.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京冬季位于背风坡,降水少,B对;中纬西风影响不到日本,A错;两个都接近海洋,C错;沿岸暖流影响不到高田,D错。22.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1—2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2.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答案:1-2CD23.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此图反映了: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②地球公转方向;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半球;⑤黄赤交角的度数。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6.运用此图可以正确解释(
)A.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B.黄赤交角为23.50C.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
D.北极点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点参考答案:BD24.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粗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研究发现,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颗粒层不具此特征。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库赛湖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A.西北部
B.西南部
C.东南部
D.东北部30.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的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参考答案:29.B
30.B29.本题考查等高(深)线的应用。图示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且深度小,表示湖底坡度小、平坦且浅,应分布有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故B正确。【点睛】由图中比例尺可知该湖泊面积大,该湖西南部为库赛河入湖口附近,需要注意的是仅根据示意图轮廓极易将等深线稀疏的西南部误认为东南部。30.本题考查气候与沉积作用的关系。材料显示粗颗粒层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该湖泊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封冻,地表植被覆盖少,风力大,大量砾石(粗颗粒)沉积在湖泊冰面上;春季湖面冰层解冻,冰雪融化,落在冰层上的砾石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故B正确。25.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6~28题。26.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27.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28.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周力,加强经济交流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参考答案:26.A
27.B
28.B26.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①泥石流
②滑坡
③地震
④火山喷发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C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泰兴的气温很高,是夏季。(
)参考答案:错误当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为1月初,泰兴的气温很低,是冬季。28.(判断题)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分布格局不匹配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参考答案:正确试题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主要是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储存量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9.(判断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参考答案:错误试题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方向具有多样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30.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协调—不协调——协调。(
)参考答案:A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鸣、急风暴雨。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都”的主要原因。(2)说明该国西部河流的主要特征及成因。(3)推测秘鲁修东水西调工程的理由。参考答案:(1)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2)特征:西部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多独流入海;流程短;流量小;流速快;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任答三点)
原因:西部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山脉距海岸较近,沿海平原狭窄;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任答三点)(3)东、中部高山常年积雪以及雨量充沛,多河流,西部降水稀少,东西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城市、人口较多,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水量消耗多【详解】(1)“无雨之都”反映出当地降水稀少的特征,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根据纬度,利马位于东南风背风地带;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2)河流特征包括水温特征和水系特征两个方面。水文特征主要有:①流量、流速: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③.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④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⑤.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主。水系特征主要有: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等。该国西部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山脉距海岸较近,沿海平原狭窄;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因此西部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多独流入海;流程短;流量小;流速快;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3)东水西调说明该国水资源分布与需求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受赤道低压和低纬信风迎风坡的影响,降雨量充沛,多河流,但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少,需求少;西部地区位于低纬信风的背风坡,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水资源较少,但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此需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
32.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试列举19世纪后期以来对M河流域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2)M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试分析其原因。(2分)(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从气候、地势、水系三方面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4)举例说明M河流域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参考答案:(1)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
环境污染(3分)(2)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要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要水电代替供电。三类电厂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2分)(3)长江三峡
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4分)(4)流域内工业的发展产生大气污染;大坝的大量修建影响水生生物的自然迁徙等。(2分)33.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0分)
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径流总量(亿立方米)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水资源利用率(%)珠江流域451470333812.318.5淮河流域2792062263.359.4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分)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漆艺工艺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企业经济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文理学院《企业经营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理工学院《家具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消费者行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生化微生物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3《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房主中介合同范本
- 五邑大学《医学信息检索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龙岩学院《内外科护理学B(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史学》第01章-绪论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门窗安装技术标投标书
- 新版手机开发项目流程图
- 折彩粽的手工制作ppt公开课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统计台账
- 《不一样的你我他》(完美)课件
- 外研版一起点二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
- XE8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