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_第1页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_第2页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_第3页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创新设计学生:徐红霞指导教师:张云沾化县富国第二实验学校滨州市256800创新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目的: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达到着火点。原理: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C。若同时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磷就会燃烧起来。实验仪器、药品及用品:大烧杯、硬质玻璃管、具支试管(两支)、镊子、刀子、药匙、白磷红磷、气球、滤纸、热水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原始实验装置(有一定的污染,操作较为繁琐,成功率较低)改进实验装置(有效减少污染,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实验操作:实验一:【步骤】试着点燃两盏酒精灯。(一盏酒精灯灯芯上聚集的是酒精,另一盏酒精灯灯芯上聚集了大量水分。)【现象】一盏酒精灯能被点燃,另一盏不能被点燃。【结论】物质要能燃烧必须要有可燃性。【实验效果】通过简单的一组对比实验,非常容易的得出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具有可燃性。实验二:【步骤】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约400mL热水;向水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取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在两支具支试管的支管上绑好小气球,分别加入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塞好塞子,置于热水中,观察现象。【现象】具支试管中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气球胀大;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结论】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达到着火点。实验效果】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支管处绑上气球,可有效防止白烟向外逸散,从而减少了空气污染,并对装置起到了缓冲作用。实验三:【步骤】取出两支具支试管;在水中的白磷上方罩一支绑有气球的硬质玻璃管;待硬质玻璃管上面的气球缓缓鼓起后,用一只手扶着试管,另一只手轻轻挤压小气球,让气球中的空气慢慢接触到水中的白磷,观察现象。【现象】硬质玻璃管罩住水中的白磷后,气球慢慢鼓起。用手挤压气球,空气接触到水中的白磷,白磷燃烧起来,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在此,“水火相容”现象非常明显。烧杯中液体的颜色慢慢变淡,直至消失。【结论】进一步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参加。【实验效果】1.借用玻璃管中的空气,不必再制取氧气,使实验操作起来更加方便。2.用绑有气球的硬质玻璃管代替试管扣到白磷上面,可有效防止白磷到处“乱跑”,使实验能够顺利的进行。用红色液体代替水,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氢氧化钠溶液可有效吸收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以往的实验,通常都能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但是,实验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足:其一,采用敞口装置,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直接排放到周围空气中,违背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其二,给水下的白磷通入的氧气需要提前准备好,或在实验时一边制取氧气一边将氧气通入水中,操作很繁琐。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我对上面的实验进行了几点改进。通过改进,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1.增加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这一探究。2.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并有效的运用了气球,使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得到提高。不必制取氧气,节约了药品,操作更加方便。对燃烧产物做了有效的处理,有利于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为将要学习的“碱的化学性质”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