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关于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5篇关于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落实到地形图上)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学生:从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学生:从教材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6.32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29活动题1的实验)
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
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关系如下所示:
课件: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具备的条件:A、地形条件: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区B、降水条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大
小结: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后作业】完成学习探究P90—91
【教学反思】
授课详略得当,注重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这一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观察中、讨论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显示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总觉得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拓展知识.
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篇2)
自然灾害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常见的自然灾害,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自然灾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灾方法。
(2)能力目标:
阅读我国各种灾害地图,提炼重点灾区,得出中国重点灾害叠加图,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及灾害防治的学习,培养学生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学难点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教具准备
集体定教
分工备教
个性补教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心的课文《自然灾害》。
二、讲授新课: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举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灾害。
教师小结:自然灾害的定义,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几类。
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4-55,结合图片,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55-56的活动题。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先让学生回忆今年全国发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灾害,后可由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数据来说明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2.48,2.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小结: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教师可对一些灾害的概念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如:
寒潮
(1)概念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放在减灾工作必不可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8-59,了解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
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还有哪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篇3)
教学目标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
教具
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
板书:第一节:疆域
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
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
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生: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归纳:从地图可知,中国的经度范围大致在东经75°和东经135°之间,纬度位置在赤道以北,即位于东半球,因此,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
生:略
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
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
生:略
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过渡:知道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同学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他在北,东西二分它具东,头只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大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个谜面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方面去描述的,我们刚刚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出来这个谜底是我们中国。
既然知道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同学们从我们生活中感受来看,我国所处的位置究竟如何
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要判断我国的位置是否优越,我们就将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
同学们看图1.2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高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而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那被跨度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师: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略
归纳: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降雨量少。日本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而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是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合作。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那同学们看下我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呢
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对外交往与合作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易与对外开放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
多港湾和岛屿海上交通便利利于水产业的发展其他旅游资源丰富如:海南热带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滨风光等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了我国在第球上的位置,其次通过读图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特点。
板书设计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西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并要学生掌握我国的陆地面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陆上疆界以及陆上邻国。
2、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邻四海一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大陆海岸线、主要的岛屿和群岛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
3、通过对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我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难点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大国,那我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我国国土这一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之大。请大家打开教材P3,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正题-------海陆兼备的大国。
板书二、海路兼备的大国
师:同学们看课本第三页内容,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学生:略
归纳:我国领土的四端为: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1′N);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下面我将用一首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四至点。口诀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下面请同学们背诵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需在地图上找出这四个点并且把他们标出来)
读图1.4和图1.5四幅图,说一说引起其变化的原因。
1、冬季由于纬度的跨度大,受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差异大。
2、东西经度跨度近60°,时间相差近4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餐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过渡:我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有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往下学习。
师:快速阅读第五页内容,找出我国的陆上国界和海岸线分别长多少并通过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学生:略
师:我国的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共有14个,逆时针数来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三字经记忆: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和不、缅老越)
我国大陆濒临海洋,由北往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国家的位置)
另外我的还有两大内海、三大海峡、三大半岛。
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4、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抽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的方法。
2、加强学生对地形特征及其意义、影响的理解能力
3、掌握通过列表记忆地理事的方法
4、建立辨证分析地理事物利弊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地理现象的利弊优劣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点,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名称
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要地形区及特点教学难点: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读图画图、活动讨论教学用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图片引入:幻灯片投影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先回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以一幅地形图为例让学生回答绿色、黄色、棕色、白色、蓝色各代表什么?
打开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板书:1、总趋势:西部高东部低
再让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剖面图,同学们会发现一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地形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种降低的趋势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阶梯状下降,这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阶梯状下降
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2、1、2、2看一看。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板书:2、三级阶梯特点及分界线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几级阶梯都有哪些特点,找同学回答第一级阶梯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三级阶梯示意图总结第一级阶梯位置、海拔高度、分界线,同样对于二三阶梯也找同学从以上几方面回答,老师来用多媒体展示总结。(教师边操作鼠标,边点击每一级阶梯,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掌握,效果较好。)
练习:通过做三级阶梯海拔、分界线的一个练习巩固刚才讲过的内容,再找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出三级阶梯分界线的简单示意图及山脉名称,其他同学在自己课本23页上完成。
过渡: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交通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活动,首先把班上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分别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①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②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九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篇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
2.掌握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印度的工业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
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展示直观教学法。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
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印度的人口概况,印度自然环境,农业和工业的状况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四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激趣设悬导入新课,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放映幻灯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使用直观的手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揭晓答案—-印度,转入新课。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印度的位置范围及地形,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围绕印度地图进行讲解,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
2.印度的临国主要有哪些它们在什么位置(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ge)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
3.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这样处理可使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可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印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诚信做人到永远》课件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员工管理篇
- 《网吧消防安全授》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60个常考的经济学原理和定律
- 燃气发电工程监理导则
- GB 16844-1997普通照明用自镇流灯的安全要求
- DB11-T 493.3-202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第3部分:道路交通信号灯
- 供热企业安全风险隐患辨识清单
- 矩形沉井计算表格(自动版)
- 沪教牛津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
- 湘艺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我心爱的小马车
- 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课件
- 鱼骨图模板1PPT课件
-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PPT课件
- 施工现场节电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