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_第1页
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_第2页
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_第3页
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_第4页
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身份证迁移与多功能ic卡的应用

离亚太地区转移的最后转换期限为2002年,越来越近。鉴于这种强制性的银行卡革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联合行和商业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解决。然而,由于高转移成本的限制,该计划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适逢十几亿国人更换电子身份证的时机,笔者从中萌发了一些认为有助于迁移的想法,据以提出一些基本构想,具体实施还需要深入探究。一、emv迁移的标准EMV迁移的实质就是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的转换。因为各发卡机构基本上都遵循了Europay、MasterCard及VISA共同发起的EMV标准,EMV迁移也因此而得名。我国进行迁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成立简单易行罪、一本万利犯罪方式磁条卡的防伪能力比较差,利用简单的机具就能盗录、复制卡内信息,从而使制造、使用伪卡成为一个简单易行、一本万利的犯罪方式。近年来相关组织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以提高磁条卡的防伪能力,但是由于磁条技术存在技术门槛过低的缺陷,使得针对磁条所做的技术改进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日益猖獗的伪卡犯罪,于是转而推广智能IC卡,寻求防范欺诈的新方式和途径。2.银行与银行互加IC卡为发卡机构和持卡人所提供的增值服务及其应用潜力是磁条卡所不能比拟的。多功能IC卡,既可以在银行与银行之间形成竞争态势,也有助于银行与其他行业IC卡应用的合作和竞争。VISA对亚太区部分国家和地区关于IC卡多功能应用的调查表明,超过四分之三的持卡人对多功能支付卡感兴趣,IC卡的多功能应用优势可见一斑。3.伪卡损失责任的承担国际组织为推行EMV迁移计划,决定从2005年起,不再对欧洲地区因利用磁条卡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决定在亚太地区生效的时间定在2006年。根据新的“游戏规则”,从2006年起,伪卡损失责任将按照是否符合EMV标准来划分,也就是说,如果交易中的一方符合EMV标准,而另一方不符合,将由不符合EMV标准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IC卡的时限为2008年。4.犯罪目标的稳定性将比其他国家更由于EMV迁移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特别是国际组织出台风险转移政策后,国际EMV迁移的速度明显加速,并呈不断扩展、覆盖全球之势。欧洲已经全面启动了EMV迁移计划,亚太区的部分国家已完成EMV迁移或形成了应对计划。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EMV迁移,用IC卡取代目前的磁条卡。国际犯罪团伙的目标可能转向相对薄弱的国家和地区,这将对我国形成很大的压力。如何适应国际支付环境的变化,加快国内的EMV迁移进程已是当务之急。二、国内emv迁移的成本制约我国EMV迁移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如IC卡受理环境不理想、国人用卡习惯等,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EMV迁移的高额成本。据测算,如果国内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EMV迁移,总投资将高达100亿元以上,这也是目前中国银行业反应不积极的重要原因。此外,EMV迁移时的人员培训、系统升级等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当前,我国EMV迁移的高额成本主要来源两个方面。1.ic卡的价格控制目前制作一张IC卡的成本约10~20元人民币。为了大力推行IC卡,VISA有一个低价计划,即将每一张IC卡的最低价格控制在0.99美元。然而,相对于只有几毛钱成本的磁条卡来说,更换的费用仍显得十分昂贵。2.相关机具的价格优势除了更换成本外,还必须承担终端机具的更换成本,也是国内商业银行缺乏EMV迁移动力的另一个原因。但IC卡相关机具与磁条卡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例如读卡器,IC卡读卡器价格仅为几百元,而磁条卡读卡器的价格通常为几千元。此外,IC卡机具由于机械部件少,因而使用寿命更长,故障率低,其直接成本与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相比较而言,IC卡片的更换成本是首要问题,也是国内EMV迁移高额成本的关键所在。三、减少银行卡结算的种类据悉,中国近10亿居民的纸质身份证将更换为智能卡身份证。新型智能卡身份证将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它的核心是一个指甲大小的嵌入式芯片,芯片中储存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读卡,并与国家安全部门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核对。同时,IC卡技术的使用,让新式身份证除表面能够反映公民的基本信息外,芯片中还能够存储大量的相关信息。由此,可以大胆地设想,能否在身份证IC卡内事先留出银行卡信息的存储空间。如果客户提出申请且符合某银行的办卡条件,就可以在客户的IC卡身份证内加入设定了有效期和密码的银行卡信息,同时将个人的数个银行卡信息尽可能集中于身份证IC卡中。这样,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功能就可以整合在一张IC卡内。1.卡片容量的选择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同属居民个人的可存储信息,具有同质性。只要容量允许,没有必要用两张甚至多张卡片来存储同一人的各种信息,浪费卡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IC卡较之磁条卡的大存储量也使它更能胜任这一角色,居民的各种信息应该而且完全可以用同一张IC卡来存储。2.完全可以循环使用客户如能提供符合一定标准的统一介质空间来存储银行卡信息,银行不必每次都提供只能使用一次的存储工具,完全可以循环使用。磁条卡与IC卡相比,磁条卡的标准寿命只有2年,而IC卡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完全可以反复循环使用。3.卡片的剩余存储各银行应仅对客户有关本行的关键银行卡信息进行加密和设定有效期,没有必要对于卡内存储的其他信息,例如,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其他银行的信息也如此炮制,更不应对存储卡片设定有效期和加密。卡片的可使用期限是由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银行加密卡片限制了其多功能优势的发挥,对卡片的剩余可存储空间来说是一种浪费。有一些到了有效期的银行卡就卡片本身来说实际并没用几次,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却往往随着存储信息一起作废。就像正常人一般不会为工作、学习、游戏等各种需要配备多台电脑一样,只要内存足够大,完全可以资源共享。既然以后我国每个符合法定年龄的居民都必须拥有一张存储量大、使用期限长的IC卡,就应该把身份证和其他个人的信息整合起来,由各银行或行业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和删除操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卡通”,既节省了社会资源,又方便了广大公众。四、参与各利益分析1.减少银行卡用户(1)降低银行卡业成本这一设想不仅能够解决当前困扰银行卡业的高额IC卡更换成本,促使EMV迁移的完成,而且各商业银行的银行IC卡与身份证IC卡的合并避免了卡片重复制造的成本浪费,如果这一设想能够有效实施,国内银行业以后的换卡和卡片制作的人力、机器成本都可以从公用身份证IC卡这一渠道得到有效降低。(2)银行卡客户群的扩大十几亿人人手一张储存有个人最真实信息的IC卡,对于银行卡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客户资源,会给我国银行带来更多忠实的持卡人,许多以前没有用卡习惯的人也可能从此成为银行卡用户。(3)银行在身份验证和防伪方面将更加有效IC卡身份证加入了真实的个人资料,并可与国家安全部门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核对,有助于银行在办理业务时检验客户的身份和防范伪卡。(4)减少客户的麻烦,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一张IC卡身份证如配有银行卡功能就不用为办理多家银行的各种业务而携带多张卡和身份证,一张身份证IC卡就可执行各种功能。由于个人身份证号码的惟一性,银行有可能会采用身份证号作为卡账户号,以便于客户记忆。(5)IC卡身份证的推行计划与信用卡市场的推广趋势相吻合新的身份证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长沙签发,公安部预计到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全国身份证换发工作,届时总共将签发10亿张身份证。转换的进程虽比亚太区EMV迁移的时间表晚了两年,但与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智能IC卡的时限2008年还是基本同步的,而且这些首发城市的选择与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吻合。2.国内的ev迁移(1)符合中央有关精神1997年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集成电路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7]22号)中指出,应避免“IC卡的标准和规范化工作滞后,满足不了应用需要,导致设备和系统不能通用,互不兼容,对IC卡今后跨行业、跨地区使用和流通及资源共享带来不便,‘多功能集于一卡’优势的发挥受到限制”的混乱现象。(2)符合国际惯例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快速接轨,国际贸易和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行,将有大量符合EMV标准的信用卡进入中国,国内银行不仅有可能因伪卡猖獗而蒙受损失,还会因缺少良好的受理环境而错失商机。适时完成EMV迁移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用卡环境与国际惯例接轨。(3)符合我国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统一银行卡信息在一张IC卡内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各银行间的信息沟通,降低信用的恶性膨胀,有利于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康成长。(4)符合政府部门打击金融犯罪的职责要求政府作为监管者具有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活动,防范金融犯罪,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EMV迁移的成功可以有效减少银行卡犯罪向国内的转移,减少银行卡持卡人的损失,维护良好的国内金融市场秩序。(5)为我国的“多卡合一”打好基础除了金融领域,医疗保障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以及交通行业等领域都有相同的要求,但他们在技术标准上与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在这些领域中对IC卡产品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就是金融领域。所以,先达到把银行卡信息存入身份证的标准,可为以后我国的“多卡合一”工程铺平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此举虽能促进国内的EMV迁移,推动多方的发展,但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银行卡信息与身份证信息并存,需要政府与银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