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汇编目录TOC\o"1-2"\h\u32626第一节普外科疾病 516832一、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 524950二、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1022757三、阑尾炎护理常规 143990四、大隐静脉护理常规 1829303五、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2123335六、肝癌护理常规 2314987七、乳腺癌 2710169八、胃癌护理常规 3230481九、疝 3622926十.痔 4016632十一.直肠肛管脓肿 447369十二.结肠癌、直肠癌 4822294第二节泌尿科疾病护理常规 5329474一、泌尿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5324982二、前列腺摘除术 609246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6729134四、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7319481五、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术 7910648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常规 8526797七、肾、肾部分、腹腔镜下肾、肾部分切除术护理常规 903752八、肾上腺、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护理常规 9630005第三节骨科疾病 10229055一、股骨粗隆间、股骨干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102126二、骨盆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10819676三、膝关节镜手术护理常规 11311489四、膝关节置换手术护理常规 11727107五、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护理常规 12322112第四节神经外科疾病 12813904一、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2813948二、脑出血护理常规 13325968三、垂体瘤护理常规 13823515四、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14431161五、视神经损伤经鼻手术护理常规 14915349六、视神经损伤开颅手术护理常规 1531071七、硬膜外血肿手术护理常规 1575990八、硬膜下血肿手术护理常规 1624098第五节胸外科疾病 16728056一、胸科一般护理常规 1679222二、食管癌手术护理常规 17025306三、出院指导 17320721三、肺癌手术护理常规 17321543三、出院指导 17414979四、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17528199五、脓胸护理常规 17715112六、气胸手术护理常规 1772349七、血胸护理常规 17931701八、食管良性狭窄护理常规 18023109第六节口腔科疾病护理常规 18229353一、腮腺肿物切除护理常规 18218831第七节整形科护理常规 18629467一、隆胸护理常规 186110二、鼻畸形护理常规 19015486三、面部除皱护理常规 195第一节普外科疾病一、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头晕等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影像学的检查B超检查:此检查不仅可以探测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而且更重要的是可确定其是囊性还是实性。X线检查:颈部X线摄片可了解有无气管移位、狭窄、肿块钙化及上纵膈增宽。胸部及骨骼摄片有助于排除和骨转移的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系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有效方法,该诊断的正确性可达80%以上。放射性核素扫描:此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甲状腺的功能,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手段。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术前准备:1)体位练习:术前指导患者练习颈部后仰,适应手术体位。2)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4)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5)皮肤准备:男性患者剃净胡须为手术做准备。6)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7)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8)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9)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冰袋、污物袋等。10)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11)宣教和指导要点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左甲状腺素药物的患者,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冰袋使用:告知患者术后使用冰袋的目的及作用,使患者有一定的了解,增进护患配合。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进温凉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以免因进食不善引起出血。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2-4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及促进分泌物引流。12)注意事项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鼻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呼吸困难和窒息、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头晕、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吞咽时咽部不适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伤口渗血护理:患者术后伤口会有少量渗血,密切观察渗血的颜色、性质和量,嘱患者勿紧张,给予冰袋冷敷,以减轻症状。(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48h内,尤其24h内多见。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敷料有无渗血,颈部有无变粗。术后咳嗽、颈部过频活动、过多说话是出血的常见诱因,因此嘱咐患者24h内静卧休息,尽量减少说话。手术6小时后可进食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食温度过高的食物;颈部冰袋冰敷24小时,避免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伤口渗血。2)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常见原因有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气管塌陷、喉头水肿、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如因切口内出血所致,还可有颈部肿胀、切口渗血等。患者会病逝后取平卧位,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常规在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和手套,以备急用。发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在患者床旁进行抢救,剪开缝线,敞开切口,除去血肿;如血肿清除后,呼吸困难仍无改善,应立即行气管切开。3)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喉返神经损害,大多数引起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依损伤可因双侧声带麻痹失声、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损伤的后果与损伤的性质和范围密切相关,一般在3-6个月内可逐渐恢复;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4)喉上神经损伤:外支受损可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和声调降低。内支受损会使喉部黏膜感觉丧失,在进食、饮水时,病人因喉部反射性咳嗽的丧失而发生误咽或呛咳。加强患者在进食过程中观察和护理,并鼓励患者多进食固体类食物,5)手足抽搐:多数病人症状轻且短暂,常在术后1-2日出现面部、唇或手足部的针刺、麻木或强直感;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面肌和手足伴有疼痛的持续性痉挛;甚至可发生喉、膈肌痉挛和窒息。指导患者口服补充钙剂;症状较重或长期不能恢复者,可加服维生素D3,促进在肠道内的吸收。抽搐发作时,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ml。(5)感染:监测患者体温,若体温升高,或患者主诉伤口突然异常疼痛,鼻腔分泌物性质发生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如局部冷敷、查血常规或血培养、全身用药。(6)出血:术后患者如出现鼻腔渗血情况,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少量渗血为正常现象,当鼻腔不停有鲜血流出和/或伴有鲜血从口中大口吐出时即为大量活动性出血,应安抚患者、给予床头抬高及冰袋冷敷前额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并协助医生进行填塞,必要时准备急诊手术探查止血。(7)疼痛护理:鼻腔填塞期间,患者术后有头部轻微疼痛或鼻部胀痛属正常现象,可让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疼痛较重时,可使用冰袋局部冷敷;疼痛不可耐受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对留置镇痛泵的患者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反应较重时,可适当关闭镇痛泵。(8)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9)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术后伤口渗血会有紧张、恐惧等表现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10)宣教和指导要点1)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腹胀的不适。2)冰袋使用:颈部冰敷可减少出血,减轻疼痛,护士定期更换冰袋。3)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三)出院指导1.心理调试:甲状腺癌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指导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2.功能锻炼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术后患者在切口愈合后逐渐进行颈部活动,直至出院后3个月。3.服药:甲状腺全切除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以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需加性放射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治疗。4.随访:教会病人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需定期随访,复诊颈部、肺部、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或异常应及时就诊。二、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病情评估:评估患者腹痛部位、程度,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右上腹压痛,继发感染后出现腹部明显压痛、肌紧张或反跳痛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专科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内结石口服法胆囊造影可见胆囊内充盈缺损;CT及MRI检查能显示结石检查患者有无Murphy征阳性。鼻功能检查:包括鼻阻力、鼻声反射、嗅功能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4)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5)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剑突至耻骨联合,为手术做准备。(6)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7)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8)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9)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冰袋、污物袋等。(10)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营养液,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鼻腔填塞:告知患者术后鼻腔填塞的目的以及因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症状,如鼻堵、呼吸方式改变、口唇干燥、眼睛畏光流泪等,使患者对术后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增进护患配合。(4)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排气后可遵医嘱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流食或半流食。(5)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4.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3)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胆囊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胆瘘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促进鼻腔分泌物引流、缓解头痛及眼部肿胀。(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伤口渗血护理:患者术后伤口会有少量渗血,密切观察渗血的颜色、性质和量。(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出血:术后患者如出现伤口渗血情况,应密切观察出血量,少量渗血为正常现象,当伤口有鲜血流出时即为活动性出血,应安抚患者,通知医生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准备急诊手术探查止血。胆瘘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患者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等情况,应警惕胆瘘的发生。一旦发生胆瘘,应及时通知医生。(5)疼痛护理: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属正常现象,可让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效果。疼痛较重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对留置镇痛泵的患者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反应较重时,可适当关闭镇痛泵。(6)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7)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术后伤口渗血会有紧张、恐惧等表现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应倾听患者主诉,多鼓励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3.宣教和指导要点用药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饮食,忌油腻食物;病情严重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腹胀的不适。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老年人活动时应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儿童患者注意不要随处跑动,以免撞伤。(三)出院指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一般出院一周后到门诊复查,以后根据恢复情况由医生告之复查时间。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三、阑尾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腹痛情况,发热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专科检查:影像学检查:钡灌肠、腹部B超。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术前准备: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为患者皮肤准备,剔除阴毛,为手术做准备。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遵医嘱进食,流食-半流食-普食。(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回病房根据麻醉方式,选择正确的卧位,平卧或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使感染局限于盆腔,有利于伤口愈合。4.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阑尾周围脓肿脓肿尚未破溃时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若已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应全身应用抗菌药治疗,以促进脓肿吸收消退;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后再手术切除阑尾;若脓肿无局限趋势,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术,3个月后在性阑尾切除术。(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5.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阑尾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粪篓、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伤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术后回病房根据麻醉方式,选择正确的卧位,平卧或去枕平卧6小时,可有效的预防因麻醉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等不适。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减少腹壁张力,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腹腔感染局限于盆腔。(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出血:阑尾切除术后出血并不多见,以24小时内为多发。主要表现为切口胀痛,切口渗血等,合并腹腔内、腹膜后出血者,出血达到一定量时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手术后24小时内应监测病人血压、脉搏等。2)切口感染:是阑尾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以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最高。表现为患者术后5日出现体温上升,且切口疼痛,伴有胀痛、跳痛,切口红、肿、压痛,皮肤温度上升,伴有渗液,严重者,可合并脓肿形成。应加强换药,促进炎症消散,脓肿形成者,应及早切开,充分引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腹腔脓肿:多发生于穿孔性阑尾炎,局部或全身已形成腹膜炎,可引起膈下、肠间、盆腔脓肿,以后者为多见。一般发生在术后6~12天,表现为发热、腹部不适,膈下脓肿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盆腔脓肿可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如腹泻,排便不尽,粘液性便,膀胱刺激症状等。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写出处理。4)粪瘘:多发生于术后6~9天,表现为发热、腹胀、切口疼痛等。非特异性感染形成的粪瘘,给予全身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局部引流,多在2周内自愈,若3~6个月不愈,可考虑手术治疗。5)阑尾残端炎:较少见,是指阑尾切除术因根部残端留置过长再次发生阑尾炎症状。病人表现为阑尾炎相似症状,出现恶心、呕吐,右下腹压痛等,应予以手术治疗。6)粘连性肠梗阻:常为慢性不全梗阻,详见肠梗阻的护理常规。(4)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入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5)心理护理:倾听患者主诉,多鼓励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3.宣教和指导要点(1)用药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输液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食,术后常规禁食,根据病情的好转逐渐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及腹痛。(3)卧位指导:术后6小时后可给予半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伤口疼,有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避免形成腹腔脓肿。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甚至肠梗阻。(4)康复指导:有节律的深呼吸,可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作用;保持引流管通常,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赌塞,确保引流通畅。(5)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老年人活动时应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四)(三)出院指导1.复查:按时复查,一般出院一周后到门诊复查,以后根据恢复情况由医生告之复查时间。2.饮食:恢复期应禁烟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瘦肉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3.禁忌项目:适当参加锻炼,勿剧烈活动。4.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5.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四、大隐静脉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患肢情况:长时间站立后患肢的感觉,是否出现小腿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是否出现过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否有过经久不愈的溃疡等。是否有长期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终末期肝病或腹水。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嗅觉障碍、头晕等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3)影像学检查:下肢静脉造影、血管超声检查(2)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3)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患肢腹股沟至脚趾,包括会阴部,为手术做准备。4)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5)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6)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7)床单位准备:备手术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等。8)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的饮食,(3)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2-4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4)注意事项(5)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6)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7)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鼻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术后观察(1)患肢血循环:包括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感觉等有无异常。(2)局部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征象。2.护理措施(1)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活动能力。1)穿弹力袜或扎弹力绷带:指导病人行走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促进静脉回流。穿弹力袜时应抬高患肢。注意弹力绷带的薄厚、压力及长短应符合病人的腿部情况。弹力绷带应自上而下包扎,包扎不应妨碍关节活动,并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已能扪及动脉搏动和保持足部温度为宜。手术后弹力绷带一般需维持2周方可拆除。2)保持合适体位:采取良好坐姿,坐时勿双膝交叉过久,以免压迫腘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或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3)避免引起腹内压和静脉压增高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肥胖者应有计划减轻体重。(2)预防或处理创面感染1)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是否有肿胀、渗出,局部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征象。2)加强下肢皮肤护理:预防下肢创面继发感染,做好皮肤湿疹和溃疡的治疗和换药,促进创面愈合。(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术后早期活动: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做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2)保护患肢:活动时避免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三)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血关闭弹性。2.非手术治疗病人应坚持长期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术后以继续使用1-3个月。3.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时勿双膝交叉过久休息时抬高患肢。4.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避免用过紧的腰带或紧身衣物。5.保持大便通畅,肥胖者控制体重。五、丹毒(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患肢肿胀情况,有无破溃。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5.并发症的观察:脓血症、血栓性静脉炎。6.疼痛的评估: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二)护理要点1.体温的护理:注意患者体温变化,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效果。2.患肢护理:减少活动,患肢给予抬高,遵医嘱给予局部中药或西药湿敷。适当被动活动关节。3.疼痛的护理:剧烈疼痛患者给予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4.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5.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6.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7.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入厕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三)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脓毒血症: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2.血栓性静脉炎:瞩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患肢制动,严禁热敷,按摩患肢。(四)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保持大便通畅。4.体位指导:减少活动,患肢给予抬高。5.注意事项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五)出院指导1.复查:按时复查,一般出院一周后到门诊复查,以后根据恢复情况由医生告之复查时间。2.饮食:恢复期应禁烟酒、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瘦肉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3.治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如:手癣、足癣。4.禁忌项目:适当参加锻炼,勿剧烈活动。5.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湿度适宜,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6.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六、肝癌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和职业;是否居住于肝癌高发区。(2)病因和相关因素:有无肝炎、肝硬化;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无进食含黄曲霉菌的食品、有无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接触史等;家族中有无肝癌或其他肿瘤病人。(3)疼痛发生的情况: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因和程度,疼痛是否位于右上腹,疼痛是否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与体位有无关系,是否夜间或劳累时加重,有无牵涉痛。是否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暖气、腹胀;近期有无乏力、食欲减退等。(4)既往史: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手术史;有无其他系统伴随疾病。有五用(服)药史、过敏史等。2.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甲胎蛋白水平、血清酶谱检查、B型超声检查、CT和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及腹腔镜探查。(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3.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双乳头连线至双侧耻骨连线,为手术做准备。(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腹带等。(8)心理护理:1)认知程度:病人对拟采取的手术方式、疾病预后及手术前、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2)心理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过程、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疾病预后锁产生的恐惧、焦虑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家属对本病及其治疗方法、预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3)经济状况:家庭对病人手术、化疗、放疗等的经济承受能力。4.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使用抗炎药、化疗药物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给予流食、半流食直至正常饮食。(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及促进分泌物引流。5.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3)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鼻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高热、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2-4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引流、缓解疼痛。(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出血: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为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一般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引起术后出血。2)引流液的观察,手术后当日可从肝旁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100~300ml,若血性液体增多,应警惕增腹腔内出血。若明确为凝血机制障碍性出血,可遵医嘱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固子1、输新鲜血、纠正低蛋白血症。若短期内或持续引流较大量的血液,或经输血、输液,病人血压、脉搏仍不稳定时,应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2)肝性脑病1)病情观察:若出现性格行为变化,如欣快感、表情淡漠或扑翼样震颤等前驱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2)吸氧:左半肝以上切除的病人,需间歇吸氧3~4天,以提高氧的供给,保护肝功能。3)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便秘、应用麻醉剂、镇静催眠药。4)禁用肥皂水灌肠,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食醋1~2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使肠道PH保持为酸性。5)肝性脑病者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血氨的来源。6)便秘者可口服乳果糖,促使肠道内氨的排出。(3)隔下积液及脓肿: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和折叠,保持引流通畅;每天更换引流瓶,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若引流量逐日减少,一般在手术后3~5天拔出引流管(三)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注意防治肝炎,不吃霉变食物。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者和肝癌高发区人群应定期体格检查,作AFP测定、B超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及时诊断。2.坚持后续治疗。病人和家属应了解肝癌虽然是严重疾病,但不是无法治疗的疾病,目前已有不少病人被治愈,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医嘱坚持化疗或其他治疗。3.注意营养,多吃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若有腹水、水肿,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可适当应用缓泻剂,预防血氨升高。5.病人应注意休息,如体力许可,可作适当活动或参加部分工作。6.自我观察和定期复查。嘱病人及家属注意有无水肿、体重减轻、出血倾向、黄疸和疲倦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诊。定期随访,每2~3个月复查AFP、胸片和B超检查。若发现临床复发或转移迹象、病人情况良好,可再次手术治疗。7.给予晚期病人精神上的支持,鼓励病人和家属共同面对疾病,互相扶持,尽可能平静舒适地渡过生命的最后历程。七、乳腺癌(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月经史、孕育史、哺乳情况、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有无家族史。(2)乳房外形和外表、乳房肿块、锁骨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性。(3)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4)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5)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6)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3)影像学检查①X线检查:乳房钼靶X线摄片可作为乳房癌的普查方法,是早期发现乳房癌的最有效方法。②B型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乳房各层级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和质地,能显示直径在0.5cm以上的乳房肿块。③近红外线热扫描:利用红外线透照乳房,根据不同密度组织显示的灰度影不同而显示乳房肿块。4)细胞学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疑为乳房癌者,可用:①细胞针刺肿块。②用空心针穿刺肿块。③切下肿块进行病理学检查。④有乳头溢液但未扣及肿块可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5)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患侧乳房、腋窝、上肢及锁骨,为手术做准备。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冰袋、污物袋等。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的患者,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4)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5)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乳房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留置腋窝引流管的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低负压状态;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患肢淋巴回流不畅、患侧上肢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发热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伤口护理:1)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手术部位加压包扎,防止积气积液。绷带包扎松紧适宜,以不影响呼吸为宜。2)观察上肢远端血运情况,若手指发麻、皮肤紫绀、皮温降低,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3)绷带加压包扎一般7-10天,包扎期间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调解绷带,瘙痒时不要伸入敷料下抓搔。(4)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5)维持有效引流:1)保持有效的低负压状态,及时吸出残腔内积血、积液,有利于皮瓣愈合。2)妥善固定皮下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活动时固定于上身衣服;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防止滑脱,每小时逆向挤压引流管或负压吸引器;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记录;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6)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平卧时患肢抬高10-15°,下床活动时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避免下垂。2)术后禁止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等,指导病人自我保护上肢。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促进淋巴回流。(7)功能锻炼
1)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及屈腕等锻炼。2)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3)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以患肢手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4)术后1-2周:术后1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关节为中心,前后摆臂。术后10日循序渐进地抬高患侧上肢,(直至患侧肘关节与肩平)、手指爬墙(每日做标记逐渐增加幅度,直至患侧手能高举过头)、梳头(以患侧手越过头顶梳对侧头发、摸对侧耳朵)等的锻炼。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的内容及时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应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内容已逐渐增加;术后7-10日内不做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8)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手术会有紧张、恐惧等表现,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成功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调适期,应倾听患者主诉,多鼓励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已婚患者,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疏导,取得丈夫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并能接受妻子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9)宣教和指导要点1)用药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应用重组人白介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体免疫力。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3)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功能锻炼,每日检查并纠正指导。4)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老年人活动时应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10)注意事项:1)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是否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否接受手术后所致的乳房外形的改变。2)置引流管期间患者是否有出现感染征象,患侧肢体有否出现肿胀及功能障碍。患者是否掌握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三)出院指导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行功能锻炼。2.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房癌复发。3.放疗或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每次化疗前、后查白细胞计数。放疗、化疗期间因抵抗力低,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应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4.乳房自我检查2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查乳房一次,已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绝经后妇女已在每月固定时间定期到医院查体。40岁以上妇女、乳房癌术后病人每年行钼靶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乳房癌或乳房癌复发征象。乳房癌病人的姐妹和女儿属发生乳房癌的高危人群,要高度警惕。乳房自查方法包括:(1)视诊:站在镜前面对穿衣镜,两臂下垂放在身体两侧,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形状、轮廓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有无回缩、抬高及分泌物;乳晕有无湿疹。然后改换体位,双手撑腰、上举、稍微侧身,从不同角度观察上述内容。(2)触诊仰卧位肩下垫软薄枕,被查侧的手臂枕于头下,使乳房完全平铺于胸壁。对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用手指掌面轻柔平按,一般是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最后触摸乳房中央(乳头、乳晕)区。注意乳头有无溢液。然后左臂放下,用右手触摸左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如发现肿块,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八、胃癌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病人有无上腹或胸骨后疼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有无呕吐和黑便;有无消瘦和体重下降。(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a.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腹部超声,CTb.胃镜检查(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备皮,备皮范围为双乳头连线至双侧耻骨连线,为手术做准备。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腹带等。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告知患者术前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禁食,以免因进食不善引起出血。(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及促进分泌物引流。注意事项(5)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6)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7)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鼻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和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4)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促进伤口愈合、引流液的引出。。(5)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2.术后护理要点(1)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每2小时通胃管一次;避免管路扭曲、打折。(2)疼痛护理:患者术后有腹部疼痛属正常现象,可让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疼痛不可耐受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对留置镇痛泵的患者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反应较重时,可适当关闭镇痛泵。(3)口腔清洁:护士协助患者按时用漱口水漱口,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行口腔护理。(4)舒适度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5)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6)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吻合口瘘的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术后数日引流液量不减、伴有绿色胆汁或呈脓性、带臭味,伴腹痛,体温上升,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须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2)消化道梗阻的护理:若病人在术后短期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须警惕消化道梗阻的发生,应嘱病人禁食水,胃肠减压,准确记录出入量,鼓励病人多活动。症状不缓解时需手术治疗。3)倾倒综合征:指导病人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的食物,进餐时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三)健康教育1.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避免劳累及受凉。2.少量多餐出院后每日5—6餐,每餐50g左右,逐渐增加,至6~8个月恢复每日3餐,每餐100g左右,1年后接近正常饮食。3.遵医嘱服助消化剂及抗贫血药物。4.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门诊或急诊就医。5.忌过甜食物摄入,餐后休息30min后再活动。6.如有腹痛、反酸、暖气甚至恶心、呕吐者及时检查,及早治疗。7.胃癌术后坚持行化疗,出院指导同“化疗患者的护理”。8.饮食定量、适量、宜清淡饮食,避免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不食胀气及油脂食物,食后卧床0.5—lh可预防倾倒综合征。(四)出院指导1.饮食调节:少食多餐、富含营养素、易消化,忌食生、冷、硬、油煎、酸、辣、浓茶等刺激性及已胀气食物,戒烟、酒。2.定期复查:每3月一次,至少复查5年。3.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九、疝(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腹股沟区域无异常、腹部不适、疼痛或绞痛,有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无恶心、呕吐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疝内容物突出平卧后不能还纳等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X线检查疝嵌顿或绞窄疝时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征象。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术前慢性咳嗽者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吸烟者术前应戒烟。(3)胃肠道:术前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排便通畅;术前必要时灌肠。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4)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5)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腹部至会阴部。(6)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净胡须。(7)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8)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9)床单位准备:备手术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沙袋等。(10)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11)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的患者,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进温凉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饮食,防止术后出现便秘。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局麻手术卧床6小时。遵医嘱沙袋压伤口6-24小时。(12)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3)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疝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2-4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局麻术后卧床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伤口护理:密切观察渗血的颜色、性质和量;伤口压沙袋防止腹压增高。(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比较低,渗血、渗液易积聚于阴囊,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预防切口感染:术前皮肤准备:手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避免皮肤损伤。应用抗生素: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情节和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若发生敷料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注意观察:体温和脉搏的变化及切口有无红、肿、热、痛,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应及早处理。疼痛护理:鼻腔填塞期间,患者术后有头部轻微疼痛或鼻部胀痛属正常现象,可让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疼痛较重时,可使用冰袋局部冷敷;疼痛不可耐受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对留置镇痛泵的患者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反应较重时,可适当关闭镇痛泵。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术后伤口渗血会有紧张、恐惧等表现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应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3.宣教和指导要点(1)用药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是为了预防感染。(2)伤口压沙袋:术后6-24小时内压沙袋,如厕或下床活动可暂时撤除,卧床后继续压沙袋。(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4)防止剧烈咳嗽:术后需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指导病人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伤口。(5)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老年人活动时应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6)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7)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手术及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医患配合程度。(三)出院指导1.患者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取重物。2.注意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等症状;注意保暖和戒烟,以免引发咳嗽而导致腹股沟疝;多食蔬菜,少食辛辣,预防便秘;注意多运动,增强体质。3.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十.痔(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疼痛、便血等症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贫血等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专科检查: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管齿状线附近突出的痔。(2)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做鼻专科检查前要告知患者检查前两天禁止使用抗过敏及抗组胺类鼻喷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3)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供气合同范本
- 单位返聘合同范本
- 农村工程改建合同范本
- 农村住房贷款买卖合同范本
- 买卖股份合同范本
- 单位购买服装购买合同范本
- 劳动仲裁聘用合同范本
- 出售废钢 废铁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项目合同范本
- 中介甲乙丙方合同范本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健康档案模板
- 筋膜刀的临床应用
- DB32-T 4790-20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 2022年安徽阜阳太和县人民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
- 幼儿园大班《识字卡》课件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宠物医院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2认识研学旅行的参与方
- 安全警示教育的会议记录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