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控制_第1页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控制_第2页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控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控制

近年来,桥梁施工迅速,许多问题也随着此而来。箱梁桥裂缝防治就是其中之一。对于传统的大跨径预应力梁桥,箱梁开裂必然伴随着跨中过量下挠病害。纵观现代桥梁史,因长期形变而引发的特大桥梁事故时有发生。周家刚、RobertsonI.N.等国内外学者对箱梁开裂引发的病害有过深入研究,一致认为连续刚构桥开裂及下挠主要是由于纵向预应力不足所导致。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环境、突发事件等原因,纵向预应力张拉力不足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对大跨径梁桥的营运和结构稳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预应力构件内部的工作应力检测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该文采用拉脱法,借助张拉力与延伸量的曲线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数值分析理论,建立与张拉力相关联的曲线回归方程,为张拉力检测提供参考依据。1拉脱法荷载-位移曲线如图1所示,基于拉脱法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测试主要通过对单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反拉,在穿心式千斤顶和工具锚之间安装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并用高精度位移计测试钢绞线延伸量,从而获取张拉力与延伸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理论条件下拉脱法荷载与位移曲线应为折线,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锚、垫板、千斤顶之间的微小缝隙及夹片受力会产生内滑现象,导致无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折线(见图2)。从图2(b)可看出:实际荷载-位移不规则曲线可分为O—A、A—B、B—C、C—D4个阶段。O—A段:该阶段为消除结构之间初始缝隙阶段。外露段钢绞线张拉力增长缓慢,而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阻力保持不变。A—B段:该阶段外露段钢绞线张拉力逐渐增大,而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阻力与O—A阶段保持一致。B—C段:该阶段夹片与钢绞线发生脱离,摩阻力逐渐减小。当张拉力达到拐点C处时,夹片与钢绞线完全脱离。C—D段:该阶段自由段的钢绞线与外露段的钢绞线应力完全一致。2模型试验2.1预应力筋设计试验采用C50砼、OVM15-3群锚体系、15-7Φ5预应力钢绞线。在砼构件内部设3条平行等间距波纹管孔道作为对照,并在波纹管内部设置钢绞线。为方便叙述,将3根钢绞线编号为1、2、3。钢绞线参数见表1,砼构件模型见图3。2.2检测频率及检测精度出于试验方法的需要,检测前需保证模型内钢绞线已张拉完毕,同时外露段钢绞线未进行切割且波纹管孔道内部不进行压浆操作。选取DH5923作为频率采集仪器,采样频率为20Hz;位移计检测精度达0.01mm,量程100mm;压力传感器检测精度达0.001N,量程25t。位移计及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可基本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有效。2.3压力传感设备在外露段钢绞线上依次安装退锚器、垫板、穿心式压力传感器等设备。采用单端钢绞线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一旦夹片脱离锚具(见图4),立刻停止张拉。3压力传感回归分析模型试验共对1、2、3号钢绞线张拉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图5。从图5可看出:检测数据毛刺状波动随着张拉力的提高而逐渐明显,这是由千斤顶回油所导致的,属于正常现象。为快速、有效地分析处理数据,提出如下数据处理原则:1)将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换算成以吨为单位的数据;2)考虑到采集数据较多,仅对影响权重较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位移10mm以上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3)为提高处理精度,回归分析时采用六次高阶多项式进行拟合,并保留小数点后8位数。基于上述数据处理原则,对1、2、3号钢绞线张拉力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1号钢绞线回归分析曲线方程为:对回归分析曲线方程取一阶导数,确定回归分析方程斜率趋于零的力的大小(见图6)。根据图6可判断钢绞线张拉力值的大小:1号钢绞线张拉力为22.3t,2号钢绞线张拉力为22.1t,3号钢绞线张拉力为20.6t。4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检测张拉力与钢绞线伸长量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当夹片与锚具分离时,其外露段钢绞线受力与内部钢绞线受力相一致。采用拉脱法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力进行测试,根据钢绞线张拉力检测数据推算斜率曲线,斜率值趋于零所对应点处的力即为钢绞线的张拉力值。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该方法的检测精度在5%以内,可以满足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