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课件_第1页
如何写读后感课件_第2页
如何写读后感课件_第3页
如何写读后感课件_第4页
如何写读后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写读后感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如何写读后感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其次,排好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因此,在读好原作的基础上,把可以引发感想的“点”排出来。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其次,排好感点。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①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巩固这个胜利,建设一个新世界。②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力气的事情。③因为胜利,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不前的情绪可能生长。④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⑤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⑥两个“务必”。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⑧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乞讨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例如,写《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感点: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①全文的中心思想: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务必从鲁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①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②多想才能出智慧;③轻信盲从是可悲的等。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又可得出:①好为人师要不得;②自作聪明者戒;②经验主义者行不通;④谈动机与效果的关系等。《执竿入城》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感受中心。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从鲁人的角度分析可得出:《执竿入城》从不同的角度,确立感受中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

一是南郭先生的行为引发的感点:人要有真才实学,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二是由齐宣王的行为引发的感点: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三是把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手下的不同遭遇作对比,探究原因引发的感点:应当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把这三个感点作一下比较,对照当前改革的形势。例如《滥竿充数》这个故事,明显地有三个感点: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一是南郭先生的行为引发的感点:例如《滥竿充数》这个故第四,叙述要简。

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第四,叙述要简。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以下四种引述,哪种算是简明的呢?①赫尔墨斯到人间碰了大钉子。②赫尔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宙斯、赫拉的儿子,他盲目自大,来到人间问自己雕像的价格,才知道不过是作为宙斯、赫拉雕像的添头而已。③赫尔墨斯盲目自大,他到人间问自己的价格,才知道仅是作为添头而已。④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问价,结果才知道自己的雕像的价格不如宙斯和赫拉的。1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以下四种引述,哪种算是简明

上述四种引述:

第一种简而空;

第二种虽多用些字,却是明了的,简明的;

第三种虽缺少第二种的某些内容,但主要的部分已经有了,因此也是简明的;

第四种虽然字数比第三种还多,但不够明了。开头照抄原文,还不足以表现赫尔墨斯的自高自大,而且说“不如宙斯、赫拉”也极不准确;1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上述四种引述:1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相承联想、相似联想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有时用相同联想是可以的,如臧克家写的《纳谏与止谤——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就以历史上的“厉王止谤”联想到当代“四人帮”当道之时大搞“以棒止谤”的罪行,以齐威王的“悬赏纳谏”联想到如今我们各部门和机关的领导同志也应该这样做。1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

但有时用相同联想不行,必须用相似联想。如1981年高考作文要求就短文《毁树容易种树难》写读后感,有的考生以原文中的种树联想到自己的种树,文章的立意就太肤浅了;而有的考生用相似联想,在文革中以“种树”喻政权建设或人才建设,立意就深刻而新颖。

1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但有时用相同联想不行,必须用相似联想。如198最后,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其一,确定标题。一般为:读《……》有感读《……》后想到的读《……》的感想读《……》后的感想读《……》后

《……》读后感我读《……》有感于《……》以感点(文章的中心论点)为正题,以“——读有感”等为副题:如:珍惜生命

——读《生命生命》有感1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最后,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其一,确定标题。14感谢你的观看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

“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1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1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社会风气的好坏,周围的人或事往往给你很深的印象。要将联系起来的生活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写出来,就是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行文内容而定。

1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社会风

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感”要借的“题”,必须是原材料本身具有的,而不能是强加附和上去的。如果原材料中的着眼点很明显,只需引述或转述即可,而有的则需要对原材料加以剖析,引导和帮助读者领会。着眼点本身还不是论点,作者观点的提出还需要下一番因事明理的功夫。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观察点与“读后感”的论点必须一致。1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感”要借的“题”,必须是小结

由此看来,同一个阅读材料,由于观察认识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观察者认识问题的态度和深度不同,可以写出许多立意不同的文章来。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这实际包括材料本身的实质,更重要的则是现实生活的实际。其次要勇于出新,避开那些别人很自然想到的或已经议论过的话题,提倡求异思维,谈别人没有谈到的问题,钻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读后感”,收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1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小结由此看来,同一个阅读材料,由于观察认识的立尽志无悔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②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③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1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尽志无悔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①“尽吾志也,而

④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⑤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2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④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

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⑥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⑦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2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立志乃成功秘诀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②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2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立志乃成功秘诀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王安石在《游③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2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③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

④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2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④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

⑤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中国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2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⑤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⑥“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⑦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2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⑥“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攀登人生的金字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①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2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攀登人生的金字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27感谢你的观看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28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③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翱翔蓝天之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平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出,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29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③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④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德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30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④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⑤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补力之不足31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⑤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高,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32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思”与“随”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一段对所读文章作整体简述,“谁”“何种情况下”“何时写下“何种文章”,给人“何启发”。)33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思”与“随”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游褒禅山记

②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王安石谈到进洞以后,“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后来,出了洞自己又后悔“因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一段令我感触很深。”(第二段作感点简述,“文中什么内容令我深思”。)

③王安石的“不得极夫游之乐”,症结在一个“随”字。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看来要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弃“随”,做到“三思而后行”。(第三段简析感点,引出感想。揭示总论点。)34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②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王安石谈到进洞以后,“有怠而欲出者,

④思考有利于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面对国内的政治腐败,他积极提出改革。尽管他的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但为了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他决定继续斗争,虽遭到流放而不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正是表现了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第四段开始“发感”,先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并举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典型事例和著名诗句来论证。)

35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④思考有利于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战

⑤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方志敏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的潮湿的茅棚;……”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他何以能如此执著?关键在于他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明白自己是“为人民而斗争,为民族和阶级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第五段引用方志敏的名言,并用他的革命事迹论证第一个分论点。)3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⑤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方志敏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毫不希⑥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判断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以正义与非正义的选择,而每每这时,做出错误选择的人常会说自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真的不能“由己”吗?楚国的屈原,近代的方志敏,当代的青年学生不就是在思考之后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们不是已经“由己”了吗?

(第六段用一个强有力的反问句巧妙地回应了上文三个时代的向个典型事例论证,对前边的论述作了小结。)

37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7-2⑥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判断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以正义与非正⑦“思”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思考便一味盲随,其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